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 > 第47章 经济风暴!我的宏观调控让粮价稳如泰山!

仙粮丰收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大明南北,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甜蜜的烦恼”。亿斤级别的新粮涌入市场,其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首先感受到寒意的,是那些传统的粮商和大地主。他们原本依靠囤积居奇、操控粮价牟取暴利,如今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土豆红薯和金黄玉米,以及朝廷仍在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预告,他们手中的陈粮瞬间贬值,资金链岌岌可危。

紧接着,恐慌情绪开始向下蔓延。普通的自耕农和小地主也陷入忧虑:如此多的粮食,还能卖得上价钱吗?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会不会烂在地里?“谷贱伤农”这四个字,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无数人的头顶。

甚至朝堂之上,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一些官员(其中不乏真心担忧者,亦有被粮商利益捆绑者)上疏,言辞恳切地提醒皇帝:“仙粮虽丰,然价贱则伤农,农伤则国本动摇。是否应适当控制种植规模,或由朝廷统购统销,缓慢释放,以免市场崩盘?”

暗流再次涌动。有人甚至开始暗中散布谣言,说“仙粮吃多了腹胀气虚”、“红薯久食伤胃”,试图从需求端抑制新粮的普及。

这一切,早已在林奇的预料之中。他深知,农业革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产量的提升,更在于能否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能平稳消化产能、保护生产者利益、并促进产业升级的经济体系。

这一日,经济问题被正式摆上了朝会议程。户部尚书面带忧色地汇报了近期粮价波动情况和民间忧虑。

朱元璋听完,眉头紧锁。他打了半辈子仗,杀了无数贪官,但对于这种纯粹的经济问题,却感到有些棘手。他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林奇:“林爱卿,此事,你如何看?”

林奇成竹在胸,从容出班:“陛下,诸位大人所忧,乃‘谷贱伤农’,此乃治国之常情,亦可见诸位大人心系百姓。然,应对之道,绝非抑制生产,因噎废食。仙粮增产,乃国之大幸,民之福音,岂能因其丰足而自缚手脚?”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地抛出自己的观点:“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抑产,而在于‘疏导’与‘转化’!需以朝廷之力,进行宏观调控,消化产能,提升价值,稳定市场,并将此丰收之利,真正惠及于民,而非任由奸商盘剥或谷烂于仓!”

“宏观调控?”这个新奇的词汇让百官一愣。

“正是。”林奇继续阐述,“臣恳请陛下下旨,施行五策,以应对当前新粮上市之局。”

“其一,朝廷设立‘平准粮仓’。由户部拨出专款,于各州府设立官仓,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保护价’,无限量收购农户自愿出售之新粮!此举可立即托底市价,消除农户恐慌,令其安心种植!”

“其二,大力推广新粮食用。由格物学堂与御膳房联合编写《新粮食谱》,发放各州县,演示土豆、红薯、玉米之百种吃法。于各府县设‘新粮品尝点’,免费发放熟食,引导百姓接受乃至喜爱新粮。”

“其三,鼓励深加工,转化产能。鼓励民间兴办淀粉作坊、粉条作坊、酿酒坊(红薯、玉米酒)、榨油坊(花生、玉米油),朝廷可提供低息贷款乃至技术指导(由格物学堂提供)。将原始粮食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商品,既可消化产能,又可增加就业和税收!”

“其四,以工代赈,消耗存粮。趁此粮足之年,大兴水利,整修道路,加固河堤。以新粮支付部分工钱,既完成工程,又消耗存粮,还惠及贫民。”

“其五,充实边储军粮,替代旧粮。边军、官仓之旧粮,可逐步轮换为新粮,旧粮则投入市场平稳销售。新粮耐储存,更适边备。”

一条条策略,清晰明了,既有短期维稳的猛药,也有长期疏导的良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对体系。这完全是现代宏观经济调控思维的古代实践版!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百官们都被林奇这环环相扣、思虑深远的经济方略给镇住了。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熟悉的“轻徭薄赋”、“常平仓”等传统手段的范畴!

户部尚书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激动地胡子都在抖:“妙啊!陛下!林伯爷此策,可谓面面俱到!以保护价收购,可安民心;推广深加工,可开财源;以工代赈,可兴基建!如此,非但不会谷贱伤农,反而能借此良机,富国强民!臣以为,完全可行!”

