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117章 雾隐船歌

北大博士 第117章 雾隐船歌

作者:听雨老先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04:57:2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便是三叠韵。”母亲当时用指尖点着她的眉心,“第一叠是天在应,第二叠是海在和,第三叠啊,是藏在雾里的东西在搭话。”

正想到这儿,甲板上的血甲虫突然骚动起来。它们不再趴在帆角,而是齐齐转向东南方,翅膜上的星图剧烈闪烁,金红与石青的光像在互相追逐。沈晚晴抬头望去,只见光带尽头的雾正在变深,淡紫的雾霭里,隐约有什么东西在动——不是海浪的起伏,是有规律的晃动,像船橹搅水的节奏。

陈景明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的青瓷碗正微微发烫,石青粉在碗里结成了细小的星状:“是船。”他指着雾里那团晃动的黑影,“而且是艘老船,船骨里凝着光。”

话音未落,雾里飘来阵极轻的香。不是槐花香,也不是玉屑的冷香,是种清润的甜,像把雾里的露水熬成了蜜。沈晚晴深吸一口气,舌尖竟尝到点微麻——那是断鳞岛特有的“雾引花”的味道,母亲说过,这种花只长在星轨转弯的地方,花瓣能引光,花香能醒虫。

果然,血甲虫们闻到这香,翅膜突然绷得笔直,星图上的银线亮得像细针。它们集体往东南方振翅,这次没飞太高,只是贴着光带的边缘盘旋,把翅膜上的星图投影在雾里,像在给那艘船打信号。

雾里的船影越来越近了。那是艘极小的乌篷船,船身是深褐色的,像用老槐木做的,篷布上绣着密密麻麻的五瓣花,花心里嵌着银线,风过时,银线互相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倒比船橹声更清楚。船尾悬着盏灯笼,灯罩是半透明的,里面的光也是淡紫的,把撑船人的影子投在篷布上,像幅晃动的剪影画。

歌声就是从那船上传来的。

第一叠唱起来时,沈晚晴的心跳漏了一拍。那声音清得像冰棱坠在玉盘里,每个字都带着点颤,却又飘得极远,光带里的虹彩被这歌声惊动,竟跟着颤起来,抖落的光屑在海面上拼出串五瓣花。

第二叠低下去,像突然沉进了水里。歌声里裹着船橹的吱呀声,裹着雾滴落在篷布上的轻响,甚至裹着远处不知名海鸟的啼鸣,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安稳。古船甲板上的光丝突然静了,都竖着耳朵似的,往乌篷船的方向倾,连陈景明碗里的石青粉都不再跳动,只在碗底凝着层温润的光。

第三叠响起来时,血甲虫们突然集体振翅应和。那歌声碎成了无数个细小的音,像有千百只虫在同时低鸣,又像有千百片花瓣在同时飘落,乌篷船篷布上的银线被这歌声激得发亮,把五瓣花的影子投在雾里,与血甲虫的星图投影慢慢重合。

沈晚晴低头看向父亲的航海日志。刚才还空白的纸页上,正缓缓浮现出新的字迹,是母亲的笔锋,却比之前的句子更急些:“雾引船,花引路,三叠韵里,故人来。”

最后一个“来”字落笔时,乌篷船终于穿过浓雾,停在了古船旁。

撑船的姑娘正抬起头,青布衫的领口沾着点五瓣花的粉,双丫髻上的木簪在灯笼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她的左眼角有颗小小的痣,笑起来时,那痣便跟着弯,像被歌声泡软了似的。

“沈姐姐,陈先生。”姑娘停下橹,掌心向上摊开,手心里躺着片新鲜的五瓣花,花瓣上的露水正往下滴,落在海面上,激起圈极小的光纹,“我叫微微,在这儿等你们十二日了。”

沈晚晴看着那片五瓣花,忽然想起母亲银盒里的一张旧纸。纸上画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正蹲在老槐树下捡花瓣,旁边注着行小字:“微丫头识花,可引星轨。”

原来母亲早就记下了。

她低头再看航海日志,“故人来”三个字的笔画里,正渗出点淡红的光,像母亲当年蹭在封皮上的胭脂,又像父亲刻在木纹里的潮纹,更像她掌心那朵三瓣花烙印,在光带里慢慢舒展,准备迎接新的光。

“这‘三叠韵’是什么意思?”陈景明正用石青粉在甲板上拓印星图,粉粒落在光丝织就的网格里,自动凝成细小的星点,“难道是某种暗号?”

话音未落,海面上突然漫起层淡紫色的雾。这雾来得蹊跷,不似归墟的海雾带着咸腥,反倒裹着股清甜,像断鳞岛老槐树开花时,被晨露泡软的花香。更奇的是,雾里竟浮着些半透明的花瓣,细看不是三瓣花,而是五瓣的,边缘泛着银芒,落在船板上便化作光丝,与甲板上的星图连在一起。

“是引路花。”沈晚晴认出这花瓣的形状,与父亲日志里画的“雾引花”分毫不差,“母亲说,这种花只在星轨的转折点出现,会为守护者指引隐藏的航线。”

雾色渐浓时,隐约有歌声飘过来。那歌声很轻,像浸在水里的丝线,忽断忽续,却带着种奇特的韵律——第一叠清越如铜铃,第二叠低回似弦琴,第三叠竟像是无数细碎的虫鸣合在一起,恰好应了母亲说的“三叠韵”。

