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熥仔 > 第42章 羊毛贸易

大明熥仔 第42章 羊毛贸易

作者:玉树的王捕快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6:34: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奉天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靴底叩击金砖的声响随着鸿胪寺卿一声“静鞭三下”戛然而止。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玄色十二章纹龙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沉峻,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后落在户部尚书茹太素身上:“茹爱卿,前日奏请重开边境互市,可有新进展?”

茹太素出列躬身:“回陛下,臣已遣人与鞑靼、瓦剌各部联络,其中翁牛特部首领阿鲁台已遣其子孛罗来京,愿以良马、皮毛换取我朝绸缎、茶叶。只是……”他顿了顿,抬眼道,“孛罗昨日递上文书,言阿鲁台有个条件,想请陛下恩准其部在开原卫设固定互市场所,且需我朝派官管理,担保交易公平。”

“设固定场所?”朱元璋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他们倒会提条件。开原卫是边防要地,让他们在那儿安营扎寨,万一藏了细作,谁担得起这个责?”

站在茹太素身旁的兵部尚书刘崧出列道:“陛下圣明,臣以为不妥。翁牛特部近年与北元残部往来密切,难保其没有二心。不如仍按旧例,在边境设临时互市点,由辽东都司派兵驻守,交易完毕即散,断不可让其在开原卫久留。”

“刘尚书多虑了吧?”翰林院学士宋濂推了推眼镜,缓声道,“阿鲁台既然主动示好,说明其有归附之心。我朝以仁德怀柔四方,若一味强硬,反倒显得我朝无容人之量。依臣看,可先允其设市三月,派辽东都司同知周兴坐镇监督,若其间无异常,再议长久之策。”

“宋学士真是书生意气!”刑部尚书吴云哼了一声,“去年朵颜三卫也是这般说辞,结果趁互市之机偷掠了广宁卫的粮草,害得守将王真差点被斩!前车之鉴不远,怎能再犯?依臣看,干脆驳回阿鲁台的请求,只许其每年春秋两季在指定地点进行临时交易,且每次交易,需派其子弟入质,以示诚意!”

“吴尚书这是把互市当成鸿门宴了?”茹太素反驳,“我朝刚平定云南,正是安抚北边的时候,若断了互市,阿鲁台被逼急了,再投靠北元,辽东又要不得安宁。臣以为周兴将军沉稳有谋,派他去监督,定能防患于未然。”

朱元璋听着群臣争论,忽然看向站在末位的监察御史韩宜可:“韩爱卿,你素有直名,说说你的看法。”

韩宜可出列,不卑不亢道:“陛下,臣近日接到辽东百姓诉状,称去年互市关闭后,布匹、盐价暴涨,不少人家只能用粮食换鞑靼的劣质皮毛,吃亏不小。可见互市不仅是安抚部落的事,更是关乎边民生计。臣以为,可设固定场所,但需筑墙隔离,派重兵把守,凡入市场者,皆需登记造册,随身携带腰牌。至于阿鲁台的条件,可允,但要加上一条:若发现其部有异动,立即关闭市场,严惩不贷!”

“韩御史这话在理!”朱元璋点头,“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掉以轻心。就依韩爱卿说的办!”他看向茹太素,“你即刻拟旨:升周兴为辽东都司指挥使,专司开原卫互市事宜,赐他尚方宝剑,若遇异动,可先斩后奏!再传谕阿鲁台,允其在开原卫设市,但其部入市场者,每日不得超过百人,且需由周兴查验腰牌方可入内。敢有私藏兵器、寻衅滋事者,格杀勿论!”

“臣遵旨!”茹太素躬身领命。

“还有,”朱元璋补充道,“让光禄寺备些酒食,款待孛罗,告诉他,只要安分交易,我大明不薄待朋友,但谁要是敢耍花样,咱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朱元璋话音刚落,目光转向户部侍郎杨思义,扬声道:“杨爱卿,这次互市,重中之重是收羊毛,你给咱说说,户部打算怎么弄?”

杨思义出列躬身,声音清亮:“回陛下,臣已与工部、内织染局合计过。鞑靼各部的羊毛,以翁牛特部的最厚实,尤其冬毛,纤维长、韧性好,最适合纺线织布。臣计划分三档定价:一等冬毛,每斤换上等棉布一尺;二等春秋毛,每斤换中等棉布七寸;三等夏毛或杂毛,每斤换粗布五寸。另外,若能成批送来经过初步梳理的净毛,再加一成补贴。”

“梳理净毛给补贴?”朱元璋眉梢一挑,“这主意不错,省得咱们这边费工。可要是他们掺沙子、混杂草怎么办?”

