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15章 当年明月

广西的秋老虎还没完全退去,山林里闷热潮湿,蚊虫多得能抬人。

征讨安南的大军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进,盔甲在闷热中变得滚烫。

士兵们汗流浃背,咒骂着这鬼天气和安南那帮不知死活的猴子。

中军位置,气氛有点微妙。汉王朱高煦骑着高头大马,金甲闪闪,脸上写满了不耐。

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安南都城升龙,把黎季犁那老贼揪出来砍了。

可现实是,这破路太难走,大军行进速度慢得像蜗牛。

“张辅!蓝玉!照这速度,啥时候能到升龙?黄花菜都凉了!”

朱高煦烦躁地用马鞭抽打着空气,发出“啪啪”的声响。

张辅是个稳重的老将,擦了把汗,回道:

“殿下息怒,安南山林密布,道路难行,急不得。稳扎稳打,减少非战斗减员才是上策。”

他指了指路边几个中暑被抬下去的士兵。

蓝玉骑在一匹同样神骏但毛色略显暗淡的战马上,他虽已六十有四,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山林。听到朱高煦的抱怨,他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沙场的铁锈味:

“哼,年轻人,急什么?打仗不是赛马,跑得快死得快。”

“这地方,林密水深,当年在云南平叛,多少莽撞鬼头钻进去就再没出来?”

“黎季犁敢设伏杀使臣,就等着咱们送上门呢!”

朱高煦被蓝玉这倚老卖老的语气噎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

不过他爹朱棣对这老家伙都礼让三分,他也不好发作,只能梗着脖子:

“本王自然知道!只是憋屈!堂堂天兵,被这破路拖住手脚!”

陈兴骑着马跟在旁边,一身便装,摇着把蒲扇,倒是显得最悠闲。他笑着打圆场:

“殿下,蓝帅说得在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安南湿热,瘴疠横行,比真刀真枪还厉害。”

“当年诸葛武侯南征孟获,不也是稳扎稳打,七擒七纵才平定南中?咱们稳着来,一战定乾坤!”

提到诸葛亮,朱高煦脸色稍霁。他对这位武侯还是挺佩服的。

傍晚,大军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河谷扎营。篝火点点,驱散着林间的湿气和黑暗。

朱高煦、张辅、蓝玉、陈兴围坐在一堆最大的篝火旁,吃着简单的军粮。

几杯“烧刀子”下肚,气氛稍微活络了些。朱高煦看着蓝玉在火光映照下沟壑纵横却依旧坚毅的脸,忍不住好奇:

“蓝帅,听说您当年在捕鱼儿海,把北元皇帝撵得跟兔子似的?那场面,肯定够劲!”

蓝玉端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浑浊的老眼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仿佛穿越了时空。

他猛地灌了一大口烈酒,辛辣的液体似乎点燃了他尘封的记忆。

“捕鱼儿海……”蓝玉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那鬼地方,风跟刀子似的,雪能埋了马腿!老子带着兄弟们,追着王保保那老狐狸的尾巴,追了多久?”

“记不清了!最后在一片冰湖边上撵上了!嘿!那家伙,还想跑?老子亲自带人冲他的中军大帐!”

“那元主……叫啥来着?脱古思帖木儿!吓得连他妈玉玺都不要了,带着他那小崽子天保奴就跑!”

“老子手下一个千户,叫郭英的,一箭射过去,把他儿子射了个透心凉!那元主跑得更快了,跟丧家犬一样!”

他描述得并不华丽,甚至带着粗鄙的俚语,但那股子扑面而来的血腥、彪悍和胜利的狂傲。

让在座的几人都听得热血沸腾,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奠定大明北疆安宁的辉煌战役。

张辅感慨道:

“蓝帅神威!那一战,打得北元彻底伤了元气,再不敢大规模南下。功在社稷!”

蓝玉却摆摆手,火光在他眼中跳跃,显得有些复杂:

“功?嘿……后来……不也被人嫌弃在家了?”他自嘲地笑了笑,又灌了口酒,不再多说。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有些旧事,是一道不能轻易触碰的伤疤。

陈兴适时插话,转移话题:“蓝帅,您看这安南之地,与云南相比如何?”

