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生逆袭:黄金1988 > 第2章 故人秘辛与归乡之路

咸腥的海风掠过荒芜的岛礁,吹动着林卫东湿漉漉的头发,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惊涛骇浪。他站在简陋的木码头上,身体因寒冷和后怕微微颤抖,但目光却死死锁定在眼前这个本应“消失”在时光长河中的男人——李振国。

李振国,前世津港港务局那个曾经意气风发、后又身败名裂的调度科科长。此刻,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工装,皮肤黝黑粗糙,眼角爬满了深密的皱纹,唯有那双眼睛,褪去了曾经的圆滑与浮躁,沉淀下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和一丝难以化解的沉重。

“李……李科长?”林卫东的声音干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世他与李振国并无深交,只是生意场上打过几次照面,印象中这是个精明但似乎总藏着心事的官员,后来果然卷入了经济案件,据说携款潜逃,再无音讯。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与“红箭”案、与“掌柜”AI、与父亲林国栋之死息息相关的秘密战线中?

李振国脸上那抹复杂的笑容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郑重。他上前一步,用力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触手冰凉潮湿,却能感受到一种坚实的暖意。“卫东兄弟,说来话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来。”

他引着林卫东离开码头,走向岛礁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洞穴。老陈则留在小船上警戒,如同一个沉默的礁石。

洞穴内部比想象中干燥宽敞,显然经过简单打理,有简陋的床铺、储水罐和一些压缩食品,像是一个临时的安全屋。李振国点燃一盏煤油灯,昏黄的光晕驱散了部分黑暗,也映照出他脸上更深的沟壑。

“先换上身干衣服,吃点东西。”李振国递过来一套干净的旧衣服和一些肉干清水,“你的事情,老陈大致跟我说了。能从‘幸运星号’上活着出来,还引发了那么大的动静,你小子……比你爹当年胆子还大。”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

听到“你爹”两个字,林卫东的心猛地一紧。他迅速换好衣服,顾不上吃东西,急切地问道:“李科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在这里?你认识我父亲?”

李振国坐在一个木箱上,示意林卫东也坐下。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跳动的灯焰,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认识?何止是认识。”李振国的声音低沉下来,“我和你父亲林国栋,是大学同学,同一个专业,住过同一间宿舍。毕业后,他进了研究所,搞他的技术;我进了港务局,算是端上了铁饭碗。表面上联系少了,但私底下,一直没断。”

这个开场白让林卫东震惊不已。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和李振国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那‘红箭’项目……”林卫东追问。

李振国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红箭’……那是噩梦的开始。”他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你父亲参与‘红箭’核心研发后期,压力非常大。他隐约感觉到项目内部有不对劲的地方,技术资料的管理似乎存在漏洞,有些数据的流向……很诡异。但他只是一个工程师,没有证据。”

“大概在出事前半年左右,他有一次私下找我喝酒,情绪非常低落。他说他可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但不敢确定,也不敢轻易上报,怕打草惊蛇,也怕是自己多心了。他跟我说,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让我务必帮忙留意港务系统里,有没有异常的技术设备或特殊材料的进出口记录,特别是……非正规渠道的。”

林卫东屏住了呼吸,心脏狂跳。父亲果然早已察觉到了危险!

“我当时以为他是压力太大,胡思乱想,还劝他放宽心。”李振国的声音带着痛苦的自责,“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来了他‘意外’坠楼的消息。官方结论是意外,但我不信!国栋那个人,做事极其谨慎,怎么可能……”

他顿了顿,平复了一下情绪:“他出事之后,我想起了他的嘱托。我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悄悄留意相关的报关记录。一开始什么都没发现,直到……大概一年后,我查到一批以‘废旧机电’名义报关出口的货柜,目的地是东南亚某个自由港(后来我知道就是自由港),但申报内容非常模糊,而且报关公司背景复杂。”

“我起了疑心,想办法在货柜装船前偷偷去查验了一下。”李振国的眼神变得锐利,“你猜我看到了什么?那些根本不是废旧机电!里面是封装好的、看起来极其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仪器!虽然我不懂技术,但那包装和规格,绝对不是普通货色!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国栋担心的‘技术流失’!”

