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49章 社区“岁月收藏馆”与时光深处的温暖长卷

第四十九章:社区“岁月收藏馆”与时光深处的温暖长卷

惊蛰过后,社区那棵老槐树抽出了第一缕新芽,李淑琴正踩着梯子,往树干上钉块木牌。木牌是杨永革用旧木料做的,上面刻着“岁月收藏馆”五个字,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从今天起,咱们这老槐树底下,就是收藏日子的地方了。”她拍了拍木牌上的木屑,阳光透过新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字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树底下早已摆开了阵势。杨永革的藤筐里装着些“部落老物件”:块磨得发亮的兽骨、串用野果核做的项链、还有张泛黄的兽皮,上面的毛已经掉了大半。“这兽骨是阿爸当年打猎用的,”他拿起兽骨比划着,骨头上的刻痕深浅不一,“每道痕都代表打了只猎物,现在数不清了,就像记不清过了多少个冬天。”

石蛋抱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是他的“成长宝藏”:刚来时穿的小布鞋(鞋头已经磨破)、第一次编灯笼剩下的糖纸、杨永革教他刻木牌时削坏的竹片,甚至还有颗掉了的乳牙,用红布包着,像颗小小的红豆。“杨大哥说这些能证明我长大了,”他打开盒子给大家看,乳牙的红布包上还绣着个歪歪扭扭的“蛋”字,“比部落的成年礼还重要。”

张大妈拎着个樟木箱,箱子锁扣上的铜绿蹭了满手。里面是她的“嫁妆三件套”:台上海牌缝纫机(踏板缠着胶布)、个红漆木箱(边角磕掉了块)、还有条绣着鸳鸯的被面(被老鼠咬了个小洞)。“当年嫁过来就带了这些,”她抚摸着缝纫机的台面,上面还留着针扎的小孔,“这机子缝过三代人的衣服,现在还能转呢。”

周砚田抱着个旧木盒,里面是给老三“家族档案”:第一天下蛋的蛋壳(用棉花裹着)、换过的每根红绳辫(有粗有细,都系着铃铛)、还有张拍立得照片——老三蹲在鸡窝旁,旁边是刚孵出的小鸡,照片边缘已经泛黄。“它也算咱们社区的元老了,”他把照片摆在最上面,“这些物件比家谱还真,哪年换的辫绳,哪天下的双黄蛋,都记着呢。”

王大爷背着个帆布包,里面是他的“人生见证”:本1968年的工作证(照片上的他穿着军装,一脸严肃)、张泛黄的粮票(上面印着“伍市斤”)、还有个缺了口的搪瓷缸(缸身印着“劳动最光荣”)。“这工作证是我插队时发的,”他指着照片上的自己笑,“那时候比石蛋还瘦,现在成了胖老头。”帆布包底还压着张黑白照片,是他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照片边角已经卷了。

“岁月收藏馆”没有门槛,谁想放什么就放什么,只要是带着回忆的物件就行。李淑琴在老槐树上挂了个木盒,里面装着本“收藏册”,谁放了物件,就在册子上写两句话,说说这物件的故事。册子封面是用旧挂历做的,上面画着老槐树,是石蛋涂的,绿颜料蹭到了封面上,像片不小心沾上去的新叶。

杨永革第一个放物件。他把那块兽骨埋在老槐树根下,上面盖了层柏枝。“部落的规矩,重要的东西要归土,”他在收藏册上写道:“阿爸的兽骨,现在守着新家园,比守着山洞踏实。”石蛋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说“让太阳照着它,不冷”。

张大妈把缝纫机搬到树下,插上电试了试,“咔嗒咔嗒”的声音像在唱首老歌。她在收藏册上写:“这机子缝过儿子的开裆裤,缝过孙子的书包带,现在缝不动了,就让它听咱们聊天吧。”李淑琴掏出块蓝布,塞在缝纫机压脚下:“给它盖着点,免得落灰,就像给老朋友盖毯子。”

周砚田的老三“档案”摆在缝纫机旁,那张三代同堂的照片被石蛋用红绳挂在树枝上,风吹得照片轻轻晃,像小鸡在扑腾翅膀。他在收藏册上写:“老三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这照片算个念想,等它老了,就知道自己当奶奶了。”老三蹲在照片下,用喙啄了啄地上的蛋壳,像在跟过去打招呼。

