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6章 日本帝银事件

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6章 日本帝银事件

作者:毕芙洛的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21:21: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48年1月26日下午3点,东京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正准备下班。银行职员们忙碌地整理着票据和文件,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即将改变日本历史的悲剧即将上演。一位身着考究西装的中年男子从容地走进银行,他的左臂戴着红色袖章,上面写着"东京都防疫班"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位不速之客的出现,将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让16名银行职员喝下致命的毒药,导致12人死亡,仅4人幸存。这起事件被称为"帝银事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神秘、最具争议的悬案之一。当幸存者村田正子挣扎着爬出银行向路人求救时,整个东京都震惊了。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银行抢劫案,更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毒杀事件,其背后隐藏的真相至今仍未完全揭开。

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受害者是自愿喝下毒药的。罪犯以其高超的心理操控能力和专业知识,让银行职员们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服下剧毒,这种作案手法在世界犯罪史上都极为罕见。更令人费解的是,凶手只抢走了16万3410日元现金和一张1万7450日元的支票,而对银行内其他大量现金视而不见。

案件发生后,日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谜团浮出水面。731部队的阴影开始笼罩在这起案件上,美军占领当局的干预更是让整个调查变得扑朔迷离。最终,一位名叫平泽贞通的画家被认定为凶手并判处死刑,但他至死都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这起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离奇的作案手法和充满争议的审判结果,被选入《明治百年100大事件》,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犯罪史上的经典悬案。

一、战后日本:混乱与阴影

1.1 战败后的社会图景

1948年的日本,正处于二战失败后的第三年。曾经激昂的爱国情绪已销声匿迹,经济倒退,国力衰弱,国家主权被美国牢牢掌控。百姓经历了饥荒和贫穷,东京不再有昔日的繁华。战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崩溃,民众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

日本投降后,美国实施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并在东京建立了GHQ(General Headquarters,即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是日本战败后的实际最高权力机关,由美国单独主导,直到1952年由于朝鲜战争的僵持,美国才将主权交还给日本,而冲绳列岛的主权更是直到1972年才移交。在这段时间里,GHQ对日本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比日本政府更有权威。

当时的日本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严重,民众生活困苦。银行作为经济运转的枢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成为了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犯罪活动频发,而帝银事件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一起极其恶劣的案件。

1.2 731部队的阴影

在帝银事件背后,始终笼罩着731部队的阴影。这支部队的全名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表面上是防治疾病与净化饮用水的机构,实际上是利用活人进行试验,开发细菌战生化武器的秘密部队。

731部队的恶魔行径令人发指。他们将被实验者称为"马路大"(日语"原木"的意思),其中包括中 国人、朝鲜人、蒙古人、苏联人等。据731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在1991年的供述,特设监狱中的常备人数在40人以上,并会"不断补充"。胡桃泽本人承认曾解剖过300多人,他描述道:"解剖时人还是温热的,有血喷出"。

731部队研制生产了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炭疽等病菌,一天要生产两吨,并在中国 重庆、湖北等地实施细菌攻击。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恶魔曾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包括**解剖、冻伤实验等,手段极其残忍。

日本战败后,大多数731部队的恶魔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他们堂而皇之地回到日本,有的摇身一变在日本国内开办医药公司,有的则加入了厚生省(比如松井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为获取731部队的实验数据,与日本达成秘密协议:石井四郎等战犯免于审判,摇身一变成德特里克堡顾问。这种肮脏的交易使得许多731部队成员逃脱了正义的审判,为后来的帝银事件埋下了隐患。

1.3 前两次未遂的预演

在帝银事件发生之前,已经有两起类似的事件发生,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没有人员伤亡。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1947年10月14日,地点是日本安田银行荏原支店。这一天,一名中年男子给荏原支店的支店长递上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厚生技官医学博士厚生豫防局 松井蔚"。该男子声称,茨城发生了水灾,疫病流行,他被派遣到现场,累到筋疲力尽才回家。然而,洪灾区域的一对夫妇,带着小孩逃到了小山三丁目市场附近渡边忠吾的家中,他们都得了痢疾,导致那里爆发了集体传染。为了做消毒工作,他和GHP的帕克中尉一起坐吉普车就去了那边。调查后发现,今天上午,那边有人来过你们银行存钱。因此,必须对你们银行的所有人员、房间、现金进行消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安田银行荏原支店的店长也姓渡边,为人谨慎。他说要先派人去附近的派出所确认一下。派出所警察表示,没有听说小山三丁目发生过痢疾爆发的事,需要找上级再确认。不过,就在这个向警察询问、警察又向上级汇报的空挡中,这名男子还是成功忽悠荏原支店的店员们喝下了不明液体。只不过,这次的液体并没有毒。这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的一次预先排演,所以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第二起类似事件发生在1948年1月19日,也就是帝银事件发生前一周。一名男子来到三菱银行中井支店,向支店长小川泰三递上了名片。这次,名片上的头衔写的是:"厚生省技官医学博士 东京都防疫课 山口二郎"。该男子声称,井华矿业公司的负责人大谷曾经在银行存过钱,他得了痢疾,所以盟军司令部派他来对银行的人员、物品进行全面消毒。

