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伏羲异世录 > 第55章 直把皇都作神都

伏羲异世录 第55章 直把皇都作神都

作者:风一样的男子疯子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11-10 15:01: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经历了“醒神针”带来的灵魂涤荡与短暂休整,揽月楼内的气氛微妙地转变。疲惫与颓靡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唤醒的清醒。当“皇家盛世”的命题落下,大皇子龙渊精神为之一振——这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他彰显正统、树立威望的绝佳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对伏羲的忌惮与茶汤带来的不适感,大步走到案前,提笔饱蘸浓墨,挥毫如风,字字力透纸背,带着帝王家独有的恢弘气魄: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开篇便是“九天阊阖”,将皇宫比作天门洞开,气象磅礴!“万国衣冠拜冕旒”尽显万邦来朝、俯首称臣的至尊威仪。后两句以“日色临仙掌”(仪仗)、“香烟傍衮龙”(帝王龙袍),用动态的细节烘托出皇家典礼的庄严肃穆与神圣光辉。此诗如同金碧辉煌的工笔画,将皇权的至高无上与盛世的表象威严描绘得淋漓尽致。龙渊掷笔,环视全场,眼中带着睥睨之色,仿佛已稳操胜券。

长孙文若微微颔首,他走到另一张案前,提笔沉稳,笔锋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温润与务实: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避开直接的歌功颂德,而是以史喻今,追忆传说中的“开元盛世”。不写宫殿巍峨,而写“小邑藏万家室”,突出人口繁盛;不写万国来朝,而写“稻米流脂”、“仓廪丰实”,强调民生富足、国库充盈。此诗如同质朴的白描,从根基处勾勒出真正的盛世图景——民安国泰,仓廪足而知礼仪。周夫子捻须赞道:“文若公子此作,返璞归真,以民生见盛世,立意高远,深得‘民为邦本’之精髓!”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风暴中心的伏羲。经历了铁血沙场、蚀骨情爱、涤魂茶道,他如何描绘这煌煌盛世?

伏羲嘴角浮现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提笔落墨,笔锋不再狂放,反而带着一种行云流水的飘逸与华美: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此诗一出,揽月楼内先是一静,随即响起一片吸气声!

伏羲竟未直接描绘盛世气象,而是以一位绝代佳人喻指盛世风华!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便以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将美人的姿容与天上流云、人间名花相映衬,美得惊心动魄,不可方物!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直接将这“美人”(盛世)置于传说中的仙山(群玉山)、神宫(瑶台)之中,极言其美之超凡、盛世气象之神圣高华,非人间凡俗可比!意境缥缈空灵,令人神往。

后四句点明这“名花”(倾国倾城的美人)正是君王含笑欣赏的盛世象征!最妙的是结句——“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那“春风无限恨”,既可指岁月流逝的惆怅,亦可暗喻盛世繁华之下潜藏的忧思。然而,在这绝代名花(盛世)面前,在这沉香亭畔的阑干旁,连那无边的“恨”意,似乎也得以消解、释然!将君王之乐、盛世之美、物华天宝的意境完美融合,颂圣之意尽在其中,却又含蓄蕴藉,风骨自存,毫无谄媚之感。

“妙!妙绝!神来之笔!”长孙文若第一个赞叹,他看向伏羲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与叹服,甚至有一丝惺惺相惜之意。“以美人喻盛世,华美绝伦而不失飘逸仙气!颂圣之意尽在风流蕴藉之中!‘解释春风无限恨’一句,更是在极盛之中暗藏一缕幽思,余韵无穷!伏羲先生此作,立意之奇、意境之美、笔法之妙,文若心服口服!此轮魁首,非先生莫属!”

连大皇子龙渊都愣住了。他本想以堂皇正大取胜,却不料伏羲另辟蹊径,用如此浪漫华美、又暗含深意的笔法,将“颂圣”写到了另一种极致的高度。他精心准备的宏大气象,在伏羲这朵“盛世名花”的绝代风华面前,竟显得有些笨重和刻意。他脸色变幻,最终也只能强压着不甘,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第四轮,伏羲以绝对的艺术感染力,再次登顶!

