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 > 第143章 半空的竹筐

“那到时候再说呗。起码眼下,能填饱肚子还能赚点钱。”

夜幕降临,海风渐凉。兄弟俩提着满桶蛏子回到家。二虎迫不及待把桶往地上一放:“哥,明天咱去集市多摆一会儿摊,肯定能卖空!”

大虎却叹口气:“二虎,你记得娘说过的话么?咱爹当年就是贪着下海,最后才没能回来。”

二虎一怔,手里的蛏子差点掉地上。他咬咬牙:“哥,我记得。但……咱不能一辈子穷着吧?总得找条路子。”

大虎拍了拍弟弟的肩:“我懂你的心思。只是咱要小心行事,别一时高兴就忘了危险。”

兄弟俩沉默片刻,外头海浪声一阵紧一阵,像是提醒,又像是在召唤。

二虎早早支起摊位,吆喝声响亮:“新鲜蛏子!刚退潮挖的,个大味美!”

买菜的乡亲纷纷围过来。一个城里来的客商看了看,问:“小伙子,你们这蛏子吐过沙没有?”

二虎愣了愣:“这个……还没有,不过咱这是最新鲜的!”

客商摇摇头:“吐过沙的才能进饭店。我出高价收,不过要明天再来。”

二虎急忙问:“高价是多少?”

“一斤四块。”

二虎眼睛瞪圆:“啥?昨天咱卖一块五一斤,你一口价就翻一倍!”

客商笑笑:“这就是区别。吐过沙的,肉干净,能直接上桌。你们要是真能养,我天天来收。”

大虎闻言,心里一动,连忙点头:“好,明天请您再来。”

客商走后,二虎兴奋得直搓手:“哥,你听见没?一斤四块!咱这一桶得翻多少倍啊!”

大虎压低声音:“别光顾着激动。咱得先找干净水,真养成功了再说。”

夜里,兄弟俩提着桶来到河口,把蛏子倒进浅水里。二虎蹲在水边,看着蛏子纷纷探出管子冒泡,乐得直拍大腿:“嘿,活了活了!明天肯定能卖高价!”

二虎抱着半空的竹筐,笑得像个孩子似的。

“哥,你说这蛏子真就这么好卖?咱要是天天能挖到这么多,岂不是天天都有银子进兜?”

大虎却没二虎那么乐观,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沉声说道:

“话不能这么讲。今天是头一回,村里人还没见过咱这活鲜的蛏子,都新鲜。要是真让人知道咱天天都有,价钱怕是压下来了。”

二虎眨眨眼,挠了挠脑袋:“那怎么办?难道还藏着掖着不成?哥,我想着咱要是真能靠这个过日子,以后就不用再去城里搬砖受罪了。”

大虎望着退潮的海滩,心里也有些发热。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常说:“海里是个宝库,就看你敢不敢下手。”只是这些年赶海的人多,能捞上来点什么好东西实在不容易。今天能卖出去,算是走了好运。

这时,一个尖细的嗓子从身后传来:“哟,你俩小子今天发财啦?半筐蛏子都卖光了?”

二虎回头一看,是村里的王婶。她正提着个篮子过来买菜,脸上带着笑意。

“王婶!可不是嘛,这蛏子新鲜得很,刚从滩涂里挖出来的。”二虎赶紧笑着搭话。

母亲把门闩上,又把墙边的马灯拎到桌上,“夜里出门打灯,别摔了。”

“灯芯我修过了。”父亲把马灯点着又灭,“风一大就罩住,别让火苗闪。”

夜里,海浪在礁石上翻滚,远远传来几声拖网船的马达声,忽远忽近。屋里人都早早躺下,宋仁泽却翻身坐起,轻轻披了件旧衣裳,把门推开一条缝,嗅了嗅风,“北风轻,偏东一点,明儿海口会起细浪,滩涂上的泡沫会长。好事。”

第二天蒙蒙亮,天边泛出一线鱼肚白。鸡叫三回,村巷里陆续有脚步声,背篓、竹竿碰撞的轻响一路串过去。母亲把热粥装进搪瓷壶,“你们带着,路上喝一口垫垫。”

“娘,歇着。”宋仁泽背起篓,“等我们回来,就有好消息了。”

李二虎提着竹笼在前,兴奋得直搓手,“老大,今儿说不定能捡个大母膏。”

“看情形。”宋仁泽笑,“带膏的要看膏色,太瘪放了也白搭。再说大母蟹回潮产卵,咱别逮光,留点根,年年才有得抓。”

两人沿着海堤一路小跑,路边棕榈叶在风里簌簌响。到了红树林边,潮水退了三尺,根须像一只只爪子扎在泥里,泥皮光滑发亮。几只弹涂鱼哧溜一下钻进洞里,沙蟹沿着水线横冲直撞。

“看脚印。”宋仁泽蹲下,指尖轻轻抹过泥面,“昨天下午的浪把老印子冲掉了,这些是夜里留下的。鞋钉细密,步子长,脚尖外八,背海走的。外村人一般走里海道,这个从根须间横穿,怕是干熟的。”

“割网的?”

“不一定。”宋仁泽顺着印子往前,“看这处有顿步,脚印深,站住观察过。前面就是我们上个月下的第一道笼位,他站在这儿望。”

“试探地形?”李二虎握紧了竹竿。

“像。”宋仁泽起身,“先收第一道笼。”

两人分开,沿着根须一里一里挪。第一个笼拉上来,笼里啪啪作响,一只青蟹两只沙螺,蟹钳吐着泡,眼梢亮晶晶。李二虎笑出声,“开门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别乐得太早。”宋仁泽把蟹捏住,翻过来看,“公的,刚过壳,壳边软。放回去。”

“放?”