“我当时年轻气盛,就想立刻举报。但就在我准备行动的当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李振国的脸上露出一丝后怕,“电话那头的人,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说出了我调查那批货柜的事情,甚至……准确说出了我妻子上班的路线和我女儿幼儿园的名字。他警告我,如果不想家破人亡,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并且立刻离开津港,永远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重生逆袭:黄金1988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裸的威胁!对方的能量之大,令人胆寒。

“我害怕了。”李振国坦承,“我不是孤家寡人,我有家庭。我妥协了。我伪造了贪污的假象,制造了携款潜逃的舆论,然后真的‘消失’了。我去了南方,隐姓埋名,东躲西藏了好几年。”

林卫东听得手心冒汗,他能想象李振国当年的绝望和艰难。

“那……你怎么又加入了‘信鸽’?”林卫东问。

“是纪老的人找到了我。”李振国说,“大概三年前,我在一个小县城摆摊,差点被以前的熟人认出来。是‘信鸽’的人帮我解了围,并且接触了我。他们调查‘红箭’案多年,已经掌握了不少线索,也知道我当年的事情。他们相信我父亲的清白,也需要我这个曾经在港务系统内部、了解一些内情的人。”

“他们给了我一个新的身份,让我为他们工作,主要负责利用过去的经验和渠道,监视和追踪可能与技术流失有关的异常物流信息。自由港那边,老陈是明线上的接应人,而我,更多是在暗处提供信息支持。”他看了一眼林卫东,“‘船长’是我们的负责人,他直接对纪老负责。这次救你,是‘船长’根据周永泉同志最后传出的断断续续的信号和我们截获的零星情报,做出的判断和安排。”

周永泉!林卫东急忙问:“周老板他……”

李振国沉重地摇了摇头:“自由港传来的消息很不明确。暹罗旅馆发生了爆炸,起火原因不明,现场很混乱。老沙的人在那之后像疯狗一样到处搜捕。我们的人无法靠近确认周永泉同志和那位土着朋友的具体情况。目前……只能列为失踪。”

失踪……这个词像一块巨石压在林卫东胸口。虽然比确认死亡多了一丝渺茫的希望,但谁都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失踪往往意味着凶多吉少。巨大的悲伤和愤怒再次涌上心头,但他强行将这些情绪压下,现在不是软弱的时候。

“ ‘船长’有什么指示?”林卫东的声音因压抑而沙哑。

李振国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一个密封的小油纸包,递给林卫东:“这是‘船长’给你的新身份和启动资金,还有初步的行动指示。”

林卫东接过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一张崭新的身份证,照片是他,但名字变成了“林东”,地址是内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北方小城;一小叠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和外汇券,大约几千元;还有一张薄薄的纸条,上面用密写药水写着几行字,需要特殊方法显影。

李振国递过来一个小药瓶,林卫东将药水涂在纸条上,字迹缓缓浮现:

**“一、蛰伏。携新身份返内地,目标地点:东北‘滨河市’。二、扎根。以‘林东’之名,从小商贩起步,建立合法身份与现金流。三、观察。滨河市老工业基地,可能存在‘红箭’技术早期试验场遗留线索或相关人员。四、等待。非紧急情况,保持静默。‘信鸽’会主动联系。切记:安全第一,商业为表,调查为里。”**

指示非常明确!让他回国,但不是回熟悉的津港或南方,而是去一个陌生的东北工业城市滨河市,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商贩重新开始!这看似与他复仇和调查的目标南辕北辙,但仔细一想,却极具智慧。

首先,K集团和“掌柜”的注意力肯定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和境外,对一个内地凋敝工业城市的小商贩不会留意,这是最好的隐藏。其次,启动资金有限,从小生意做起最现实,也能最快融入当地,建立掩护。第三,“红箭”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工程,早期可能与滨河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有过协作,存在找到边缘线索的可能。最重要的是,这是“蛰伏”,是积蓄力量。

“我明白。”林卫东将纸条烧掉,灰烬碾碎,“我会按指示做。”

李振国欣慰地点点头:“‘船长’果然没看错你。这笔钱不多,但足够你在滨河市起步。到了那里,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我们的人不能直接帮你,任何异常的接触都可能暴露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关于你父亲的事,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但我一直怀疑,当年那批我看到的货柜,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红箭’技术的流失,背后有一个极其庞大和隐秘的网络。‘掌柜’……根据‘船长’的分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你万事小心。”

在荒岛安全屋休息了一天后,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老陈再次驾船,将林卫东送到了最近的一处海岸线。那里早已有一辆破旧的长途客车在等候,路线是通往边境,然后辗转返回国内。

临别前,李振国紧紧握住林卫东的手,眼神充满了嘱托和期望:“卫东,保重。活下去,才有希望。你父亲的事……还有周同志他们的付出……不能白费。”

