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18章 朱允炆登场

殿内所有人,包括陈兴,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他们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象过,这位如同神只般冷酷威严的洪武大帝。

会露出如此脆弱、如此绝望、如此…像个人的一面。

朱元璋哭嚎着,呜咽着,死死抱着儿子冰冷的身体。

仿佛那是他在这冰冷世间唯一的依靠。他的眼泪鼻涕糊满了朱标的脸颊和衣襟,他也毫不在意。

他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在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中,只能紧紧抓住怀中这唯一的、却早已失去温度的“火种”。

“爹错了…爹不该…不该总跟你吵…不该总逼你…爹知道你累…爹知道你不容易…爹都改…都改!”

“你醒过来…醒过来看看爹啊标儿——!”

“俺的儿啊——!” 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哭嚎,带着浓重的、撕心裂肺的土腔,响彻整个寝殿!

这声音里没有帝王的威严,只有最底层农人失去唯一香火传承时那剜心蚀骨的痛!

“俺的标儿啊!你怎么能…怎么能撇下你爹啊——!”

朱元璋死死抓住儿子枯瘦的肩膀,疯狂地摇晃着!

动作癫狂而绝望,像一个最无助的老农在摇撼着地里枯死的独苗,妄图将它摇醒!

“你起来!你给俺起来!看看爹啊!俺就你这一个指望啊!”

你是俺老朱家顶门立户的独苗苗啊!你走了…你走了谁给俺摔盆扛幡?!谁给俺养老送终?!”

谁给俺守住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家业啊——!” 他哭嚎着,涕泪横流,混着鼻涕糊满了皱纹。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窝子里硬生生掏出来的,带着血淋淋的肉!

那是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对“绝户”的恐惧和对“香火”断绝的绝望!

他不再摇晃,而是猛地将朱标冰冷僵硬的身体死死抱在怀里。

如同抱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他把脸深深埋进儿子冰冷的颈窝,身体剧烈地抽搐着。

发出如同老牛哀鸣般低沉、压抑、却又撕心裂肺的呜咽:

“俺的儿…俺苦命的儿啊…从小…从小你就懂事…跟着俺吃苦…放牛、拾柴…”

“没享到什么福…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当太子了…爹…爹还总逼你…总跟你吵…是爹不好…是爹混账啊——!”

他语无伦次地忏悔着,声音嘶哑破碎,充满了无法承受的愧疚和痛苦。

他回忆着凤阳乡下那个懂事、帮他分担农活的小小身影,那是他灰暗人生里唯一的指望和亮光。

“你走了…俺…俺可怎么活啊…这诺大的家业…交给谁?谁还能像你一样…真心实意地守着咱老朱家的根啊——!”

他哭嚎着,声音里是无尽的茫然和孤寂。

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妻子,如今又失去了唯一的、寄托了全部希望和传承的儿子。

这个曾经从赤贫中挣扎出来的老农。

此刻被彻底打回了原形——一个失去了所有依靠、痛断肝肠、在世间再无牵挂的孤寡老人!

他不再顾忌帝王的威仪,像一个最普通、最绝望的乡下老翁,抱着儿子冰冷的尸体,哭得捶胸顿足。

哭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鼻涕眼泪糊满了朱标的脸颊和明黄的锦被,他也毫不在意。

他只想用这最原始、最粗粝的哭嚎,宣泄那足以淹没一切的巨大悲痛。

殿内所有人,包括陈兴,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陈兴看着那个在冰冷地砖上翻滚哭嚎、如同疯魔般的老人。

看着他脸上那属于老农的、最质朴也最深刻的丧子之痛。

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席卷全身。

他耗尽心力,甚至动用了“神力”,终究没能留住标哥的性命。

而眼前这位失去独子的老农皇帝,其悲痛之深,远胜于史书上任何冰冷的记载。

他语无伦次地忏悔着,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化为无意义的、断断续续的抽泣。

风雪在殿外呼啸。东宫之内,只剩下洪武皇帝朱元璋那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恸哭声。

