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00章 熙宁变革之风

宋神宗的新宋 第100章 熙宁变革之风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01:56: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熙宁元年八月末,河北的天气终于透出一丝凉意,但大名府安抚使司内的气氛,却比盛夏更为灼热。

核田清册的试点已在沧州展开,王安石将具体事务交付给得力的属官,自己则带着一股近乎执拗的劲头,扑向了另一件在他看来更为根本的大事——水。

这一日,王安石与元绛并马而行,驰骋在沧州以南的旷野上。身后跟着几名精通水利的属吏和当地老农。

目光所及,大片龟裂的田地依然触目惊心,但一些低洼之地,河水退去后留下的肥沃淤泥,却已开始长出稀疏的绿意。

王安石勒住马,指着那片新绿,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对元绛道:

“厚之兄,你可见这淤泥之力?去岁大河(黄河)泛滥,虽成巨灾,然洪水所携泥沙,富含肥力,淤积之地,

稍加整理,便是上等良田!若能主动引导河水,淤灌贫瘠之地,化害为利,岂非天赐沃壤?”

元绛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沉吟道:“安石兄所见极是。然则,引水淤田,工程浩大,需开渠筑堰,耗费不赀。且水性无常,疏导不利,恐反成水患。”

“事在人为!”王安石语气斩钉截铁,“岂能因噎废食?

我等核出如此多的无主荒田,若不能使其变为沃土,安置流民、增产粮食,核田又有何用?治水如治病,需通其滞塞,导其壅淤!”

他越说越激动,翻身下马,抓起一把湿润的淤泥,在手中捻动,

“你看此土,何其肥沃!若能在河北诸水系,择其要害,系统规划,建闸开渠,汛期引洪淤灌,旱季则可蓄水抗旱!此乃一劳永逸之策!”

他转向身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河工,语气诚恳地请教:“老丈,依您之见,此地若欲引水淤田,当从何处着手?水势如何?土性如何?”

老河工见这位京里来的大官毫无架子,且问得在行,便也打开了话匣子,将本地水文土质一一道来。王安石听得极其专注,不时追问细节,甚至蹲在地上,用树枝画起了简易的水道图。

元绛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感慨。这位王判官,虽有几分书生的执拗,但其深入田间、不耻下问的务实作风,以及那种发现问题便非要寻根究底、找到解决之道的劲头,确实令人敬佩。

他提出的“淤田”之策,虽显大胆,却并非空想,而是基于实地观察和老农经验,蕴含着一种将自然灾害转化为农业资源的惊人魄力与智慧。

元绛隐隐感到,这套想法若能成体系,或将成为一套前所未有的农田水利之法。

就在王安石于河北沃野上构思他的水利蓝图时,运河命脉上的另几位干才,也正经历着关键的历练。

汴河与淮水交汇处,原堵塞之地。

经过近一个月的全力疏浚,漕运大动脉终于恢复了基本畅通。

但吕惠卿与曾布并未松懈,吕惠卿手持蔡确通过皇城司渠道送来的密报,对曾布冷笑道:

“师朴兄,蔡确送来消息,漕运初通,然沿途蠹吏已然复萌,旧有积弊,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我等就此返京,不出三月,此处必复堵塞如初!”

曾布精于算计,点头道:“吉甫兄所言极是。疏通河道易,疏通吏治难。若不革除旧弊,建立新规,朝廷投入巨资,终将付诸东流。”

吕惠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师朴兄,你且看我的手段!”

他当即以“权发遣制置漕运公事”的身份,连下数道钧令:

革除“长役”:将以往由地方征发的、效率低下的临时性河工,改为招募沿河贫民为“漕卒”,给予固定钱粮,专职疏浚维护,并将其表现与赏罚直接挂钩。

设立“漕券”:改革漕粮运输流程,设计一种新型文券(类似后世漕运提单),明确记录漕粮数量、起运、抵达时间,船户、押运官、接收仓吏均需签字画押,环环相扣,责任到人,极大减少了中途克扣、拖延和损耗。

严惩渎职:依据蔡确密报提供的线索,吕惠卿雷厉风行地查办了数名与地方豪强勾结、故意制造堵塞以索贿的漕运官吏,将其罪状张榜公布,枭首示众,以儆效尤。其手段之酷烈,令沿途官场为之震慑。

曾布则全力保障这些新措的财政支持,精确核算每一文钱的开销,确保吕惠卿的“重赏”和“严惩”都能落到实处。

二人一刚一柔,一破一立,配合日渐默契。运河的秩序,在他们的铁腕整顿下,开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

这番经历,也让吕惠卿更加坚信,欲成大事,必须敢于打破常规,任用酷吏,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而远在东南的蔡确,作为皇城司在江南的暗线,其权力和影响力也在悄然增长。

他利用密探网络,不仅为吕惠卿提供了精准的情报,更开始暗中梳理东南各路官员的政绩、能力乃至**把柄,汇编成册,通过特殊渠道直送汴京福宁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冷眼旁观着东南官场的积弊,心中已开始构画一套更为严密、高效的考核监察之法。赵顼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让他这颗原本可能被埋没的棋子,开始展现出锐利的锋芒。

八月三十夜,大名府安抚司。

王安石伏案疾书,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正在起草一份给安抚使富弼的条陈,题为《试论河北水利淤田事宜》。

文中,他将在沧州等地的见闻、与老农的讨论、以及自己的思考融为一体,初步提出了由政府主导,系统勘查水系,规划闸堰沟渠,募民兴修,以淤田改良土壤、以水利抗旱保收的构想。

虽然文笔尚显粗糙,体系也未完备,但其中蕴含的国家应积极干预农业生产基础建设的核心思想,已跃然纸上。

写罢,他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虽布满血丝,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他推开窗,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看到那片广袤而苦难的土地,正在等待着一场由他亲手推动的、翻天覆地的变革。

与此同时,汴京福宁殿的赵顼,也同时收到了来自河北王安石关于“淤田”的条陈摘要,以及来自运河吕惠卿、曾布关于漕运新政的奏报,还有蔡确密报的东南官场动态。

他一份份仔细阅读着,年轻的脸庞上,露出了久违的、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神情。

这些在他破格任用下崭露头角的官员,正如同几把锋芒各异的利剑,在帝国积弊最深重的几个方向上,奋力劈砍着。

他们的方法或有争议,他们的性格或有缺陷,但他们展现出的那种不墨守成规、敢于任事、追求效率的强大行动力,正是困顿中的赵顼最渴望看到的东西。

“新党”的雏形,或许还谈不上,但一股要求变革、崇尚事功的新生力量,已然在熙宁元年的重重危机中,破土而出,开始发出自己不容忽视的声音。

而这一切,都源于龙椅上那位年轻皇帝,不甘沉沦的意志与大胆的用人方略。九月的秋风,即将吹来,带来新的变数,也吹动变革的风帆。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