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75章 永恒的传说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第175章 永恒的传说

作者:海明月本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3 22:06: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昆仑神殿的晨钟敲过第一千次时,晨雾正从观星台的青玉栏杆上缓缓褪散,像极了当年王胖子蒸驴打滚时掀开的笼屉白雾,带着股温润的湿气。毕邪站在最高处,玄色道袍被山风掀起,袍角扫过栏杆上凝结的霜花,簌簌落了一地碎银——那霜花的形状,竟和五百年前胡八一在流沙窟画的罗盘刻度重合,连最细微的锯齿都分毫不差。九百九十九岁的晨光漫过他的发梢,把银丝染成金纱,皱纹里盛着星子的碎片:有胡八一骂骂咧咧时溅出的唾沫星子(当年在黑水城,老胡骂他“傻小子捧着破石头当宝贝”,唾沫差点喷在他脸上),有王胖子啃肘子的油香(那油星子溅在玄色道袍上,晕出的浅黄印记,他用灵力护了百年才舍得褪去),还有青禾当年扎着木簪,递来的第一碗青稞粥的热气(粥碗边缘的釉色,至今还在他掌心的纹路里发烫)。

“师父,”青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岁月磨出的温润。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扎木簪的小徒,鬓角染着与毕邪相似的霜色,像两株并立的老松,共享着同一片风雪。手里捧着的织金披风,是西域七十二个绣娘用三年时间织成的,北斗七星的星斗里嵌着西域的星砂,在晨光里流转着细碎的光,像王胖子酿的马奶酒泼在星空里,“山风大,披上吧。今儿是您的千年寿辰,西域的牧民带着孩子在山脚下搭了戏台,说要唱您当年在黑水城的故事呢。”

毕邪接过披风,指尖抚过星砂绣成的斗柄,那触感像极了当年王胖子给的驴打滚——黏糯里带着芝麻的颗粒感,连甜度都仿佛透过指尖渗了出来。他没有披上,只是搭在臂弯里,目光越过云海,落在远处翻涌的赤金色光浪上。那颜色让他想起五百年前,王胖子在魔域烤卤肘子,酱汁泼在雪地上,烫出一片琥珀色的印记,胖子当时还惋惜地直拍大腿:“可惜了这好酱汁,该浇在肘子上的!”

“青禾,”毕邪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混着山风的呜咽,“你说,人死后会变成什么?”

青禾愣在原地。她跟着师父千年,见过魔域的麦子从荆棘里长出森林(当年被毕邪亲手烧毁的魔域黑麦,如今竟结出了金穗,穗粒里还裹着老胡当年丢下的烟丝味),见过暗物质的星云凝成新的星座(那星座的形状,正是胖爷的大肚子轮廓,连他爱翘的二郎腿都清晰可见),见过当年那个举着“会哭的石头”的扎羊角辫小姑娘,如今已是抱着曾孙、牙齿都掉光的老嬷——那老嬷每次来神殿,还会颤巍巍地从布包里掏出块石灰岩,说“这石头又哭了,毕神仙您给看看”。可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或许……会变成风?”青禾望着远处麦浪起伏的方向,那里的风总带着股驴打滚的甜香,连麦芒都被熏得发黏,“像老胡和胖爷那样,藏在咱们看得见的地方。您听,麦浪里不就有胖爷哼的小调吗?”

毕邪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淌出些湿润的光,像极了当年在流沙窟,他第一次为老胡挡箭时流的血,温热而粘稠。他从怀中摸出个锦缎锦囊,锦囊早已磨得透亮,边角都成了丝絮,却依然小心翼翼地护着里面半块驴打滚。芝麻粒像星星般粘在上面,是王胖子临终前塞给他的,那时胖子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比划着让他“留着,想我了就尝尝”,最后还拼尽全力往他手里塞了块啃剩的肘子骨,骨头上的肉筋都被剔得干干净净,显然是胖爷舍不得扔,嚼了又嚼的。“胖子说,‘活着不是为了打赢谁’,”毕邪把驴打滚轻轻放在玉案上,旁边摆着那枚嵌着沙砾的龟甲——胡八一当年用它占卜过流沙窟的方位,龟甲裂纹里还卡着粒老胡的烟丝,“我总算是懂了。”

