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 第43章 报纸问世,舆论掌控者!

楚小小把最后一页医书校样折好时,窗外的天已经泛白。晨光透过窗棂落在桌上,照见砚台里凝结的墨渍,还有旁边摊开的一张粗糙草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字:“医学院首批毕业生今日结业,十名学生将赴边关军营任职”“金银花治外伤感染验方公开,附详细炮制法”。

“这是什么?”楚景渊推门进来,手里提着刚买的豆浆油条,看见那张草纸时挑了挑眉,“又在琢磨新东西?”

“给百姓看的‘消息纸’。”楚小小咬了口油条,指着草纸解释,“你想啊,医学院的方子再好,百姓不知道也没用;边关打了胜仗,城里商户还在传谣言,多耽误事。要是能把这些事印出来,贴在市集、茶馆,大家不就都清楚了?”

楚景渊拿起草纸,指尖划过“金银花验方”几个字:“这法子倒是新鲜。可怎么印?总不能靠手抄吧?”

“我问过印书馆的老掌柜了,他们有活字印刷,就是成本高点。”楚小小从抽屉里翻出个账本,“你看,绸缎庄张掌柜愿意出纸钱,李掌柜捐了油墨,连城南的木匠都来帮忙做报架——他们说,这东西能让生意更好做。”

正说着,林潇然风风火火闯进来,手里挥着张揉皱的黄纸:“你们看!有人在城里贴告示,说医学院的学生是‘妖术传人’,用的药是‘巫蛊之物’!”

楚小小接过黄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满是恶意揣测。她捏紧纸角,指节泛白:“是刘太医的手笔。他上次想偷我们的验方被抓,怀恨在心呢。”

“我去撕了他的破告示!”林潇然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

“别去。”楚小小拦住她,眼神亮得惊人,“撕了他还会再贴。咱们用自己的‘消息纸’说话。”

三天后,京城的市集、茶馆、城门旁突然多了些奇怪的木架,上面挂着一张张油墨印刷的纸,顶端印着三个黑体大字——《京城新报》。

第一个凑过去看的是个挑着菜担的老汉。他不识字,拉着旁边的书生问:“后生,这上面写啥呢?”

书生念道:“头版——医学院毕业生救治伤兵实录:上月边关遭遇突袭,五名学生用‘清创术’救下十七名重伤士兵,无一感染……”

“清创术?是不是楚姑娘说的,伤口要用烈酒洗、用针线缝?”老汉突然插话,眼里发亮,“我儿子在军营,上次来信说伤了腿,我正愁呢!”

“后面还有验方!”书生指着另一栏,“金银花三钱、蒲公英五钱,加水煮沸……治外伤发炎,医学院免费教认药!”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有识字的念出声,没识字的竖着耳朵听。有人说:“我就说楚姑娘的法子管用,上次我家娃磕破头,用了那方子,三天就结疤了!”也有人问:“报架在哪儿?我要把这报纸带回去给我那当大夫的兄弟看看!”

楚小小躲在茶馆二楼,看着楼下越聚越多的人,嘴角忍不住上扬。楚景渊递给她杯热茶:“你这招‘以纸攻纸’,比林潇然撕告示管用多了。”

“这才刚开始。”楚小小指着报纸角落,“我加了个‘百姓问答’栏,谁有疑问都能写纸条送过来,我们登报解答。刘太医不是说我们是妖术吗?咱们就让百姓自己判断。”

果然,第二天就有读者送来纸条:“楚姑娘,用针线缝伤口,肉会不会长歪?”楚小小让学生画了张缝合示意图,配文:“针线消毒后沿伤口对齐缝合,皮肉自然贴合,比任其溃烂更易愈合”,登在新一期报纸上。

还有商户问:“最近米价涨得厉害,是不是有人囤粮?”楚小小派学生去查,发现是几个粮商勾结抬价,当即在报纸上曝光他们的名字和囤粮地点。没过两天,官府就顺藤摸瓜抄了粮仓,米价应声回落。

《京城新报》火了。有人专门早起去抢报纸,茶馆老板把报纸贴在墙上,客人边喝茶边讨论;甚至连宫里的太监都偷偷托人带报,想看看上面有没有医学院的新方子。

刘太医的告示没人信了,他气得把自己关在药铺里,却发现以前的老主顾都不来了——人家宁愿去医学院的义诊点排队,也不愿再买他那些“只止痛不治病”的药膏。

这天,楚小小正在整理百姓送来的纸条,突然发现张特殊的纸条,字迹娟秀,却透着焦虑:“我是城西绣坊的绣娘,我女儿得了‘天花’,大夫都说没救了,楚姑娘有法子吗?”

