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半夜起床别开灯 > 第13章 野菜宴

半夜起床别开灯 第13章 野菜宴

作者:倾盆等大雨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9 04:22:0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第一次听见这事,是在玉米地的草棚里。那年我十岁,跟着爷去地里看玉米,天擦黑时突降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玉米叶上,"哗啦啦"响得像千军万马在跑。我们躲进看地的草棚,草棚是用玉米秆搭的,顶上盖着油布,雨打在油布上"砰砰"响,像有人在用石头砸。

爷卷着旱烟,火光在他满脸的褶子里跳,像有虫子在爬。他的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卷烟时烟叶碎末落在手背上,混着雨水黏成一团。"你太爷爷那辈,出过个'狠人'。"爷的烟杆在鞋底磕了磕,烟灰落在泥地上,被雨气洇成个黑印,边缘还在慢慢晕开,"姓李,叫李老栓,住河西岸的李家坳。"

我往爷身边凑了凑,草棚里弥漫着他身上的汗味、烟味,还有草秆的霉味,这些味道混在一起,竟让人觉得踏实。草棚角落堆着些旧麻袋,里面装着干瘪的玉米棒,有只老鼠从麻袋缝里探出头,黑溜溜的眼睛看了看我们,又缩了回去。

"那年头,地里长不出多少粮食,人饿急了,眼里就没了规矩。"爷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被雨听见,"李老栓有个独苗,叫李狗子,二十出头,壮得像头小牛,就是性子野,饿极了敢去扒地主家的坟。"他顿了顿,烟锅在草棚柱上敲了敲,"听说有回,他从坟里扒出个银镯子,换了半袋高粱,够全家吃了三天。"

入秋的一个傍晚,李家坳的土路上扬起阵灰,外乡人就是顺着这灰来的。那人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褂子肘部磨出了洞,露出里面黑黄的皮肉。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的泥已经干了,结成块,像贴了层甲。肩上扛着个空麻袋,麻袋口的绳子松松垮垮,风一吹就鼓起来,像只没头的鬼。

他站在李老栓家门口时,太阳正往西边的山坳里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搭在门槛上,像条黑蛇。"大叔,讨碗水喝。"他的声音有点哑,像是被风沙磨过,眼睛却很亮,滴溜溜地往院里瞅。

李老栓正蹲在门槛上啃红薯,那红薯小得像个拳头,皮上全是黑斑,咬一口能看见里面的硬心。他抬头瞅了瞅外乡人,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红薯,喉结滚了滚,唾沫咽得"咕咚"响:"进来吧。"

屋里暗得很,只有灶台上一盏油灯,豆大的光晃悠悠的,照见墙上挂着的半串干辣椒,辣椒蒂上还沾着点灰,和屋角堆着的几个干瘪的土豆——土豆发了芽,芽子紫得发黑,像毒蛇的信子。

李狗子从里屋出来,赤着膊,胸前的肋条根根分明,像挂着串小骨头。他刚睡醒,眼角还糊着眵目糊,看见外乡人,眼睛一下子瞪圆了,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后——那里别着把锈柴刀,刀鞘是用破布缠的,露出的刀刃上锈迹斑斑,却闪着冷光。

"爹,这谁啊?"他的声音哑得像磨过沙子,说话时嘴角撇着,带着股子不待见。

"过路的,讨水。"李老栓把红薯核(连皮都啃得干干净净,只剩个小硬芯)扔给灶前的老黄狗,狗嗅了嗅,夹着尾巴退到了桌底——它瘦得ribs都凸出来了,尾巴细得像根绳。

外乡人局促地站在门口,手在麻袋上搓来搓去,指缝里全是泥:"不麻烦了,有水就行,我......我包里还有块干饼,能对付。"他说着要解麻袋,手指刚碰到绳结,李老栓突然站起来,油灯的光在他脸上晃,一半明一半暗,鼻子两侧的皱纹里像藏着阴影。

"来了就是客。"李老栓的声音有点飘,像被风吹着,"狗子,去,跟你娘说,杀只鸡。"

李狗子眼睛亮了一下,那点光亮在他饿瘪的脸上像火星子,随即又暗下去:"爹,鸡就剩那只抱窝的了,杀了开春没鸡仔。"他说话时,手还在柴刀把上摩挲,指腹抠着刀鞘的破布。

"杀。"李老栓没看他,盯着外乡人,眼神像鹰隼,"客人来了,不能让人家笑话咱李家坳没人情味。"

外乡人赶紧摆手,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真不用,我这饼够......"