正午时分,山脚下传来震天的锣鼓声,像胖爷当年在魔域敲的那面破锣,声嘶力竭却透着股热乎劲儿。毕邪拄着根雷击木拐杖缓步下山,那拐杖是他用青禾当年的木簪炼化的,簪头的鹤形纹如今已舒展羽翼,仿佛要振翅飞去,鹤眼里嵌着的两颗黑曜石,正是当年从老胡罗盘里拆下来的指针。牧民们见了他,纷纷跪伏在地,孩子们却不怕生,举着刚摘的沙枣往他怀里塞。沙枣的甜香混着奶酒香,让他想起王胖子酿的马奶酒——那酒烈得像老胡的脾气,入口辣嗓子,下肚却暖身子,胖爷总说“这酒得就着肘子喝,才够味”。

人群里,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嬷被曾孙搀扶着,颤巍巍地捧出个陶瓮。瓮口缠着红布,红布的褪色程度,和当年她扎羊角辫时系的红头绳一模一样。揭开时飘出股熟悉的咸香,是芥菜混着花椒的味道,呛得毕邪鼻尖发痒——那是胖爷的独门腌菜方子,当年在黑水城,胖爷总说“这咸菜配馒头,比肘子还管饱”。“毕神仙,您尝尝?”老嬷的牙漏风,说话漏着气,却字字清晰,“还是按胖爷教的方子做的,芥菜腌得透,咸得正合口。”毕邪认得她,正是当年举着石灰岩哭鼻子的小姑娘。那陶瓮的纹路,和当年她装“会哭的石头”的瓦罐一模一样,连罐底的小缺口都分毫不差——那是胖爷当年抢石头时不小心磕的,还为此赔了她半块驴打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戏台就搭在麦田间,用的是魔域的梧桐木,梁柱上缠着麦穗,麦穗的数量不多不少,正好是当年老胡在流沙窟数过的沙粒数。戏班唱的是《黑水城传奇》,演到年轻的毕邪捧着块破石头当宝贝,被胡八一骂“傻小子”,王胖子塞给他驴打滚时,台下的孩子们都笑了,笑声脆得像胖爷烤肘子溅出的油星子。老人们却抹起了眼泪——有个豁牙的老汉拄着拐杖站起来,拐杖头磨得锃亮,正是当年老胡用过的工兵铲柄,他指着台上嚷:“不对!胖爷当年给的驴打滚,芝麻得撒三层!一层打底,一层裹馅,一层封顶,那才叫地道!”旁边的老妪推了他一把,她的银镯子叮当作响,是用胖爷当年送的马蹄铁融了打的,“你懂啥?老胡骂人的腔调才不对,得带点流沙窟的土腥味!当年他骂毕小子时,唾沫星子都喷到我脸上了,那股子沙砾味,现在想起来还呛得慌!”

毕邪坐在戏台前的太师椅上,椅子的扶手被摩挲得发亮,是百年间无数双手摸出来的包浆。他听着戏文里的自己喊“我要当天下第一的神”,忽然想起两百岁那年。那时他站在魔域的尸山上,玄色道袍浸透了血,血腥味里混着胖爷肘子的肉香,手里攥着胡八一给的罗盘,罗盘指针还在微微颤动,指向胖爷塞给他的肘子——那肘子还冒着热气,油汁滴在尸山上,烫出一个个小坑。他以为只要力量够强,就能留住所有想留的人,可到头来,真正留下的,是胖子腌咸菜的方子(老嬷的陶瓮就是证明),是老胡骂人的腔调(戏台上的演员还在模仿,连唾沫星子的弧度都学得像),是孩子们手里的沙枣(和当年西域牧民给的一个味,甜里带点涩,像胖爷笑起来的褶子),是青禾鬓角的霜(和他臂弯里的披风同色,都是岁月熬出来的白)。

