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当销冠 > 第161章 舆论战的锋芒

我在大明当销冠 第161章 舆论战的锋芒

作者:墨染山河予你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5:10: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八月的应天城闷热得如同一个密不透风的巨大蒸笼,烈日炙烤着青石板路,空气中浮动着秦淮河特有的湿润水汽与市井喧嚣。然而,比这酷暑更灼热的,是河畔茶楼里前所未有的沸腾景象。只见各家茶馆人满为患,说书先生站在台上,醒木“啪”地一声脆响,满堂茶客顿时屏息凝神,不约而同地伸长了脖子——今日这出新编的《清官智斗豪强》,街头巷尾早有传闻,说是直指那郑王府侵占民田、欺压百姓的勾当!

“列位看官请听真!”说书人唾沫横飞,手中折扇“唰”地指向北边郑王府别院的方向,虽未明言,其意自明,“且说那戏文里的恶霸赵员外,官府的鱼鳞册上明明只记了百亩田产,背地里却强取豪夺,霸占了上千顷的良田沃土!”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悲愤,“可怜那些佃户,饿得面黄肌瘦,只能啃食树皮草根,那赵员外竟还要逼着人家用亲生女儿来抵租债!天理何在啊!”

二楼临河的雅间里,竹帘低垂,陆子铭透过缝隙冷静地观察着街面与茶楼内的动静。他现代人的营销思维正在高速运转——这出精心策划的大戏,正是他亲自操刀的“舆情导向方案”关键一环。从说书先生的人选、戏文剧本的每一个字眼,到茶楼今日特供的点心折扣,无一不是经过精密计算,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民众情绪,将郑王府的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东家,第三场开始了!”孙猴子像一阵风似的窜进雅间,压低声音兴奋地报告,“郑王府那帮家奴果然在台下按捺不住开始砸场子,结果被咱们事先安排好的‘热心茶客’狠狠教训了一顿,个个鼻青脸肿!”他口中的“茶客”,实则是王大锤精心挑选并严格训练的护院所扮,专为应对此类捣乱而生。

突然,戏台侧幕布一阵晃动,钻出一个唱莲花落的盲艺人。他也不报幕,弦子猛地一拨,开口唱出的词句便如惊雷炸响:“诸位看官听我表一表,海外有个郑阎王!私通倭寇运刀枪,要断大明脊梁骨!”这唱词直白激烈,与原本精心设计的含蓄剧本大相径庭,听得陆子铭不由得扶额——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憨货,竟把他苦心安排的棋局全给打乱了!

然而,效果却出奇地好。台下百姓一听到“倭寇”二字,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瞬间炸开了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当场将手中的茶碗摔得粉碎,颤声喝问:“这……这唱词所言,可是真的?那郑王府当真敢行此通倭卖国之举?!”

混乱之中,沈墨璃却依旧沉静,在一旁仔细核对着今日戏文宣传的各项支出。她的指尖划过账本某一页时突然顿住,秀眉微蹙:“这个盲艺人……账上记录,他昨日竟在不同场次领过三回赏钱。”她取过炭笔,在记录着“倭寇”词句的纸页旁轻轻画了个圈,低声道,“而且,班主私下告知,此人籍贯本是松江,早年倭乱时,全家皆死于倭寇之手……”

陆子铭心中猛地一凛。这绝非偶然!分明是有人借机加戏,要将水搅浑,甚至可能想将“通倭”的脏水反泼过来!他急令手下追查那盲艺人的下落,然而那人就像一滴水融入了人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后台角落遗落了半截系着诡异红绳的倭刀样式饰物!

更蹊跷的事情接踵而至。次日,南京城内大街小巷突然流传起一种木版画,画面内容直指郑王府货船暗藏兵械,构图精细,落款处竟赫然印着“海防司缉私图录”的字样!负责江宁巡按的御史大人气得在衙门里直跳脚,连声咆哮:“荒唐!本官何曾发布过此等图画!”

徐光启闻讯,举着放大镜仔细查验那木版画的印痕,片刻后突然惊呼:“这雕工技法……绝非中土风格,倒像是闽浙沿海一带流传的倭风!”他的指尖点向画中刀剑纹饰里一个极不起眼的细节,“诸位请看此处,这隐在刀纹里的菊花卷草纹,乃是日本武士极其偏爱之物!”

