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90章 未尽的传奇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第190章 未尽的传奇

作者:海明月本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3 22:06: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子时的梆子声敲过第三响,龙骨山的浓雾像被揉碎的墨块,在山峦间缓缓流淌,将整座古墓笼罩得密不透风。沈砚之的靴底碾过一片枯骨,发出细碎的“咔嚓”声,在这死寂的甬道里格外刺耳,仿佛惊动了沉睡千年的魂灵。

他攥着祖传的青铜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灯芯跳动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斑驳的石壁上,像个张牙舞爪的鬼影。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守陵手札》此刻正揣在怀里,泛黄的纸页隔着布料硌着心口,上面“龙骨山第三层有断龙石,遇生人则落”的字迹,是祖父用朱砂写的,此刻仿佛正随着心跳微微发烫,像一道无声的警示。

“吱呀——”

头顶突然传来木板松动的声响,沈砚之猛地抬头,青铜灯的光晕里,一道黑影正顺着横梁缓缓爬动。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短刀——那是祖父留下的,刀鞘上刻着“守”字,与中心广场雕像上赵虎盾面的字如出一辙。可还没等刀柄入手,就听见那黑影发出细碎的嘟囔:“慢点,这梁朽得厉害,别踩塌了……”

声音很轻,带着点沙哑,像风吹过生锈的铁器,却奇异地驱散了几分阴森。沈砚之愣了愣,这声音……分明是祖父在手札里描述过的,当年毕邪在龙骨山古墓里叮嘱同伴的语气。他祖父曾是毕家外门弟子,跟着第七十三代家主毕砚守过三年古墓,手札里记满了关于毕邪的传说,小到“大人总爱用剑鞘敲调皮学徒的脑袋,敲完还会塞颗糖”,大到“破界剑劈开次元裂缝时,剑光里能看到星辰流转,像把整个宇宙都装在了里面”。

他壮着胆子将灯举高,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横梁上的景象——那里只有一截断裂的木榫,上面缠着半片腐朽的衣角,看样式正是三千年间流传的毕邪常穿的玄色劲装。衣角在穿堂风里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竟与刚才的嘟囔声重合在了一起,连节奏都分毫不差,像是有人在借着风说话。

“是幻觉吗?”沈砚之喃喃自语,指尖抚过石壁上的刻痕。这是祖父说的“镇魂符”,符尾的收笔处有个极小的弯钩,像个没画完的笑脸,是当年苏晴姑娘的手笔。手札里写:“毕邪大人总说,镇魂符也该带点活气,不然镇得住邪祟,镇不住人心的慌。当年苏晴姑娘画符时,总爱在收尾处加个笑脸,说‘让老祖宗们看了也能松口气’。有次她给新入门的学徒示范,画到一半突然笑出声,说‘毕邪你看,这符的笑脸比你平时的还好看’,结果被大人用剑鞘敲了脑袋。”

正想着,脚下突然一沉,青砖竟顺着缝隙向下凹陷。沈砚之惊呼一声,身体瞬间失重,就在他以为要坠入暗坑的刹那,手腕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住了。那力道不重,却稳得惊人,像有人用掌心托住了他的胳膊,轻轻向上一带,他便踉跄着退回了坚实的地面。

青砖“哐当”一声坠入下方的空洞,回声在甬道里荡了许久,惊起几只栖息在石壁缝隙里的夜蝙蝠。它们扑棱棱地飞过头顶,翅膀扫过青铜灯的火苗,将光影搅得一片混乱。沈砚之摸着发烫的手腕,那里竟残留着一点温热,仿佛真的被人握住过。他看向四周,空荡荡的甬道里只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可不知为何,刚才的恐惧消散了大半,反而有种莫名的安心,就像祖父说的“当年跟着毕家队伍走古墓,再黑的地方都敢睁着眼,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看着,那眼神比灯还亮”。

