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36章 利益划分

1627崛起南海 第1536章 利益划分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4-01-28 00:07:57 来源:就是看

第1536章利益划分

在场的这些本地运输业经营者,既有普通商人,也有像何礼这样为官场大人物出面跑腿的代言人,更不乏卫所指挥使这样的高级武官,但总的说来,能接到海汉邀请坐在这里参与谈判的,无一不是具备了或明或暗的官场背景。他们从运输业中赚取的利润,自然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入到了官场中人的口袋中,所以石迪文这句玩笑话,倒也并不是随口胡诌出来,而是恰到好处地反映出了这个行业的现状。

海汉在大明境内进行的商业运作,从来都不是吃独食的操作,而是会主动拉上当地的官员一起发财——说得难听点其实也就是把他们拖下水。当然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地方官员们并不会觉得海汉这么做是有什么恶意,倒是会认为海汉这种有钱一起赚的做法很是上道。因此对于海汉这次主导的行业整合一事,各路商家背后的官员们在得到承诺今后收益只增不减之后,便纷纷大开绿灯,默许了海汉在商业方面的激进手段。

运输业是海汉商贸体系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相对更容易整合的一个行业,因为在此之前海汉已经通过数次招商活动,扶持了一批有实力有背景又愿意合作的商家作为指定承运商。可以说在这次会谈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海汉便一直在运输业进行布局,到这个时候提出要整合行业,就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了。

大部分的事宜已经早就谈妥了,而今天的这次会谈,其实性质就是召集众人分蛋糕了。海汉在浙江沿海的两处主要港口石浦港和舟山定海港,都是处在宁波府的治下,也就是说海汉在浙江沿海州府无论怎么整合运输业,宁波本地的从业者肯定都能从中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所以在会谈过程中,气氛也算是相谈甚欢,并没有人对海汉提出的方案表示反对。

会谈持续到中午,石迪文招呼众人在院中简单用餐之后,接着继续商量细节。各商家之间的衔接和排期无疑是最难解决的技术问题,海汉为此制定了一套专门的运行细则,以确保各商家之间能够良好衔接,高效运转。

这又设计到一个行业标准化的问题,比如干散货的称重、装卸和计价方式,各商家之间都要统一标准。而需要装箱运输的货物,这货箱的尺寸也将会按照海汉制的集装箱尺寸来进行推广实施,以便于本地业内各个商家能够比较方便地统一标准。而掌握一个行业的标准制定有多大的意义,这个时代的商家或许还意识不到,但海汉肯定会充分利用这种契机,将这个特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国提出的这种行业标准化,也是为了方便大家做生意,今后在大明境内慢慢推广开,采用这套标准的地方多了,好处就会一点点的显现出来。”石迪文对于这套操作手法的了解程度也颇深,不遗余力地向听众们介绍行业标准化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能听懂多少,吸收多少,就看各自的造化了。真能听懂石迪文这番话的人,自然就能想明白这好处是从何而来,届时在自家生意里贯彻实施的速度快一些,便能占得市场先机。

到了晚饭时分,关于运输业的诸多问题已经谈得七七八八了,石迪文让人呈上已经印好的协议文本,让众人过目之后签字,就算是完成这次会谈了。

看到众人都在文本上签下大名,石迪文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趟任务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这种差事照理说本来是该由施耐德这种主管商务贸易的官员出面才对,但商务部最近忙于制定南海商盟的一系列贸易协议,施耐德正在南海各国巡回访问,根本无法抽身来大明,所以这差事也就只有让石迪文暂代了。好在石迪文这近一年多来军政商一把抓,方方面面的事务都处理过,倒也基本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海汉在宁波的推广相当于是一个试点,在这里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随后将在整个浙江地区进行实施,届时有了宁波作为标准范本,再对其他州府组织类似的行业会谈时就会相对容易得多。而当海汉将浙江地区的运输业整合到一定程度之后,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身份就足以让海汉稳稳坐在掌控者的位子上了。

不过这套计划说来简单,但实施起来仍然会有诸多具体问题要去慢慢解决。即便这些经营者都愿意遵从海汉所推出的行业标准化方案,要实际实施起来也还是会存在费用和时间的问题。而类似的情况,大概会在接下来要进行会谈的每一个行业中都会出现,这对石迪文来说也算是一连串的考验了。

当晚石迪文在这处宅院设宴款待与会众人,他特地从舟山岛带过来的几名厨子发挥了极高的水平,置办的两桌宴席让众人都是赞不绝口——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拍他马屁的成分在内。不过石迪文在席间也不敢多喝,唯恐耽误了下一天的正事。

宴席结束后,与会者便知趣地陆续告辞离开。最后留下的客人是何礼,他之所以留下来,却是石迪文的意思。

“何老板,听说你前段时间去辽东就已经在那边置办了产业,看样子决心很大啊!”石迪文将何礼请到书房就座之后,便主动聊起了辽东的话题。

何礼连忙应道:“这都是贵国各位首长多多照顾,小人不过是在辽东认投了两个种植园而已,算不得什么大生意,让石将军见笑了。”

石迪文摆摆手道:“何老板客气了,辽东的开发,就是需要有你这样胆大心细的投资商参与进来。辽东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对你的评价很高,所以今天特地留你下来,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在航运业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

何礼不明其意,连忙拱手道:“小人愚笨,愿闻其详,还请将军指教。”