入夜后,观星台的灯盏换成了西域的酥油灯,九十九盏灯连成一片星海,映得帛书泛着暖光,像胖爷熬的糖稀,稠得能拉出丝。毕邪让青禾铺开新的帛书,狼毫笔蘸着昆仑的雪水——那雪水是他清晨从千年冰川上取的,里面冻着老胡当年弹飞的烟蒂,还有胖爷掉的芝麻粒。他开始画最后一幅图,不再画杀阵(当年画的杀阵图,如今都被牧民们裱起来当护身符,说能驱邪),也不再画星轨(星轨早被孩子们编成了歌谣,“北斗七星跟着胖爷走,老胡的罗盘不迷路”),只画了片麦田:田埂上坐着三个身影,一个举着肘子,油汁滴在衣襟上(那是王胖子,连袖口沾着的芝麻都画得清清楚楚);一个啃着驴打滚,芝麻粘在胡子上(那是胡八一,嘴角还叼着半截烟,烟丝都画得根根分明);还有个少年,手里攥着块破石头,正望着天上的星云笑(那是年轻时的自己,石头上的裂纹,和当年那块石灰岩一模一样)。

“青禾,”毕邪放下笔,声音轻得像要随风散了,却带着穿透岁月的力量,“玄门大世界的根基,从来不是神佛,是这些热热闹闹的日子。”他指了指帛书上的麦田,麦穗的笔触带着颤巍巍的温柔,像胖爷揉面时的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让面团发得蓬松,“你看这麦穗,每颗麦粒都有自己的弧度,有的圆,有的扁,可聚在一起,就是能挡风的浪。”

青禾忽然明白了。她看着师父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道袍上的云纹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周围的空气里——那星光的亮度,和当年老胡火把的光一模一样,连跳动的频率都分毫不差。他的拐杖落在地上,瞬间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古木,枝叶上结满了金黄的果子,形状竟和驴打滚一模一样,风一吹就晃出甜香,引得远处的孩子们跑来摘,嘴里还唱着胖爷编的童谣:“驴打滚,圆滚滚,毕神仙,笑盈盈……”那半块驴打滚飘向星空,化作颗新的星子,与紫微垣的星轨连成一线,闪烁的频率正好是王胖子哼小调的节奏——当年胖爷在魔域烤肘子时总哼这调,后来成了西域牧民哄孩子的催眠曲。而他最后看的那眼麦田,穗子上忽然亮起暖光,像无数个胡八一、王胖子在里面笑,连起来的纹路,正是当年黑水城的地图,连老胡偷偷藏酒的地窖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师父!”青禾伸手去抓,却只握住一把带着麦香的风。风里传来毕邪的声音,轻得像句梦话,却又字字清晰,“告诉他们,我成了这天地的一部分——看麦子长,听石头哭,等你们来……”

千年后的某一天,昆仑山下的村庄里,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溪边捡到块石灰岩。石头遇水就渗出潮气,顺着纹路往下淌,像在流泪。她的奶奶,正是当年那个举着石头的老嬷的孙女,正坐在门槛上晒驴打滚,驴打滚上的芝麻撒得足足三层,是按胖爷的规矩来的。见了就笑:“这是毕神仙的朋友变的,胖爷用它腌过咸菜呢。”小姑娘便把石头揣在怀里,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坏了——后来这石头被她当嫁妆带了过去,成了家里的传家宝,每逢年节就拿出来擦一擦,说“毕神仙会保佑咱们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西域的牧民仍在种麦子,只是麦穗上总泛着层淡淡的光,比星星还亮。他们说,夜里听见麦浪响,是毕神仙在哼胖爷教的小调,那调子里还混着老胡的咳嗽声;看见流沙在风里画出奇怪的纹路,是老胡在给迷路的人指路——那些纹路拓下来,正是当年黑水城的罗盘刻度,连最偏僻的水源地都标得明明白白;而谁家的驴打滚做得最香,胖爷就会托梦教他新方子,有人试过往面里加西域的沙枣泥,果然甜得更地道,后来这方子成了西域贡品,包装上还印着毕邪的画像,旁边写着“玄门第一味”。

