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尚廉、黎炳、梁茂林、李望四位,都是德亨在收服南海时结下的好友,当然,一开始是敌人,后来是手下败将,打服了,归顺了,性情相投的,就成了好友。
反叛的灭了,合不来的,只要守德亨的规矩,也能在南海继续做生意。
不过,知道德亨另外一层身份陈家骆的,只有尚廉,因为尚氏的根基在福州,难免的,碰上了,就拆穿了。
不过尚廉是个守信且嘴严的人,德亨请他帮忙隐瞒,他就一直隐瞒到现在,不仅不泄露他的身份,还必要时帮忙混淆视听,两人就处的更好了。
当初在钱塘江外黄海上,尚廉曾提出要德亨带他去杭州看一看,德亨拒绝了,只说让他等他给他发请帖,当时尚廉只以为是好友婉拒的借口,后来,才过了新年,他果然收到了大清礼部发给琉球国王室和德亨发给他私人的请帖,才恍然,当时好友所言不虚。
在琉球尚氏准备朝贡贡品时候,尚廉向另外三人送信。
如此良机,这三人所在的国家和势力要不要去北京朝贡尚廉不在乎,但黎炳、梁茂林、李望三人不去可就太可惜了。
四人会齐虽晚,但四人拿着德亨的私人帖子一路畅通无阻,却是最先到达南海子的。
要不是萨日格坚持要他们在南海子住满半个月,看四人以及他们带来的仆从无性状反应,才允许他们四处走动,要不然,四人早来拜访德亨了。
像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都是从大西洋、印度洋海上来,但像是鄂罗斯、瑞典、丹麦、波兰、普鲁士这些靠北的国家,则是和鄂罗斯一样,走土尔扈特、哈萨克、新疆、河西走廊、陕西这条线入北京。
就算鄂罗斯在朝阳门内有使官,凡参加朝见和国宴的,都要去南海子聚集,所以,伊凡和其他国家使团一样,从北京郊外,绕过北京城,来到了南海子,先隔离,然后被允许在南海子猎场内活动。
萨日格的鄂罗斯语、拉丁语和诗歌启蒙老师是伊凡,所以,她还记得伊凡。
十几年过去,伊凡模样没有太大改变,却是不敢认她了。
当年被哥哥抱在怀里的小淑女,如今,已经长成真正的淑女了。
但是,伊凡还记得大公德亨的妹妹,也记得这位贵女在语言和诗歌上很有天赋,还曾经非常遗憾当年他没有带一台钢琴来北京。
于是,这次来北京,为了更轻松的打开局面,他带了一台钢琴来。
这台钢琴真是带对了。
萨日格的主动相认让伊凡受宠若惊,然后顺理成章的送上特地给她准备的礼物,于是,伊凡带着凯瑟琳入住了最高规格的大使宫苑。
伊凡提出私下见一见德亨,萨日格告诉他,等德亨的帖子一到,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这就是婉拒的意思了。
伊凡心下虽然失望,但萨日格的热情弥补了这份失望,让他在南海子诸国之中混的如鱼得水。
相比于伊凡的如鱼得水,安德森就有些差强人意。
安德森被彼得皇帝关在圣彼得堡监狱里,几乎所有人都忘了他,就连将他送进监狱的范毓馪都将他抛之脑后。
但当年安德森和德亨在柏海儿湖畔相遇,是带了商队的,安德森中途回国,经过莫斯科时被抓,他的商队可是随着德亨去了恰克图。
等商队做完生意,带着从东方贩来的紧俏商品回瑞典,一打听,别说听到安德森被国王召见并获得官职委以重任的消息了,连他本人在国内活动的消息都没有。
安德森本人生死倒是无所谓,但当年他和德亨做的事,事关瑞典王国,跟随他经商的瑞典商人是知道一二的,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了。
于是他们用从东方带来的商品见到了瑞典国王,将当时的事情一说,瑞典国王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没得说的,对上老对头鄂罗斯,不管是真是假,瑞典国王先要人。
当时,新成婚的卓克陀达正带着土尔扈特汗国士兵们闹独立,都快打到莫斯科城外了,东西和消息都已经到手两年多了,彼得皇帝才记起来,安德森这个人还关在他的监狱里呢。
叫人去监狱一看,很好,人还活着,但人已经没用了,杀了恐会招祸,便立即打包送去了瑞典。
虽然耽搁了两年多才回国,不得不说,安德森回去的正是时候。
当时瑞典企图和法国、英国联盟,共同对抗鄂罗斯,但法国选择和鄂罗斯、普鲁士签订合约,此一举动,让瑞典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
安德森的出现给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以及强心剂,但经过议会商讨之后,发现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通往东方的道路上立着一个鄂罗斯拦路虎,当时的国内、国外局面,不允许瑞典做长久的等待。
所以,最后瑞典选择和英国结盟,由英国对瑞典提供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帮助瑞典夺回被鄂罗斯占领的领土。
但是,强盗发家的英国,怎么说呢,利益至上。
自从瑞、英签订条约之后,瑞典并没有获得多少英国的援助,反而因为英国的犹犹豫豫,让鄂罗斯在波罗的海大肆扩张,瑞典连续几次和鄂罗斯开战,都以瑞典失败告终。
就在去年冬天,瑞、鄂两国开始坐下来和谈时候,一则东方大国皇帝要举办登基六十年盛会的消息在欧洲国家悄然传开,卡尔十二世当即心动,将安德森召来,委任他为瑞典大使,去出使东方大国。
若是能重续前缘,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安德森就这么走马上任,来到了中国,当然,避开鄂罗斯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