一些务实派的官员也纷纷点头附和。

当然,也有官员担忧:“陛下,保护价收购、以工代赈、低息贷款……皆需巨额银钱支撑,国库虽丰,然亦恐难以为继啊……”

林奇立刻回应:“这位大人所虑极是。然,请大人细算一笔账:以往赈灾,花费巨万而百姓仍难免流离失所。如今,我等是以远低于赈灾之成本,购买实实在在的粮食,充实了官仓,稳定了民生,还兴修了水利道路!且深加工后之利润、新增之商税,长远看,远大于投入!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数据对比,前景分析,再次让质疑者哑口无言。

朱元璋越听越是兴奋,猛地一拍御案:“好!说得太好了!就这么办!户部,立刻核算所需银钱,即便略有赤字,也要给咱办成此事!工部,立刻制定各地水利工程计划!格物学堂,那食谱和深加工技术,尽快弄出来!”

皇帝的决断力再次显现。一道旨意,大明王朝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为“消化丰收”而高效运转起来。

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

当朝廷“保护价无限量收购”的告示贴遍各州县时,农民的恐慌情绪瞬间被抚平,取而代之的是狂喜和安心!粮食不愁卖了,而且价钱公道!

各地的“新粮品尝点”前排起长队,百姓们好奇地品尝着蒸土豆、烤红薯、玉米窝头,发现其味道竟出乎意料的美味,接受度大大提高。

官府的低息贷款和技术指导政策,吸引了不少有眼光的商人开始投资建厂,淀粉、粉条、玉米酒等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大量的新粮被运往各个水利工地,作为工钱发放,民夫们干劲十足,工程进度飞快。

一场原本可能导致市场崩溃、农民破产的经济危机,在林奇高超的宏观调控下,硬生生被扭转成了一次促进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施、惠及全民的经济盛宴!

国库的银钱虽然如流水般花出去,但换回的,是堆积如山的战略储备粮、是日益完善的水利道路、是蓬勃发展的新兴手工业、是天下百姓对朝廷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拥戴!

经此一役,林奇“经济国士”的形象彻底确立。他不仅懂医术、懂格物、懂农学,竟然还精通如此精妙的治国理财之道!

朝野上下,再无一人敢在经济策略上轻易质疑林奇。

然而,在这片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林奇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机遇。

这一日,他再次向朱元璋呈上一份奏疏。

“陛下,新粮推广,深加工兴起,商贸日益繁荣,各地物资金钱往来频繁。然,我大明现今货币,仍以铜钱、绢帛、白银为主,白银尤重,携带不便,且成色不一,折算繁琐,已难以满足大宗交易之需,更制约了远程贸易之发展。”

“臣恳请陛下,考虑进行‘货币改革’!”

“货币改革?”朱元璋再次被林奇超前的想法所吸引。

“正是。”林奇指着奏疏上的草图,“臣建议,由朝廷设立‘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统一规格、重量、成色之银币、铜币,甚至……可尝试发行以此庞大官仓粮食储备和国家信用为担保之‘粮票’或‘银票’,在一定范围内替代金银,方便流通,促进商贸!”

“此银行亦可经营存储、借贷之业务,低息借贷于民,促进生产,高息吸储,充实国库,调节经济……”

他初步勾勒出了现代银行的雏形和信用货币的概念!

朱元璋看着那奏疏,眼中光芒闪烁。他虽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细节,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又是一项足以改变国运的宏大构想!

“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朱元璋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林爱卿,你可先拟个更详细的章程出来,待宝船队归来,看看海外番邦有无类似之法,再行定夺。”

林奇知道,货币改革牵涉更广,急不得。但他成功地在朱元璋心中种下了这颗种子。

经济的洪流,已然在他的引导下,开始奔腾向前。

而他也清楚,下一次的挑战,将来自于这洪流本身,以及那些被这洪流冲垮了原有财富堤坝的人。

【第五卷持续深化:林奇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成功化解粮食过剩危机,并初步提出货币改革与银行概念,展现其经济治国才能,将改革推向金融领域,利益格局再次剧变。】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