"别废话。"李老栓打断他,声音硬得像石头,往灶房喊,"孩他娘,烧热水!"

灶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摸柴火。李狗子的娘探出头,脸黄得像张旧纸,颧骨高得吓人,嘴唇干裂得像裂开的土地。她看见外乡人,嘴唇动了动,想说啥,却只发出"嘶嘶"的声,又缩了回去,灶房里的柴火"噼啪"响了一声,烟从门缝钻出来,呛得人眼睛发酸。

李狗子磨磨蹭蹭地往鸡窝走,脚在地上蹭出个浅坑。老黄狗跟着他,尾巴夹得更紧了,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像在求他。鸡窝在屋檐下,用破筐搭的,那只老母鸡正蹲在窝里,听见动静探出头,冠子红得发紫,眼睛里满是警惕,翅膀还护着身下的几个蛋——蛋上沾着鸡屎,却圆滚滚的,透着生气。

李狗子抓鸡的手在抖,母鸡扑腾着翅膀,羽毛掉了一地,有根羽毛飘到他脸上,他没躲,反而更用力地按住鸡。母鸡突然不叫了,歪着头看他,眼睛里像是有水光,像在求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半夜起床别开灯请大家收藏:()半夜起床别开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磨蹭啥!"李老栓在屋里喊,声音里带着不耐烦。

李狗子闭了闭眼,柴刀扬起时,手背上的青筋爆起来。刀落下去,血溅在他脚面上,烫得他一哆嗦——那血是热的,带着股腥气,钻进他的鼻孔,让他想起去年过年时,爹宰猪的场景。

鸡肉在锅里炖着,香味像长了腿,在屋里绕来绕去,钻到每个人的鼻孔里。外乡人坐在炕沿上,炕席是破的,露出里面的稻草。他手捧着粗瓷碗,碗边缺了个口,碗里的热水冒着热气,他喝得很慢,嘴唇碰一下碗沿就缩回去,眼睛却时不时瞟向灶房的方向,喉结跟着动。

李老栓蹲在地上抽烟,烟杆"吧嗒吧嗒"响,火星在昏暗中明灭。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油灯晃,像个张牙舞爪的鬼。李狗子站在门口,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天,月亮被云遮着,村里静得可怕,连狗叫都没有——不是不叫,是饿得叫不动了,前阵子村东头的老张家,连狗都炖了。

"爹,"李狗子突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家里没菜啊,光有肉太腻。"他说这话时,眼睛盯着外乡人,像是在打量啥。

李老栓磕了磕烟灰,烟灰落在地上,被他的脚碾成粉:"去地里剜点野菜,凑乎着吃。"

"这黑灯瞎火的,哪有野菜?"李狗子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股子不情愿,"再说,前两天被人剜光了,连苦苣根都让人刨走了。"

"河湾那边有,"李老栓的目光从外乡人脸上滑过,落在墙角的麻袋上,"你小时候常去那剜苦苣,记得不?"

