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107章 原本的活别想丢,新的活别想跑

奉天殿。

朱元璋拿着炭笔批改着奏折。

桌案旁边,铺着一张白纸,笔墨俱全,可纸上却空无一字。

三天前,他原本想将那《皇明祖训》的纲要写下来,用朱家铁律将大明的未来钉死。

可是,三天时间,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他的脑子里,像是有两个世界在打仗。

一个,是他熟悉的,用刀枪和规矩圈起来的田地。

在这片田里,他就是天,他规定了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一切都必须按照他的意志,安安稳稳,直到千秋万代。这是他用尸山血海换来的安稳,是他认为对子孙后代最大的负责。

另一个,是李去疾口中那个活过来的世界。

人心像野草,被利益的春雨一浇,就会疯狂生长。百姓、工匠,甚至官员,都像上了发条的野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跑、撕咬、攀爬。那个世界充满了让他心惊胆战的变数,却也……散发着一股让他无法忽视的,蓬勃到骇人的生命力。

他怕。

怕那股力量一旦失控,会把他辛辛苦苦垒起来的江山,冲得七零八落。

他烦。

烦自己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冒出李去疾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和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

“皇上。”

门外,传来内侍压抑着颤抖的声音。

朱元璋眼皮动了动,没有出声。

“翰林学士承旨,宋濂宋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宋濂?

朱元璋的眉头猛地一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炭笔放到一旁。

他也去了江宁,他也听了那番“大逆不道”的言论。这三天,朱元璋在煎熬,他想必也在煎熬。

朱元璋很想知道,这位被他倚为儒臣之首,一生信奉孔孟之道的大学士,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是会痛哭流涕地向自己请罪,说自己误信了妖言,还是会义正辞严地请求自己下旨,将那妖言惑众的李去疾抓起来?

无论是哪一种,似乎都能让他心里好受一些。

至少,能证明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觉得李去疾那套东西是疯话。

“让他进来。”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像是从生锈的铁器里挤出来的。

书房的门被推开,又缓缓关上。

宋濂走了进来,站定在书案前三步之遥。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如炬,死死地盯住了他。

只一眼,朱元璋的心就往下一沉。

不对劲。

眼前的宋濂,不对劲。

没有他预想中的惶恐、挣扎、或是愤怒。

恰恰相反,这个老臣像是把一身的疲惫和暮气都丢掉,整个人站得笔直,如渊渟岳峙。

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温和与恭顺的眼睛里,此刻竟是一片澄澈,亮得惊人,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体内燃烧,将所有的杂质都烧尽了。

那是一种……找到了“道”的眼神。

朱元璋见过这种眼神。在他麾下那些九死一生,最终创立不世之功的将军眼中见过。在他自己照镜子时,也曾见过。

可这眼神出现在宋濂身上,就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让他心慌。

“宋先生,”朱元璋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透着沉甸甸的压力,“你闭门三日,今日见咱,所为何事?”

宋濂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

“臣,宋濂,恳请皇上准奏。”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臣,请辞翰林院学士承旨、大本堂讲师等一切职司。”

朱元璋的瞳孔猛地一缩。

来了!果然是要划清界限!

他心中竟莫名地松了一口气,身体微微后仰,靠在了椅背上,摆出了一副帝王的姿态:“为何?可是觉得格物院之事,有违圣人教诲,不愿与之为伍?”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说辞。先安抚一下,再敲打一番,告诉他格物院只是权宜之计,安邦定国,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

然而,宋濂接下来的话,却像一记无情的铁锤,狠狠砸在了他的脸上。

“回皇上,臣非但不愿与之为伍,反是……心向往之。”

宋濂抬起头,直视着龙椅后面色骤变的帝王,一字一顿地说道:“臣此来,是恳请皇上恩准,让臣……加入格物院。”

朱元璋脸上的肌肉僵住了。

他怀疑自己这三天没睡好,出现了幻听。

“你说什么?”

“臣,请求加入格物院。”宋濂重复了一遍,语气比刚才更加坚定,“为杂役也可,为学徒亦可。只求能追随格物之道,探寻万物之理,为大明,为天下万民,开辟一条新路!”

轰!

朱元璋脑子里那根紧绷了三天的弦,彻底断了。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双手重重拍在书案上,发出一声巨响。桌上的笔墨纸砚被震得跳了起来,一滩墨汁溅了出来。

“你疯了!”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怒吼,从这位帝王的胸膛里炸开,“宋濂!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臣,知道。”宋濂面不改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知道个屁!”