陈景明突然按住甲板上的血甲虫:“它们在躁动。”甲虫们不再振翅画轨,而是齐齐转向歌声来的方向,翅膜上的星图剧烈闪烁,像是在辨认某种熟悉的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古船穿过一片浓雾时,前方突然亮起盏灯。灯悬在一艘小小的乌篷船上,船身隐在雾里,只露出挂着灯的桅杆,灯影里站着个穿青布衫的姑娘,手里正摇着橹,橹声与歌声的节奏严丝合缝。

“是她在唱歌。”沈晚晴扶住船舷,那姑娘的轮廓在雾中看不真切,却让她莫名觉得亲近,像小时候在断鳞岛,隔着槐花树影看见的邻家姐姐。

乌篷船慢慢靠过来。待到近前,沈晚晴才看清姑娘的模样:梳着双丫髻,发间别着支五瓣花形状的木簪,左眼角有颗小小的痣,笑起来时,痣像落在眼底的星子。

“沈姐姐,陈先生。”姑娘停下橹,声音比歌声更清亮,“我叫微微,在这儿等你们好久了。”

陈景明的石青粉突然从瓷碗里跳出来,在甲板上拼出个小小的五瓣花:“你认识我们?”

微微指了指自己的木簪:“这簪子是沈伯父送的。”她取下木簪,簪头的五瓣花突然绽开,里面嵌着片极小的槐叶,叶纹里藏着沈家特有的金红光,“三年前,我在泉州港遇到沈伯父,他说若有天见到挂着星轨帆的船,就把这个交给船上的人,还说……你们会需要雾引花的花粉。”

她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琉璃瓶,瓶里盛着淡金色的粉末,倒在掌心时,粉末竟化作无数细小的五瓣花,在她手心里轻轻颤动。“这花粉能让逆星虫暂时失去活性。”微微将琉璃瓶递给沈晚晴,“沈伯父说,星渊外围的煞气里,藏着无数休眠的逆星虫卵,只有这个能护你们穿过虫带。”

沈晚晴捏着琉璃瓶,指尖传来熟悉的暖意——与父亲留在航海日志上的指温一模一样。“我父亲……他还说什么了?”

微微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亮起来:“他说,沈姐姐掌心的三瓣花烙印,到了星渊深处会开出新的花瓣。还说让你们别怕,守墨人的石青与沈家的金红,本就是同根生的光。”

“同根生?”陈景明皱眉,守墨人典籍里从未提过与沈家有渊源,“这怎么说?”

微微笑了,眼角的痣跟着跳了跳:“等你们见到星渊底的‘共生树’就知道了。”她突然指向古船的帆,“快看,星轨在分岔。”

众人抬头,只见原本笔直的光带在前方分成了三条:一条往西北,隐入更深的雾里;一条往西南,通向座隐约的岛屿;还有一条直直往下,像是钻进了海底。而微微乌篷船的灯,正悬在往西南的那条光带上。

“西南是‘碎星屿’。”微微指着那条光带,“岛上有座观星台,是当年沈伯父和守墨人先祖共同建的,台顶的铜盘能定位星渊的准确入口。没有它,你们就算闯到星渊边缘,也找不到母巢的位置。”

血甲虫们突然集体振翅,翅膜上的星图与乌篷船灯影重合,拼出个完整的五瓣花。沈晚晴翻开航海日志,新浮现的字迹恰好写到:“碎星屿有铜盘,需五瓣花引之。”

“看来该走这条路。”陈景明调整了古船的航向,光带立刻像活了似的,缠着船身往西南方向引。微微将乌篷船系在古船船尾,跳上来时,脚刚沾甲板,那些嵌在木缝里的碎玉就亮了起来,在她脚下拼出朵小小的五瓣花。

“玉认亲呢。”微微弯腰摸了摸碎玉,“沈伯母当年嵌这些玉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她还说,女孩子的名字里带个‘微’字,就像雾里的光,不容易被煞气找到。”

沈晚晴心里一动:“你见过我母亲?”

“见过的。”微微点头,眼底的痣染上暖意,“在断鳞岛的老槐树下,她教我用槐叶编哨子,说吹响时,迷路的星子就会跟着回来。”她从兜里掏出个小小的槐叶哨,哨声一响,甲板上的光丝突然都竖了起来,像在回应某种召唤,“这哨子,是沈伯母给我的。”

陈景明望着远处的碎星屿轮廓,岛上隐约有座高塔,塔尖的铜色在雾中闪着光:“你一直在等我们,是不是知道星渊里有什么?”

微微的笑容淡了些,她指着自己的木簪:“沈伯父说,星渊的母巢寄生在共生树的根须上。那树一半是槐,一半是青檀,槐根吸着沈家的血脉,青檀根缠着守墨人的灵力,两种根须缠在一起,才勉强压住母巢的煞气。可现在……”

她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半年前,碎星屿的观星台铜盘突然转不动了,岛上的雾引花都开始枯萎。我知道,是共生树撑不住了。”

沈晚晴掌心的烙印突然发烫,三瓣花的轮廓里,竟隐隐多出道浅痕,像是第四瓣正要绽开。她想起微微说的“开出新的花瓣”,难道父亲早就预料到,他们需要借助新的力量才能对抗母巢?

古船靠近碎星屿时,雾突然散了。岛上的观星台看得真切,台基是用青灰色的石头砌的,塔身爬满了藤蔓,藤蔓上开着零星的五瓣花,花瓣上沾着淡淡的黑气。

“煞气已经蔓延到岛上了。”陈景明握紧青瓷碗,石青粉在碗里翻腾,“铜盘的位置在塔顶,我们得尽快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