在死寂的宫殿中久久回荡,如同为这个注定悲怆的洪武时代,奏响了一曲最沉痛的挽歌。

烛火摇曳,将这对生死相隔的父子身影,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拉得老长,老长。

陈兴跪在阴影里,看着那绝望相拥的身影,只觉得这洪武三十年的冬天,比以往任何一个冬天,都要寒冷彻骨。

东宫的恸哭与风雪一同席卷了整个应天城。

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如同抽走了洪武王朝的最后一根主心骨。

留下一个摇摇欲坠的巨大空壳。朱元璋在经历了那场撕心裂肺、如同老农丧子般的崩溃后。

仿佛被瞬间抽干了所有精气神,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朽下去。

白发稀疏如霜草,腰背佝偻如老松,走路需要太监搀扶。

唯有那双浑浊的眼睛深处,依旧燃烧着不甘的火焰和对江山永固的偏执。

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在巨大的悲痛与王朝延续的冷酷现实之间,朱元璋没有太多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允炆,朱标的长子,年仅十五岁,文弱清秀,眉宇间带着几分其父的温润,

却少了那份经历世事磨砺的沉稳。

在朱标灵前,朱元璋颤抖着将象征储君的金冠,亲手戴在了这个稚嫩少年的头上,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

“允炆!从今日起,你便是皇太孙!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你父亲未竟之业,你要替他去完成!这江山社稷,你要替咱老朱家守住!”

朱允炆跪在地上,小小的身体因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而微微发抖,脸色苍白,眼中含泪,却努力挺直了脊梁:

“孙儿…遵旨!定不负皇祖父厚望,不负父亲遗志!”

陈兴站在百官前列,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允炆这孩子,他见过几次,聪慧好学,仁孝有礼,是个好孩子。

但将一个如此庞大、暗流汹涌的帝国交到一个未经风雨的少年手中?

陈兴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千斤。他知道,老朱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这个少年,为这个自己守护了十多年的王朝,再多做些什么。

处理朝政的地点,从象征储君的东宫,移回了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乾清宫。

但气氛已截然不同。巨大的御案后,朱元璋依旧端坐,只是身形更加瘦小佝偻。

批阅奏疏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御案旁不远处,新设了一张稍小的书案。皇太孙朱允炆穿着特制的储君常服,正襟危坐,神情紧张而专注。

陈兴作为户部左侍郎、忠勇伯,依旧侍立在下首。但很快,他就察觉到了微妙的变化。

朱元璋开始有意识地让朱允炆参与政务。

他会将一些相对简单、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奏疏挑出来,推到朱允炆面前。

“允炆,你看看这份陕西报灾请求减免赋税的折子,你怎么看?”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沙哑。

朱允炆连忙拿起奏疏,仔细阅读,小脸绷得紧紧的。

他思索片刻,谨慎地答道:“回皇祖父,孙儿以为,灾情属实,当体恤民艰,依律减免赋税,开仓赈济。”

“嗯。” 朱元璋不置可否,浑浊的目光转向下首的陈兴,“陈兴,户部的意见呢?”

陈兴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太孙殿下所言乃仁政根本。”

“臣以为,除减免赈济外,当严令地方,由卫所协同府县,按户按丁直发赈粮,布、按二司遣员巡查。”

“敢有克扣者,无论品级,就地锁拿,报请陛下严惩!以儆效尤!” 他再次强调了“一手放粮一手举刀”的策略。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随即又看向朱允炆:“允炆,听见了?治国光有仁心不够!”

“还得有霹雳手段!底下那些官,十有**是属饕餮的!不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再好的粮食也到不了百姓嘴里!”

朱允炆似懂非懂,连忙点头:“孙儿明白了!谨记皇祖父教诲!”

这场景时常上演。陈兴依旧是那个提供具体方案、剖析利弊的能臣。

朱元璋也依旧会征询他的意见,甚至有时会让他给朱允炆讲解一些财政赋税的具体运作。

但陈兴敏锐地感觉到,他与皇帝之间那种近乎“教导”的深度互动,正在减少。

更多时候,朱元璋的目光是落在朱允炆身上。

渐渐地,一些更敏感、更核心的议题,朱元璋开始刻意避开陈兴。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