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78章 余温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78章 余温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未名湖畔的灯笼渐次熄灭时,袁姗姗提着那盏酒糟纤维鲤鱼灯,沿着石板路往宿舍走。灯影在地面拖出长长的尾巴,扫过覆盖着薄霜的草坪,惊起几只晚归的夜鹭。它们掠过水面的姿态,让她忽然想起雪湖的清晨——薛奶奶总说,候鸟的翅膀上沾着不同水域的气息,就像布套的纤维里藏着各地的风霜。

宿舍楼下的公告栏前还围着几个同学,借着手机灯光抄写灯谜答案。其中一个戴毛线帽的男生正对着“沙漠里的驼峰,装着清凉泉”的谜面发愁,手里的笔记本上画满了骆驼布套的草图,驼峰的位置被圈了又圈。“是储水囊吧?”袁姗姗停下脚步,鲤鱼灯的光落在他的草图上,正好照亮驼峰内部的夹层结构,“薛奶奶做的骆驼布套,驼峰里有三层隔层,最里层装淡水,中间是过滤层,外层裹着隔热的驼毛,就算在沙漠里暴晒,水也能保持清凉。”

男生猛地拍了下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上次看纪录片,说沙漠驼队的驼峰就是‘移动水囊’,布套肯定是仿这个原理!”他抬头看见袁姗姗手里的鲤鱼灯,眼睛一亮,“这灯好特别,是用雪湖的酒糟纤维做的吧?我在《生态材料学》课上见过图片,说它浸过米酒,能防虫蛀呢。”

“嗯,”袁姗姗笑着转动灯柄,鲤鱼灯的尾巴轻轻摆动,“薛奶奶说,用酒糟纤维做灯面,不仅透光柔和,还能让灯油燃烧得更充分。你看这鱼尾的纹路,是用三股纤维拧成的,像不像骆驼布套的输水管道?”

男生凑近了仔细看,忽然指着灯身上的一个针脚:“这是‘之’字形缝法!我奶奶给我缝棉袄时用过,说这样更结实,不容易开线。原来布套的缝制也用这种方法啊?”

“很多传统手艺都是相通的,”袁姗姗想起薛奶奶教她做布偶时说的话,“就像这灯谜,看似是文字游戏,其实藏着对生活的观察。比如‘冰海里的星星,跟着虾群走’,答案是磷虾布套的荧光感应丝,因为磷虾会发光,布套的丝能跟着它们的光芒调整感应频率。”

正说着,公告栏旁的路灯忽然亮了,昏黄的光线下,袁姗姗发现男生的笔记本上还画着其他布套的设计图:极地的白熊布套带着毛茸茸的边缘,热带雨林的蜥蜴布套布满了透气的网眼,最下面是个潦草的草图,标注着“校园布套?”,旁边画了个问号。

“你在设计新的布套吗?”袁姗姗好奇地问。

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想给咱们学校的小花园做个‘护花布套’,能监测土壤湿度和酸碱度的那种。上次看见园艺社的同学总在浇水时发愁,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浇最合适,我就想能不能做个简易版的布套,挂在花枝上,数据直接传到手机里。”他指着草图上的传感器位置,“这里用你说的‘之’字形缝法固定,应该能抗住风雨吧?”

袁姗姗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薛奶奶学缝布套的样子。那时她总把线缝歪,薛奶奶就握着她的手,一针一线地教:“姗姗你看,这针脚要像小虫子爬,贴着布面走,才不会漏风。”此刻,男生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像极了当年自己缝坏的那些布片。

“我帮你看看结构吧,”袁姗姗把鲤鱼灯挂在公告栏的钉子上,借着灯光指点起来,“土壤湿度传感器要埋在根部附近,这里的缝法得用‘回’字形,能固定得更稳;酸碱度探头最好做成可拆卸的,方便更换,就像骆驼布套的过滤层……”

