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3章 长期饭票

在坤宁宫当值了几日,亲眼看着马皇后精神一日好过一日。

陈兴也渐渐摸清了宫里的门道。

这天下午,他刚给皇后请完脉,一个面白无须、气质沉稳的小太监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低声道:

“陈供奉,太子殿下有请,东宫叙话。”

太子朱标?陈兴心头一跳。这位史书上评价极高的仁厚储君,找自己做什么?

是感谢?还是……他想起自己气老朱那茬儿,心里有点打鼓。

东宫的气象与坤宁宫不同,少了几分压抑的沉重,多了几分储君的端严和书卷气。

殿内陈设雅致,檀香袅袅。太子朱标一身杏黄色的常服,正坐在书案后批阅奏章。

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和疲惫,显然是忧心母亲病情所致。听到通报,他放下朱笔,抬起头来。

陈兴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微臣陈兴,参见太子殿下。”

“陈卿请起,赐座。” 朱标的声音温和清朗,带着一种天生的亲和力。

他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母后病情得以缓解,孤心中甚慰。”

“陈卿医术精湛,居功至伟,孤在此代父皇、代母后,也代孤自己,谢过陈卿了。” 说着,竟微微颔首致意。

陈兴连忙起身,口称不敢。心里却嘀咕:太子爷比他那抠门老爹可会做人多了!

朱标示意旁边侍立的太监。那太监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托盘。

上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叠崭新的、印着复杂花纹和“大明宝钞”字样的青色纸张。

“陈卿辛劳,父皇已擢升你为太医院供奉,赏赐宅邸,此乃殊荣”

朱标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理解的苦笑,“然,孤亦知陈卿初入京师,多有不易。”

“父皇…心系天下,常言‘大明初立,百废待兴,库银当用于刀刃之上’。故赏赐或有简薄,望陈卿体谅朝廷之难。”

陈兴看着那托盘里厚厚一叠宝钞,眼皮忍不住跳了跳。大明宝钞?!

这玩意儿…在洪武朝后期就开始疯狂贬值,擦屁股都嫌硬的东西!

他穿越前可是在历史课本里学过,这简直是老朱朝最大的金融坑爹货之一!

黄金万两缩水成一堆“纸”?太子爷您这“厚礼”…也太“厚”了点吧!

朱标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陈兴眼中一闪而过的嫌弃和失望。

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年轻医官颇为真实,不像那些只会唯唯诺诺的臣子。

他摆摆手,示意太监将托盘放在陈兴旁边的茶几上。

“陈卿似乎…对这宝钞不甚满意?” 朱标饶有兴致地问道,语气里没有责难,反而带着一丝探究。

陈兴心里一横,反正太子看起来挺好说话,不如倒点苦水。

他苦着脸,指着那叠宝钞:“殿下明鉴!微臣不敢不满,只是…这宝钞…唉!”

他叹了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殿下可知,如今市井之间,一贯宝钞,能兑多少铜钱?又能买多少米粮?”

朱标微微蹙眉,显然对具体的市井物价细节并非全然掌握,但身为储君,他隐隐知道问题所在:

“孤略有耳闻,似乎…不如发行之初坚挺?”

“何止是不坚挺!” 陈兴见朱标有兴趣,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启了吐槽模式。

“殿下,这宝钞,朝廷只发不收啊!光印出去,没有金银铜钱做本钱回收,也没有实物支撑它的价值。”

“印得越多,市面上流通的宝钞就越不值钱!”

“这就好比…好比往一大缸水里拼命倒面粉,看着缸满了,可那水是越来越稀,最后全是糊糊,根本没法吃,也没人认!”

他用了个粗浅但形象的比喻,接着道:“百姓拿着宝钞去买米,商人都不爱收,或者要折算掉好几成。”

“长此以往,谁还信宝钞?百姓吃亏,商人囤积居奇,朝廷税收用宝钞收上来,实际价值却大打折扣”

“国库岂不是也跟着受损?这…这简直是…饮鸩止渴啊殿下!” 他差点把“坑爹”俩字说出来,赶紧刹住。

朱标听得神色越来越凝重。陈兴的话虽然市井粗鄙,却一针见血。

直指宝钞制度最大的弊端——缺乏准备金、无限超发、信用崩塌。

这些问题,他身边并非无人提及,但像陈兴这样用如此通俗直白、甚至带着点愤懑的语气说出来的,还是第一个。

“陈卿所言…甚是有理。” 朱标缓缓点头,看向陈兴的目光变得不同了。

他原以为这只是个医术高明的年轻医官,没想到对经济事务也有如此犀利独到的见解,而且敢于直言!