石迪文道:“何老板之前去辽东的时候,你经营的船行是什么情况,我们大致还是知道的。说实话以何老板目前的经营规模,要跑浙江到辽东这种长途航线会有点吃力,但考虑到你们兄弟二人与曲大人的关系比较熟,还是给了你北方航线承运商资格。如果何老板想在这个行当里好好经营,那我们会考虑向你提供低息贷款,从我国的造船厂订购大型货运帆船。”

何礼当然明白自己当初能够得到海汉人的青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自己的兄长何肖是知府曲余同身边的亲信,海汉人把承运商交给自己,其实也是在向曲余同表明一种互信。他去到辽东见识了海汉在当地的投入之后,自然早就意识到仅凭浙江这几支承运商船队,还远远不能满足海汉对从南方输送到当地的客货运运力要求。海汉为承运商开出的运费着实不低,他当然也想过要扩大船行的经营规模,打造几艘大海船来专门跑北方航线,怎奈手头资金有限,在辽东又投资了种植园,想要再买船就远远不够了。

而石迪文显然十分了解他的状况,主动将他留下了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关于低息贷款的事,何礼倒也略知一二,海汉银行作为海汉国的官方金融机构,的确会向一些海汉的生意合作伙伴发放低息贷款,以助其通过资金难关。不过何礼在此之前,倒是从未想过要向海汉借钱来扩大船行的经营规模。哪怕此时是石迪文亲自开口,他也没有立刻便一口答应下来。

石迪文继续说道:“何老板如果有这方面的打算,那我可以从中牵线搭桥,替何老板安排这件事。至于利息就按年利五分算,这么低的利息你在市面上应该找不到有哪家钱庄能办到吧?”

何礼心道别说五分利,翻倍都未必有钱庄肯借钱出来,石迪文说的这个利率的确没什么可挑毛病的地方。如果以这个利率从海汉买几条船,那以目前的运费标准,可能顶多两年就连本带利赚回来了。只要不遇到海难事故,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他也不是没脑子的人,当然明白石迪文主动提出这种条件,肯定是有一定的目的性,不然北方航线有这么多家承运商,实力也都不差,为什么偏偏要把这种好事推销给自己?

仿佛是猜到了何礼心头所想,石迪文主动问道:“何老板如果有什么疑虑,不妨直接问出来,大家都是自己人,不需要猜来猜去打哑谜。”

何礼听他这么一说,倒也不好问得太直白了,便想了个比较婉转的方式问道:“听说三亚造船厂的订单排期颇久,订了船可能要一年半载之后才能下水交货,这期间的利率又该如何计算?”

何礼这话里的意思,便是暗示石迪文,如果下订单之后要等个一年半载才能接到船,那这低息贷款的意义就着实不大了。

石迪文应道:“这个你也不用担心,你订的是民船,不需要在三亚胜利港造船厂等船期,舟山就能造。”

何礼愕然道:“舟山造船厂能接民间的订单了?”

“过去不行,但现在可以了。”石迪文点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事实上从海汉占领舟山群岛之后不久,造船厂项目几乎是与定海港的港口工程同步进行。海运部高级工程师,三亚造船厂技术总监张天贵的二儿子张千祥,便是早早就被任命为舟山造船厂的厂长。但由于技术力量和船厂规模所限,再加之海汉在华东、华北沿海就仅此一处大型船厂,因此舟山造船厂所肩负的维护维修任务十分繁重,这“造船”的正职反而没法履行了。

目前海汉海军的东海舰队和北方舰队的数十条战船战舰,大部分的维护维修工作都只能在舟山造船厂完成,虽然旅顺港那边已经在修建一处专门为北方舰队服务的造船厂,但有鉴于辽东地区诸多基建工程都处于缺乏人力的状况中,造船厂建好投入使用估计也是明年的事了,一时半会还指望不上。北方舰队的船只依然只能通过隔月换岗的形式,回到舟山这边来完成比较复杂的维护维修。

在这样的状况下,舟山造船厂的两个船坞几乎极少有空闲的时候,而船匠们也很难腾出手来打造新船,基本不会对外接建造民用船只的订单,只断断续续为军方造了几条战船。直到今年上半年,这种状况终于有了好转,新的两个船坞宣告完工,并且开始为海运部建造货运帆船。

石迪文当然不会止步于此,他希望能够让舟山造船厂的经营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尽早赶上三亚,这样日后海军便可在舟山这边完成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不用再苦苦等待胜利港那边的排期了。

当然这样的打算肯定就需要加大投入,扩建造船厂才行,而执委会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让舟山造船厂能够通过接收造船订单实现盈利,再考虑追加扩建投资的方案。

这种要求当然也难不倒石迪文,他很快便想到了法子,只要拉来大明海商向舟山造船厂下订单,证明船厂有能力自负盈亏,执委会就没有理由拒绝追加投资了。至于哪些海商信得过,值得海汉给资源去扶持,那当然就是新近才招募的北方航线承运商了。

对于实力最强的几家船行,石迪文也考虑过,不过他认为这些船行对扩大经营规模不是那么迫切,倒是何礼为首的这种好几个小股东拼拼凑凑才搞起来的小船行,肯定对于增加运力有着更为急迫的需求。所以他特地借着这个机会留下何礼,尝试说服他接受海汉的安排,以海汉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在舟山造船厂这边下几条船的订单,让船厂的新船坞能够立刻投入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