蓝玉收敛心神,恢复了他老将的敏锐:“地形气候,差不太多。湿热,多山,林子密得跟鬼打墙似的。”

“安南兵嘛,比云南的土司兵滑溜些,惯会钻林子打埋伏,弓箭带毒,烦得很。”

“不过,只要别冒进,堂堂正正碾压过去,他们那点小伎俩,屁用没有!”

他语气里充满了对安南军队的不屑。

朱高煦听得连连点头,觉得这老家伙虽然脾气臭,眼光确实毒辣。

张辅也道:“正是。我军火器犀利,甲胄精良,只要阵型不乱,稳步推进,安南人挡不住。”

几人又聊了些行军布阵、安南风土的事。夜深了,蓝玉年纪大,先去休息了。朱高煦也带着酒意回了自己大帐。

篝火旁只剩下张辅和陈兴。张辅看着陈兴,低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长兴侯,今日多谢你解围。汉王殿下性子急,蓝帅……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

陈兴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星噼啪作响:

“张将军客气了。都是为了打好这一仗。蓝帅……是柄宝刀,只是尘封太久,难免有些锈迹。”

“磨一磨,还是锋利的很。他憋着一股劲儿呢,想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张辅深以为然:“是啊。有他在,我心里踏实不少。只是……陈监军,你之前说朱能大哥他……”

张辅担心朱能的病情,心有余悸,看向陈兴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陈兴叹了口气:“病来如山倒,提前发现希望影响不大吧。北伐,还得靠你们这些壮年将军呢。”

张辅用力点头:“定不负陛下与侯爷所托!”

正如蓝玉和张辅所料,当明军主力克服了恶劣的道路和气候,终于推进到安南腹地。

与从云南杀来的沐晟大军成功会师后,战争的进程就变得毫无悬念。

胡一元(黎季犁)和他儿子胡汉苍,妄图凭借所谓的“天险”和“象兵”负隅顽抗。

然而,在明军严整的军阵、犀利的火铳三段击面前,安南人简陋的武器和战象成了活靶子。

安南集中了主力,依托城池和河流布防,甚至驱赶了数百头披着简陋皮甲的战象,试图冲垮明军阵线。

战象的嘶鸣和沉重的脚步声确实带来不小的震撼。

朱高煦看得两眼放光,就想带骑兵冲上去硬碰硬。被张辅和蓝玉死死按住。

“殿下!火器是干什么吃的?”蓝玉喝道。

只见张辅令旗一挥,早已严阵以待的神机营迅速变阵。

三段击的轮射在震耳欲聋的轰鸣中展开!

铅弹如同密集的死亡风暴,瞬间覆盖了冲锋的象群和紧随其后的安南步兵!

皮甲在铅弹面前如同纸糊!战象哀嚎着倒下,将背上的驭手和周围的步兵碾成肉泥。

后续的安南兵还没靠近,就被连绵不绝的铳火成片扫倒!

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安南人精心组织的反扑,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彻底崩溃!

朱高煦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狂喜:

“哈哈哈!过瘾!真他娘过瘾!”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火器配合严整军阵的恐怖威力。

蓝玉则冷冷地观察着战场,对身边的亲兵下令:

“溃兵往左翼山林逃了?派两队人,包抄过去,别放跑一个带头的!”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就是一面倒的追击和清剿。

明军势如破竹,连克重镇。胡一元父子如同丧家之犬,一路南逃。

最终,在安南最南端的海边,走投无路的胡氏父子被明军擒获。

押解回京,等待他们的将是朱棣最严厉的审判。

安南全境,宣告平定!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堪称摧枯拉朽!

仗打完了,怎么管?升龙城的临时帅府里,几位核心人物再次聚首。

缴获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但更重要的议题是如何治理这片新征服的土地。

朱高煦大大咧咧:“这还用说?跟云南一样,派个总兵官镇着!不听话就杀!”