旁边的学生脸色发白:“天花是绝症啊……”

楚小小却想起在边关时,老郎中说过,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第二次。她猛地站起来:“去报馆!这期加印!”

新一期《京城新报》加印了整整五千份,头版只有一句话:“求问:谁家有得过天花且痊愈的人?烦请告知住址,急需取其痘痂研粉,或可救一女童性命!”下面留了医学院的地址。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当天下午,就有十几个得过天花的百姓赶到医学院,其中有个白发老太太,颤巍巍地说:“我小时候得过,听我娘说,把痘痂吹进鼻孔,或许能保孩子不得重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楚小小眼睛一亮——这和她模糊记得的“人痘接种术”不谋而合!她立刻带着老太太去绣坊,小心翼翼地按古法操作。七天后,绣娘抱着痊愈的女儿来谢恩,跪在地上哭着说:“是《京城新报》救了我们娘俩的命啊!”

这事登上报纸后,《京城新报》彻底成了京城百姓的“定心丸”。有人送来自家的草药秘方,有人揭发贪官污吏,甚至有小贩把报纸上的“物价行情”抄下来,当成进货指南。

楚景渊看着楚小小趴在案头改稿,笔尖在“下期预告:揭秘官仓粮食霉变黑幕”上停顿片刻,突然开口:“你现在可比父皇的圣旨还管用。”

“不一样。”楚小小放下笔,眼里映着灯火,“圣旨是命令,报纸是说话——让百姓说话,也让道理说话。”她指着窗外,“你看,以前大家遇见事只能叹气,现在知道了,写张纸条投进报箱,或许就能有改变。”

林潇然提着壶酒进来,往桌上一放:“别改了!印书馆老掌柜说,这期报纸刚印出来就被抢光了,连皇城外都有人在传!”她拿起一张,指着角落的“征稿启事”笑,“居然还有人投稿说你坏话,你也敢登?”

“为什么不登?”楚小小拿起那篇稿子,上面把她骂得狗血淋头,说她“一介女子干政,不守妇道”。“让他说,后面我加了段回复:‘女子行医,救的是人命;报纸说话,讲的是道理。守妇道不如守公道,你说对吗?’”

林潇然笑得拍桌子:“怼得好!我看谁还敢嚼舌根!”

深夜的报馆里,油墨味混着茶香弥漫。楚小小看着排好的版样,突然想起刚开医学院时,有人说她“异想天开”;想起第一次贴《京城新报》时,有人担心“这东西长不了”。可现在,木架上的报纸换了一期又一期,百姓的笑脸越来越多,那些质疑的声音,早就被淹没在“下期什么时候出”的追问里了。

“楚景渊,”她突然开口,“你说,要是把报纸送到边关去,让士兵们知道家里安好,让百姓知道边关的英雄,会不会更好?”

楚景渊望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明白——这丫头从来不是在“折腾”,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散落的人心一点点连起来。就像这报纸上的铅字,单个看微不足道,排在一起,就能连成照亮世道的光。

他拿起一张刚印好的报纸,上面印着医学院学生在边关巡诊的照片,配文:“医者走千里,药香过长城”。阳光透过窗,落在字里行间,像撒了层金粉。

楚小小知道,报纸不是终点。以后还要开女子学堂,让绣娘、农妇也能识字;还要编《农桑新报》,教百姓种出更好的粮食。但眼下,看着手里的报纸,她突然想起那个被救的女童,想起老太太说的“痘痂救人”,想起市集上百姓讨论验方时的认真——原来让日子变好,不用靠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让该被看见的被看见,该被听见的被听见。

窗外的报架旁,又有人在排队了。天还没亮,可那一张张仰着的脸,已经比晨光更亮。

喜欢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