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皇孙白手起家 > 第464章 帝国崛起

皇孙白手起家 第464章 帝国崛起

作者:大千飞雪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8 03:00: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刚攻克成都时,包括范硕、褚子清等人,普遍认为若要灭掉齐国,起码需十年时间,为此紫薇阁提出各种施政办法,用来养精蓄锐,积攒实力。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李昭压根没打算花太多时间去休养生息。

对诸如科举之类的事情,兴致乏乏。

夺取蜀地的次年,秦军就开启了东征。

之后更是年年皆战,且一打就是好几个月,从成都一直杀到金陵。

范硕每天一睁开眼,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哪里搞钱搞粮,以此来支撑秦军庞大的军费开销。

有段时间,范硕整宿整宿的失眠,心中快要愁死了。

慢慢的,包括范硕在内,很多秦国官员终于看明白了。

李昭好战的本性,已经深入骨髓!

即使统一天下,秦军也不会停止进军的步伐。

至于草原上的东胡人,不管他们来不来,反正秦军是一定会去的。

实际上不止李昭一人,不少将士早就习惯了杀戮;觉得一直打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这些嗜血之徒的内心深处,或许早已将战场视为自己的归宿。

没人能改变这一切,除非大秦换个皇帝。

从此以后,朝廷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令时,始终坚守一个核心原则:即如何在不断发动战争、扩张疆域的同时,又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干扰,保持国力的强大与稳固。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在当前这个时代,农业才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农民更是兵源和劳役的主要来源。

从昭武军到秦军,每攻克一处,朝廷都会减免百姓赋税,并“建议”当地豪强主动献出田地分给百姓,同时释放家中部分奴仆。

有人配合,自然是好事;若不配合,后果自负。

在这方面,秦军素来经验丰富,从不心慈手软。

一开始范硕还持有异议,认为打压可以,但掀桌子绝对不行,否则会引来更激烈的反抗。

可到后来,随着秦军战线不断推移,需要的兵源、粮食越来越多,范硕想法逐渐改变。

尤其是一些南方大族,比方曾经的齐国中书令陈晋,户部尚书周召鹏,家中所拥有良田甚至超过十万亩。

这个数字就太夸张了。

所以在攻破金陵的当天,周召鹏迅速被昭武军处死,家中田地皆被分给将士或金陵百姓。

柳思行倒是个明白人,家族仅保留两成的田地,其它都献给了朝廷。

除了这些,紫薇阁近年来派人在各地兴造水利,修建道路,百姓生活确实好了许多。

在商业上,则取消一些对商人活动的限制,降低交易的税率。

总体而言,紫薇阁还算比较称职,范硕、褚子清等人没有让李昭失望;哪怕是被贬的王子辰、邓信两人,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李昭和众人努力下,国库的金银熠熠生辉,铜钱堆积如山,部分粮仓丰盈满溢,国力稳步提升。

只要李昭愿意,随时可发动下一场战争。

................................................................................................................

在帝国崛起过程中,旧的秩序渐渐被摧毁,新的秩序开始形成。

别看李昭打击豪强如此凶狠,其实他很清楚,豪强很难被真正消灭。

冯宁家中良田五千余亩,奴仆百余人;陈哲拥有田地八千余亩,宅邸内奴仆不在少数。

徐国公杨智,卫国公石艾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

李昭上次问马彦斌,家中具体有多少田地?

马彦斌稍微愣了下,支支吾吾说记不清楚了。

现在只是开国初期,尚且如此;等过个五十年,乃至一百年,这些人拥有田地会越来越多。

得罪人的事情,只能李昭来做,不可能指望后继之君。

那些人即使再不爽,也生不出反抗之心。

昭武四年起,为了避免土地过度集中和垄断,朝廷相继出台一系列政令,其中不少被写进了《大秦律》。

比方设定土地转让的上限,严厉打击大地主购买、侵占土地,严重者可处死。

这年头不需要环境保护法,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农民仅需缴纳少量赋税即可。

禁止豪强子弟在当地担任官员,不允许官员长期在同一地方任职,通过轮换官员来防止地方豪强与官府勾结。

为了进一步限制豪强势力,允许对奴仆征税;家中奴仆越多,交的税就越多。

随着政令的一一发布,在秦国上上下下,激起了不小的反应。

长沙太守张宣延、金陵府尹陈雨昀、礼部左侍郎陆坚等人,纷纷上奏反对。

结果,一杯清酒直接被送到面前。

在禁军的注视下,三人谢恩后,旋即饮下清酒,至此长眠不醒。

事情一经传出,顿时震惊朝野。

谁都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毫不留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请大家收藏:()皇孙白手起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尤其是礼部左侍郎陆坚,他曾经冒着严寒,不远千里进入太行山深处,成功说服张旭袭扰河东魏军,怎么说都是个有功之臣。

此事闹得议论纷纷,朝中人心不安。

..........................

九月上旬,紫薇阁大臣龚逸前往太和殿。

“陛下若不喜三人,可将其罢官不用,何必要杀之?”他不解道。

李昭眼睛猩红,表情少有的失态,咆哮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不懂吗?百姓一旦没了土地,他们定然会造反。当初汉中的深山中,山匪成千上万,他们昔日可都是种地的百姓。”

见皇帝这副样子,龚逸不免吓了一跳。

“朕去年在洛阳时,常常会去皇宫看一看,那片废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朕,莫要再重蹈昔日的覆辙。”

龚逸默然,神色严肃了许多。

“长痛不如短痛,只要大秦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朕做个坏人又有何妨?”李昭朗声道。

龚逸恭敬行了一礼,不再说什么。

而事实证明了,人们顶多抱怨两句。

当察觉皇帝决心已定,没人会傻乎乎的与皇帝为敌,风波很快化解。

从地方到朝中,从军中大将到紫薇阁重臣,纷纷上奏支持。

不过在推进政令过程中,唯独在关陇地区,仍有世家大族在抗拒着。

甚至有家兵抡起棍棒,殴打当地官吏。

直到处死一批人,他们这才变得老实些。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请大家收藏:()皇孙白手起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