他蹲下身,借着灯光查看那处凹陷的青砖,发现砖底刻着一行小字:“左三右五,踏石而行。”字迹是用剑尖刻的,笔锋凌厉中带着沉稳,正是手札里记载的毕邪标志性剑书——据说他年轻时练剑,总爱用剑尖在石壁上记坐标,时间久了,连字迹都带着剑的锐气,横如斩棘,竖如立峰。沈砚之顺着提示迈步,左脚踩在第三块凸起的青石板,右脚落在第五块带凹槽的地砖,果然避开了更多松动的砖块,稳稳走到了甬道尽头的耳室。

耳室的石台上摆着个蒙尘的陶罐,罐口用红布封着,布角绣着朵小小的守心花——这是沈砚之此行的目标。祖父在弥留之际攥着他的手说:“龙骨山耳室有罐‘定魂砂’,是毕邪大人当年留下的,能镇住古墓里的戾气,只是……取砂时要念‘守而不占,护而不夺’,切记。当年你太爷爷跟着毕砚大人来取砂,一时贪心多舀了半勺,回去就大病一场,梦里总听见有人说‘留些给后来人’。”

他刚解开红布,陶罐突然剧烈晃动起来,里面传出“嗡嗡”的低鸣,像是有无数细小的虫豸在爬动。沈砚之想起手札里的记载:“定魂砂遇贪心者则化戾气,唯守心者可得。当年有个盗墓贼强行开罐,结果被砂里的戾气缠上,不到三日就疯疯癫癫,嘴里只念叨‘毕邪大人饶命’,最后自己跳进了黑风岭的深潭,尸身都没捞上来。”他心头发紧,正想按祖父说的念出那句话,却听见耳边传来一声轻笑:“小家伙,忘了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声音就在耳边,带着点戏谑,像长辈在打趣犯错的晚辈。沈砚之浑身一震,猛地转头,身后空无一人,只有石壁上的烛台在风中轻轻摇晃,烛泪顺着台柱蜿蜒而下,像谁留下的泪痕。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清晰地念出:“守而不占,护而不夺。”

话音落地的瞬间,陶罐的晃动骤然停止,低鸣也消失了。沈砚之揭开罐盖,里面的定魂砂泛着柔和的白光,像盛着一捧月光,细看之下,砂粒里竟嵌着无数细小的符文,与广场雕像底座上的刻字如出一辙。他小心地舀出一勺装入玉瓶,刚要盖紧陶罐,却发现罐底刻着一行新的字迹,像是才刻上去不久:“砂够用了就好,留些给后来人。”

沈砚之的指尖抚过那行字,突然想起祖父说过,毕邪大人当年从不多取古墓里的东西,总说“要给岁月留点念想”。据说他年轻时守护第一个古墓,里面只藏着半块陶片,他却特意让人做了个玉盒封存,说“这陶片上的指纹,是三千年的人留给我们的信,不能弄丢了”。后来那玉盒成了毕家的传家宝,现在就放在祖祠的供桌上,盒子里总飘着淡淡的守心花香。他将陶罐放回石台,红布重新系好时,发现布角的守心花不知何时沾了点露水,在灯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像是刚被人用指尖轻轻碰过。

离开耳室时,沈砚之特意看了眼横梁,那半片衣角还在轻轻摆动,只是此刻看来,倒像是在挥手告别。他提着青铜灯往回走,甬道里的风似乎温柔了许多,石壁上的镇魂符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暖意,连脚步声都变得轻快了。走到古墓入口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晨雾中隐约传来守心花绽放的声音,细碎而清脆,像无数人在低声轻笑。他回头望了一眼,古墓的阴影里,仿佛有一道玄色身影立在那里,腰间的罗盘轻轻转动,指尖还捏着半块陶罐碎片,与中心广场的雕像渐渐重合。

这样的故事,在玄门大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像守心花的种子,在时光里落地生根,开出一片又一片温柔的花海。

