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端敏公主看着是个非常严肃的老妇人,与端静公主和荣宪公主来请安的其乐融融温情脉脉相比,端敏公主来请安,气氛就端凝严肃多了。
端敏公主带着长子、幼子给康熙帝行大礼请安,康熙帝就端坐在宝座上,等她拜下,然后笑道:“皇姊平身。”
端敏公主起身,康熙帝赐座,然后寒暄道:“皇姊路上车马辛苦。”
端敏公主座上欠身:“来给天可汗请安,老身不敢言辛苦。”
康熙帝点头,再道:“皇太后在宫内很是挂念你,此次来热河,托朕带了许多赏赐与伊。
来人,赏。”
于是,理藩院官员拿着单子上前,念了一串的赏赐之物,端敏公主大礼听完,然后叩拜,谢太后赏赐。
太后赏完了,康熙帝也有赏,于是,端敏公主再次大礼听赏,然后叩拜,谢皇上赏赐。
赏赐完了,赵昌来报:“内阁阁老有要事禀报。”
于是端敏公主又起身,送皇上离开去处理政务。
离开前,康熙帝笑嘱咐道:“荣宪、端敏,陪你们姑母说说话,行宫亦有戏班子,不要拘泥了。
罗布藏衮布,你随朕走。”
罗布藏衮布是端敏公主和额驸班第的长子,十来岁的年纪就被班第带至京城,教养于内廷,行走于御前,一年当中有大半年是在京城渡过,相比于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府和公主府,京城更像他的家。
罗布藏衮布和母亲告别,端敏公主也只是点一下头,没二话,就让长子去了,留下次子策妄多尔济亲密的和母亲站在一起。
荣宪公主和端静公主送皇父离开,然后对视一眼,纷纷打叠起客气的笑容来,来到端敏公主面前,笑邀请她去听戏。
端敏公主本就严肃的面容更加耷拉了几分,摔袖道:“老身身心皆乏,不耐烦喧闹,你们自便吧。”
说罢,就携着幼子的手,随着内侍离开,去给她安排的宫苑休息去了。
端敏公主年纪大了,长途跋涉来到热河,疲惫是肯定的,大家都理解,但这里还有很多你不认识的小辈呢,你问都不问一下,连侄女们问好,你一个好脸色都不给的自顾自离开,不仅不近人情,还张狂跋扈的让人可恨了。
荣宪公主可不是个软性儿,此时就气的胸膛不住起伏,倒是端静公主不以为意道:“这位姑母什么性儿你又不是头一天见识了,至于这样气自己,刚才可是你跟汗阿玛说的,‘端敏姑母也没那么难以相处的’,你现在又这样,可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荣宪公主冷笑道:“我倒是看看谁敢笑话我!”
端静公主笑道:“是是,谁敢笑话你,看不让你额驸撕了他。”
荣宪公主和额驸乌尔衮少年夫妻,感情甚笃,是康熙帝这些公主中,说是日子过的最甜蜜的一对也不为过,是以,每次见面,公主们都会打趣她几回。
别看在宫里的时候姊妹们感情平淡如水,等出嫁后,尤其是嫁在蒙古草原上的这些公主们,感情纽带那不是一般的牢固。
只要见面就是天然的姊妹情深。
荣宪公主得意的挑挑眉,接下了端静公主这番“艳羡”
调侃。
荣宪公主笑道:“听说你养了个格格,人呢?还不快叫来我看看?”
端静公主笑笑,对乌苏苏招招手,让她过来,还小声叮嘱道:“你收着性儿,别吓着她。”
荣宪公主失笑:“真当自己生的养了?我得先看看人再说。”
荣宪公主一子一女都是亲生的,额驸身边别说侧福晋了,乌尔衮连个正经的侍妾都没有,倒是有通房丫头,但那是荣宪公主为了自己方便亲手为额驸准备的,在她眼中,这些通房丫头,都不能算人,低贱的女奴,只能算是个泄欲的物件儿。
她对端静公主将个侍妾生的女孩儿当自己亲生的养,理智上可以理解,毕竟女孩儿用处多多,但感性上,她是一万个不赞同的。
教养也就罢了,要是当自己生的疼爱,太过了。
等乌苏苏走到跟前行礼,荣宪公主惊讶了,对端静公主道:“好个水灵的小丫头,看着不像是草原上养出来的,倒像是京里养出来的。”
蒙古是高原地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决定了这里生养的儿女黑皮肤、雀斑点。
看在德亨眼中,这里的女孩儿有一种健康的、充斥着野性的美丽,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就是野蛮加粗陋。
嫁去京中的蒙古格格们大多无宠,且极少数有机会诞下孩子,并不是因为她们的身体有问题,而是她们嫁的丈夫有偏见上的问题。
而眼前的小丫头,肤色并不白皙,却是美丽柔和的蜜糖色,睫毛又长又浓又卷,嘴唇又红又润又有型,看着就让人想到了春天里刚盛开的花瓣,脸蛋儿肉乎乎的,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贝齿,再加上头上、耳朵、颈项、腰间适当的珠翠,身上颜色浓淡得宜的衣服,不论男女,谁看了不得赞一句:好一个尊贵美丽的小格格!
再掐一把脸蛋,皮肤腻滑柔嫩,如触大肉,瞬间从她手里寻着力道滑走,惊的荣宪公主看着自己的手指头,还拿到鼻下闻了闻,赞道:“好香!”
从视觉到嗅觉,乌苏苏都看着不像是草原上养出来的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