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 > 第596章 什么是工分

这几辆吉普车和明显是“上面”干部的到来,是最后的证明,让所有村民对陈朝阳的身份再无一丝怀疑。

这威严的气度,体贴民情的安排,随之而来的排场……这绝对是了不得的大领导。

就在这气氛热烈,人心激荡的时刻,之前大胆提问的年轻汉子,在巨大的惊喜和安心之后,又想起了最初还没完全弄明白的问题。

他鼓起勇气,在喧闹中再次高声喊道:

“大领导,陈书记,您说的俺们都信,您给俺们交个底,这‘工分’……它到底咋回事?”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村民心底最后最实际的牵挂。

全场瞬间又安静了下来,无数道目光,带着信任和的求证,齐刷刷地聚焦在陈朝阳身上。

陈朝阳迎着这无数道目光,脸上的笑容十分自信。

因为这是彻底建立政策公信力的关键时刻。

他向前走了两步,就站在打谷场中央,声音洪亮,清晰传遍每个角落:

“乡亲们,静一静。这位同志问,‘工分’是什么?”

话音未落,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连瘫在地上的王满仓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

“我现在就给大家交个底,说清楚。

这个‘工分’,不是空头支票,它是我们即将展开的治碱工程里,用来记录每一位出工乡亲劳动量、计算报酬的一种凭据。”

他微微停顿,让乡亲们消化这个信息,然后继续解释:

“简单来说:你出一天工,根据你的劳动强度和完成的任务量,工程指挥部就会给你记上相应的‘工分’。

比如,一个壮劳力,干满一天标准活,可能记10个工分。

年纪大的、体力弱的,干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比如烧水、看工具,也可能记5个工分,就像刚才提到的王老栓、李老倔这两位老人家。”

他特意点出两位老人的名字,目光看向他们所在的方向,王老栓拉低的帽檐微微抬起一些,

“那么,这工分有什么用?

我告诉大家,它非常实在。”

陈朝阳的声音提高几分,

“第一,工分可以直接折算成粮食,工程期间,我们保证大家一半的基本口粮,但多劳多得,工分多的,最后结算时就能分到更多的粮食,让家里米缸更满。”

“第二,工分可以兑换现钱,工程指挥部会设立专门的结算处,等工程阶段性结束,或者等到年底,你们可以凭自己记下的工分,按照事先公布好的标准,领取现金。

这,就是你们的工钱。”

“哗——!”

这话如同在滚油里滴入了冷水,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粮食,现钱。

这都是农民们最认、最实在的东西,之前“工分”那个虚无缥缈的概念,瞬间被陈朝阳几句话赋予了沉甸甸的重量和无比的诱惑力。

石头和他爹对视一眼,眼中都冒出了光。

陈朝阳趁热打铁,给出了更安心的承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所有工分的记录,每天都会在工地上张榜公布,你自己干了多少,得了多少分,一目了然!

谁要是敢克扣、敢贪墨你们的工分,”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

“我陈朝阳第一个不答应,省委、省政府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这斩钉截铁的保证,彻底打消了乡亲们最后的疑虑。

人群中甚至开始响起激动的议论声。

陈朝阳环视众人,最后语气深沉地说道:

“乡亲们,治理盐碱,是为了我们汉东省不再受这‘白霜’的苦,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这片土地上吃饱饭、过好日子。

这不是服劳役,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给后代创家业!”

“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变得锐利

“省里从来没有说过,要不分农时,强行拉人!

夏收是天大的事,龙口夺食,颗粒归仓。

我命令,村里所有劳力,立刻回家,拿起镰刀,全力抢收小麦。

治碱工程,等咱们的麦子都安安稳稳地进了仓,再根据省里的统一安排,有序开始。”

“现在,都散了吧!收麦子去!”

“好!!”

“陈书记英明!”

巨大的欢呼声在打谷场上爆发出来,乡亲们脸上的阴霾和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激动、感激和一种近乎于见到“青天”般的崇敬。

然而,人群并没有像受惊的鸟雀般立刻散去。

陈朝阳这番体恤民情、掷地有声的话语,彻底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坚冰。

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忧虑,巨大的感激和一种对这位“大官”的好奇与亲近感油然而生。

这在这个时代乡村,是一种非常普遍而纯朴的情感,对真心为民的干部,老百姓会报以最真诚、最热烈的拥戴。

几位被点了名的老人,如王老栓,颤巍巍地走上前几步,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感谢的话,却又激动得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作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老倔也放下了之前的倔强,朝着陈朝阳的方向,也是如此。

那位抱着孩子的妇女,眼圈通红,拉着懵懂的孩子就要往下跪,被陈朝阳眼疾手快地虚扶住:“使不得,大嫂……”

“陈书记,您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谢谢陈书记。”

“您可要在俺们村多待会儿……”

人群慢慢、自发地围拢过来,不是喧闹,而是带着几分拘谨又无比热切的目光看着陈朝阳。

年轻的汉子们挠着头憨笑,婆娘们互相低语着,夸赞着这位年轻领导的“仁义”和“明白事理”。

他们舍不得立刻就走,仿佛多待一会儿,多看一眼这位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好领导,心里就能更踏实一分。

这种依依不舍,是这个年代老百姓对好干部最直接的认可。

陈朝阳看着这一张张质朴而热情的脸,心中感慨万千。

他理解这份情感,也珍视这份信任。

他抬高声音,再次开口:

“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领了,现在,抢收麦子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

快去吧,别让到手的粮食糟蹋在地里,等麦子收完了,咱们治碱工地上再见。”

听到这话,乡亲们才仿佛找到了行动的指令,纷纷点头。

“听陈书记的!”

“收麦子去!”

“陈书记,您放心,俺们一定把麦子收得干干净净!”

喜欢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