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86章 酒楼之上,英雄之论

午后薄晴。

枯杨村外那条碎石小道尽头,是一处渡口集镇。集镇不大,三条街,七家铺,喧闹却不乱。

曹操命军在镇外驻扎,只带亲随入镇歇脚。街东一座旧酒楼临河而建,楼名《横波》,檐下悬着风铃,叮当轻响。

郭嘉选了二楼临窗的一方座,让人撤了素屏,只留窗棂,叫茶叫酒,不设丝竹。他要的不是宴,而是一个“戏台”。

下楼的木梯吱呀,人的脚步和杯盏的碰声在木板间传开,像潮声贴着礁石。

郭嘉靠窗坐,袖口垂下一小寸,露出骨节分明的手。他把盏举到唇边,只抿了一点,便轻轻放回。舌尖还是木的,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灰遮住。

他记得这种感觉——每当他在星图上用力拨动命运,那点“人”的味道便被磨薄一层;甜、咸、酸都远了,只剩温度的冷暖。他并不惊讶,只是顺手把盏推远,像是在桌面上悄悄移动一枚棋。

窗下河道有船来往,橹声与风声交织。

楼里已摆了四席:曹操居中,荀彧在右,典韦在最靠近楼梯的一席,背手坐着,像一段黑铁安在木椅上。鸩立在梁影里,不出声,只在暗处打量所有入口。

酒楼掌柜亲自上菜,先是一盏桂花酿,再是三味小炒,最后端了两大盘牛脯与酥骨。典韦一见酒,眼里亮了一寸,又压下去,先看曹操。

曹操笑着抬手:“今日不设军礼。你是我兄弟,便像兄弟般坐。”

他亲自把一大碗酒推到典韦手边,又倒了一小盏给郭嘉,语气不重,却有一种把人心按住的稳:“奉孝,昨事多赖你筹画。坐下,且听我问一句——何为英雄?”

他把“英雄”二字说得寻常,却让桌上那层空气蓦地紧了一丝。楼外风吹来,风铃应声。楼下几案边,书生与脚夫在争论箭价,声音嘈杂,反衬出楼上这一桌的静。

荀彧先答,语调似乎平常:“内修其德,外安其民者,可称英雄。”他每说一字,眼神便看向曹操一点,好像把古训一点点钉进今日的桌面。

曹操点头,又看向典韦:“你说呢?”

典韦放下碗,粗声道:“能挡刀的,能替兄弟挡箭的。”说完便觉得话短,耳根有些红,却仍把脊背挺直。

曹操笑出声,笑声不大,却真。那笑像把一盆水泼在火上,不是把火灭了,而是让火更旺——因为火找到了新的燃料。

曹操转而看向郭嘉:“奉孝,你最挑剔,你说。”

郭嘉看着窗外,河面上一叶小舟正被上游的风刮得稍稍斜了角,他这才收回目光:“英雄?”他轻轻一笑,“我只说我所需之英雄:一能吞恶名,二能守一口气,三能在该退处退、该进处进。能吞恶名者,不怵脏手脏脚;能守一口气者,不被唇舌摇;能进能退者,不把天下变成自己的一条路。他的刀,不为愤怒举,为事举;他的名,不求显赫,只求有用。若再苛刻一点——他还要懂得,何时不杀。”

“何时不杀?”典韦皱眉。

“譬如今日。”郭嘉把盏推近曹操,指尖点了点桌面。

“主公先救人,后问名。若先问名,便是挟恩;若先救人,便是立义。于义而来者,才不至于因权而去。”他说得淡,像随口析理,其实刀刀落在骨上,把“如何收人心”的本事拆开给典韦看。

典韦沉默半晌,重重点头:“记下了。”

荀彧微微一笑,心里却用另一枚算盘拨了拨:奉孝的言辞从不虚,连用词的轻重都精密得像秤砣。他把“英雄”的定义写成规制,把“兄弟”的感情纳入法度,这样收来的心,拔不走。

楼外忽地一阵吵闹。几个穿皂服的里胥抬着木牌,闯进酒楼,带头的青年把腰牌往桌上一搁,嗓门高:“谁在楼上饮宴?方才有人报,枯杨村斗殴,死伤数人,疑有人畏罪潜逃至此。店家须协查!”

掌柜吓得面色发白,快步进来赔话。里胥话锋越发硬:“我等奉县令之令,若有抗拒,连坐不赦!”

鸩眼神一冷,身形已经松了半寸。

郭嘉抬手,指尖稍屈。她便又收回脚步,像弦被悄悄压住。

曹操未起身,只把盏往前推了一个寸许:“何谓奉令?奉谁之令?奉不奉理?”

里胥一怔,正要争辩,楼下忽有军士上来,拦在梯口。

荀彧向下使了个眼色,温声道:“县有县的规,军有军的法。今日只问理:若为刀笔吏欺乡,须按理;若为公理所需,也须按理。方才我军已从王家仓中取得帐册、赎票与毒粉,可递县审。你们在此喧哗,不过添笑。”

他话里没有火,却把火都熄了。那青年里胥看看楼上众人,再看看守梯的军士,额上出了汗,半晌喃喃一声“打扰”,退下去了。

郭嘉轻叩几下桌面,像是为荀彧的“以理饬人”点了三下节拍。

风从窗外探进来,吹动案上一角帛巾。

楼下讲书人正拍着惊堂木,讲到“吕布辕门射戟”的段子,堂下喝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典韦侧耳听了两句,咧嘴:“那厮弓马虽好,心却飘。”曹操笑:“你与他见过?”

