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43章 【阴山折戟】朔方谍殇:这寡妇是刺客!

【一: 寒沙疑影】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刮擦着秦兵们身上的甲胄,发出清脆而细碎的“叮叮”声响。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冰冷的交响乐,演奏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王翦勒住胯下那匹乌黑的骏马,他的手指紧紧地握住缰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目光穿过漫天的风雪,落在了眼前那片被风雪半掩的土坯房上。

这些土坯房显得十分破旧,墙壁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屋顶上的茅草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斥候回报的“寡妇村”。

“将军,朔方这地界,入冬后连野狼都躲进山洞了,这村子倒还冒着炊烟。” 身旁的裨将赵信压低声音,手按在腰间的环首刀上。他是蒙恬麾下的老卒,去年随王翦平过匈奴左贤王的游骑,最是熟悉这朔方的凶险。

王翦眯起眼,从袖中取出一块青铜望远镜 —— 这是墨家弟子私下献的巧器,镜筒里能将百步外的景象拉到眼前。他缓缓调整镜钮,土坯房的细节渐渐清晰:村口那棵枯榆树下,两个穿着粗布褐衣的妇人正弯腰捡柴,可她们伸手时,袖口滑落,露出腕上厚厚的老茧,那绝非常年纺纱洗衣能磨出来的,倒像是常年握刀持弓的痕迹。

“不对。” 王翦放下望远镜,声音冷得像周遭的冰雪,“你看那炊烟,三炷烟齐整得像用尺子量过,寻常农家哪有这等规矩?再看最东头那间房,窗棂缝里露着半截铜戈,还裹着布 —— 是怕反光被发现。”

赵信凑近了些,顺着王翦指的方向细看,果然见窗缝里那点铜色。他刚要下令调兵,却被王翦按住胳膊:“慢。匈奴人最善伪装,这村子怕是个陷阱,先派两个斥候探探底。”

不多时,两个穿着当地牧民服饰的斥候,挎着羊皮袋,装作寻水的旅人,慢慢朝村子挪去。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倒真像冻得站不稳的样子。村口的两个妇人见了,直起腰来,其中一个高颧骨的妇人朝屋里喊了声什么,随即有三个妇人提着陶罐出来,脸上堆着僵硬的笑。

“客官是从哪边来的?这大雪天,怎么还在外面走?” 高颧骨妇人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匈奴腔调,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斥候腰间的羊皮袋。

左边的斥候叫李三,是朔方本地人,连忙陪笑:“俺们是从东边垦荒营来的,水囊冻裂了,想讨点热水。” 他故意把 “垦荒营” 三个字说得重些 —— 那是秦廷在朔方新设的屯垦点,寻常百姓都该知道。

高颧骨妇人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却还是侧身让开:“进来吧,灶上正烧着水。”

李三和另一个斥候王二跟着妇人往里走,脚下的土坯路竟异常平整,不像是常年无人修整的样子。穿过几间低矮的房舍,李三眼角的余光瞥见一间房的门帘下,露出半截黑色的皮靴 —— 那是匈奴骑兵常穿的款式,靴底还沾着漠北的黄沙。

“大嫂,这村里就你们几位妇人?” 王二故意装作好奇,手悄悄摸向藏在袖中的短弩。

“男人都去年冬天冻饿没了,就剩俺们几个苦命人。” 高颧骨妇人掀开一间房的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灶台上果然坐着一口烧得冒泡的铁锅。可李三刚要迈进门槛,突然顿住脚 —— 灶膛里的柴火,竟是晒干的马粪!

朔方的农家,冬天都烧牛羊粪,马粪只有军营里才多,寻常百姓哪会用这个?

“不对劲!” 李三低喝一声,猛地拔出短弩,对准高颧骨妇人。可那妇人反应更快,手腕一翻,从腰间摸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刀,直刺李三的胸口。

“有埋伏!” 王二大喊着扑过去,却见房梁上突然跃下两个黑衣汉子,手里的弯刀带着风声劈来。李三矮身躲过短刀,弩箭 “咻” 地射出,正中一个汉子的大腿。可更多的人从周围的房里冲出来,有的穿着妇人的褐衣,有的干脆露出了匈奴的皮甲,手里的兵器有秦制的环首刀,还有匈奴的长柄斧。

“撤!” 李三拽着王二,转身就往村外跑。身后的箭矢 “嗖嗖” 地追过来,王二的肩头中了一箭,鲜血瞬间染红了粗布衣。

村口的王翦见了,脸色一沉:“果然是匈奴的据点!赵信,你带三百人从左翼绕过去,堵死他们的退路;我带两百人从正面进攻,记住,留活口!”