这份见识和胆魄,在太医院埋没了可惜。

“孤观陈卿,不仅医术通神,于国计民生亦有其灼见,实乃难得之才。”

朱标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太医院供奉一职,虽尊贵,却恐埋没了陈卿之能。”

“孤欲向父皇请旨,将陈卿调入东宫詹事府,任右春坊右赞善,常伴孤左右,参议咨问。不知陈卿意下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跳出太医院?离开那个整天提心吊胆伺候皇家、还随时可能因为“天命难违”掉脑袋的火坑?

还能靠近最稳太子朱标这棵大树?陈兴眼睛瞬间亮了!

这可比什么黄金万两实在多了!他立刻起身,深深一揖,声音都透着激动:

“微臣…微臣叩谢太子殿下知遇之恩!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至于那堆宝钞…嗯,苍蝇腿也是肉,先收着吧。

朱标是个行动派。第二日早朝后,他便带着陈兴,直接去了乾清宫。

朱元璋正看着户部呈上的关于某地灾情的奏报,眉头紧锁。

听到太子求见,还带着陈兴,他有些意外。

“标儿,何事?” 朱元璋放下奏折,目光扫过规规矩矩跟在太子身后的陈兴。

朱标行礼后,开门见山:“父皇,儿臣是为陈兴而来。”

“陈卿救治母后有功,父皇擢其为太医院供奉,恩赏有加。”

“然儿臣与陈卿交谈,发现其不仅医术精湛,于国事、经济之道,亦有卓尔不凡之见解,发人深省。”

“儿臣深感其才,若只囿于太医院一方天地,恐是朝廷之失。”

“故斗胆恳请父皇,允准陈兴调入东宫詹事府,任右春坊右赞善,随侍儿臣左右,咨议讲读,以尽其才。”

朱元璋浓眉一挑,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陈兴身上。

“哦?国事经济?你一个郎中,懂什么国事经济?” 语气带着惯有的审视和不信。

陈兴心头一紧,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朱标适时开口:“父皇,陈卿昨日与儿臣论及宝钞之弊,其言虽简,却切中要害,鞭辟入里。”

接着,他将陈兴关于宝钞只发不收、缺乏准备金、信用贬值、危害国计民生的观点,用更符合朝堂语境的方式,条理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朱元璋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不以为然,渐渐变得严肃,眼神也深沉起来。

作为开国之君,他岂能不知宝钞的问题?只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北元未灭,处处都要花钱。

发行宝钞,是他为了快速筹集军费、恢复经济而采取的非常手段。

他知道这法子有隐患,但在他铁腕统治下,暂时还能维持,但没想到隐患这么大,非能力不足,时代局限也。

不过朱元璋更清楚,现在绝不是大刀阔斧改革币制的时候,稳定压倒一切。

“哼,” 朱元璋听完,鼻子里哼了一声,目光重新锁定陈兴,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惊讶嘴硬道:

“你这小子,倒是有几分歪理。宝钞之事,咱比你清楚!”

“只是如今蒙元余孽未靖,天灾时有,处处都要用钱。改?拿什么改?动一发而牵全身!不是时候!”

他承认了问题,但也明确表达了“现在不改”的态度。

这已经是朱元璋能给出的极高评价了,尤其是对一个他原本只认为是“有点医术”的年轻人。

“不过,” 朱元璋话锋一转,看向朱标,语气缓和了些。

“标儿既然看重你,觉得你有几分歪才,那就调去东宫吧。”

“右赞善…嗯,品级不高,但既然标儿说你行,你就好好干。”

“记住,多看,多想,少说话!东宫不是市井,容不得你胡咧咧!” 最后一句,警告意味十足。

“微臣谢陛下隆恩!谢太子殿下!微臣定当谨记陛下教诲,克己奉公,尽心辅佐太子殿下!” 陈兴心中狂喜。

连忙叩首谢恩。虽然老朱还是那么凶,但能跳出太医院,抱住太子大腿,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朱元璋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看着陈兴跟在朱标身后、努力压抑着雀跃的背影。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低声嘟囔了一句,只有身边的老太监隐约听见:

“这小子…是有点鬼机灵。标儿眼光…还行。”

走出乾清宫,阳光正好。陈兴跟在朱标身后半步,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他偷偷瞄了一眼身边温润如玉的太子,又想起坤宁宫里那位贤后,再想想乾清宫那个抠门又凶巴巴的老朱…

“嘿,皇家这长期饭票…” 陈兴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

“虽然老朱头抠门,太子爷倒是大方。东宫詹事府…啧啧,前途无量啊!”

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仿佛已经摸到了未来锦绣前程的边角。

嘴角忍不住又咧开一个贱兮兮的、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的笑容。

至于那堆大明宝钞…嗯,就当是太子爷给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了,虽然这“投资”目前看来有点坑。

还是得提醒一下标哥好好锻炼身体,希望别像历史上一样最后只成了懿文太子。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