王大爷的工作证和粮票被他用玻璃相框装着,挂在树杈上。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粮票上,“伍市斤”三个字泛着淡淡的黄。他在收藏册上写:“当年用这粮票换过邻居的红薯,现在不用了,却比金银值钱。”石蛋突然问:“王大爷,那时候的红薯甜吗?”王大爷笑了:“比现在的甜,因为是换的,带着人情味儿。”

石蛋的铁皮盒放在树底下,他特意把那颗乳牙摆在最上面,红布包在阳光下像朵小红花。他在收藏册上画了个笑脸,旁边写着:“这是我掉的第一颗牙,在社区掉的,比在部落掉的踏实。”杨永革在旁边添了句:“下颗牙掉时,教你编个牙盒,比红布包好看。”

李淑琴的物件最特别——是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她的“纺织厂记忆”:个绣着“劳动模范”的搪瓷杯(杯口缺了块)、双磨破的工作手套(指尖缠着线)、还有张泛黄的合影(三十多个女工站在纺织机前,笑得比棉花白)。她在收藏册上写:“这些姐妹有的走了,有的老了,这盒子装着咱们的青春,比相册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收藏馆开馆那天,社区的人都来了。有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认出了张大妈的缝纫机:“这机子我家也有台,当年给你做过满月棉袄呢!”张大妈拉着她的手,两人对着缝纫机聊了半下午,从布料价格说到孩子调皮,像两棵缠在一起的老藤。

个中年男人站在王大爷的粮票前,眼圈红了:“我小时候偷过我爸的粮票换糖吃,他追了我半条街,现在想让他追,却没机会了。”王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从帆布包掏出张崭新的超市卡:“现在不用粮票了,这卡你拿着,给孩子买糖,比偷着吃甜。”

石蛋被群小孩围着,看他的铁皮盒。有个小女孩问:“你的牙掉了不疼吗?”石蛋挺起胸脯:“疼,但杨大哥说掉了牙才能长新的,就像老槐树掉叶子才能长新芽。”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都学着他的样子,从兜里掏出颗弹珠、块橡皮,放在铁皮盒旁,说“也算我们的收藏”。

傍晚收摊时,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分吃张大妈做的“回忆糕”——用她当年陪嫁的红漆木箱装着,糕上的花纹还是用那台缝纫机轧的。杨永革说起部落的老槐树,说比这棵粗三倍,“但没这棵热闹,因为树下没人聊天”;周砚田说等老三再下蛋,就把蛋壳也放进收藏馆,“让它的子子孙孙都有念想”。

李淑琴望着树上挂着的物件,突然觉得这收藏馆比任何博物馆都珍贵。

岁月收藏的意义从来不是物件多古老、多值钱,而是有人愿意陪你把日子酿成回忆,愿意把平凡的瞬间当成宝藏,愿意在时光里为彼此留个位置。这些沾着烟火气的物件,就像老槐树上的年轮,圈着圈都是故事,把漫长的岁月都缠得暖暖的,带着股说不出的亲。

至于这些物件能存多久、会不会被虫蛀?谁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这群人还能聚在老槐树下,看着这些物件笑、听着这些故事暖、盼着明天再添个新收藏,就算物件坏了、记忆淡了、时光走得再快,也会觉得心里踏实。因为最好的收藏,从来不是锁在柜子里的古董,而是身边那群能让你觉得“有他们在,岁月就不算白过”的人啊。

暮色爬上老槐树时,大家开始给物件盖防雨布。杨永革的兽骨旁多了束新采的野花,是石蛋放的;张大妈的缝纫机上搭着件小孩的外套,是刚才那老奶奶留下的,说“让机子再‘闻闻’布味儿”;王大爷的粮票相框里,被塞进了张现代超市的购物小票,新旧对比着,像时光在眨眼。

李淑琴最后锁上收藏册的木盒时,听见树洞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低头看,是只小松鼠,正叼着颗石蛋掉的南瓜籽往深处钻。她突然笑了——原来这老槐树,早就自己开始收藏日子了,藏着孩子们的吵闹,藏着老人们的唠叨,藏着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和过不够的平凡岁月。

而老槐树上的“岁月收藏馆”木牌,在暮色里闪着淡淡的光,像块被时光打磨过的宝石,照着树下的物件,也照着那些慢慢变老,却始终热热闹闹的人。明天早上,石蛋会第一个跑来,看看他的铁皮盒还在不在;杨永革会带着新劈的柏枝,给兽骨换层“被子”;张大妈会踩着晨露,来给缝纫机擦擦灰——日子就这么过着,收藏着,像老槐树的根,悄悄往深处扎,扎成片谁也搬不走的暖。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