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 > 第29章 钝刀破棋局(改)

三日后早朝,乾元殿内气氛凝滞如冰。

谏议大夫李嵩率先出列,捧着笏板的手微微颤抖,声音却刻意拔高,带着忧国忧民的急切:“陛下!京中粮价飞涨,上等米已达每石三两,较上月翻倍!臣昨日亲去中街粮铺查看,百姓抢粮成风,老弱妇孺挤在铺外哭求,实乃民生之痛!更可忧者,通州渡口传来急报,因连日风雪淤塞航道,漕粮船无法靠岸,且部分粮袋被雪水浸湿,恐生霉变。此等危局,非精通粮草调度之人不能解!臣恳请陛下,委派户部尚书王岱总理此事!王尚书掌户部十余年,熟稔漕运流程与粮草储备,定能解燃眉之急!”

话落,几名白党官员接连出列附和,言辞恳切:“陛下,李大夫所言极是!王尚书老成持重,确是不二人选!”“粮荒之事刻不容缓,需得能臣当机立断!”

萧衍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御案,目光扫过众人,眉头微蹙,沉吟道:“王爱卿确是老成持重……此事关乎民生,若真如诸位所言,倒也不是不可议。”

此时,吏部尚书林文彦出列,袍角扫过地砖,发出轻微声响,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李大夫既说‘亲去粮铺查看’,可知通州渡口实情?臣昨日收到线报,通州渡口堆积的漕粮已达千石,粮袋完好无损,根本无‘雪水浸湿霉变’之说。阻碍漕粮入京的,并非航道淤塞,而是漕运司副使周显以‘验粮不合格’为由,强行扣押!”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画稿,双手高举:“此乃臣门生昨日亲往通州绘制的实景图,粮堆位置、看守兵丁数目历历在目,绝非虚言!”

殿内瞬间响起低低的议论声。萧衍目光落在画稿上,指尖停在“千石漕粮”的标记处,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语气却冷得刺骨:“李嵩,你方才说‘粮船被雪水浸湿’,这画里的粮堆,倒像是被人精心看守的‘宝贝’。”他抬眼时,眼底已无半分犹豫,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李嵩,“看来,你这‘心系百姓’,心是偏的。千石漕粮堆在渡口,京城却闹粮荒!你是真不知情,还是只急着为人事更迭铺路?”

李嵩额角沁出细汗,垂首不敢直视,声音支吾:“臣……臣只知粮荒紧急,未深究渡口详情,是臣失察……”

旁边的白党官员想替他解围,刚开口说“陛下,或许是误会”,就被萧衍猛地打断。他身子微微前倾,指尖按在御案上,指节泛白:“误会?千石漕粮堆在渡口,百姓在粮铺抢粮,这是误会?”

萧衍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李嵩,不明实情,危言耸听,罢官反省!周显,借故扣粮,延误公务,免去漕运司副使之职,交大理寺严查其失职之罪!”

旨意刚落,两名殿前侍卫便应声上前。周显本缩在队列中,闻言双腿一软,险些跪倒,被身旁官员扶住才勉强站稳,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被萧衍冰冷的目光逼回了话头。

白丞相忙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周显虽有错,然漕运司尚有诸多事务需交接,可否容他交接完毕再赴大理寺?”萧衍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三日之内,交接清楚,若少一份卷宗,连你这丞相也一并问责。”

侍卫架起失魂落魄的李嵩往外拖,他朝服的下摆拖过冰冷的地面,留下一道无声的耻辱痕迹。殿内瞬间陷入死寂,白党官员们个个脸色发青,方才逼宫的气焰荡然无存,彼此交换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陛下今日之举,分明是敲山震虎!

白丞相眼帘微抬,上前一步,姿态依旧从容,语气却带上了分量:“陛下息怒。周显纵有错,其严验漕粮亦是奉朝廷规制,为防‘军粮掺毒’之余波,其心可鉴。如今漕运梗阻确是当务之急,臣仍以为,王岱熟悉部务,乃是最稳妥的人选。”

王岱适时出列,躬身作揖,语气谦抑却难掩急切:“陛下,臣虽愿为陛下分忧,然前次军粮案臣已有失职之嫌,此刻再掌漕运,恐难服众。但粮荒关乎民生,若陛下信得过,臣愿协理钦差,督办粮草储备,为查案铺路。”

“丞相此言差矣!”司农卿文修远立刻反驳,“前次军粮案,正是因王岱任人唯亲,才让他外室之弟趁机替换军粮,导致将士误食霉变粮食,如今岂可再委以重任?臣举荐太傅黄柏悟大人出任钦差!黄太傅乃文臣领袖,历届举子皆尊他为师,且素来公正严明,由他担任钦差,既能服众,也能查清延误真相!”

林文彦也附议道:“黄太傅清望素着,天下归心,正可彻查漕运延误之弊,以安民心!”

