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45章 天下之水汇皇城

今天是九九重阳,大明休沐的假日。

出幽闭室,斡特砝壳也进皇城了,捧着一身红甲。

卫时觉张开双臂,两人立刻着甲。

迈步出大门,院内站着百名红盔,威严十足。

之前看禁卫肩坠流苏,总觉得花里胡哨,但一群人红甲流苏,雄浑庄重。

旁边有名内侍,佛尘一挥,大声道,“皇帝圣谕,赐忠勇营镇抚使卫时觉忠武校尉,统领上直军一百、锦衣卫一百、京营一百,今日到东大营集结,明日九月初十,护卫使团东行。”

卫时觉立刻躬身,“微臣领旨!”

百人拄刀,哗啦单膝下跪,“拜见校尉!”

“听令,东安门待命!”

“诺!”

斡特砝壳带百人离开,内侍一摆手,“卫镇抚,陛下在万岁山登高,请吧。”

扭头看一眼大哥,宣城伯沉默,什么表情都没有。

卫时觉立刻把仪刀挂腰间,哗啦迈步,跟随内侍去辞行。

忠武校尉乃武散阶,而且是从六品,镇抚和统领都没阶,皇帝这是给差遣赋予合法性,没什么特殊意义。

那一百红袍,都是宣城伯部曲,挂名上直军禁卫,才意义重大。

代表皇帝让宣城伯掌握一部分红盔,正式成为心腹大将。

禁宫后门正对万岁山所在的北上门。

卫时觉跟内侍一路而来,万岁山周围侍卫武监矗立,这是帝后同行的标志。

进入万岁门,御前侍卫沿着山路站立,很容易就知道皇帝在哪。

永乐修建皇宫时,根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宿说法,北面玄武的位置必须有山,便将挖掘筒子河、玉河、太液池的泥土堆积,成为大内镇山,取名万岁山。

西北曾为大内煤场,又称煤山。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东北隅建寿皇殿等殿台,供皇帝登高、赏花、饮宴、射箭。豢养成群的鹤、鹿,以寓长寿。

每到重阳节,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生。

万岁山五座‘山峰’,最高处也不过十五丈高,卫时觉很快跨过两峰,来到寿皇殿。

亭子周围一群太监和宫女,朱由校带着皇后和一群后妃,所有内廷总管都在旁边。

卫时觉在殿外单膝下跪,“末将卫时觉,拜见陛下!”

朱由校从长桌后起身,扭头从后门出去了,魏忠贤招招手,示意他跟上。

卫时觉起身低头,绕东边侧墙到后面的观景台。

朱由校看到他点头微笑,“卿家穿红盔,朕才有点熟悉。朕记得你武艺很好,现在想起来了没有?”

“回陛下,这个…很稀松。”

“哈哈哈,至少觐见的礼节没错,癔症也能好吧。”

卫时觉还未回答,朱由校扭头对东方郎朗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宜于长久,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卫卿家,听说你问什么是南北之争,而你又未远离京城百里,朕也想知道南北之争是什么,但朕连皇城都没出过。

万岁山登高,就像笼子里的小鸡蹦高,宫墙外是皇城,皇城外是京城,京城外是什么呢,大概在世人眼中,朕的登高,格外可笑。”

卫时觉心头一震,连忙道,“希望微臣能给陛下带回来一个答案。”

朱由校微笑摇头,“自古亡国,社稷之臣陪葬,治世之臣易主。人都限于出身,限于所见所闻,朕是天地之主,谁的答案都不是朕的答案。”

“呃~陛下圣明。”