---

最后一轮,命题回归眼前。众人心神稍定,以为伏羲总该收敛锋芒,描绘这揽月楼本身之美了。才子们绞尽脑汁,欲从不同角度切入。

三皇子龙涛急于挽回颜面,率先吟出: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直取“高”字,极言揽月楼之巍峨,仿佛伸手可摘星辰,连高声说话都怕惊扰天上仙人。想象夸张,气势不俗,但立意略显单薄,仍是常见的夸饰手法。

长公主此刻已完全从情魔诗与茶汤的冲击中恢复,凤目沉静如水。她提笔,带着一种俯瞰时空的雍容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苍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伏羲异世录请大家收藏:()伏羲异世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不直接写楼,而写楼与自然的交融。“画栋朝飞云”、“珠帘暮卷雨”,画面感极强,色彩流动。“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则跳脱出具体时刻,引入时间维度,感慨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在咏楼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与人生况味,格调高远,尽显皇家气度,引得一片低声赞叹。

轮到伏羲提笔,笔锋不再飘逸华美,而是变得沉凝、锐利,带着千钧之力,狠狠落下:

> “山外青山楼外楼,澄心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皇都作汴州!”

此诗一出,如同在揽月楼内引爆了一颗无声的惊雷!

“山外青山楼外楼” – 既是眼前皇城层叠的宫殿楼宇实景,更是**权力层级永无止境、**之塔不断攀高**的绝妙暗喻!澄心湖上,这揽月楼中的歌舞升平,何时是个尽头?

“暖风熏得游人醉” – 这“暖风”,是秋夜的暖风?是美酒的醇香?是美人的脂粉气?更是这纸醉金迷、令人沉沦其中无法自拔的虚假繁华与权力幻梦!它如同最甜美的毒药,熏得人(“游人”,实指沉迷享乐的权贵)醺醺欲醉,丧失警惕!

“直把皇都作神都!” —— 致命一击!“神都”是传说中曾极度繁华、万邦来朝,却因统治者骄奢淫逸、醉生梦死而最终倾颓灭亡的古老都城!伏羲此句,如一把冰冷的匕首,瞬间刺破了盛世华美的外衣!这是最尖锐、最深刻的警示:**你们这些沉醉在暖风中的“游人”啊,看看眼前这景象,难道不正是在重蹈“神都”覆辙吗?这哪里是咏楼?分明是一首字字泣血的**盛世危言**!是敲响在帝国心脏的警世洪钟!

死寂!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冰冷、都要沉重的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了。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裸的、毫不留情的讽喻与警告惊得魂飞魄散!

大皇子龙渊脸色瞬间由青转白,再由白转黑,额角青筋暴跳,握着酒杯的手剧烈颤抖,杯中的美酒泼洒出来都浑然不觉。他死死盯着伏羲,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被戳中痛处的惊惶!这诗,简直是在诅咒他未来的帝国!

三皇子龙涛眼神阴鸷得如同毒蛇,嘴唇哆嗦着,几乎要忍不住当场发作。伏羲!又是伏羲!一次次打脸,一次次将他们的骄傲踩在脚下,如今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长公主凤目之中精光爆射!她猛地坐直了身体。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她的心头!“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层级隐喻,“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沉沦本质,“直把皇都作神都”的亡国预警!这比任何谏章都更直接、更震撼!她心中翻江倒海,既为这洞察力与胆魄震撼,又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与深切的共鸣——这正是她身为皇室成员,深埋心底却不敢宣之于口的忧虑!

长孙文若倒吸一口冷气,脸色凝重到了极点。他看向伏羲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甚至有一丝恐惧。此子,竟敢在御前诗会,当着所有皇亲贵胄的面,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亡国之音!其胆魄,其眼光,其忧患,已非常人所能及!

武烈这位悍将,此刻竟也沉默了。他不懂太多文绉绉的词句,但“直把皇都作神都”的警告他听懂了!联想到边关将士的浴血与朝堂的奢靡,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看向伏羲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敬佩。

周夫子拿着诗稿的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老泪纵横,喃喃道:“警世之言…泣血之言…老夫…老夫看到了…神都的鬼影啊…”

短暂的死寂后,长公主缓缓站起身。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响彻寂静的揽月楼:

“好!好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皇都作神都’!”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此诗立意之高远,忧思之深沉,胆魄之雄奇,非为咏楼,实为咏国!其境界格局,远超其余诸作,当为五轮之冠!本宫…深以为然!”

长公主一锤定音!她的表态,不仅是对诗才的认可,更是一种政治信号!大皇子龙渊和三皇子龙涛脸色铁青,牙关紧咬,却不敢在长公主的定论下公然反驳。龙霄则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伏羲此举,简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却也获得了长公主前所未有的公开支持!

金秋诗会,终以伏羲五轮皆魁的惊世战绩落下帷幕。其诗作:

沙场诗如金戈铁马,裂石穿云!

情诗如蚀骨魔音,洞穿人心!

*茶艺如奇兵天降,涤魂醒魄!

*盛世诗如名花倾国,风华绝代!

* 咏楼诗如警世洪钟,振聋发聩!