李狗子没动,脚在地上蹭出个更深的坑。灶房里的香气更浓了,带着点柴火气,他娘掀开锅盖,白汽"腾"地冒出来,模糊了她的脸,只能看见个佝偻的影子在锅边晃。

"去吧。"李老栓又说,烟杆在地上敲了敲,"多剜点,让客人尝尝咱这的土味。"他说话时,眼睛没离开外乡人,像是怕他跑了。

外乡人放下碗,碗底在炕席上磨出"沙沙"声,他笑着说:"不用这么麻烦,有肉就够了,真的。"他的笑有点僵,眼角的皱纹里像藏着啥。

"要的,要的。"李老栓摆手,手背上的青筋像蚯蚓,"快去,狗子。"

李狗子终于动了,抓过墙根的篮子和小镢头。篮子是柳条编的,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枯柳条。小镢头是爹去年给打的,刃口磨得很薄,亮得能照见人影——他照过,能看见自己饿瘦的脸,眼睛凹进去,像两口小井。

出门时被门槛绊了一下,踉跄着冲进了黑暗里。老黄狗想跟出去,被李老栓一脚踹了回去,"嗷"地叫了一声,呜咽着缩到桌底,眼睛在暗处亮得像两点绿火。

外乡人明显坐不住了,手在膝盖上搓来搓去,搓得裤子"沙沙"响:"大叔,我还是......"

"急啥。"李老栓往他碗里添了点热水,水壶底"哐当"撞在碗上,"狗子快得很,那小子打小就野,黑天瞎地也能摸着路。"他说着,往灶房喊,"孩他娘,加点柴,别让肉凉了。"

灶房里的鸡肉开始"咕嘟"响,油星溅在灶台上,"滋滋"地冒白烟。李狗子他娘用抹布擦着,抹布是块破棉袄改的,黑得发亮,上面还沾着点干了的面疙瘩。她擦得很慢,一下一下,像在数油星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听不清说啥。

外乡人突然站起来,说要解手,李老栓指了指院角的茅房。外乡人走出去时,脚步有点飘,李老栓的目光像条蛇,跟着他的影子动。等外乡人进了茅房,李老栓突然往灶房走,压低声音跟他婆娘说了句啥,灶房里的"咕嘟"声停了。

李狗子没去河湾。

他蹲在院墙外的老槐树下,槐树的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桠像鬼爪。镢头被他攥得发烫,手心的汗渗进木柄的纹路里,滑溜溜的。篮子扔在脚边,空的,柳条的破洞对着天,像只睁着的眼睛。

风从河湾方向吹过来,带着水腥气,还有点腐烂的草味。他想起小时候跟爹来这剜野菜,爹的大手牵着他的小手,苦苣的苦味混着爹的汗味,那时候爹总说:"狗子,多吃点苦,长大才有力气。"可现在,他有力气,却没东西吃。

他摸了摸后腰的柴刀,刀柄磨得光滑,又摸了摸手里的镢头,刃口在月光(云稍微散了点)下闪着冷光。他想起锅里的鸡肉,油汪汪的,肯定炖得烂烂的,一抿就能化在嘴里。他又想起外乡人身上的蓝布褂——那布料,比村里地主穿的还好,说不定里面缝着钱,或者粮食票。

他突然站起来,膝盖"咔哒"响了一声,在这静夜里格外清楚。转身往院里走时,脚踩在一片枯叶上,"咔嚓"响,吓得他屏住呼吸。老黄狗在门口探了探头,看见他,夹着尾巴又缩了回去,喉咙里的呜咽声像猫叫。

屋里的灯还亮着,李老栓正跟外乡人说话,声音不高,像蚊子哼哼,听不清说啥。李狗子踮着脚绕到窗根下,窗纸破了个洞,他往里瞅——油灯的光把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个佝偻的树桩,外乡人的影子则直挺挺的,坐在炕沿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半夜起床别开灯请大家收藏:()半夜起床别开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听见爹说:"......去年收成不好,狗子他娘病着,药钱都掏不起,家里就这条件......"声音里带着点哭腔,不像平时的爹。

外乡人叹了口气,声音有点闷:"都不容易,我这一路过来,见多了饿死人的村......"

