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216章 居安思危

从宝亲王府回来没几天,英哥儿正在自己房里温书,就听小厮来报,说宝亲王派了人来请。英哥儿心下疑惑,不敢怠慢,换了身见客的衣裳便跟着来人去了。

这次见面的地方不是王府正厅,而是一处僻静的书房。水曜穿着一身常服,眉头微锁,正看着桌上的一幅地图。见英哥儿进来,他挥退了左右。

“不必多礼,坐。”水曜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目光锐利地看向英哥儿,“英哥儿,本王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在松江时,对那边活动的洋商,了解多少?”

英哥儿心念电转,王爷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他斟酌着语句,回答道:“回王爷,见过一些。来往最多的,大概是葡萄牙、荷兰和东瀛的商人。他们性子不太一样。葡萄牙人性子急,喜欢大声谈生意;荷兰人精于算计,做事一板一眼;东瀛人……表面客气,但心思藏得深,喜欢私下打交道。”

水曜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示意他继续说。

英哥儿想起码头那场混乱,便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最近不知为什么,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人,好像都对东瀛商人很有意见。前阵子还听说葡萄牙人的船莫名其妙着了火,他们怀疑是东瀛人干的,闹得挺不愉快。”

他顿了顿,“而且,之前我家在松江的工坊,也丢过一批生丝,我们查过,线索隐约指向东瀛商人,他们好像特别想拿到珠光锦的织造秘方。”

水曜听着,眼神越来越锐利。

他沉默片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英哥儿,下面的话,出我口,入你耳,绝不可对外人言。”

英哥儿立刻坐直身体,郑重地点点头:“英哥儿明白。”

“有人密报,”水曜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金陵那个前朝余孽,火三太子火慈焕,近期可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过。他若想卷土重来,必然需要钱财和势力,很可能与某些海外势力勾结。根据目前掌握的各方情报来看,最有可能与大雍内部势力暗中往来的,就是东瀛人。他们无利不起早,最会趁乱牟利。”

英哥儿心中巨震!之前那个火三太子?这可比偷配方和商人争斗要严重得多了!

他瞬间明白了水曜找他来的真正目的。自己年纪小,常在码头和工坊走动,不易引人注意,又能接触到洋商,确实是打听消息的合适人选。

“王爷是要我……”英哥儿试探着问。

水曜点点头:“我会派得力人手暗中前往松江查探。但你既然常在那里,眼界也不同于寻常孩童,若发现任何与东瀛商人有关的异常动向,或是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立刻联系松江府城西济仁堂药铺的掌柜,他是自己人。” 说着,他递过一枚刻着特殊纹路的小巧木牌,“以此为信物。”

英哥儿接过木牌,入手微沉,上面的纹路复杂而古朴。他小心地收进贴身内袋,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这不仅是家事,更牵扯到了朝廷安危。

他脑中闪过那卷藏在工坊小院里的船舰和火炮图纸。东瀛人偷图纸,前朝余孽暗中活动……这几件事之间,会不会有某种联系?但他现在毫无证据,不能妄加揣测。

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英哥儿抬头看向水曜:“王爷,既然洋商包藏祸心,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知己知彼。之前我在松江府也请了一位通译教我,现在回了京城,我想继续学习葡萄牙语、荷兰语和东瀛语。不知王爷可否帮我联系?”

水曜有些惊讶地看着他,随即露出赞赏的神色:“难得你有此心志。语言确是大有用处。我府上倒有一位姓谢的师爷,早年曾随商船队跑过南洋和东瀛,精通数国语言,见识也广。回头我让他每隔几日去府上教你。”

“谢谢王爷!”英哥儿连忙道谢。这真是打瞌睡送了枕头!

他趁热打铁,又提出另一个请求:“王爷,还有一事。我在松江的工坊,想试着改进织机,需要懂机械,能看懂复杂图纸的能工巧匠。不知王爷可否认得这方面的人才?”

“改进织机?”水曜沉吟片刻,“工部下面倒是有一些退下来的老匠人,手艺精湛,尤其擅长营造器械。罢了,我回头让人找一两个可靠的去你府上找你。不过这些人多是祖传手艺,性子可能有些固执,你得有点耐心。”

“英哥儿明白!多谢王爷!”英哥儿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再次道谢。

他原本想顺势将那份烫手的火炮图纸交给水曜,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想起孙师兄曾感叹过大雍目前的技术水平,即便他此时交出图纸,朝廷也未必能造出来。

更何况,大雍素来轻视工艺精进,总将这类技艺斥为奇技淫巧,即便将图纸递上去,大概率也会被搁置,最终反而可能为自己和父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思及此,他压下了交出去的念头,打定主意先凭自己的力量,弄清楚图纸的价值和实现的难度再说。