两人讨论得入神,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柳树下,站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他手里也提着盏灯笼,灯面是用旧报纸糊的,上面印着几十年前的生态研究论文片段。老教授看着他们在鲤鱼灯影里讨论布套设计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像极了三十年前,他第一次在雪湖见到年轻的薛奶奶时,她拿着刚缝好的第一个布套,眼里闪着的光。

宿舍楼道里还残留着元宵汤圆的甜香,袁姗姗把鲤鱼灯挂在床头,灯光透过纤维在天花板上投下晃动的鱼影。她翻开手机,林栋发来清华大学灯谜会的照片:姜小龙举着个3D打印的和平鸽灯笼,翅膀上贴着张纸条,写着“谜底:生态链”,旁边几个同学正围着他手里的布套模型,争论着“池塘里的歌唱家”到底是青蛙还是蟋蟀。江慧玲则发来南京大学的夜景,图书馆前的银杏树上挂满了学生们自制的布套灯谜,其中一个用芦苇纤维编的灯笼下,挂着条红绳,系着片干枯的荷叶,旁边的谜面是“绿伞撑开雨中来,收起晒干入药囊”,谜底标注着“荷叶布套——可监测降雨量,晒干后能做草药包”。

袁姗姗忽然想给薛奶奶打个电话,告诉她雪湖的布套故事,已经像鲤鱼灯的光一样,在三所校园里散开了。她拿起手机,却发现薛奶奶的视频电话正好打了进来。

屏幕里,薛奶奶正坐在米酒作坊的火塘边,身后的墙上挂着新做的布套样品:一只衔着灯笼的燕子,翅膀上绣着北大、清华、南大的校徽。“姗姗啊,”薛奶奶的声音带着火塘的暖意,“灯都亮了吗?我刚给燕子布套的肚子里装了新的感应器,能收集各地的灯光数据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亮了奶奶,”袁姗姗把镜头转向床头的鲤鱼灯,“您看,这盏在未名湖照了一晚上,还收集了好多同学的设计灵感呢。”

薛奶奶笑着点头,拿起身边一个布偶——那是用三所学校寄来的布套边角料拼的,身上穿着北大的校服、清华的运动衫、南大的实验服。“好孩子,”她摩挲着布偶的头,“记住啊,布套不只是监测工具,更是串起人心的线。就像这灯谜,猜的是谜,暖的是情。”

挂了电话,袁姗姗看着天花板上晃动的鱼影,忽然明白薛奶奶的意思。那些散落在不同校园里的布套,那些在灯影里讨论设计的年轻人,那些跨越山海的视频通话,不就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线吗?它们把雪湖的米酒香、未名湖的腊梅香、清华园的槐花香、南京大学的桂花香,都串在了一起,酿成了一坛名叫“传承”的酒,在时光里越酿越醇。

夜色渐深,鲤鱼灯的光渐渐柔和。袁姗姗打了个哈欠,拉过被子盖在身上。天花板上的鱼影还在轻轻晃动,像在水里游弋,又像在天上飞翔。她知道,等明天天亮,这盏灯会被挂在宿舍的公共区域,继续照亮新的讨论;而她笔记本上新画的布套设计图,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那是个融合了三所学校特色的“校园生态布套”,既能监测土壤湿度,又能记录光照时间,还能提醒同学们按时给植物浇水。

梦里,她仿佛又回到了雪湖的上元节。薛奶奶正教一群孩子缝布套,火塘边堆着各地寄来的布料:北大的腊梅纤维、清华的紫荆花瓣、南大的银杏叶……她手里拿着针线,穿起根根彩线,把不同的布料缝在一起,做成了一盏巨大的灯笼,照亮了整个湖面。湖面上,无数只布套做成的鲤鱼灯正顺着水流漂向远方,每盏灯里都藏着一个年轻人的笑脸。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时,袁姗姗睁开眼,看见鲤鱼灯的光已经淡了下去,但灯面上的酒糟纤维,却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像镀上了一层岁月的金边。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