“得令!” 赵信翻身上马,三百名秦兵跟着他,马蹄扬起雪雾,朝村子左翼奔去。王翦则拔出腰间的断水剑,剑身在风雪中映出一道冷光 —— 这剑是去年灭韩后,嬴政亲赐的陨铁剑,剑脊上刻着繁复的云纹,剑柄处嵌着一块墨玉。

“杀!” 王翦大喝一声,率先冲了上去。秦兵们跟着呐喊,手里的长戈挺得笔直,像一片移动的铁林。村里的匈奴兵见状,也不再伪装,纷纷抄起兵器迎上来。短兵相接的脆响、惨叫声,很快打破了朔方的寂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大秦风骨:王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二: 灶台秘图】

高颧骨妇人惊恐地看着秦兵如狼似虎般地冲进来,她的心跳骤然加速,额头上冷汗涔涔。然而,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她并没有被恐惧吞噬,而是迅速做出反应。只见她眼神一狠,毫不犹豫地转身,像离弦的箭一样朝着最西头的那间房狂奔而去。

王翦站在人群之中,目光如炬,瞬间就锁定了那个高颧骨妇人。他注意到妇人的动作异常迅捷,仿佛久经训练一般,而且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凶狠的气息,这让王翦不禁想起了匈奴的射雕手。

王翦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这个妇人绝对不简单,如果让她逃脱,恐怕会给秦军带来极大的麻烦。于是,他脚下生风,加快速度,如同一道闪电般穿过人群,直追那妇人而去。

在追逐的过程中,一个匈奴兵突然横在了王翦的面前,企图拦住他的去路。王翦见状,手中的断水剑猛地一挥,只听“咔嚓”一声,那匈奴兵的武器应声而断,接着又是一剑,匈奴兵惨叫着倒飞出去。

解决掉这个小障碍后,王翦的速度丝毫不减,继续紧紧地追赶着高颧骨妇人。

那妇人跑进房里,反手就想关门。王翦一脚踹在门上,木门 “哐当” 一声裂开,他跟着冲进去,却见妇人正弯腰往灶膛里塞什么东西。

“想烧了?晚了!” 王翦手腕一扬,断水剑的剑穗缠住妇人的手腕。妇人吃痛,手里的火折子掉在地上,火星溅到灶膛边的干草上,瞬间燃起一小团火。

王翦上前一步,一脚踩灭火苗,再看灶膛里,竟藏着一卷用油布裹着的东西。他伸手去拿,那妇人突然张口,朝他的手臂咬来。王翦侧身避开,反手将她按在灶台上,膝盖顶住她的后背:“说!这是什么?”

妇人梗着脖子,嘴里骂着匈奴话,唾沫星子溅在灶台上。王翦皱了皱眉,朝门外喊:“把蒙译官叫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秦吏服饰的中年人走进来,他是蒙恬从匈奴降卒中挑出的译官,精通汉话和匈奴话。“将军,她在骂您是秦人走狗,还说要让单于的铁骑踏平咸阳。”

王翦冷笑一声,指了指灶膛里的油布卷:“问她,这东西是哪来的,上面画的是什么。”

蒙译官把话译过去,妇人却闭紧了嘴,眼神里满是桀骜。王翦也不逼她,伸手从灶膛里取出那卷油布 —— 油布被火燎了个角,却没伤到里面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是一张用炭笔绘制的地图,边缘用红色的丝线标注着线条,赫然是秦都咸阳的布局!

“这是…… 秦宫地图!” 蒙译官凑过来看,惊得声音都变了调。地图上,咸阳宫的殿宇、宫墙、水道,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守卫的换岗时间,都用小字写在旁边。

王翦的手指如同微风轻拂般,缓缓地在地图上游移。他的目光紧随指尖,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清地图背后隐藏的每一处细节。

这张地图与他所见过的其他军营地图大不相同,其详尽程度令人咋舌。不仅绘制了秦宫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条通道,甚至连后宫的秘道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

然而,就在他的手指即将划过地图的西北角时,突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一般,停了下来。他定睛一看,只见此处标注着五个蝇头小字:“阿房宫密室”。

这五个字犹如夜空中的流星,瞬间吸引了王翦的全部注意力。他凝视着这五个字,仿佛能感受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秘密和力量。

在“阿房宫密室”的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方框,虽然线条简单,但却清晰可辨,宛如一个入口的标记。这个小小的方框,就像是一把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待着王翦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地图标注阿房宫密室”—— 这念头刚闪过,王翦就觉得后背发凉。阿房宫是嬴政正在修建的新宫,连许多秦廷的大臣都不知道密室的存在,匈奴人怎么会有这份地图?