其才华横溢,格局宏大,胆魄惊人,“诗仙”之名,实至名归!瞬间传遍皇城,成为街头巷尾最炙手可热的传奇!

七皇子龙霄喜不自胜,伏羲不仅为他挣足了脸面,更在顶级权贵圈中一举奠定了“百味岭”和他龙霄的地位,甚至隐隐获得了长公主的青睐以及文若、武烈等人的敬重(或忌惮)。他大笑着上前,用力拍着伏羲的肩膀(力道之大让伏羲微微皱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伏羲异世录请大家收藏:()伏羲异世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伏羲兄!好!好!好!藏得够深啊!文能提笔惊天下,武能…咳咳,那个…掌勺震百味!不对,是打铁!是铸剑!哈哈哈!以后本王这边的文事雅集,可就全仰仗你这尊‘诗仙’了!百味岭的‘涤魂茶’,本王包销了!” 他笑声豪迈,眼中却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与对伏羲价值更深的评估。

皇帝听闻诗会盛况,尤其细读了伏羲那首《题揽月楼》,沉默良久。最终,龙心虽有不悦(谁愿意听亡国预警?),但亦感其忠直与才华难得,为彰显圣君气度,特赐下:

御笔亲书“诗酒风流”金匾一方!匾额镶金嵌玉,华贵非凡,但“风流”二字,细品之下,似有将其才华归于“名士风流”而淡化其警世锋芒之意。

黄金千两! 实打实的恩赏。

羊脂白玉如意一柄!寓意吉祥,亦是极高荣誉。

伏羲之名,如日中天!从“酒神”、“食神”,一跃成为皇帝钦点、天下公认的“诗仙”!百味岭的声望,亦随着诗会佳话、御赐金匾以及那神奇的“涤魂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然而,暗流汹涌更甚。

大皇子府邸:

龙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书房内珍贵的瓷器碎了一地。“诗仙?好一个伏羲诗仙!”他声音冰冷刺骨,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杀意,“如此才华,如此胆魄,又和老七绑得如此之紧!今日敢写‘神都’之警,他日就敢写‘清君侧’之檄!此人,断不可留!必须在他羽翼丰满、蛊惑更多人之前,除掉!”

龙涛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皇兄放心,诗词小道,终非根本。他根基在百味岭,不过一商贾尔。我已命‘影枭’详查其底细,并令工部寻隙,以‘奇技淫巧、扰乱民生’为由,对其工坊施压。待其出错,或寻个由头…哼。” 他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长公主府邸:

长公主屏退左右,独自凭栏,手中把玩着伏羲那首《题揽月楼》的诗稿。“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皇都作神都…”她低声吟诵,凤目幽深。“伏羲…你究竟看到了什么?是危言耸听,还是洞若观火?” 她想到了朝堂上的党争,国库的虚耗,边关的隐患…伏羲的诗,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她的心里。此人,是柄双刃剑。用得好,可作国之诤臣,惊醒醉梦人;用不好,或成祸乱之源…“密切留意伏羲及百味岭动向,尤其是…他与老七的交往深浅。” 她对阴影处吩咐道。

伏羲与百味岭:

伏羲带着御赐的金匾、玉如意和千两黄金,在无数或敬佩、或嫉妒、或探究的目光中,平静地离开了喧嚣的皇城,回到了百味岭。刀疤刘指挥着伙计们,小心翼翼地将那金光闪闪的“诗酒风流”匾额悬挂在百味楼正门之上,引来无数乡民围观惊叹。

伏羲却独自走到后山。秋风萧瑟,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眼前,是晾晒场上铺天盖地、鲜艳夺目的“赤毒草”(辣椒),是散发着独特辛香的“刺舌果”(花椒),还有那片在秋风中更显坚韧苍翠的“苦叶树”(茶树)林。

他抓起一把赤红的辣椒干,又拈起几颗深褐的花椒,最后摘下一片翠绿的茶树叶,放在鼻尖轻嗅。辛辣、酥麻、清苦…百般滋味交织。

看着山下因御赐金匾而沸腾的百味岭,以及更远处那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皇城轮廓,伏羲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冷冽如冰的笑意。

“诗酒风流?盛世危言?”

“御赐金匾?不过是一道催命符罢了…”

“龙渊龙涛的杀意…长公主的审视…龙霄的利用…皇帝的猜忌…”

“这‘暖风’熏醉的皇城,尝过了穿心的辣,蚀骨的麻,涤魂的苦…可曾真正品出那亡国的‘酸’?”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呢。”

“而我的‘武器’…从来就不只是笔墨。”

喜欢伏羲异世录请大家收藏:()伏羲异世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