然而,三菱银行中井支店的小川支店长是个比较老练且有主见的人。他质问道:"我们银行从来没有和井华矿业有任何来往,你是不是搞错了?"男子显得有些慌乱,回答说:"再过五六分钟,盟军司令部的人会亲自来消毒。"小川店长继续不卑不亢地说:"就为了这么一个人,就不必大费周章了吧?如果真的需要消毒的话,就把我行的汇票消下毒吧。"男子眼看占不到便宜,于是就借坡下驴,装模作样地给汇票撒了些无色透明的液体,就匆匆离开了。

这两起未遂事件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帝银事件的凶手在正式作案前进行了精心的预演和准备。他不仅测试了自己的话术和作案手法,还可能在寻找最合适的时机和目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帝银事件中的凶手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实施犯罪,并且几乎达到了完美犯罪的效果。

二、死亡之约:帝银事件始末

2.1 致命的午后

1948年1月26日下午3点,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正准备关门。银行职员们忙碌地整理着票据和文件,为下班做准备。此时,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银行。

这名男子大约45岁上下,穿着西服外披大衣,戴着一个写有"东京都防疫班"的臂章,表情镇定自若。他的左臂上戴着一个袖章,袖章上印有红色的东京都符号,下书"消毒员"三字。男子一面向店员散布名片一边寻找支店长,因为支店长腹痛就由代理支店长接待。

男子的名片上写着"厚生省厚生部某医学博士",他声称附近有四人感染了痢疾,其中一人曾来过这个银行,他接到同盟军司令部的指示前来分发预防药,消毒班稍后也会过来。此人还宣称药物共分两种,第一种药物和牙齿的珐琅质接触时会有疼痛感,因此要直接吞下。第二种药物则要在一分钟后再服用。

代理支店长吉田武次郎接过名片,仔细查看。名片上写着:"东京都卫生课兼厚生省(卫生部)厚生部医学办事员"(这张名片在罪犯离开现场时被带走,所以上面的姓氏不祥)。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银行附近地区爆发了集体性的赤痢中毒,GHQ(占领军司令部)命令我来前来附近调查,调查结果,一位赤痢患者的同住者今天来过这里,我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消毒班马上就会来,我现在先给大家发预防的丸药。"

当时GHQ在日本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比日本政府还要有权威。听到GHQ的名字,银行职员们立刻肃然起敬,对男子的话深信不疑。男子从随手提的小箱子里拿出一个小瓶,让茶房准备了十七把调羹。他介绍说:"丸药分两种,请大家在服用完第一种药以后一分钟左右以后再服用第二种药,GHQ给的这种药很有效,但是如果它碰到牙齿上的珐琅质会有疼痛的感觉,请照我示范的动作服药。"

男子边说边往调羹用注射器往调羹里滴了几滴药水,张开嘴,伸出舌头,一口气咽了下去,做出了示范。在场的银行员,包括一个员工的孩子在内一共16人,一个一个毫不怀疑地把药喝了下去。

"那药非常烈,喝下去以后,感到胸闷气急。"

"感觉好像喝下了一大口的威士忌。"

"药里散发着汽油的臭味,舌头感觉辣辣的。"

一些劫后余生的人这样回忆喝下第一口药以后的感觉。当一分钟以后喝下第二种药不久,这些银行员全倒下了。意识模糊的职员村田正子爬到了道路上,向两名女学生求助,后者报告了附近的警署。最终,16人中有11人当场死亡,一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断气。

2.2 毒药的真相

尸检的结果表明,所谓的第一种药物其实是剧毒的氰化物。根据后来的调查,这种毒物是一种独特的氰化物——丙酮氰醇。丙酮氰醇进入人体2-3分钟以后才会分解为剧毒的氰化物,刚好和案件中毒发生的时间吻合。

