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51章 仲父的嘉许与心底的波澜

朝会散去,那肃穆而压抑的气氛仿佛被殿外涌入的空气悄然稀释。文武百官们怀揣着各异的心思,躬身退出宏伟的正殿。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经过偏殿那仍在微微晃动的珠帘时,仍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瞥上一眼,试图捕捉到那个小小身影的踪迹,脑海中回荡的,依旧是那清亮稚嫩却又冰冷彻骨的“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的论断。今日之后,无人再敢将这位年仅六岁的太子,仅仅视为一个需要呵护的稚子。

嬴政随着父王和吕不韦,移步至殿后一处更为精致却也更为私密的暖阁。这里的熏香不如正殿浓烈,光线透过雕花的窗棂,显得柔和了许多,但空气中弥漫的那种无形的、关乎权力与未来的张力,却丝毫未减。

果然,刚一落座(子楚居于主位,吕不韦与嬴政分坐两侧),吕不韦便率先开口,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他脸上洋溢着一种毫不掩饰的、近乎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此具有感染力,仿佛刚才在朝堂上被太子直言“遗祸无穷”的并非他的提案一般。

他转向秦庄襄王子楚,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赞叹(至少听起来是如此):“大王!今日太子殿下于朝堂之上,真可谓一语惊四座,石破天惊啊!” 他微微侧身,目光落在嬴政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欣赏、欣慰,如同一位匠人终于看到了自己精心雕琢的璞玉绽放出夺目光彩。“天纵奇才!见解之深刻,逻辑之缜密,尤其那句‘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更是直指我大秦强盛之根基,远超臣之预期!实乃大秦之福,社稷之幸!”

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显得极为大度和豁达,仿佛太子的卓越,就是他吕不韦最大的成功与欣慰。

子楚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心情亦是复杂难言。惊愕过后,自然是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他伸手,习惯性地想去摸摸嬴政的头,就像寻常父亲对待出色的儿子那样。然而,手伸到一半,却微微顿了一下。眼前的嬴政,身姿笔挺地跪坐在那里,眼神平静,方才在朝堂上散发出的那种冰冷气场似乎已然收敛,但一种无形的、初具雏形的威严,却仿佛已然萦绕其身。

子楚的手最终还是落在了嬴政的头上,轻轻抚摩了两下,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慨:“我儿……真的长大了!竟有如此见识!父王……父王心中甚慰!” 他顿了顿,似乎想找出更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最终却只是重复道:“甚慰啊!”

这欣慰是真实的。哪个父亲不望子成龙?尤其是一位君王,看到继承人如此早慧、如此不凡,那种后继有人的踏实感,足以冲散许多忧虑。然而,在这欣慰的底层,一丝极其微妙、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涌动。是自豪,但似乎……也有一点点被那光芒无意间刺到的、轻微的恍惚。儿子的成长速度,快得超乎想象,那雏凤清声,不仅震慑了群臣,似乎也让他这位父亲,隐约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一种“青出于蓝”可能带来的、身份与情感上的微妙失衡。这感觉一闪而逝,快得让他自己都来不及捕捉,更不愿深究。

他迅速将这点异样情绪压下,借着吕不韦的话头,也是基于方才朝堂上已然倾斜的态势,做出了最终决断,声音恢复了君王的沉稳:“既然太子与蒙老将军等皆认为剿优于抚,那便依我儿之见。蒙骜老将军!”