玄门大世界的各地都建起了神庙,却从不供神像。每个庙里都摆着三样东西:一把锈迹斑斑的工兵铲,铲头的铜绿里总嵌着几粒沙枣核——据说是当年胖爷不小心掉进去的;一枚嵌着沙砾的龟甲,占卜时总能听见隐约的骂声,像极了胡八一,有人说问收成时骂得最凶,问平安时却会放软声调;还有块会“哭”的石灰岩,遇潮就渗出水珠,孩子们都爱围着它看,说那是毕神仙在笑,水珠落在地上,会开出小小的金莲花,和当年魔域的麦田里长的一模一样。

信徒们来祭拜时,从不求力量,只带些新摘的沙枣,或是刚腌的咸菜。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每次来都捧着个陶瓮,陶瓮上的红布换了又换,却总保持着当年的样式。对着石灰岩念叨:“毕神仙,老胡和胖爷在您那儿还好吗?我家孙媳妇按方子腌的芥菜,您替我给他们尝尝?”风过殿门,总会掀起他的衣角,像有人拍了拍他的肩——那老者年轻时见过老胡,说这拍打力度,和当年老胡拍他后脑勺时一模一样。

有个游方的戏班,把毕邪的故事编成了长调。戏班的班主是个瞎眼的老汉,据说他年轻时在魔域迷路,是麦浪里的声音指引他走了出来。他唱到“千年归天地”时,总要加段胡八一骂人的词,或是王胖子哼的小调,字正腔圆,活灵活现,连老人们都说“像极了”。有人问他怎么学得这么像,老汉就笑,脸上的皱纹挤成一朵花,像极了胖爷笑起来的模样:“是昆仑山上的风教我的。风里有个声音说,‘得让胖爷的肘子香,老胡的脾气倔,不然就不叫传说’。”

青禾活了两千岁,成了新的“毕神仙”。她常坐在那棵雷击木化成的古树下,给孩子们讲《黑水城传奇》。树下的石桌上,总摆着三样东西:一碗刚腌好的芥菜(按胖爷的方子),半块驴打滚(芝麻撒三层),还有块石灰岩(孩子们轮流来“看它哭”)。讲到毕邪融入世界之心时,孩子们总会仰着小脸问:“毕神仙会疼吗?”她就指着麦田说:“你看这麦穗,离开根会疼吗?可它变成了面粉,喂饱了人,不就成了更大的存在?”

风吹过麦田,沙沙作响。有时像王胖子在喊“毕小子你倒是给我留口肘子”,声音里带着啃东西的含糊;有时像胡八一在骂“傻小子又捧着破石头发呆”,骂声里却藏着笑意。青禾笑着抹眼泪,知道那是老胡、胖爷,还有她的师父,在跟她打招呼呢。

而那半块驴打滚化成的星子,总在紫微垣的旁边闪烁,亮度刚好能照亮夜行人的路。有天夜里,一个举着石灰岩的小姑娘指着它问:“奶奶,那是胖爷说的‘活着的念想’吗?”老嬷望着星空,像望着千年前的戏台,那里的锣鼓声仿佛还在响,混着胡八一的骂声、王胖子的笑声,还有毕邪年轻时的呼吸声。她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像晨雾:“是呀,它在等咱们呢——等咱们把日子过成热热闹闹的戏文,它就笑了。”

玄门大世界的传说里,从来没有“天下第一的神”。只有个捧着破石头的少年,两个吵吵闹闹的同伴,一片会发光的麦子,还有块会哭的石头。而这些,比任何力量都活得长久。因为它们长在土里,藏在风里,映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成了日子本身——这才是真正的永恒。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