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对话紧密围绕着竞赛,高效而务实。但在旁人看来,这对年级最顶尖的学霸男女,并肩而行,讨论着高深的问题,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学术CP”。羡慕、嫉妒、各种目光交织在他们身后。
汪苗苗远远地看着他们默契的背影,眼神黯淡了一下,默默地低下头,从另一条路走了。
张伟则凑过来,挤眉弄眼:“可以啊栋子,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啊!这回不仅要横扫竞赛,是不是还要顺便……”后面的话被林栋一记肘击堵了回去。
林栋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现在的心思,大部分被竞赛准备和中考复习占据,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要分给日益忙碌的修理铺和雷打不动的晨练。
薛老爷子听说他要去参加物理竞赛,哼了一声,只说了句:“物理物理,万物之理。你站桩的发劲,打拳的轨迹,哪个不是物理?琢磨透了,比赛自然没问题。”倒是额外多点拨了他几句关于“力与运动”、“能量转换”的体悟,让林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家里的修理棚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场所,主要用于修理一些常见的家电和工具。然而,在林栋的建议下,这个修理棚发生了一些变化。
林栋提出可以尝试回收一些废旧电器,将其中还有用的零件拆卸下来,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他们可以将这些零件明码标价,卖给那些需要维修但又不想购买新零件的街坊们。
这个想法得到了林建国和周梅的认可,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于是,他们开始积极收集废旧电器,并仔细拆卸其中的有用零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新业务逐渐走上正轨。街坊们对这个新的服务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便宜且质量还不错的零件来维修自己的电器。
虽然这项业务的利润相对微薄,但由于它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林建国和周梅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们更加忙碌起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新业务,订单也越来越多。
通过这个新业务,林建国和周梅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对儿子林栋的聪明才智更加信服。他们意识到,林栋的建议不仅为修理棚带来了新的生机,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林栋在各个角色间飞速切换:学生、竞赛队员、儿子、学徒、练功者。每一天都疲惫不堪,却又无比充实。
他和吴小燕的“学术接触”变得更加频繁和正当。放学后,周末,他们经常会约在学校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的阅读区,一起刷竞赛题,讨论疑难,分享资料。那种并肩作战、为了共同目标努力的感觉,确实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林栋始终小心翼翼地把握着分寸,话题绝不越界。
吴小燕似乎也满足于这种状态。能和他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看着他认真思考时微蹙的眉头和解题时自信的光芒,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巨大的快乐和动力。
春风拂过窗棂,吹动着书页。图书馆安静的角落里,只剩下笔尖沙沙声和偶尔压低声音的讨论。
林栋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看向窗外盎然的春意。
竞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并不慌张,只是将手中的竞赛真题集又翻过一页。
淡然,源于准备充分,更源于信念坚定。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