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3章 靖难开始

车驾在残余亲兵的护卫下,冲破阻拦,绝尘而去。

只留下被捆缚的徐辉祖,望着烟尘弥漫的官道,眼中充满了悲愤、不甘,还有一丝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他知道,一场席卷大明的风暴,更难收场了。

一路护送,安全抵达北平。燕王朱棣见到三个儿子安然归来。

激动得差点真哭出来。对陈兴夫妇投去感激的目光。

陈兴顾不上寒暄,立刻与朱棣密谈。

朱棣告诉陈兴,他手下道衍和尚姚广孝和张玉、朱能等人。

利用王府工匠和燕山护卫的掩护,在秘密据点日夜赶工,打造了八百套精良铠甲。

用于装备即将挑选出来的死士精锐。

陈兴心里“咯噔”一下。“八百套?!”陈兴眉头紧锁心想:

历史上好像就是八百靖难来着,看来快要瞒不住了,是被谁曝光的来着?

思索片刻,陈兴回忆起说道:“殿下,张昺、谢贵那两条朝廷的看门狗,鼻子灵得很!历史上…呃…”

“我是说,以他们的警惕性,这个数目太敏感了!恐怕已经引起他们的注意,或者很快就会被发现!”

“一旦他们拿到确凿证据上报应天,殿下您就不得不提前起兵,准备就太仓促了!”

朱棣脸色一变:“那…依陈兄之见?”

“瞒是瞒不住了。张昺、谢贵手下的兵丁眼线众多,抓了他们两个容易,但堵不住所有人的嘴。”

“消息还是会泄露,最多拖延几天。”陈兴眼中寒光一闪,“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殿下,立刻动手,先发制人!以‘清君侧’之名,诛杀张昺、谢贵,控制北平九门!就在他们发现证据之前!”

朱棣本就是果决之人,闻言拍案而起:“好!就依陈兄!先下手为强!”

陈兴留在北平,协助朱棣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夺门计划。

利用燕王府护卫、暗中策反的北平都指挥使司部分军官以及那八百套铠甲武装起来的死士。

在陈兴夫妇,主要是崇宁利用公主身份和王府内眷走动,传递消息,稳定后方的暗中策应下。

朱棣以雷霆之势,于建文元年七月初二,诱杀张昺、谢贵于燕王府,随即迅速攻占北平九门,控制全城!

历史上着名的“靖难之役”,因陈兴的干预,比原时空提前了数日,且开局更加主动!

北平局势稍定,陈兴知道自己必须立刻返回应天继续卧底,否则必遭怀疑。

他狠下心来,在自己胳膊、后背制造了多处逼真的“刀伤”和“擦伤”。

又弄得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然后快马加鞭,一路“凄惨”地逃回应天。

陈兴“血染征袍”、踉跄闯入奉天殿,悲愤交加地哭诉“燕王反了!”

“张昺、谢贵二位大人…已殉国!臣…臣拼死杀出重围,特来报信!”

“陛下!燕逆反了!”霎时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朱允炆吓得面无人色,黄子澄、齐泰等人又惊又怒。

看着陈兴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和那悲怆的神情,无人怀疑其真实性。

震惊过后,便是调兵遣将。朱允炆在陈兴暗中推动下,如史上一般,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

总率大军讨伐燕逆!只是在兵力上,由于陈兴的渲染铺垫让朱允炆被燕王造反吓破了胆。

他咬着牙,在耿炳文原本要求的兵力基础上又狠狠加码,由历史上的十三万,直接膨胀到二十五万!

陈兴心中暗喜,但脸上依旧是忧国忧民。

他知道,历史上靖难之所以打了四年,很大原因在于建文朝廷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

耿炳文的十三万和李景隆的五十万虽然都败了,但溃兵和后续增援又凑出了六十五万。

给朱棣造成了巨大麻烦。这次,他决定第一波就多“送”点“经验包”和“装备”给朱棣,让后期压力小点。

为什么不直接送五十万?开玩笑打区区八百,朝廷大员们也不允许这么疯狂,这打的是钱啊!二十五万已够骇人听闻。

且朱棣刚起兵,一口吃不下五十万,养不起。

再者说…做人要有良心,五十万上来就“没”了,那耿炳文绝对也“没”了,不能坑这位真心支持靖难的老将。

陈兴再次被任命为监军,并“临危受命”,重新执掌军械司。

负责大军后勤军械保障——朱允炆的本意是怕关键时刻有人贪污军械,耽误平叛。

特意让“清廉可靠”的姑父盯着。他万万没想到,最大的“贪污头子”、“资敌专家”正是这位监军大人!