林卫东重重点头,转身登上了客车。

客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崎岖的道路上,窗外的景色从热带风貌逐渐变为北方的萧索。林卫东靠着车窗,看着手中那张“林东”的身份证,内心五味杂陈。他从一个2023年负债累累的重生者,到卷入跨国阴谋的逃亡者,如今又要变成一个1988年东北小城的个体户。人生的轨迹,如此诡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重生逆袭:黄金1988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摸了摸贴身藏好的那枚古老徽章,又想起周永泉、岩鹰,想起父亲模糊的面容。仇恨、责任、还有一丝对未知生活的茫然,交织在一起。

几天后,他几经辗转,终于踏上了滨河市的土地。时值初冬,天空灰蒙蒙的,干燥寒冷的北风卷着煤灰和尘土,吹得人睁不开眼。街道两旁是成排的苏式筒子楼和灰扑扑的厂房,墙上还残留着褪色的标语。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穿着臃肿的棉袄,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计划经济末期特有的、混合着工业化气息和沉闷感的味道。

这就是他未来要“扎根”的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按照最经济的方式,在靠近火车站的一个大杂院里,租了一间仅有十平米、四面透风的破旧平房。用身上大部分的钱,购置了简单的被褥、炉具和一口大铁锅。剩下的本钱,已经不多。

做什么小生意?他观察着周围:火车站人流不少,但卖吃食的 already 有很多家。他需要找一个门槛低、周转快、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又能发挥他“先知”优势的行当。

他想起了前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一些北方城市开始流行的——**煎饼果子**。这东西成本低,工具简单(一口鏊子就行),口味大众化,在滨河市似乎还没见到有人专门做。

对,就从煎饼果子开始!

说干就干。他用最后的钱,去买了一口平底鏊子、面粉、鸡蛋、油条、甜面酱和葱花。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蹬着从废品站淘来的破三轮车,载着全部家当,来到了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路口,开始了他的“林记煎饼”第一天。

生意比他想象的要难。位置被人占,他被赶来赶去;火候掌握不好,煎饼不是糊了就是生了;调的面糊太稀或太稠;第一天下来,只卖出去七八套,算下来刚够本钱。

晚上,他回到冰冷的出租屋,啃着卖剩下的冷煎饼,手脚冻得麻木。巨大的落差感袭来,但他没有气馁。前世更苦的日子都熬过,这点困难算什么。他仔细复盘着白天的失误,琢磨着改进的方法。

几天后,他的煎饼手艺渐渐熟练,位置也找到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角落,生意有了起色,每天能有个十几二十块的纯利润。虽然微薄,但总算站稳了脚跟。他谨记“蛰伏”的指令,低调做人,不多言不多语,就像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为生活奔波的小贩。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暂时安心经营这个小摊时,麻烦还是找上了门。

这天下午,生意正好,突然来了三个穿着蓝色旧制服、戴着红袖章、流里流气的青年,围住了他的煎饼摊。为首的是个一脸横肉的胖子,用手敲着三轮车的车板,斜着眼看他:

“新来的?懂不懂规矩?这地儿是你随便摆的?卫生费、管理费、占地费,交了吗?”

林卫东心里一沉,知道这是地头蛇来收“保护费”了。他初来乍到,最怕的就是这种麻烦。

他陪着笑脸,拿出刚赚的几块钱:“几位大哥,小本生意,刚起步,不懂规矩,这点心意……”

“这点?”胖子一把打掉他手里的钱,瞪着眼,“你打发要饭的呢?一个月三十块!少一分,你这摊子就别想摆了!”

一个月三十块!这在1988年,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摊贩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林卫东攥紧了拳头,怒火上涌,但想到自己的任务和身份,又强行忍住。硬碰硬肯定吃亏。

就在他思考如何应对之时,旁边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低声急道:“小伙子,快给他们吧!他们是‘码头帮’的人,惹不起的!前几天有个不服气的,被打得住进了医院!”

码头帮?林卫东的目光扫过那三个青年,突然,他的视线定格在为首那个胖子的手腕上——那里戴着一块旧手表,表盘的边缘,似乎刻着一个极其模糊的、若不经心根本不会注意到的——**齿轮状花纹**!

虽然粗糙模糊,但那独特的形状,与古老徽章、“时序之钥”上的图案,隐隐有着某种神似!

是巧合?还是……这滨河市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也早已被“掌柜”那无形的触角所渗透?

一股寒意,瞬间从林卫东的脚底窜上脊梁骨。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重生逆袭:黄金1988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