“未见。”典韦说,“但我见过他留下的坑,脚印深浅不像带兵的人。”

郭嘉看他一眼,略点头。此人见微知着,不是只会杀。

曹操又举盏:“既然说到英雄,我说一个不稳妥的见识。”

他把盏在手里旋了半圈,“世间英雄,或强于力,或强于心,或强于时势。强于力者如猛虎,强于心者如老狐,强于时势者如江潮。猛虎要门,老狐要道,江潮要坝。虎若无门,便乱撞;狐若无道,便乱窜;潮若无坝,便成灾。孤要做的,是给虎一座门,给狐一条道,给潮一座坝。门、道、坝这三样,便是法。法在,英雄各得其所;法不在,英雄反噬。”

郭嘉笑出声,那笑不带温度,像夜里的一道白:“主公若以此为志,今天这酒,算不上白喝。”

“那你的志呢?”曹操回问。

“我的志?”郭嘉望向河心,“让乱世缩短,让该死的人早死,让该活的人免死。其余,都可以谈。”

“三句里有两句杀气。”荀彧轻咳。

“杀的是‘不得不杀’。”郭嘉把目光收回来。

“所以我说英雄要懂得不杀。杀得恰,留得住心;杀得错,散的是气。”他说“气”时,食指微抬,如指星图。荀彧心里苦笑——这人连一顿酒也不忘做功课。

楼下掌柜上新锅的葱香窜了上来,典韦端碗猛灌,忽然停住,咂了一下舌头:“这酒……不如刚才村里的烈。”

“烈易得,久难得。”曹操笑,“你若跟我,久,自来。”

典韦立刻点头:“我跟。”

他话简,意笃。曹操便起身,拎起一柄短戟,亲手递到典韦怀里:“此戟暂借你。门外人多,说不得还有个别不服的宵小,你替孤守这道楼梯。”

典韦应声而去。那具黑铁一样的身躯站在梯口,整座酒楼都稳了半分。

郭嘉看着典韦的背影,对曹操低声道:“猛虎既已入门,门的规矩,要尽快给他。他守得住门,也就守得住心。”

曹操点头:“你已想好?”

“想三条。”郭嘉伸出三指,“一,酒可饮,醉不得;二,怒可发,伤不得无辜;三,有不平事,可杀,可先请命。否则,虽勇,非我用。”

“允。”曹操应得干脆。

这时,鸩从梁影里掠下,放了一包油纸在案侧,是从王家仓借出的一叠赎票与账册。

郭嘉随意翻了几页,合上,侧目看她:“你手上味?”

“洗过了。”她淡淡答。“还有一点。”

“莫紧。”郭嘉把油纸又推回她掌心,“今夜去河心洗,水凉,能把血腥的味压下去。”他顿了顿,“至于你,我还欠你一个名字。”

鸩一怔,眼里那点光微亮又微敛:“听公子便是。”

“今晚不赐。”郭嘉摇头,“名字要在最对的时辰给,才能镇住命。”

他说完,不再看她。窗外天色再亮一寸,像有人把云掀开了一层。酒楼里的光也跟着换了色。郭嘉心里无声地记一笔——“赐名之夜”,该来一场仪式。

“说回英雄。”曹操忽又开口,“彧公言德,典韦言义,奉孝言用。若将三者相勾连,可得几句话。”

他抬手虚点,“德为根,义为骨,用为肌。根深,骨硬,肌健,方为全人。孤要的英雄,是‘人’。不是妖,不是神。”

荀彧舒气:“主公所言,正合礼。”

郭嘉却摇头:“礼是衣,骨在里,衣在外。我们身处乱世,衣易破,骨难改。主公要的‘人’,说是容易,做是最难。因为‘人’会疑,会怕,会妒,会贪。要把人的贪与怕,用法与利栓住;要把人的义与勇,用名与赏抬起。抬起多了,人便自以为神;栓紧多了,人便自以为妖。二者皆误。要恰。”

“你在警我?”曹操望他。

“在帮你。”郭嘉平静,“我若警你,你未必听;我若帮你,你自然懂。”

荀彧轻笑:“奉孝还是奉孝,说话总留一手。”

郭嘉也笑:“我不是留一手,是留一线。日后用得上。”

典韦在梯口站久了,忽闻楼下有人匆匆上来。他不动,只把戟横。上来的是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肩上扛着柴,眼里全是怯。

典韦把戟收回:“走错了。”少年忙不迭点头,倒退下去。典韦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问了一句:“你叫什么?”

“二子。”少年回头,怯怯一笑,“小名二子。”

那笑太像昨天棺里那张脸,典韦喉头一紧,却没有再说话。他把两手握紧在戟上,指节发白。郭嘉在楼上斜瞥了他一眼,心里把这份“守”的力量又加了一道杠。

杯中酒浅了,曹操忽然把盏放下,神色收束:“奉孝,我信你。但孤也要问一句:你那‘观星’之术,究竟要孤付出多少?”

荀彧微动。这个问题轻,落在桌上却重。

郭嘉没有回避:“主公要付的,第一是信;第二是名;第三是心。信,是在大势未明时仍按我所布;名,是在必要之时替我背一次恶;心,是在最危险时刻,明知我做的事与你的‘道德’不合,你仍把刀收回去。做不到,便不要听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