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50章 语惊四座 稚音中的冷酷决断

时间,仿佛在秦庄襄王那一声突如其来的询问中,骤然凝固了。

正殿内,所有原本聚焦于王座和吕不韦身上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瞬间跨越了那道屏风和晃动的珠帘,齐刷刷地投向了偏殿那个小小的、一直沉默如同背景的影子之上。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连殿外侍卫那规律如钟摆的脚步声,似乎也在这一刻消失了。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这寂静中,蕴含着太多的情绪——惊愕、好奇、审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等着看笑话的恶意(尤其来自某些与夏姬、成蟜关系密切的角落)。一个年仅六岁(虚岁)的稚子,在关乎边境安危、涉及军政方略的朝堂之上,能说出什么“见解”?莫不是童言稚语,徒惹人笑?

屏风之后,小柱子和那名东宫属官吓得脸都白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立刻冲上去捂住太子的嘴。小柱子更是心脏狂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他死死低着头,连呼吸都屏住了,心中哀嚎:天爷啊!大王怎么突然问起太子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然而,处于这风暴眼中心的嬴政,在那最初的、因被骤然点名而产生的一丝极其短暂的错愕之后,迅速恢复了那超越年龄的沉静。

父王的目光,隔着珠帘,带着鼓励,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吕不韦的目光,深邃难测,平静的表面下,是审度与好奇。

蒙骜的目光,锐利如鹰,带着军人特有的直接与审视。

还有那无数道来自文武百官的目光,如同无数根细密的针,刺在他身上。

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慌乱。脑海中,韩非那些冰冷的字句如同潮水般涌起,与司马韬沙盘上的杀伐、吏师贾律法中的严酷、以及自身在赵国经历的弱肉强食,瞬间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清晰而坚定的判断。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平稳,仿佛不是从一个孩童的胸腔中发出。然后,他缓缓地、却又异常坚定地,从那张小小的坐席上站了起来。

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与生俱来般的从容。

他整理了一下并无线索可理的衣袍(这只是个下意识的动作),然后面向正殿王座的方向,隔着那层晃动的珠帘,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揖礼。动作标准,一丝不苟,如同吏师贾严格要求的那样。

当他抬起头时,那张尚且稚嫩的脸上,没有任何孩童应有的怯懦或兴奋,只有一种近乎冰冷的平静。他开口了,声音还带着属于孩童的清亮质感,但语调却沉稳得令人心惊,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中:

“父王,儿臣有一言。”

简单的几个字,没有丝毫颤抖,没有丝毫犹豫。

秦庄襄王看着儿子那副小大人般的沉静模样,心中的讶异更甚,他抬手虚扶了一下,语气温和:“我儿但说无妨。”

吕不韦的眼中,兴趣之色更浓,他微微调整了一下站姿,准备仔细聆听。蒙骜则下意识地挺直了那本就笔直的脊背,浑浊却锐利的眼眸中,精光闪烁。

嬴政得到了父王的允许,不再耽搁。他微微昂起头,目光似乎穿透了珠帘,直视着问题的核心,用那清亮而沉稳的童音,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方才诸位大臣所言,儿臣皆已聆听。”他先是对之前的争论表示了关注,然后话锋陡然一转,直指吕不韦倾向于招抚的方案,“然,儿臣以为,招抚之策,看似仁德省力,实则——”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遗祸无穷!”

“遗祸无穷”四个字,如同冰珠落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上!一个孩子,竟然用了如此决绝、甚至带有批判性的词语,来评价位高权重的相邦提出的方案!

不等众人从这开篇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嬴政已经如同一位老练的辩士,开始层层剖析:

“此辈流民,非是安分守己、迫于生计之纯良百姓。”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观其行径,时而聚众为盗,劫掠商旅村庄;时而化整为零,隐匿乡里。此乃首鼠两端、狡诈刁悍之徒!其心性已定,绝非轻易可化!”

他完全摒弃了那种“迫于生计”、“可教化”的温情视角,直接从行为定性,将其打上了“刁悍之徒”的标签。

“今日,彼等迫于我大秦兵威,或为一时之粮秣,假意受抚。”嬴政继续推进他的逻辑,目光冷静得可怕,“然,异日若粮秣耗尽,或遇他国细作煽动利诱,以其狡诈刁悍之性,必复为乱!届时,彼等已熟知我边境地理民情,其为祸之烈,必将远胜今日!此非安边,实乃养痈遗患!”

这番分析,彻底撕破了“招抚”那层“成本低”、“显仁德”的温情面纱,直指其背后可能带来的、更长远的、更巨大的安全隐患!他将这些流民视为必须根除的“痈疽”,而非可以感化的“子民”!