他抬头看向被按在灶台上的妇人,语气冷得像冰:“阿房宫的密室,是谁告诉你的?”

蒙译官译完,妇人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凄厉:“秦人,你们的宫墙再高,也挡不住单于的眼睛!那密室里藏着什么,我们迟早会知道!”

王翦还想再问,门外突然传来赵信的声音:“将军!村里的匈奴兵都剿灭了,就剩这几个活口,还有…… 您看这个!”

王翦转身出去,只见赵信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符印,符印上刻着复杂的纹路,像是某种图腾。“这是从一个匈奴小帅的怀里搜出来的,看着不像匈奴的东西。”

王翦接过符印,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突然,他心里一动,伸手解下腰间的断水剑,将剑柄凑到符印旁边。只见剑柄上的云纹,竟与符印上的纹路严丝合缝 —— 就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密室入口符印与我的佩剑同”—— 王翦的呼吸猛地一滞。这把剑是嬴政亲赐,剑柄的云纹是秦国的祖传纹样,除了王室和少数开国功臣,旁人根本不可能拥有。匈奴人的符印上,怎么会有同样的纹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大秦风骨:王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 剑纹疑云】

“把这妇人带下去,严加看管,不许她自尽。” 王翦将符印揣进怀里,又把秦宫地图仔细卷好,用油布重新裹住,“赵信,你带一队人,把村里的灶台都拆了,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赵信领命而去,蒙译官留在原地,小声问:“将军,这符印和您的剑……”

“此事非同小可。” 王翦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疑虑,“这剑是去年陛下赐的,剑柄的云纹是少府监专门铸造的,除了我,只有陛下的贴身侍卫,还有…… 李斯、赵高那几个近臣知道。匈奴人能拿到这样的符印,要么是宫里出了内鬼,要么……”

他没再说下去,可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 有人在暗中给匈奴传递消息,而且这个人,很可能就在秦廷的核心圈子里。

不多时,赵信急匆匆地跑回来,手里拿着几块破碎的陶片:“将军!您猜怎么着?这灶台的炉膛里,藏着夹层!这些陶片就是从夹层里挖出来的,上面还刻着字!”

王翦接过陶片,凑到灯笼下细看。陶片上刻着的是匈奴文字,蒙译官在一旁解释:“这上面写的是‘正月十五,阿房宫西角门见’,还有‘带齐九鼎配件’…… 将军,九鼎配件!”

蒙译官的声音都在发抖。九鼎是周室的镇国之宝,秦灭周后,将九鼎迁到咸阳,可去年有消息说,其中一鼎的耳坠在运输途中丢了,嬴政为此还杀了十几个押运的士卒。匈奴人要九鼎配件做什么?

“正月十五…… 还有半个月。” 王翦捏紧陶片,指节发白,“看来他们是想在正月十五那天,趁宫里庆祝上元节,混进阿房宫密室。”

他转身看向被押在一旁的高颧骨妇人,妇人正冷冷地盯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惧意。王翦走过去,蹲下身,将断水剑的剑柄凑到她眼前:“认识这个纹路吗?”

妇人的目光落在剑柄的云纹上,瞳孔猛地一缩,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蒙译官连忙翻译:“她说…… 这是‘天枢纹’,是单于从一个秦国人手里换来的,那个人说,有了这个纹路,就能打开阿房宫的密室。”

“秦国人?” 王翦追问,“什么样的秦国人?”

妇人摇了摇头:“她不知道,只说那个人戴着高冠,说话像宫里的大官,每次见面都在暗处,看不清脸。”

王翦站起身,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戴高冠的秦廷大官,知道天枢纹,还能接触到秦宫地图…… 他脑子里闪过几个人的脸:李斯?赵高?还是某个宗室公子?

“将军,” 赵信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羊皮袋,“这是从那妇人的怀里搜出来的,里面装的是这个。”

王翦打开羊皮袋,倒出里面的东西 —— 是一小块黑色的膏状物,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腥味。“这是什么?”