白党官员立刻反对,户部左侍郎周济民抢先开口,垂着眼,语气带着几分质疑:“陛下,黄太傅常年主管科举与外交,对漕运航道、粮草验收一窍不通,恐难胜任!还是王尚书更合适,他熟悉漕运流程,定能快速解决问题。”

几名白党官员连忙应声,“黄太傅虽德高,却不谙漕运实务!”“此乃急务,岂能交由外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请大家收藏:()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眼看争执又起,林文彦再次出声,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有一议。黄太傅德高望重,正可主持大局,安定人心,震慑那些暗中作祟之辈。然漕运疏浚、粮船调度乃专业实务,臣闻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赵衡,精于水利测算,曾主持通州河工,当年他督建的防冻淤水闸,至今仍在使用。可见,其对漕运航道之水文、淤塞之情状,朝中无人能出其右。更难得的是,赵主事任职十余年,从未参与党争,只潜心实务,此等只问实务、不问派系之人,最适合办漕运的差事。若命其为钦差副使,专司疏通航道、调度粮船之实务,必能事半功倍。”

萧衍目光扫过林文彦,又看向白丞相,语气放缓,似在认真权衡:“林尚书此议,老成谋国。黄太傅坐镇,掌查案问责之权;赵主事办事,专司实务执行,一文一务,倒也周全。白丞相以为如何?”

白丞相目光微闪,在心底快速盘算:黄柏悟是出了名的清流,只重名声不掌实权,不足为惧;那赵衡不过是个从六品主事,官职低微得几乎没入过他的眼,且素来“不沾党争”,想来也翻不起大浪。比起让王岱直接接手引来陛下猜忌,这“清流挂名 实干办事”的组合,反而更易掌控。他遂躬身道:“陛下圣裁,臣无异议。”

萧衍似松了口气般坐下,仿佛终于解决了一桩难题:“既如此,便命黄柏悟、赵衡三日内启程,务必尽快查清漕运延误缘由,疏通航道,缓解京城粮荒。”

退朝后,白丞相没回相府,径直去了仁寿宫。

太后白时雨正坐在暖阁内,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见他进来,放下茶杯,眼帘微抬:“父亲,哀家听说今日朝会,衍儿倒是少见的强硬。”

白丞相躬身坐下,指尖攥着衣摆,语气带着几分疑虑:“太后,臣实在不解,陛下突然罢免李嵩、周显,还派黄柏悟去漕运,莫非是察觉了什么?”

白时雨端起茶杯,指尖轻轻碰了碰杯沿,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嘴角压着冷笑:“察觉了又如何?他一个刚满二十的毛头小子,懂什么朝政?”她顿了顿,眼帘微垂,“黄柏悟虽说是文臣领袖,却常年管科举外交,对漕运一窍不通;那个赵衡,不过是个钻牛角尖的实务小官,没了户部的印信和漕运司的人脉,就算懂水利,能调动多少人疏浚航道?衍儿听林文彦的建议用他,分明是无人可用了。”

白丞相眉头稍展,仍带顾虑:“可陛下此举,总让人觉得不安……”

“有什么不安的?”白时雨放下茶盏,语气笃定,“父亲,咱们的根基又不在一个谏议大夫和漕运副使身上。他以为换两个无关痛痒的人就能整顿漕运?太天真了。”她看向白丞相,指尖捏着帕子,“父亲,您放心。让王岱把户部的粮库封得紧些,再让下面的粮商继续囤粮。等粮荒闹到百姓堵宫门,衍儿自然得求到咱们头上。到时候,征粮的差事还不是得落在咱们手里?”

白丞相闻言,终于露出笑意:“太后考虑周全。只要王岱掌了征粮权,只要粮脉握在咱们手里,就不怕陛下翻出什么浪花来。”

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二人从容却难掩算计的面庞。窗棂外,持续了数日的风雪终于暂歇,暮色为宫殿的琉璃瓦染上一层沉寂的灰蓝。他们全然不知,自己方才轻描淡写否决的那个“实务小官”赵衡,正是萧衍与林文彦精心挑选的“钝刀”。

无党无派的身份是他最好的掩护,而十年水利实务积累的人脉与能力,终将成为剖开漕运积弊、斩断白党粮脉的利刃。

此时的工部官署,赵衡刚接到任命诏书。他穿着半旧的青色官袍,正对着通州漕运图反复测算,指尖在“防冻淤水闸”的标记上轻轻点了点。下属进门禀报:“大人,白丞相府派人送来礼品,说是贺您升任副使。”

赵衡头也没抬,语气平淡:“原封退回,就说本官忙于准备启程事宜,无暇应酬。”待下属走后,他拿起桌上的密函。

那是林文彦派人送来的,只写着“陛下嘱:查清漕运延误真相,勿惧权奸”。

赵衡将密函点燃,灰烬落在铜盆里,与残雪融在一起。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眼底没有半分升职的喜悦,只有实干官吏面对弊政的沉凝:“延误粮运,祸及民生,此弊,必除。”

喜欢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请大家收藏:()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