西域的壁画洞窟里,临摹古画的学徒总在深夜发现,未完成的飞天神女裙摆上多了几笔流畅的线条,与毕邪团队里周婷姑娘的画风如出一辙。更奇的是,只要对着壁画默念“风动而非幡动”——那是周婷阵法的口诀,那些神女的飘带就会在月光下微微起伏,像真的要从墙里飞出来。有老画师说,这是周婷的阵法还在运转,她当年在壁画里藏了“活阵”,要让美永远“活”在时光里。曾有个顽皮的孩童用石子划破了壁画,第二天发现划痕处竟自动渗出金粉,将缺口补得严丝合缝,旁边还多了行小字:“画会老,美不会。”那字迹,与周婷雕像指尖的阵纹一模一样。

东海的沉船遗址旁,打捞队员常会在危急时刻感到船锚突然变轻,或是在迷雾中看到一盏引路的渔火。那渔火蓝莹莹的,像极了深海族人鱼的夜明珠,却比任何灯塔都要可靠。有经验的老队长会让新手对着海水说“多谢阿宁的机关灯”,话音刚落,渔火就会晃两晃,仿佛在点头。他们不知道,三千年的阿宁曾在这里布下无数机关鱼,鱼腹里藏着夜明珠,鱼鳍上刻着洋流图,只为给迷路的船只指引方向。去年有艘渔船触礁,船员们抱着浮木在海上漂了三天,就在绝望之际,一群发光的鱼突然围过来,用身体推着浮木往岸边走,鱼群里最大的那条,额头竟有个小小的“宁”字刻痕——那是当年阿宁给第一只机关鱼刻的标记。

南疆的药谷中,采药人在暴雨天躲进山洞,总能发现石壁上多了个避雨的草棚,棚顶铺着的守心花晒干后,竟能治风寒。草棚的柱子上总刻着“雨停再走,路滑”,字迹娟秀,是林婉清的笔迹。有药农说,曾在月圆夜看到药谷深处有个背着药篓的身影,手里的草药在月光下泛着绿光,那轮廓,和药谷石碑上的婉清姑娘画像分毫不差。更神的是,药谷里有种叫“回春草”的珍稀药材,只在心怀善念的人面前开花,去年有个郎中为了救瘟疫病人冒险进山,原本枯萎的回春草突然绽放,草叶上还沾着张字条:“三株够了,留根。”郎中后来把字条拿去给毕家的人看,他们说,这字迹和林婉清留在《药经》上的批注一模一样。

玄门大世界的藏书楼里,深夜抄书的书生常会遇到怪事:写着写着,笔尖的墨突然变得顺滑,纸上的错字被轻轻划掉,旁边还多了行批注“此处应为‘守’而非‘狩’”。那批注的笔迹刚劲有力,与毕邪在《守心录》里的批注一模一样。更妙的是,只要把抄错的纸放在窗台上,第二天早上就会发现,纸上落满了光羽族的羽毛,每根羽毛上都写着细小的字,是苏晴姑娘的符箓心得。有个寒门书生买不起朱砂,夜里伏案练字时,总发现砚台里会多出些红色粉末,研开后竟与苏晴秘制的朱砂效果一样,后来这书生考中功名,第一件事就是去中心广场的雕像前,把自己写的《朱砂赋》烧了,灰烬飘到苏晴雕像的指尖,竟化作点点红光,像极了她画符时的火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连最调皮的孩童都知道,要是在古墓附近迷路了,只要对着空气喊“毕邪大叔”,就会有片光羽落在手心,顺着光羽的方向走,总能找到回家的路。光羽上偶尔会沾着点泥土,那泥土的气息,与黑风岭古墓里的一模一样。上个月有个孩子在黑风岭捉迷藏时掉进了土坑,哭着喊“毕邪大叔救我”,坑口突然垂下根青藤,藤上还缠着半片玄色衣角,和沈砚之在龙骨山看到的那片一模一样。孩子的母亲说,那晚孩子做了个梦,梦见个穿玄色劲装的叔叔,用剑鞘敲了敲他的脑袋,塞给他颗甜甜的糖。