“放。”宋仁泽把蟹放到水里,看它横着几步钻进根须,“公蟹再长一阵,身价高。咱抓实在的。”

第二个笼拖起来重一些,泥里拖出一道浅沟,网丝抖动,笼里挤着两只青蟹一只石蟳,还有一团黑糊糊的海虫。李二虎咧嘴,“这只大。”

“母的,边上有黄。”宋仁泽捏了捏,“但膏还不满。再放。”

“老大你这下手是真稳。”李二虎把蟳拎出来,“这石蟳硬,卖不上价,不如直接拿回去熬粥。”

“留着。”宋仁泽把石蟳丢进篓,“中午给娘熬汤。”

第三个笼才拉到半截,笼口忽然朝里猛一沉,泥面一阵乱抖。李二虎眼睛一亮,“有大的。”

“别拽,等它自己回头。”宋仁泽把绳子登在脚背上,示意他慢慢收。笼子出了泥,“哗啦”一声水响,一只青黑青黑的大母蟹横在笼里,背甲宽了一大掌,钳子粗得像小孩胳膊,笼丝都被它撑开了。

“压住笼口。”宋仁泽单手扣住蟹背,另一只手飞快把门卡上,“看膏。”

两人对望了一眼,谁也没说话。母蟹腹甲掀开,黄油油地一片,均匀饱满。李二虎咽了口唾沫,“这要是拿去收购站,得换多少票子。”

“先别想钱。”宋仁泽把蟹放进专门的湿草兜里,“这一只可以留。但今天我们就留这一只。多了也不成规矩。”

“听你的。”

又往前收了四五只笼子,有空有满,泥里不时蹿出泥鳅似的小鱼。到了那道顿步脚印的尽头,根须间露出几根陌生的竹签,绑法和村里不同,绳头用的是白棉线,线上还打了一个奇怪的结。

李二虎眼神一冷,“这不是咱们的手法。”

“别动。”宋仁泽把竹签挪到一边,弯腰看泥面,“这里有刀口,泥皮被薄薄削了一层,像有人用刀尖在找绳。昨日的水线就在这儿,他顺着水线割过一圈。咱的笼子放在他外侧,他没摸到。”

“那他是冲谁来的?”

“靠里那几张地笼。”宋仁泽站直,“东岔口那道沟,老杨和小崔的。”

“这帮王八蛋。”李二虎压着嗓子骂,“回去要告诉支书。”

“先把证据记住。”宋仁泽从怀里摸出一小截铅笔,在竹片上画了几个记号,“结的样子,线的颜色,签子的长短,脚印的深浅。回村对一对。”

说话间,潮在悄悄回头,水面像一层玻璃推过来,根须下的黑洞里吐出一串串气泡。海风一下子湿了,水鸟在远处惊飞。宋仁泽抬眼看天,“撤。回堤上收最后那两张笼。”

“走。”

两人脚下快了几分,却还留心看泥面。刚拐出那道根须密的弯,忽听右侧有动静,像有人在水里急喘。李二虎一把拽住宋仁泽,“那边有人。”

“别冲。”宋仁泽把马灯护在怀里,压低声音,“喊。”

“谁在里头?”

那影子挣扎了一下,冒出半个脑袋,“我我我,救命。”

“是三娃。”李二虎认出嗓音,“小王家的,才十六。”

“别动,我们绕过去。”宋仁泽把竹竿横着抵在泥上,踩成一道硬点,一步一步挪过去。小王三娃腿上缠了根破网,脚被吸在泥里,越挣越深,脸吓得发白。

“别怕,跟着我呼吸。”宋仁泽一把按住他肩,“先别抽脚,膝盖慢慢扭开,脚尖朝上。二虎,绳子。”

绳子抛过去,扣住腋下。宋仁泽让他吸一口气,再慢慢吐,手掌在泥下探到他的脚踝,左右撬了两下,泥口松开了一点,“好,现在跟着我数,三下往上。”

“一二三。”

人被硬生生拔出来,扑通一声趴在根须上,喘得像风箱。小王三娃哆嗦着,“我我看你们下笼,就跟着瞧一眼,结果一脚踩空。”

“瞧一眼也得有数。”李二虎一巴掌拍他背,“你要是再往里走一步,今天就得请人抬你了。”

宋仁泽把破网扯下来,“谁家的网?”

小王三娃回想了一下,“不是村里的,线有股怪味,像药水。”

“记住了。”宋仁泽把破网叠好,“这类网大多是外村人用来偷蛏沟的。回去说给支书听。”

潮水已涨到小腿,泥面开始漂起一层细泡,两人的裤脚湿得贴在腿上。收完最后两个笼子,回到堤上时,天已亮透,远海一片银白。

“先把蟹送回家。”李二虎把背篓往肩上一甩,“老大,中午你家里该热闹了。”

“别闹,低调。”宋仁泽笑,“回来先把船修了。”

村口的榕树下,老李支书正和几个老头围在一起说话,见他们回来,招手,“收成怎么样?”

“有一只大母蟹,别的都放了。”李二虎把湿草兜晃了一下,“支书,我们在红树林里看见外村人的手法,还救了小王家的三娃。”

老李支书皱起眉,“果真?”

“果真。”宋仁泽把竹片上的记号递过去,“他用白棉线,打这个死结。竹签短,五寸多一指。脚印外八,鞋钉细密,走路爱顿步看水线。还有一张破网,带药水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