李狗子举起了镢头。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啥要举起来,只觉得胳膊像被什么东西牵着,沉甸甸的。镢头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条大蜈蚣。风灌进他的领口,凉得像冰,冻得他打了个哆嗦,却没放下镢头。他想起锅里的鸡肉,想起娘黄纸似的脸,想起外乡人肩上的空麻袋——说不定,那麻袋里藏着粮食呢?藏着能让全家活下去的粮食。

屋里的说话声停了,李老栓好像要起身,影子在墙上晃了晃。李狗子猛地冲进屋里,镢头带着风声砸下去。

"哐当!"

不是砸在人身上,是砸在灶台边的水缸上。水缸裂了道缝,"咔嚓"声像骨头断了,水"哗哗"地流出来,浇灭了灶火,屋里一下子黑了,只剩下油灯的光在晃。

"谁?!"李老栓的声音惊得发颤,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李狗子站在黑暗里,镢头掉在地上,发出"哐啷"一声巨响,在屋里荡来荡去。外乡人摸索着往门口挪,被门槛绊倒,"哎哟"一声,听声音摔得不轻。李狗子他娘没出声,像是吓傻了,灶房里静得只有滴水声。

"是我。"李狗子的声音比水缸裂得还碎,抖得不成样子。

李老栓摸到火柴,"嚓"地划亮,火光中,他看见儿子满脸是汗,汗珠顺着下巴往下滴,滴在地上的水里,溅起小小的水花。儿子的嘴唇哆嗦着,像寒风里的树叶。

"你疯了?!"李老栓的声音劈了,像被扯断的麻绳,"剜的野菜呢?"

李狗子没说话,突然转身往外跑,篮子和镢头都没带。他跑过门槛时,又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却没回头,冲进了黑夜里。老黄狗追了出去,很快,远处传来狗叫声,越来越远,最后没了声息。

外乡人终究没吃成那锅鸡。他说有点急事,连夜告辞,说话时还捂着胳膊——刚才摔倒时蹭破了皮,渗出血珠。李老栓留不住,只好把鸡捞出来,用荷叶包了让他带着。荷叶是中午从河湾摘的,还带着点泥,包着鸡肉,油把荷叶浸得透亮。

外乡人走的时候,脚步很快,像后面有啥追着,连句"谢谢"都没说利索。李老栓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直到那影子钻进黑暗里,才"啐"了一口,转身回屋。

李狗子一夜没回来。

第二天一早,李老栓扛着镢头去河湾找,老黄狗跟在他身后,耷拉着尾巴,走几步就嗅嗅地,像是在找啥。河湾的泥地上有串脚印,很深,像是负重走的,一直往河中心延伸,水边还漂着只鞋,是李狗子的,鞋帮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脚趾头印。

"这混小子。"李老栓蹲在河边,烟杆掉在地上,他没捡,只是望着河水发呆。河水浑浊得很,漂着些烂草,像有人的头发。"咋就这么傻......"他的声音很轻,被风吹得散了。

他娘在家里哭,哭声像猫叫,哑哑的。哭着哭着就晕过去了,李老栓把她抱到炕上,摸她的手,凉得像冰。醒来后她就哑了,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每天就坐在灶前,看着那口破锅发呆。

那锅鸡,李老栓自己吃了三天。他说,肉有点柴,像嚼树皮,还塞牙。他把鸡骨头都嚼碎了,咽下去,说这样不浪费。

后来,村里人都说李狗子是饿疯了,想抢外乡人的麻袋,没抢成,怕被爹揍,跳河了。只有李老栓不说话,每天扛着镢头去河湾转,转累了就坐在河边抽烟,烟锅里的火明明灭灭,像他眼里的光,时有时无。

直到那年冬天,河面结了冰,冰厚得能走人。有个孩子在冰上滑冰,冰裂了,掉进去,捞上来的时候,冻得发紫,手里却攥着半块骨头,不是鸡骨,是人骨,上面还沾着点布丝,蓝盈盈的——像外乡人穿的那件蓝布褂。

喜欢半夜起床别开灯请大家收藏:()半夜起床别开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