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总计有16万3410日元现金和一张1万7450日元的支票被拿走。而现场也没有发现犯人当日分发的名片,推测是事后被犯人拿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张1万7千日元的支票在第二天于安田银行板桥支店被成功兑换。支票的背书上地址、姓名分别写着"板桥三の三六六一"、"后藤丰治",调查表明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地址和人名。根据安田银行代理支店长的回忆,兑换支票的人身高约5尺3寸,肩膀圆厚,说话不带口音。

这起案件的毒药使用手法极其专业。凶手不仅精确掌握了氰化物的特性,还知道如何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服下毒药。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凶手的作案过程冷静而有条不紊,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

更令人震惊的是,凶手似乎精确计算了毒药发作的时间。他知道氰化物致人死命需要1~2分钟的时间,所以假称需要使用第二种药品来拖延时间。这种精确的时间控制使得他能够在受害者毒发前从容离开现场,而当受害者开始倒下时,他已经安全逃脱。

犯罪计划精确而又缜密,环环相扣,令人不寒而栗。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心理操控能力。

2.3 现场调查与线索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银行内一片狼藉,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他们的表情痛苦,扭曲的肢体像是从地狱里挣扎着向外爬。有些连眼睛都没来得及闭上,呼救的口型只张了一半。

现场调查发现,16名银行职员中,10人当场死亡,2人送医途中死亡,只有4人奇迹般地被抢救了回来。从喝下药到毒发仅仅不到2分钟,凶手甚至算好了毒发的时间,就算报警也无法活着迈出屋子。

警方在现场发现的十六把调羹里(犯人使用的一把不见了)和死者的呕吐物中检验出疑似氰化钾的成分。这在日本犯罪史上如此大规模的投毒并且成功的事例是前所未有的。

根据幸存者的描述,警方绘制出了中年男子的肖像:身高158cm-162cm左右,年纪在50多岁上下,鼻梁挺直,眯眯眼,身材中等脸色苍白,左耳下方有伤痕,左脸有2个老人斑,伴随着隐约的白发,看上去挺儒雅的。

由于犯人使用了氰化物作为犯罪工具,731部队的相关人员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经过大规模地排查发现,在案发前曾发生过两起类似的案件,即前文提到的安田银行荏原支店和三菱银行中井支店事件。

警方还注意到,凶手在作案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氰化物的专业知识和精确控制能力。这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掌握的技能,因此调查方向很快转向了具有医学或化学背景的人,特别是那些可能接触过氰化物的专业人士。

此外,警方还发现,凶手在作案后表现得异常冷静和自信。他不仅成功兑换了支票,还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逃离现场而不被察觉。这表明他可能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迷雾重重:案件调查与嫌疑人锁定

3.1 调查方向与转折

帝银事件震惊了整个日本,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和现场证据,警方初步确定了几个调查方向:

1. 医生、药剂师、防疫机关职员

2. 对银行内部工作熟悉的人士

3. 曾在军队(包括美国占领军内部)的特务机关服务过的人士(因为犯人使用了氰化物作为犯罪工具,731部队的相关人员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警方以这些人为目标,进行了大约半年的搜查,始终没有找到嫌疑犯,大家都有些焦急了起来,甚至有人说这件事要进"迷宫"了(破不了案的婉转说法)。

然而,案件的突破口出现在名片上。在安田银行荏原支店事件中,凶手使用了松井蔚医学博士的名片。松井蔚真有其人,生活在仙台市。他是个一板一眼的人,名片发给了谁,全都用小册子记录了下来。通过调查,警方发现松井蔚与平泽贞通在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的春天,在青津到函馆的渡船上交换了名片。

平泽贞通是当时有名的画家,技术高超,他的作品参加皇室的展览会,主办者连讨论,鉴赏都省了,直接送展。然而,他也有犯罪前科。他曾从黑市搞来空头支票,利用自己的绘画才能,去模仿大公司负责人的签名笔迹,之后去各个银行套现。

更重要的是,调查发现,在案发后平泽的账户中突然多出了13万4千元,而这笔钱平泽说不清来历。这与帝银事件中被抢走的金额相符。此外,平泽的外貌特征与凶手的画像也有相似之处。

然而,正当警方将调查重点转向平泽贞通时,另一条线索浮出水面,将调查方向引向了731部队。

3.2 731部队的关联与GHQ的干预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松井蔚的背景并不简单。他在二战期间曾被派到爪哇岛南部工作,并加入了冈9420部队,明面上叫做"南方军防疫给水部"。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救治病人的部队,而是有着特殊的生化武器研究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令人震惊的是,松井蔚和同事们用当地人进行了大量试毒实验,而一起做研究的同事们,大都有着731部队的背景。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731部队的成员可能与帝银事件有关联。