然后,他抛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与之前廷尉的单纯强硬不同,他的方案带着更强的目的性和理论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反之,剿,虽耗军资,看似劳师动众,”他承认了军事行动的成本,但立刻话锋一转,“然,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将此股顽匪彻底铲除,方可保我边境长久安宁!”

但这还不是他论述的核心。他最惊人的部分,在于他将这次具体的边境剿匪行动,提升到了国家统治哲学的高度:

“且,此举更可借此警示四方:凡触犯我大秦律法者,无论缘由,无论身份,绝无幸理!法之威严,不容挑衅!”

他的声音在这里微微提高,带着一种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近乎冷酷的决绝:

“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请父王明鉴!”

“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

这十个字,如同黄钟大吕,轰然响彻在整个大殿!

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具体问题的争论,而是直指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法律的绝对权威,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任何出于“仁德”、“成本”考虑的妥协,如果损害了法律的威严,从长远看,都是对国家的削弱!

他的话音落下,余音似乎还在梁柱间萦绕。

大殿之内,陷入了一种比刚才更加深沉、更加诡异的寂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这……这是一个六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

这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

这犀利到直指核心的洞察!

这超越具体事务、直达统治本质的概括!

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孩子的稚语,更像是一位深谙法家精髓、久经宦海沉浮的老成谋国之士的奏对!

刚才还在争论的廷尉和大田令,张着嘴,愣在原地,脸上的表情复杂无比。廷尉在震惊之余,隐隐感到一种被“超越”的汗颜,太子的观点比他的单纯“清剿”更具深度和理论高度;大田令则面色一阵红一阵白,太子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将他那套“仁德”、“招抚”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

秦庄襄王也彻底愣住了,他看着珠帘后那个小小的、却仿佛散发着无形气场的身影,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儿子的话,与他内心倾向于采纳的、吕不韦那“周全”的方案,截然相反!但不知为何,儿子那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以及那句“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却像重锤一样,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震动。

吕不韦那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他的眼神深处,惊讶、欣赏、审视、以及一丝极其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飞快地交替闪过。他精心构建的、看似无懈可击的“最优解”,竟然被一个六岁的孩子,用如此直接而冷酷的方式,指出了潜在的巨大隐患,并提出了一个基于不同哲学根基的、更加铁血的替代方案!这个孩子……比他想象的,还要……特别!

然而,最先打破这死寂般沉默的,却不是文官,而是武将队列中,那位一直沉默的老将——蒙骜!

“好!!”

一声如同洪钟般的喝彩,猛地炸响!

只见蒙骜猛地踏前一步,因为激动,他那古铜色的脸庞都泛起了红光,一双虎目之中精光四射,毫不掩饰其中的激赏与赞同!他对着嬴政的方向(尽管隔着珠帘),洪声说道:

“太子殿下所言,鞭辟入里,深得兵家与法家之要!老臣附议!!”

他声若雷霆,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也格外有力量!

“此等反复无常、狡诈凶悍之徒,岂是仁德所能感化?唯有雷霆手段,方能彰显我国威军威,方能真正震慑四方,保境安民!太子殿下年纪虽小,见识却远超常人!老臣佩服!”

蒙骜这一带头,他身后几位同样出身军旅、性格耿直的将领,也纷纷出列,躬身附和:

“臣附议!”

“蒙老将军所言极是!太子殿下明见!”

“剿匪安边,正合兵家之道!”

一时间,武将队列中,赞同之声此起彼伏。他们未必完全理解了嬴政话语中深层的法家思想,但太子那“永绝后患”、“彰显国威军威”的决断,无比契合他们作为军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一刻,嬴政这番冷酷的言论,竟然意外地赢得了秦**功集团一批实力派人物的公开支持!

朝堂上的风向,瞬间发生了微妙而显着的变化!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王座上的秦庄襄王,以及那位依旧沉稳如山、却目光深邃的相邦吕不韦身上。

秦庄襄王看着下方明显分为两派的局面,一边是相邦吕不韦倾向于招抚的“周全”之策,一边是太子嬴政提出、并得到蒙骜等将领支持的“铁血”之策,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犹豫和权衡之中。

而嬴政,在说完那番石破天惊的话语之后,便重新安静地坐回了自己的席位,恢复了那副沉默观察的姿态,仿佛刚才那个语惊四座的人不是他一般。只有他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一丝几不可察的、属于思考者的光芒,仍在静静闪烁。

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投了出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已经荡开,至于最终会引向何方,他拭目以待。而他更在意的,或许是那位“仲父”接下来,会如何落子。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