“记得万历四十五年九月九登高,朕在皇奶奶身边喝酒,皇爷爷不知怎么突然生气了,骂父皇迂腐僵硬,就像掉在玉河里的石头。

既挡不住水流,也无法当踏脚石,捞起来费劲,搁着膈应人,但若不捞起来,石头就在那里无声无息吸引淤泥,再掉一块下去,玉河马上乱流,再也捞不起来了。

朕当时不明白什么意思,皇爷爷又说,这天下就像京城的水,玉泉山水从西北入京城,成为众水之源。

城北有积水潭、什刹海,然后进入皇城太液池、西苑、玉河、筒子河,再入京城东西水渠、护城河,供万民饮用,最后从通惠河到运河入海。

大明之初,京城人少水多,通惠河畅通无阻,漕船可直接抵达东便门,如今京城周围一百五十万人口,挖渠容易导致城墙宫墙倒塌,清淤不及时,百姓立刻缺水。

不得已,只能在通惠河修水闸,抬高水面,放弃漕运,保证京城供水,如此一来,京城各河道和皇城非常容易积淤。

以前一年一清,变为现在一季一清,雨季十日一清,成为京城各衙巨大的负担,若天天清理,百姓大概宁肯溺死,也不想累死。

卫卿家,在水量减少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能供应京城越来越多的人口吗?京城已经舍弃漕运,下一步该舍弃什么呢?人多水少,这就是朝政艰难的本质。”

卫时觉听的后脑皮咚咚直跳,老老实实道,“回陛下,微臣无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由校点点头,“这倒是你的优点,不会就不会,坦荡承认。朕不行啊,朕若说不会,大概这紫禁城会换主人。天下之水汇禁宫,朕只能保证没有石头掉下去,保证及时清淤。”

卫时觉没管住自己的嘴,接茬道,“陛下为何不重开水道?”

“哈哈哈…就知道你会这么想,开一条不行,至少需要开五条,京城无数人需要搬迁,包括禁宫、武勋、文臣别院、各衙。

他们谁舍得放弃祖业?但凡有一人不同意,皇帝就是劳民伤财,与民争利,水道还没开,人心先乱了,清淤工程也停了。

你看,重开水道的结果是还没动工,京城先被淹了。大明一朝,只有张居正开了一条西水渠,可惜是条独头渠,他一死就没人管,清淤工程更大了,如同他的一条鞭法,朝事缺乏监督,任何改革都是弊大于利。”

卫时觉没有立刻接茬,皇帝看他偏头看着东边山脚,顺着眼神看了一眼,不禁问道,“你在看什么?那里有答案吗?”

东边成片的松柏和槐树,卫时觉并没有看到一棵歪脖子树,听到皇帝询问,连忙回神,

“陛下,万岁山的树挺拔高大,想必是内廷不停在修剪,若缩减内廷开支,肯定会有歪脖子出现,朝政艰难,非一日之寒,可能是一些小事积累,最后给自己刨坟。”

朱由校一愣,仰头哈哈大笑,“缩减任何开支都是犯懒,是无能的借口,是自断双臂的傻子,朕宁可增加人手,因为…必要的时候,园丁也可以抄刀子。”

皇帝后半句凝重阴沉,卫时觉再次躬身,“是,陛下乃帝王,胸怀寰宇,微臣惶恐。”

朱由校向后招招手,一个内侍托着御符到身边,卫时觉连忙接过。

“卫卿家,战场观摩团是你的点子,你为内廷争取了时间,已经赢了,安稳而去,安稳而归,人最忌讳好高骛远,若看不清,还缺手段,那就老实点,不要毛毛躁躁掉入河中,反而把自己变成问题。”

卫时觉举御符轰隆下跪,“微臣谨遵圣谕,拜别陛下,安稳而去,安稳而归。”

朱由校点点头,看着卫时觉倒退离开观景台。

卫时觉都走远了,朱由校还没动,魏忠贤上前提醒道,“陛下,娘娘还在等候用餐。”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卫时觉不是个好使者,他身子太正,召对竟然说不知道,坦然的很,难怪宣城伯不告诉他文武在解决大事。

五十年的烂账,朕有时候也挺佩服朝臣的魄力,卫时觉若一脑子建奴,反而无法做朕的耳目,会破坏朝堂大事。”

“陛下,卫校尉又没权,御符也不能节制前线将官,再坏也不过是口舌之争。”

朱由校闭目深呼吸,有点气短,甩手返回大殿。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