侍立在一旁的内侍立刻躬身应诺。

“传寡人诏令,北地流寇之事,全权交由上将军蒙骜处置,务求速战速决,永绝后患!” 这道命令,彻底为今日的朝议画上了句号,也标志着嬴政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参与国政,便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并且是以一种如此强势的方式。

“老臣领旨!” 蒙骜声如洪钟,显然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他告退时,又特意向嬴政投去一个激赏的眼神,这才大步流星地离去。

暖阁内,暂时只剩下了“一家人”。

吕不韦脸上的笑容未曾减退,反而更添了几分探究的意味。他身体微微前倾,以一种长辈兼师者的温和姿态,看向嬴政,开始了新一轮的“问话”。这问话,看似是出于关心和鼓励,实则是更深层次的评估与试探。

“太子殿下,”吕不韦的声音放缓,带着引导的意味,“方才朝堂之上,殿下思虑周全,令臣叹服。不知殿下是如何想到,‘招抚’之举,长远来看,竟可能‘遗祸无穷’的?可是近日读《韩非子》有所得?”

他问得具体,目光也紧紧锁定着嬴政,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他想知道,这番言论,究竟是灵光一现的聪慧,还是真正建立在对法家思想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独立判断?是记住了他教授的条文,还是已经能够灵活运用于复杂的现实情境?

嬴政抬起眼眸,迎向吕不韦的目光。那眼神清澈见底,如同山涧未被污染的溪流,坦诚得几乎让人无所适从。他没有丝毫怯场,也没有因为刚刚受到高度赞扬而流露出得意,只是用一种平铺直叙的、与他年龄不符的冷静语气回答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仲父,读《韩非子·五蠹》篇有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又言‘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吏师贾亦常教导,法之威严,在于其必行,在于其平等,无分贵贱,触之必究。”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思考融合。

“儿臣便想,那些流寇,劫掠村庄,杀伤吏民,已然是‘犯禁’之举,触犯了我大秦律法。若因其势大或为省事,便以粮秣官职招抚,等同于告诉所有人,触犯律法者,非但可以不受惩罚,甚至可能获得奖赏。那么,日后若有其他生活困苦之人,或是本就心存侥幸、好逸恶劳之徒,是否会竞相效仿?长此以往,法令的威严何在?‘民听于威’又从何谈起?”

他的逻辑链条清晰得可怕,从一个具体的“犯禁”行为,引申到对国家法律普遍威慑力的损害,再推及到可能引发的恶劣社会效应。这已经不仅仅是引用典籍,而是在进行一种基于法家核心理念的政策推演和风险评估。

吕不韦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但心底那刚刚泛起的一丝微澜,也似乎随之扩大了一圈。他继续追问,语气更加和蔼:“殿下思虑深远。那么,关于‘法立则威行,威行则国强’此句,又是如何领悟的?可是有感于商君变法之成效?”

这一次,嬴政没有立刻引用书本,他微微偏头,似乎想到了什么,那清澈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与朝堂上相似的冷意。

“儿臣在赵国时,”他声音依旧平稳,但提及赵国,似乎总能让他的语气带上一种本能的坚硬,“曾见街市有恶少欺凌弱小,周围人或是畏惧,或是漠视,无人敢管,也无人愿管。后来有一巡街吏卒,依法将其擒拿,当众鞭笞,悬首示众三日。自那以后,那条街市,再无恶少敢公然横行。”

他抬起眼,再次看向吕不韦,也顺带扫了一眼正凝神倾听的子楚:“儿臣便想,一个人,若自身无力,便会受欺辱。一个国家,若法令不彰,威严不立,便会内忧外患,如同那被欺凌的弱小。商君变法,使秦国法令严明,赏罚分明,人人皆知努力耕战可获爵位,触犯律法必受严惩,所以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国力日强。反之,若法令可以因时、因人、因势而妥协,” 他在这里,似乎无意地,又似乎有意地,再次触及了吕不韦那“灵活”的招抚政策,“则人人皆存侥幸之心,强者恃力凌弱,智者钻营法令,国家看似稳定,实则根基已开始动摇。唯有让所有人,无论是边陲流寇,还是朝堂重臣,都明确知道,触犯律法,绝无幸理,才能真正树立起不可挑战的威严。有了这威严,政令才能畅通,军队才能效死,国家才能不断强大,最终……扫灭六国,成就一统之业。”

他将一个童年的见闻,与国家的强盛之道联系了起来,最后更是直接点出了“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终极目标。这视野,这格局,再次让子楚和吕不韦心中一震。

尤其是吕不韦。他发现,嬴政不仅记住了他教的法家理论,更能结合自身经历(哪怕是并不愉快的经历)和现实观察,进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坚定乃至偏执的认知。而且,那种对“绝对秩序”、“彻底解决”(如“永绝后患”、“绝无幸理”)的偏好,那种不容置疑、不容妥协的决绝,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烈、还要根深蒂固!