沐晟刚从云南前线赶来会合,闻言皱了皱眉,他在云南深知土司治理的麻烦。

张辅比较务实:“此地民风彪悍,且与中原隔绝日久。臣以为,当效仿内地,设立三司。”

“选派流官,推行王化。同时,保留部分恭顺的当地头人,授予土官职位,协助管理,循序渐进。”

蓝玉没说话,他打仗在行,治理地方不是他的领域,只是抱着胳膊在一旁听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监军陈兴。朱棣派他来,监军是名,关键时候的“顾问”才是实。

陈兴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开口:“殿下,张将军所言,是稳妥之策。不过,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

他走到简陋的安南地图前,手指划过南北。

“安南,自秦代便属象郡,汉唐皆设郡县。五代之后,方脱离中原自立。其地,其民,本就是我华夏故土遗民!”

“此次胡氏篡逆,弑杀我天使,罪大恶极!大明收复故土,天经地义!岂能再视为藩属羁縻之地?”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臣请奏陛下,废安南国号!于此地直接设立‘安南承宣布政使司’!”

“如同浙江、福建一般,将其彻底纳入大明版图,行省治理!设流官知府、知州、知县,推行大明律法、科举、税赋、度量衡!”

“彻底革除其旧制!对于当地头人,顺者,可授世袭土官,但置于流官管辖之下;”

“逆者,坚决剿灭,其地改土归流!唯有如此,才能永绝后患,使其真正成为大明不可分割之一省!”

陈兴的话,如同惊雷!直接设省!这是要把安南彻底消化掉,连皮带骨吞进大明肚子里!

朱高煦听得热血沸腾:“好!就该这么干!什么藩属?以后就是咱大明的地盘了!”

他觉得这主意够霸道,合他胃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辅和沐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一丝认同。

陈兴这想法虽然大胆激进,但确实釜底抽薪!比羁縻统治彻底得多!能最大程度杜绝反复。

蓝玉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法子……够狠,也够绝!一劳永逸!老夫觉得行!”他欣赏这种斩草除根的决断。

陈兴看向张辅和沐晟:“二位将军久镇西南,熟悉边情。”

“这‘改土归流’的具体章程,还需二位多多费心,拟个详细的条陈,连同设立布政使司的奏疏,一同快马递送京城!”

“末将(臣)遵命!”张辅和沐晟拱手领命。他们知道,这封奏疏一旦被朱棣批准,安南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很快,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和条陈飞驰回应天。奏疏里详细描述了战斗经过,俘虏胡氏父子的情况。

以及陈兴提出的、获得前线主要将领一致支持的设立“安南承宣布政使司”并推行改土归流的方案!

消息传回,朝野震动!朱棣龙颜大悦!他本就有意彻底解决安南问题,陈兴等人的提议,正合他意!

尤其是“收复故土”、“设省治理”的提法,深得帝心!这比单纯的惩戒藩属,功业要大得多!

很快,圣旨下达:

废安南国号!改设大明安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交州城。

设三司衙门:任命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推行郡县:划分府、州、县,选派流官。

改土归流:对当地土官进行甄别,顺者授职约束,逆者剿灭改流。

命张辅暂领布政使事,沐晟协助,负责初期民政、治安及推行新政。

命汉王朱高煦、右副将军蓝玉、监军陈兴,押解胡氏父子及一干俘虏,凯旋回京!

当“安南承宣布政使司”的牌匾,在交州城原安南王宫前高高挂起时,围观的安南百姓神情复杂。

他们知道,天,彻底变了。从今往后,再无安南国,只有大明的一个新省!

一个属于永乐大帝的时代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这片红河三角洲的土地上。

朱高煦看着那崭新的牌匾,意气风发。蓝玉抚摸着冰凉的衙门石柱,眼神悠远。

仿佛在告别自己戎马生涯的最后一场大胜。陈兴则望着北方,心中盘算着:

安南已定,该回京去推动他的火器大业了。大明的战车,在他的暗中助推下,正沿着一条更加强悍的轨道,轰然前行!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