杨思义早有准备:“臣已让内织染局的老手艺人去辽东,教周兴将军麾下士兵辨识羊毛成色。交易时当场过秤,分层抽样检查,发现掺假的,不仅扣减折价,还要记录在案,下次交易加倍严查。连续三次掺假的,直接取消其交易资格。”

“够狠!”朱元璋咧嘴一笑,“就得这么办!咱大明不占小便宜,但也绝不能让人糊弄。还有,收来的羊毛,打算怎么用?”

“回陛下,”工部尚书麦至德出列接话,“臣已在应天府东设了三个毛纺作坊,招募了两百名擅长纺线的匠人,都是从江浙一带迁来的老手艺人。收来的一等毛,用来织军帐里的衬里,防风保暖;二等毛混纺棉花,织成厚实的布匹,给边军做冬衣;三等毛打碎了做毡子,铺在营房里防潮。这样一来,既能减少对棉布的依赖,又能让边军冬衣更耐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大明熥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军帐衬里、冬衣、毡子……”朱元璋掰着手指头算,“都是实打实的用处。薛爱卿,作坊里的织机够不够?要不要添些新的?”

麦至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躬身回道:“陛下有所不知,淮王殿下此前提出的新式织布机,如今已量产投入工坊了,前些日子收的那些羊毛,有了这机子,很快就能织成厚实的毛毡,给边军做冬衣再合适不过。”

“淮王有心了。”朱元璋点头,语气稍缓,“既已量产,就调拨一批给军器监,让他们加快赶制冬衣,别让将士们挨冻。”

“臣这就去办!”麦至德领命,又补充道,“这织布机不仅能织羊毛,处理起棉花来也更利落,往后百姓的棉衣也能做得更扎实。”

朱元璋哼了一声,嘴角却难得带了点笑意:“算他没白折腾。”

朱元璋收回目光,眼角余光瞥见站在丹陛一侧的朱标,见他眉宇间仍锁着一层化不开的郁色,连方才谈及羊毛、织布机时的热闹都未染上半分,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

这标儿,还是没缓过来啊。

吕氏没了这些时日,朱标脸上就少见笑容,处理政务虽依旧稳妥,可那股子沉郁劲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元璋知道他重情义,可身为太子,总陷在儿女情长里怎么行?将来要担起这万里江山,心肠得比铁还硬三分,哪能总被内院琐事绊住脚?

他端起龙案上的茶盏,呷了口凉茶,目光在朱标身上顿了顿,又转向群臣:“户部再拟个章程,把江南新收的棉花调拨一批给军器监,赶在霜降前,务必让辽东、北平的边军都换上新冬衣。此事由太子督办,标儿,你可有异议?”

朱标一怔,随即出列躬身:“儿臣遵旨,绝不敢有误。”他声音依旧有些低沉,却比方才多了几分气力。

朱元璋“嗯”了一声,语气平淡:“你久在东宫,也该多往外走走。明日起,去军器监瞧瞧那新式织布机,看看羊毛纺作坊的进度,顺带查访查访边军冬衣的用料——别总闷在宫里,多看看底下人怎么干活,比你自己琢磨强。”

这话明着是派差事,实则是想让他出去散散心,换个心境。朱标自然听得出父皇的意思,低头应道:“儿臣明白,谢父皇提点。”

朱元璋不再言语,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然而,他的内心却并未像表面那样平静,而是暗自思忖着:“等会儿得找个合适的借口,让标儿带着熥儿去猎场转一转。父子俩在林子里跑上几圈,射几只野味,说不定就能把那股子闷气给消散掉。我老朱家的子弟,连刀光剑影都能扛得住,又怎么会被这点小事给压垮呢?”

殿外的阳光逐渐强烈起来,明亮的日头高高升起,将朱标的身影映照在金砖地面上,微微摇曳着。他缓缓地走回原来的位置,站定后,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朝服上的玉带,心中却如同被一块巨石压住一般,沉甸甸的。他当然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可那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却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轻易卸下的。

尽管如此,父皇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朱标深知自己作为太子,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打起精神,告诉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稳稳地接住这些沉甸甸的担子。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大明熥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