出发前,朱允炆单独召见耿炳文和陈兴,一脸纠结,期期艾艾地叮嘱:

“耿老将军,姑父…此去…务必…务必扫平叛逆…但…但…”

他憋了半天,终于红着脸,用细若蚊呐的声音补充道:“…莫…莫伤我四叔性命…”

耿炳文:“……” (内心:陛下!那是造反的逆贼头子!刀枪无眼啊!您这…还好老夫身在朝廷心在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兴:“……” (内心疯狂吐槽:我的好侄儿啊!你四叔现在磨刀霍霍就等着砍你脑袋呢!)

(你还在这‘莫伤我四叔’?行行行,我保证他一根汗毛不少,回头让他亲自来‘感谢’你的‘仁慈’!)

他面上还得装作感动和为难:“陛下仁孝,臣…尽力而为…”

耿炳文也闷声附和。

为了给朱棣争取更多发育时间,陈兴和耿炳文心照不宣地开始了“拖延战术”。

以“大军集结需时”、“粮草转运不易”、“需探查燕逆虚实”等种种理由,慢悠悠地行军。

沿途“整训”部队。同时,陈兴利用军械司的职权,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合法资敌”:

“长枪十万杆?嗯,记录清楚,实发十万杆!”

实发下去的是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不够的库存旧枪,新造的精良长枪?

嘿嘿,打包起来,贴上‘废旧铁料’的标签,准备‘遗失’在战场上。

“火枪?兵部只调拨了三千杆?太少了!燕逆凶悍,急需火器压制!给我再调…五千杆!要最好的!”

这五千杆,连同之前‘节省’下来的,统统塞进运送‘长枪’的车队底层,用油布包好,目的地——北平!

“火药?多多益善!有多少要多少!”

至于去向,一半给官军,另一半…嘿嘿,你懂的。

“盔甲?按定额配发!”

把最新式的板甲偷偷换成次一等的锁子甲或皮甲,省下来的好甲…嗯,燕王府的‘死士’们需要升级装备了。

陈兴看着堆积如山的“即将成为燕军战利品”的精良军械,一边在账本上做得天衣无缝,一边心里乐开了花。

“允炆啊允炆,可别怪姑父。我真是在为了大明江山‘尽心尽力’。”

“你可能是好人,但做不了好皇帝。姑父就算为了标哥和老朱也绝不会让你出事的。”

当耿炳文和陈兴率领的二十五万大军,终于磨磨蹭蹭抵达河北真定府时。

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这两个月,对朱棣而言是黄金时间!

朱棣以雷霆手段扫平了北平周边忠于朝廷的卫所,策反了大批中下层军官和士兵。

朝廷大军抵达,朱棣麾下的燕军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余人!

是历史上同期的整整两倍!

耿炳文和陈兴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将官军的行军路线、扎营地点、各部主将性情能力等情报传递给朱棣。

耿军大帐,地图铺开,气氛凝重。耿炳文花白的眉毛紧锁,手指在滹沱河的位置重重敲了敲。

“陈监军,”耿炳文的声音带着老将特有的沙哑:

“燕逆狡诈,极可能在此处设伏。我军渡河,首尾难顾,正是最脆弱之时。”

陈兴点头:“大将军所虑极是。燕王用兵,惯于出奇制胜。此处地形,确为伏击良所。”

耿炳文目光扫过帐中几位心腹部将——都是跟随他多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兄弟。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看似布置任务,实则蕴含深意的口吻说道:

“单邢、石松!”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五千精锐,为大军前驱,先行渡河!”

“渡河之后,立刻抢占有利地形,构筑防线,接应主力!记住,”

耿炳文特意加重了语气,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们,“稳扎稳打,不可冒进!若遇燕逆主力,当以固守待援为上!”

“保存实力,方为上策! 明白吗?”

潘忠和杨松对视一眼,都从耿炳文的眼神和那句“保存实力,方为上策”中读懂了更深层的意思。

两人心领神会,抱拳沉声道:“末将遵命!必当稳扎稳打,不负大将军所托!” 特意强调了“稳扎稳打”。

耿炳文又看向另一位将领:“张保!”

“末将在!”

“你部负责押运此次补充的军械辎重,随中军行动。务必…妥善保管!”

耿炳文在“妥善保管”四个字上又加重了语气。

张保是耿炳文绝对的心腹,立刻应道:“大将军放心!末将定当…寸步不离,确保万无一失!”

他明白,这批辎重里,很多是“陈监军”特意“安排”的,要“完好无损”地送到该送的地方。

就这样耿炳文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暗中向不少信得过的老部下暗示:

遭遇燕军,稍作抵抗即可,保存实力,莫要拼命。

就这样全部部署完毕,众将散去后。帐中只剩下耿炳文和陈兴。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