“像是匈奴的巫蛊膏。” 蒙译官凑过来闻了闻,脸色变了,“去年左贤王的军队里,就用过这种膏,涂在箭头上,见血封喉。而且…… 这种膏只有匈奴的王庭才能炼制,寻常部落根本拿不到。”

王翦小心翼翼地捏住那块巫蛊膏,将它举到灯下,仔细端详着。膏体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暗红色,在灯光的映照下,隐约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红色的丝状物,它们纤细如发丝,仿佛是某种昆虫的卵。

王翦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凝视着这些丝状物,心中涌起一股不安。这种巫蛊膏他从未见过,但却让他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第一卷的情节中。在咸阳的地牢里,他曾经遭遇过一名死士。那名死士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但最终还是败在了王翦的手下。然而,让王翦印象深刻的并非死士的武功,而是他腰间所藏的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小巧的竹筒,里面装着一些类似的毒物。当时,王翦就觉得那毒物十分诡异,但并没有过多在意。而现在,看到这块巫蛊膏,他突然意识到,这两者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联系。

更重要的是,那名死士当时携带的是赵高的令牌。这意味着,这种巫蛊膏很可能与赵高有关。

“把这些东西都收好,尤其是地图和符印。” 王翦将巫蛊膏放回羊皮袋,“赵信,你带五百人,押着这些俘虏,跟我回九原大营。蒙译官,你留在这里,仔细勘察村子,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四: 寒夜谋影】

风雪愈发猛烈,狂风呼啸着卷起漫天飞雪,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吞噬其中。秦兵们艰难地行走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押解着一群被俘虏的敌人,沿着来时的道路,缓缓地向着九原大营前进。

王翦身披厚重的铠甲,走在队伍的中间。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腰间悬挂着那把断水剑,剑柄上镶嵌的墨玉在风雪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与这严寒的天气融为一体。

他的目光不时落在怀中的符印上,那是一块精致的玉印,上面刻着复杂的天枢纹路。王翦的指尖轻轻地摩挲着符印上的纹路,感受着那细微的起伏和转折。令人惊奇的是,这符印上的天枢纹竟然与他剑柄上的纹路完全一致,甚至连最细微的转折都分毫不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大秦风骨:王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将军,您说宫里真的有内鬼?” 赵信凑到王翦身边,压低声音问。他跟着王翦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从没见过将军这么凝重的表情。

“可能性很大。” 王翦叹了口气,“阿房宫的密室,连太子扶苏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匈奴人却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还拿到了天枢纹的符印 —— 这不是内鬼,还能是什么?”

他想起去年在咸阳,嬴政曾跟他提过,阿房宫的密室是用来存放 “传国重器” 的,具体是什么,嬴政没说,只说等修建完成后,会让他过目。现在看来,这密室里的东西,恐怕比传国玉玺还要重要,否则匈奴人不会费这么大的劲。

“那…… 我们要不要现在就上奏陛下?” 赵信问。

“先不急。” 王翦摇摇头,“我们现在只有地图和符印,没有确凿的证据指向谁。贸然上奏,只会打草惊蛇。而且,赵高最近在陛下跟前很得宠,要是被他知道我们查到了内鬼的线索,说不定会从中作梗。”

赵信点点头,他也听说过赵高的手段 —— 去年有个御史弹劾赵高私吞军粮,结果没几天,那御史就被安了个 “通敌” 的罪名,满门抄斩。

队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王翦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赵信立刻带人上前戒备。不多时,一个穿着秦廷驿卒服饰的人,骑着快马奔过来,看到王翦的旗号,翻身下马:“将军!九原大营急报,蒙恬将军请您速回,说有要事相商!”

王翦接过驿卒递来的密信,借着灯笼的光一看,眉头皱得更紧了 —— 信上写着,漠北的匈奴单于最近调动频繁,似乎在集结兵力,而且有消息说,单于身边来了个 “秦客”,给单于献上了不少秦廷的机密。

“秦客……” 王翦喃喃自语,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 那个给匈奴人天枢纹符印的秦廷大官,会不会就是这个 “秦客”?

他将密信收好,对驿卒说:“知道了,你先回大营,告诉蒙将军,我随后就到。”

驿卒走后,王翦转过身,对赵信说:“加快速度,回九原大营。看来,这朔方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队伍重新出发,马蹄踏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王翦抬头看向远处的夜空,乌云密布,看不到一颗星星。他摸了摸腰间的断水剑,剑柄上的天枢纹仿佛在发烫 —— 阿房宫的密室、匈奴的据点、宫里的内鬼、神秘的秦客…… 这一切,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正朝着他,朝着大秦,慢慢收紧。

他不知道这张网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也不知道那个戴着高冠的秦廷大官是谁。但他知道,只要有他王翦在,就绝不会让匈奴人的阴谋得逞,更不会让大秦的江山,毁在一个内鬼手里。

断水剑在鞘中轻轻鸣响,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王翦握紧剑柄,目光坚定地望向九原大营的方向 —— 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仗要打。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大秦风骨:王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