水曜说完正事,语气变得轻松起来:“英哥儿,听说你明年要下场考乡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山长和父亲都让去试试。”

“好好考!”水曜拍了拍他的肩膀,语带鼓励,“早点取得功名,步入仕途。如今海疆多事,新港若开,与洋人打交道的地方越来越多。你若真能精通番语,熟知外情,将来必有大用。记住,读书不忘实务,方是经世之道。”

这番话,说得推心置腹,俨然是将英哥儿当作可栽培的后辈来看待了。

英哥儿郑重应下:“英哥儿谨记王爷教诲。”

几日后,水曜承诺的谢师爷果然来了贾府。这是位干瘦精悍的中年人,眼神灵活,说话带着点南洋口音。

他考校了英哥儿几句番语,发现这孩子不仅发音准确,词汇量也远超同龄人,甚至不少生僻词都懂,不禁啧啧称奇,教得也更加用心。

英哥儿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学习间隙,英哥儿曾试探着拿出临摹图纸上的一些专业词汇询问谢师爷。

谢师爷看着那些生僻词汇,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小公子,这些词太偏门了,老夫跑船时接触的都是日常买卖用语,这等词语过于专业,老夫实在不懂。”

英哥儿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基础语言,为将来更深层次的交流打下基础。

他继续埋头苦学,凭借过目不忘的本事,口语进步飞快,已经能进行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和阅读基础文书了。

又过了几天,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工匠在仆人的引领下来到了贾府。老工匠姓鲁,自称曾在工部军器局当差几十年,如今闲居在家。

英哥儿恭敬地将鲁工匠请到书房,诚恳地请教:“鲁师傅,小子对器械制造颇感兴趣,想请教您,以我大雍现今的工艺,比如钢铁硬度、铸造精度、冶炼技术,与海外荷兰等国相比,如何?”

鲁工匠没想到一个九岁娃娃会问这么深的问题,愣了一下,抿了口茶,叹了口气:“小公子既然问起,老夫就实话实说了。咱们大雍的工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好的,但……近些年,确实有些停滞不前了。别的不说,单说这钢铁硬度,咱们百炼钢的法子是好,但费时费力,产量有限。而老夫见过一些荷兰人带来的精铁物件,比如那自鸣钟里的发条、小刀,其钢口之硬、之均匀,胜过我朝不少。还有那冶炼炉温的控制、铸造的精准度,他们有些器械,零件之精密,严丝合缝,咱们……暂时还做不到那个地步。”

老工匠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英哥儿头上。大雍的工业基础,远比他想象的要落后。

东瀛人已经在偷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大雍却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这样下去,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他追问道:“若与荷兰人造船造炮的技术相比呢?”

鲁大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不敢瞒大少爷,差……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老汉虽没亲眼见过荷兰人的大战船,但听跑海的人说过,船坚炮利。咱们现有的技术,怕是……仿都仿不出来。”他压低了声音,“工部库里,其实也存着几门早年缴获的番炮,试着仿造过,不是炸了膛,就是打不远,白白浪费银钱。”

英哥儿心中涌上浓浓的危机感,他下定决心,必须要做点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鲁大,诚恳地说:“鲁师傅,晚辈在松江有个工坊,也想尝试改进一些器械。光有想法不行,得有一批手艺过硬,能把图纸变成实物的好匠人。晚辈想请您出山,不单是请您做事,更想请您帮忙,带出一批能钻研,能动手的好徒弟来!酬劳方面,绝不敢亏待您和您请来的老师傅!”

鲁大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才九岁的孩子。这番话,哪里像个孩童说的?分明是个有远见的东家!

他想到王府管事的交代,又想到英哥儿承诺的“重金相酬”,心里顿时活络起来。在工部干了一辈子,受尽气,如今老了,若真能凭手艺受到重用……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大少爷抬爱!只是……此事关系不小,小老儿得回去跟家里那口子,还有几个信得过的老伙计商量商量。”

“应该的!”英哥儿理解地点头,“鲁师傅尽管商量。若有意,可随时来府上找我,一切开销用度,都由我来承担。”

送走鲁大,英哥儿独自站在小花厅里,望着窗外庭院中的假山,思绪万千。阳光照在嶙峋的石头上,投下清晰的阴影。

他的计划渐渐清晰:松江那边,孙立材等师兄负责设计和图纸破解;如果鲁大他们能来,就负责技术落地和培养工匠。

双管齐下,一点点积累技术力量。至于那份烫手的火炮图纸,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必须等到有了足够可靠的人才和配套技术才行。

前路艰难,但为了家人,为了这片土地上无数像晗姐儿一样的孩子,他必须走下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