警方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调查,搜查范围迅速缩小,根据部队名单找到了曾参与毒药研发的日军第9化学兵器研究所的伴繁雄少佐。第9化学兵器研究所曾在1941年受石井四郎(臭名昭着的731部队创始人)委托进行了大量氰化物的实验研究。

在看了帝银案件的详细经过后,伴繁雄少佐给出了毒药的真相:"帝银事件的情况,所用的毒物是研究所人员合成出的一种独特的氰化物——丙酮氰醇"。丙酮氰醇进入人体2-3分钟以后才会分解为剧毒的氰化物,刚好和案件中毒发生的时间吻合。

从1948年3月开始,警方迅速调查了50多名与松井蔚有关联的原731部队同事,这些人的外形和年龄均与案件中的罪犯特征比较接近。其中,51岁的前大佐诹访敬三郎没有不在场证明,而且他本人与凶手的画像也有着一定的相似度。

正当警方准备对诹访敬三郎进一步审讯时,1948年6月25日,搜查组突然接到了GHQ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原日军731成员的调查。在GHQ的干预下,日本警界不能继续调查731部队的情况,还要封锁一切信息。

这一干预让警方的调查陷入了僵局。眼看毒药来源马上就要真相大白,警方从案发开始夜以继日的努力突然被横加阻拦的GHQ化为了泡影。

为什么GHQ要阻止对731部队成员的调查?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二战后,美国为了获取731部队的细菌战研究资料,与日本达成了秘密协议,庇护了石井四郎等731部队核心成员,使其免于战争罪审判。

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使得许多731部队成员逃脱了正义的制裁,其中一些人甚至在美国的默许下继续从事与生化武器相关的研究。因此,当帝银事件的调查可能揭露731部队的罪行时,美国方面立即出面干预,阻止了调查的深入进行。

3.3 平泽贞通的被捕与供词

在GHQ的干预下,警方不得不放弃对731部队成员的调查,转而将重点重新放回平泽贞通身上。

1948年8月21日,警方在北海道小樽逮捕了旅游到此的东京蛋彩画家平泽贞通,这引起了轰动。平泽当时56岁,是个小有名气的春宫画画家。

警方逮捕平泽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平泽与松井蔚交换过名片,却拿不出名片丢失的证据。

2. 他的不在场证据不充分。

3. 他有亲戚在制药公司工作,有机会拿到药。

4. 在案发后他的存折里莫名多出了十万日元,而这与帝银事件中被抢走的金额相符。

5. 平泽早前就有诈骗银行的前科。

警方让多起案件的当事人辨认平泽后,18人说平泽"和凶手长得比较像"。终于,在他被捕一个月后,即1948年9月,警方宣布平泽贞通已经承认罪行,本案宣告侦破。

然而,平泽的供词存在诸多疑点。据后来披露,平泽在审讯过程中遭受了严刑逼供。神探八兵卫等人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通过严刑逼供等手段从嫌疑人的口中得到他们所谓的犯罪事实,这是典型的屈打成招。

平泽在供词中详细描述了作案过程,但这些描述与已知的案件事实存在矛盾。例如,他描述的毒药获取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他无法解释如何精确控制毒药的剂量和发作时间。

更重要的是,平泽很快就翻供了。他在法庭上坚决否认自己参与了帝银事件,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并多次上诉。他甚至用血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冤枉"二字,表达自己的冤屈。

尽管如此,东京地方法院还是在1950年7月作出了死刑判决。平泽不服判决,继续上诉,但日本最高法院在1955年4月6日作出了维持死刑的终审判决。

平泽的死刑判决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警方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匆忙定罪,平泽可能是被冤枉的。

四、争议与疑点:案件背后的真相

4.1 证据不足的审判

平泽贞通被定罪的主要证据包括:与松井蔚交换过名片、无法提供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账户中出现不明来源的资金,以及部分目击者的指认。然而,这些证据都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疑点。

首先,关于名片的问题。平泽声称他与松井蔚交换的名片在东京三河岛车站被偷了,但这一说法无法证实。然而,松井蔚本人也承认,他分发的名片中有8张去向不明,无法确定是否被平泽拿走。因此,名片这一线索并不能确凿地证明平泽就是凶手。