舆论战火迅速升级,双方手段层出不穷。万商会旗下散布于南京各处的三十六家茶馆同时推出特供“清丈茶”——每买一壶,便附赠一本精心编撰、通俗易懂的《均田益民说》小册子;郑王府则不甘示弱,暗中资助乃至煽动大批流民,接连冲击万商会旗下的茶楼说书场,短短数日竟砸毁了七间场子。

面对如此猖獗的反扑,陆子铭果断祭出了杀手锏:他命人在贡院前最开阔的广场上搭起高台,广发帖子,举办一场公开的“清丈田亩利弊辩论会”!所请的辩论者并非当世名儒,而是特意从周边受田亩问题困扰最深的村镇请来的朴实老农。一位脊背佝偻如弓的老汉,在众人注视下颤巍巍地举起手中那卷磨损严重的田契,老泪纵横:“青天大老爷们明鉴啊!俺家祖传的十亩水浇地,在官府的鱼鳞册上莫名其妙就只剩下了三亩!七年来,俺们全家一直是按十亩交税,整整多交了七成的血汗钱啊!”此言一出,现场感同身受的百姓哭声震天,群情汹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明当销冠请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当销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郑王府的反击则更为阴毒。他们不惜重金收买了一批落魄戏子,连夜编排出一出新戏《妖商惑众》,在城中另一处热闹场地开演。戏中,陆子铭被丑化成勾结红毛番、意图倾覆大明的无良奸商,而沈墨璃更是被恶意污蔑为来自海外的妖女,施展邪术蛊惑人心!王大锤在台下看得怒火中烧,几次三番要冲上台去砸了那戏台,都被陆子铭死死按住:“沉住气!他们越是如此疯狂,越是说明他们怕了!这正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表现!”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中元节。依照往年惯例,南京城百姓要在秦淮河上放河灯祭祀水中冤魂。然而今年的河灯却显得格外奇特——几乎每一盏莲花状的河灯灯壁上,都工工整整地糊着书写有“清丈田亩”、“为民请命”等字样的倡言书纸!更绝的是,数十盏特制的大型灯船在水中排列组合,竟巧妙地拼出了“为民请命”四个触目惊心的大字,顺着水流,浩浩荡荡直漂到郑王府后院的高墙之下!

“查!给本王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郑王世子在内堂暴怒如雷,珍贵的瓷器玉器砸了一地。管家战战兢兢地捧上一盏被打捞起来的河灯,声音发抖:“世子爷息怒……您看这灯底……刻、刻着像是倭国的徽记……”

深夜的万商会密室内,灯火通明。众人围桌而坐,对着那半截倭刀饰物和河灯残片愁眉不展。宋应星忽然用一把小巧的银镊子,小心翼翼地从灯纸边缘夹起一丝纤维,在灯下反复观瞧,语气肯定:“错不了!这种桑皮纸,质地特殊,其产地仅限于倭国的九州岛!”徐水启在一旁补充道:“据沿海抗倭志士所言,倭寇劫掠时,尤其偏爱抢夺此类纸张,常用来书写勒索信函!”

沈墨璃却一直对着那半截系着红绳的倭刀饰物默默出神。她无意识地用指甲轻轻刮开那看似普通的红绳结,竟发现绳结内部巧妙地藏着一小片烧焦的布条——将其展开,上面竟用金线绣着一个郑王府内部使用的暗记!“爹爹生前曾隐约提过……”她突然抬起头,脸色变得惨白,“他说,东南倭患之所以屡剿不绝,盖因常有沿海豪族为从中分得赃物利益,暗中行那养寇自重之举……”

三日后的傍晚,皮莱资行色匆匆地登门拜访。这位一向从容的葡萄牙商人此刻脸色铁青,屏退左右后,才压低声音急切说道:“我在日本长崎的可靠线人刚刚冒死送来密报,称有大明亲王府邸的使者,秘密接触了萨摩藩的岛津氏,意图雇佣三百名精锐倭兵,以‘护商’为名,随他们的船队行动!”他随即摊开随身携带的南洋海图,手指重重地点在对马岛的位置,“而且,线报确认,已有不少倭船正在此处海域集结!”

陆子铭闻言,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这手法,这运作模式,简直像极了他所知的现代黑帮雇佣兵操作!他强压下心惊,急声问道:“可有办法截获他们往来勾结的确凿证据?”

“难!极其困难!”皮莱资苦笑着摇头,“那些倭人只认黄白之物,口风极严。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若是有人愿意出双倍,甚至三倍的价钱,或许……或许可以买通其中部分倭寇头目,让他们临阵反水,甚至提供对方雇佣他们的证据……”

正当陆子铭权衡此计的风险与可行性时,沈墨璃突然抱着一个略显陈旧的小木箱快步走入。她双手微微颤抖着,从箱中取出一封已然泛黄的书信,小心翼翼地展开:“这是……万历二年,父亲写给时任闽浙总督的私信副本。”她的目光扫过信纸,声音带着哽咽,“信中明确写道:‘倭患频仍,屡剿不绝,盖因沿海豪绅暗通款曲,以助剿之名行分赃之实……’”信纸的末尾,一行颜色深沉的朱批赫然在目,触目惊心:“郑府涉深,慎查。”

夜阑更深,梆子声咽哑。陆子铭望着桌上铺开的海图、密信以及那诡异的倭刀饰物,忽然对身旁一脸凝重的徐光启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徐大人,看来咱们这把舆论战的火,烧得够旺,真把藏在暗处的倭寇给炸出来了。”

喜欢我在大明当销冠请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当销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