朱元璋气得口不择言,绕过书案,走到他面前,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

“咱让你当翰林学士,让你当大本堂讲师,是让你给咱教化万民,是让你做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你现在跟咱说,你要去当个匠户?去跟那些满身油污的泥腿子为伍?你把咱的脸,把朝廷的脸,把天下读书人的脸,都往哪儿搁!”

他气啊!

他本以为宋濂是来给他找台阶下的,是来跟他站在同一条战线的。结果这老小子倒好,不仅不站过来,还直接扛着梯子跑到对面阵营去了!

这哪里是请辞,这分明是当着他的面,跳反了!

面对皇帝的雷霆之怒,宋濂的腰杆,却挺得更直了。

“皇上,”他看着朱元璋,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一种近乎悲悯的坦诚,“臣前半生所学,皆是‘道在书中’。臣以为,读懂了孔孟,便懂了天下。可三日前,在江宁县,臣方知,臣错了。”

“臣的道,是空中楼阁,是沙上之塔。一阵风来,就散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而李先生所言,是另一条道。一条从地里长出来的有着坚固地基的道。”

宋濂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狂热。那是一种悟道者独有的狂热。

“臣愚钝,前半生已经走错了路。如今有幸得闻大道,若不能亲身去探寻,去验证,臣……死不瞑目!”

“所以,臣恳请皇上成全!让臣去格物院,去看看那炼钢的炉火,去算算那繁复的账目,去亲手摸一摸,那条从地里长出来的道,到底有多坚实!”

朱元璋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魔的老臣,胸中的滔天怒火,不知为何,竟一点点地熄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更无力的疲惫。

他败了。

李去疾用一番话,击溃了他的心防。

而宋濂,用他的行动,彻底坐实了李去疾的理论。

连这位守旧的儒林泰斗,都被那套“利益驱动”的法子给驱动了,甚至不惜抛弃一生的荣耀和地位,也要去追寻那条“新路”。

那他这个皇帝,还在这里固守着那片“田地”,又有什么意义?

难道,咱真的错了吗?

难道,这天下,真的要变了吗?

朱元璋缓缓地坐回龙椅,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他看着宋濂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沉默了许久。

“你……”他张了张嘴,声音嘶哑,“你想好了?不悔?”

“朝闻道,夕死可矣。”宋濂再次躬身,深深一拜,“臣,此心如铁,九死不悔!”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

良久。

“滚吧。”

两个字,从牙缝里挤了出来。

宋濂抬起身,看着皇帝那张疲惫不堪的脸,再次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转身,一步一步,退出了奉天殿。

脚步声,坚定而沉稳。

书房的门再次关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朱元璋在龙椅上枯坐着,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像。

他缓缓转头,看向书案旁。

那里的白纸,此刻被墨水染黑了。

他本想在那上面写下《皇明祖训》,开始为子孙万代定下规矩。

可现在,这规矩还没写下,就先被泼了一大滩的墨汁。

一片漆黑,看不清未来。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对着大殿外吼道:“来人!召大皇子!”

很快,身上还带着一身泥灰的朱标,跑进了奉天殿。

“父皇……”

“宋濂那老东西,要辞去其他职务,去格物院当学徒!”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道,像是在说一个天大的笑话。

朱标十分平静,他在心里早想到了这个结果。

毕竟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能深刻理解大哥的言论。

“哼!想得美!”

“那老东西原本要干的活别想丢!”

“格物院的活也别想逃!”

“标儿,帮咱传个口谕!给宋濂加个职务!”

“就说……格物院新设一‘道理科’,专门研究万物之理,就让宋濂,当这个科的主事!”

“咱倒要看看,”朱元璋的嘴角,扯出一抹说不清是自嘲还是期待的冷笑,“他一个读了一辈子‘子曰’的老夫子,到底能给咱‘格’出个什么名堂来!”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衍圣公孔克仁听闻此事,当场将自己最心爱的一方砚台摔得粉碎,而后两眼一翻,气得昏死了过去。

整个应天府的士林,如遭九级地震,哀鸿遍野。

他们眼中的叛徒,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皇帝亲自加封,成了什么“道理科”的主事。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

这是皇帝亲自抡起了巴掌,左右开弓,把他们所有读书人的脸,都抽成了猪头。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