其次,平泽的不在场证明虽然不充分,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他声称案发当天他在东京,但无法提供具体的活动记录。然而,有证据表明,案发当天平泽确实在东京,但这并不能证明他去过帝国银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三,关于账户中的不明资金。警方认为这是帝银事件中被抢走的钱,但平泽辩称这是他卖画所得。平泽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他的作品确实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因此这一解释并非完全不合理。然而,警方未能找到购买这些画的具体买家,因此对平泽的解释不予采信。

第四,目击者的指认也存在问题。虽然有18人说平泽"和凶手长得比较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目击者表示无法确定或直接否认平泽是凶手。这种不一致的指认结果,使得这一证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此外,平泽的供词存在明显的矛盾和漏洞。他在审讯中承认了罪行,但随后又翻供,坚称自己是无辜的。更重要的是,他的供词中包含了一些只有凶手才知道的细节,但也有一些与案件事实不符的错误描述,这表明他的供词可能是在警方的诱导下做出的。

4.2 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质疑

对平泽贞通最有力的质疑之一,是他是否具备实施帝银事件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帝银事件的凶手展现出了专业的化学知识和精确的时间控制能力。他不仅知道如何获取和使用氰化物,还精确计算了毒药的剂量和发作时间,确保自己能够在受害者毒发前安全离开现场。

平泽贞通是一名画家,没有任何医学或化学背景。他既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也没有从事过与化学或医药相关的工作。因此,许多人质疑,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画家,如何能够实施如此专业和精确的犯罪行为。

此外,氰化物是一种受到严格管控的剧毒物质,普通人很难获取。虽然平泽有亲戚在制药公司工作,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他能够获取到氰化物,更不用说精确控制其剂量了。

相比之下,731部队的成员则具备实施这一犯罪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资源。731部队曾进行过大量与氰化物相关的实验研究,其成员对氰化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731部队成员有途径获取到高质量的氰化物,并且具备精确控制剂量的专业能力。例如,前731部队成员诹访敬三郎不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其外貌特征也与凶手的画像相符,且没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因此,许多人认为,真正的凶手更可能是一名具有731部队背景的专业人士,而非毫无专业知识的画家平泽贞通。

4.3 刑讯逼供的质疑

平泽贞通的案件中,最严重的争议之一是警方是否通过刑讯逼供获取了他的供词。

根据后来披露的信息,平泽在审讯过程中遭受了严厉的对待。负责审讯的警探平塚八兵卫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神探",他以破案率高着称,但也被指控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供词。

平泽在翻供时声称,他是在警方的严刑逼供下才承认罪行的。他描述了自己遭受的种种虐待,包括长时间的站立、不给食物和水、殴打等。这些指控得到了一些狱友的证实,他们表示平泽在入狱初期确实表现出遭受过暴力对待的迹象。

此外,平泽的供词中存在许多与案件事实不符的错误描述,这也被认为是刑讯逼供的证据之一。例如,他描述的毒药获取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无法解释如何精确控制毒药的剂量和发作时间。

如果平泽确实是在刑讯逼供下被迫认罪的,那么他的供词就不能作为定罪的有效证据。这将导致整个案件的证据链出现严重断裂,平泽的定罪也将失去合法性基础。

4.4 持续的上诉与社会反响

尽管法院作出了死刑判决,平泽贞通始终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并持续提出上诉。

在入狱后,平泽连续多次上诉未果,痛苦万分的时候甚至想通过割腕、撞墙等方法自杀。他用血在墙上写下"冤枉"的字样,表达自己的冤屈。

平泽的上诉得到了一些社会人士的支持。着名作家松本清张在调查了案件后,认为平泽是无辜的,并在他的小说《日本的黑雾》中表达了这一观点。

此外,一些法律专家和学者也对平泽的案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案件的证据不够充分,审判过程存在瑕疵,平泽可能是被冤枉的。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最高法院不得不重新审视平泽的案件。然而,每次再审申请都被驳回,平泽始终未能获得平反。

1987年5月10日,平泽贞通因感染肺炎在监狱医院去世,享年95岁。此时距离他被判处死刑已经过去了32年,距离他被捕更是过去了39年。平泽在临死前仍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他的案件成为了日本司法史上最着名的冤案之一。

即使在平泽死后,他的家人仍然坚信他是无辜的。2015年11月24日,平泽的家人向东京最高法院提出第20次再审请求,继续为洗清平泽的冤屈而努力。

五、未解之谜:帝银事件的真实面目

5.1 凶手的真实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