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7章 巡查禁军营

宋神宗的新宋 第127章 巡查禁军营

作者:梦想败给生活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01:56: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熙宁二年,正月初十。汴京城内依旧沉浸在新年的余韵中,走亲访友的百姓络绎不绝。

然而,在城西的皇家禁军大营,气氛却与城内的松弛截然不同。虽也悬挂着一些应景的红灯笼,但空气中弥漫的,是操练时扬起的尘土味、兵甲摩擦的金属声,以及一种无形的肃杀之气。

辰时三刻,数骑轻装简从的人马抵达营门。守卫的军士验过腰牌后,脸色骤变,慌忙欲行大礼,却被为首之人用眼神制止。

来人正是便服简行的皇帝赵顼,他身后跟着枢密使吕公弼,以及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侑——曹太皇太后的弟弟,一位在军中资历深厚、代表着外戚与将门势力的老将。

赵顼没有直接进入中军大帐,而是让曹侑引路,在吕公弼的陪同下,信步巡视起营区。他看得仔细,从士卒的营房、伙房,到校场上的日常操练。

看到一队正在练习枪阵的军士虎虎生风,赵顼驻足良久,微微颔首,对曹侑道:“曹将军带兵有方,将士们精气神十足,朕心甚慰。”

曹侑连忙谦逊,但脸上不免露出一丝自豪。

随即,赵顼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随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注:

“眼下还在年节里,上元灯会转眼即至。届时京城弛禁三日,百姓欢庆,人流如织。”

他目光扫过吕公弼和曹侑,“京畿安危,系于禁军一身。届时要多辛苦诸位,加派得力人手,协同开封府,加强各处巡查,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让百姓过个安稳祥和的佳节。”

这番话,于情于理,无懈可击。既体现了皇帝对将士的关怀(肯定其操练成果),更将禁军的职责与百姓的安乐联系起来,赋予其崇高的使命感。

吕公弼和曹侑自然凛然遵命,这番“节庆安保”的嘱托,完美地掩饰了赵顼此行的更深层目的。

巡视完毕,赵顼才在曹侑等人的簇拥下,步入戒备森严的中军大殿。

殿内,收到紧急通知的禁军主要将领——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的三衙高级军官们,已整齐肃立,甲胄在身,鸦雀无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敬畏与忐忑的气息。

赵顼在正中主位坐下,吕公弼与曹侑分立两侧。他没有立即说话,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那目光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让久经沙场的宿将们也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今日朕来,一为看望将士,二为……”赵顼顿了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与诸位爱卿,议一议我朝禁军的未来。”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知道,“禁军的未来”这几个字背后,指向的是什么——那项在去年因河北大灾而被迫暂停的“裁撤老弱、省兵汰冗”计划!

赵顼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核心:“去年,朝廷初行省兵之策,成效初显,裁撤安置一万四千余人。

然,河北突发巨灾,为防溃兵流民合流生变,不得不暂缓推行。”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实事求是的冷静,“如今,灾情渐稳,而我朝禁军员额庞巨,耗用国力泰半,冗员不除,精锐难兴。此乃关乎国运之大事,不容久拖不决。”

他看向身旁的吕公弼:

“吕枢密,你是具体操持此事之人。将今年的方略,尤其是如何做到‘汰弱留强、安置得当、不激军变’的细则,给诸位将军交个底。”

吕公弼应声出列,他神色肃穆,展开一份早已备好的文书。他没有宣读冗长的条文,而是提纲挈领,语气坚定:

“陛下圣虑深远。今年省兵,枢密院与三司议定,首要在于‘公允’与‘有序’。”

“其一,严立标准:以年龄、体能、技艺考核为准,绝不徇私。

其二,优给遣散:裁撤者,依例发放遣资,并令地方官府优先安置厢军或归农,确保其有生计。

其三,重点在‘留’:省兵之目的,是为优化员额,将节省之饷银,用于厚赏留任之精锐,更新甲胄器械,提升战力!留下的,必须是真正的虎贲之士!”

其四,分批进行:自京畿及北方诸路开始,稳扎稳打,绝不求快求急。

吕公弼每说一条,将领们的脸色就变幻一分。他们明白,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皇帝亲自带着枢密使前来,方案如此细致,决心已昭然若揭。

吕公弼奏罢,赵顼再次开口,他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帝王的威严:

“朕知道,此事艰难,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或许有人会想,法不责众,可以拖延搪塞,甚至暗中阻挠!”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但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此乃国策,势在必行!凡尽心竭力、秉公执行者,朕不吝封赏!

凡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乃至胆敢蛊惑军心者,无论职位多高,背景多深,朕必严惩不贷,以正军法!”

冰冷的警告之后,他的语气又缓和下来,带上了一丝推心置腹的意味:

“诸位将军,尔等皆是我大宋栋梁,应知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一支冗滥之师,空耗粮饷,于国无益,于尔等建功立业亦是无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若能借此良机,练就一支真正可战必胜的虎狼之师,则他日勒石燕然,封侯拜将,方有可期!朕与吕枢密,愿与诸位同心协力,共成此强军伟业!”

先严斥,后勉励,恩威并施,赵顼将权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老将曹侑:

“曹将军,你在军中德高望重,朕望你能率先垂范,协助吕枢密,将此事办妥、办稳。”

曹侑心中凛然,知道这是皇帝将他乃至背后的曹家都绑上了战车,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老臣遵旨!必当竭尽全力,整肃军旅,以报陛下天恩!”

看着曹侑表态,其余将领无论心中作何想,也纷纷躬身应诺:“臣等遵旨!”

赵顼微微颔首,知道今日的震慑与动员已经达到效果。他站起身:

“具体细则,吕枢密会与诸位详细商议。朕,只要结果。”说完,便起身离去,留下满帐心思各异的将领,和一项即将深刻改变北宋军事格局的艰巨任务。

离营回宫的路上,赵顼看着窗外依旧喜庆的汴京街景,目光深邃。他知道,裁军的刀锋已经再次举起,这一次,绝不能半途而废。熙宁二年,注定要在风浪中启航了。

一个时辰后,正午的阳光略微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但汴京各处禁军军营的气氛,却因一队队特殊人马的出现而骤然升温。

只见一批批由内侍省官员带领,由皇城司便装精锐押运的货车,分别驶入了京城内外的禁军大营,甚至连地位较低的厢军营地也未遗漏。

货车上满载着还冒着热气的生猪、整车的时蔬、一坛坛的美酒,以及成捆的厚实布匹。

押运的宦官或皇城司干当官,当着全体将士的面,高声宣布:

“陛下有旨!值此新春,特拨内帑,犒赏三军将士!感念诸位戍卫京师、保境安民之辛劳!望诸位谨守职责,共卫社稷!”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各营。士卒们看着那些实实在在的肉食、布匹,听着这是“官家自掏内帑”的赏赐,顿时欢声雷动!“陛下万岁!”的呼喊声在各处军营此起彼伏。

寻常士卒不懂朝堂大计,但他们认得酒肉,认得布匹,更认得这份“皇恩浩荡”。

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和严苛的命令,都更能收拢军心,尤其是在“裁军”风声鹤唳的敏感时刻。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