三千年后的一天,毕小邪——那个在中心广场上追着光羽跑的孩童,已长成了挺拔的少年。他跟着祖父来到黑风岭古墓,手里捧着新刻的《守心录》拓本,要将这些年收集的新故事补刻在毕邪雕像的底座上。底座上的刻字早已密密麻麻,从“龙骨山定魂砂显灵”到“东海机关鱼救船”,每一行都刻得工工整整,边缘还刻着小小的守心花图案。有几行字的刻痕特别深,那是去年一群孩童合力刻的,他们说“要让毕邪大叔看得更清楚”。

“太爷爷,”小邪摸着底座上“凡有古墓处,皆有守护心”的刻字,突然问道,“毕邪大人真的变成光羽、变成草棚、变成壁画里的影子了吗?”

祖父笑了,指着远处正在修复古钟的修士:“你看王爷爷,他擦钟时多认真,连钟耳里的灰尘都用棉签沾,那是毕邪大人的‘守’;街角李婶给问路的人画地图,画得比谁都仔细,连哪棵树有分叉都标出来,那是苏晴姑娘的‘善’;药铺的张大夫总给穷人送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先给病人熬药,那是婉清姑娘的‘仁’;还有城东的木工匠,总在机关里藏点小惊喜,说‘要让用的人开心’,那是阿宁的‘巧’……”

他的手指划过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机械族工装的年轻人正在检修雕像的感应装置,额头上沾着油污却笑得灿烂,他手里的扳手,和阿宁雕像上的工具样式相同;光羽族的孩童正把光尘撒在守心花上,嘴里念叨“要让花永远开”,他们的动作,像极了苏晴当年给符箓描金的样子;甚至连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被母亲抱着路过雕像时,都会伸出小手去摸底座的刻字,眼神纯净得像块水晶,仿佛天生就懂这石头里藏着的温柔。

“三千年了,他们早就不是某个人,而是变成了我们心里的东西。”祖父的声音带着感慨,“就像这雕像,石头会老,但只要还有人记得‘守护’,他们就永远活着。你看那守心花,为什么总在雕像周围开得最旺?因为每颗靠近的心,都带着点他们的影子。”

话音刚落,一阵风吹过,雕像上的破界剑突然反射出一道金光,正好落在小邪捧着的拓本上。拓本上“未尽的传奇”四个字仿佛活了过来,笔画间钻出点点光尘,像无数只小手,轻轻托起了少年的梦想。远处,光羽族的使者正展开羽翼,将新的古墓坐标刻在雕像底座上;机械族的工匠在调试感应装置,要把刚收集到的“东海沉船新发现”录入系统;植物族的长老撒下新的守心花种子,花瓣上写着“第三千零一个故事”——那是关于沈砚之在龙骨山的奇遇。

毕小邪看着这一切,突然握紧了手里的刻刀。他要把今天的故事刻下去——关于一个在龙骨山听到提示的少年,关于一盏在迷雾中引路的渔火,关于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与力量。他知道,自己刻下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承诺,就像三千年的毕邪在破界剑上刻下的第一个符文,在时光里生生不息。

因为有些传奇永远不会结束。它们会化作风,化作光,化作每个普通人心里的那点“守”与“护”,在玄门大世界的每个角落,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而那座矗立在中心广场的雕像,不过是无数故事的起点,而非终点。

就像毕邪当年刻在黑风岭石壁上的最后一句话:“我走了,但我们还在。”

夜色渐深,龙骨山的古墓里,沈砚之留下的青铜灯还在轻轻燃烧,灯芯跳动的光晕中,一道玄色身影仿佛正弯腰拾起那半片衣角,指尖划过石壁上的镇魂符,将那个没画完的笑脸补得更圆了些。远处,守心花的香气顺着甬道飘进来,与三千年的时光缠绕在一起,酿成了一杯名为“永恒”的酒,醉了岁月,暖了人心。而在玄门大世界的每个角落,新的故事正在发生,像守心花的藤蔓,缠绕着过去与未来,永远生长,永远鲜活。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