这头幼虎,不仅长得快,其血脉中流淌的,似乎是一种更为纯粹、更为酷烈的法家野性!与他吕不韦所倡导的、兼收并蓄、更讲究权变与平衡的“杂家”之道,隐隐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面对吕不韦这看似鼓励、实为探问的层层深入,嬴政始终对答如流,言辞清晰,逻辑严密。但他的眼神,始终是那种清澈而直接的目光,里面充满了求知欲和表达欲,却并无太多寻常孩童面对权威师长时应有的那种敬畏、依赖甚至是讨好。他更像是在与一位学识渊博、值得尊敬的先生进行一场平等的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对方的意见,但内心深处,那由韩非思想和自身经历共同铸就的认知框架,已然坚不可摧。

吕不韦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赞许,他频频点头,口中说着“殿下悟性非凡,臣受益匪浅”之类的话。然而,在那笑容和赞语之下,一丝极细微、极隐蔽的警惕,如同投入古井的微石,在他心底最深处,漾开了一圈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这头幼虎,似乎长得太快了些……而且,野性难驯啊。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那个执笔描绘蓝图、塑造未来君王的人。但现在,他隐约感觉到,这块“璞玉”自有其坚硬的纹理和内在的脉络,并非可以随意雕琢。今日朝堂之上,嬴政凭借法家思想初露锋芒,赢得了蒙骜等军方势力的好感,这固然是吕不韦乐于见到的(毕竟秦国以法立国,军队是根基),但嬴政展现出的那种独立甚至可能偏离他吕不韦掌控的思维倾向,却让他不得不开始重新评估未来的棋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或许,是时候需要一些……其他的“平衡”力量了?吕不韦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掠过窗外远处那属于后宫方向的层层殿宇楼阁。

而此刻的嬴政,在完成了这番“答辩”之后,便安静地坐在那里,目光低垂,看着自己腰间佩玉的流苏,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只有那微微抿起的唇角,透露出一丝不为外人所察的、属于思考者的专注。他似乎在消化刚才的对话,又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些关于权力、关于人心、关于这庞大国家机器运转规则的,更为本质的“为什么”。

子楚看着这对“师徒”间的交流,心中百感交集。儿子的优秀让他自豪,吕不韦的尽心辅佐也让他感激。他乐于见到他们相处融洽,共同为大秦的未来努力。然而,不知为何,看着吕不韦那深不见底的笑容,和儿子那过于早熟冷静的侧脸,他内心深处那丝微妙的异样感,似乎又隐约浮动了一下。他甩了甩头,将这莫名的情绪驱散,笑着对吕不韦道:“仲父教导有方,政儿方能有所进益。日后,还需仲父多多费心。”

“此乃臣分内之事,大王言重了。”吕不韦躬身应答,姿态恭谨无比。

暖阁内的对话,在一种看似和谐融洽、实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告一段落。然而,今日朝堂上那石破天惊的一幕,以及此刻在这暖阁中埋下的微妙种子,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波澜。嬴政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不仅改变了一项边境政策的走向,更悄然改变了秦国权力核心中,那最微妙的人际关系与未来格局。

而对于嬴政本人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权力的滋味,如同最醇厚也最危险的美酒,初尝一滴,便已在他心中点燃了熊熊的火焰,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他需要答案,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掌控天下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才能真正地、完全地,握于自己手中。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