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程材成才 > 第11章 军校学习中

程材成才 第11章 军校学习中

作者:A想要和得到要做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7:23: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军校的生活,对于这群在枪炮轰鸣与生死边缘淬炼出来的老兵而言,是截然不同的战场。硝烟弥漫的战壕变成了窗明几净的教室,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被沙沙的笔记声取代,简单直接的冲锋号令让位于复杂精密的战役推演和战略规划。这转变,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理论课堂上,年轻教官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讲解着克劳塞维茨、孙子兵法的现代演绎,或是复杂的后勤保障模型、电子战理论图谱。

赵小虎和*小龙兄弟坐在前排,眉头紧锁,额头上甚至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那些抽象的符号、拗口的术语、层层嵌套的逻辑链条,对他们习惯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依靠直觉、经验和简单命令生存的大脑来说,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

不仅是他们,队伍里像张大山、段明鹏、孙宇航这些更偏重实战技能的兄弟,也都听得异常吃力,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挣扎。他们能在一秒内判断炮弹落点,能在复杂地形中精准穿插,却对着黑板上的公式和图表束手无策。

然而,困难并未让他们退缩。坐在旁边的铁路和王庆瑞,凭借着稍好的文化底子和更明确的目标感,正以近乎搏命的姿态飞快记录着。他们深知,这是他们未来必须跨越的门槛,是给班长讨回公道、实现更大价值的基石。

下了课,宿舍就成了第二课堂。

铁路和王庆瑞的笔记成了“抢手货”。熄灯号后,借着走廊微弱的灯光或是自备的小台灯,王庆瑞会耐心地给赵小虎、赵小龙兄弟讲解白天没听懂的要点,用战场上的实例去类比抽象理论;铁路则和张大山、李卫国、李昊这些侦察兵出身的兄弟,围在沙盘或地图前,结合教官讲的理论,复盘他们经历过的经典战例,争论着如果是现在,该如何运用新学的知识去指挥,如何避免曾经的伤亡。

高卫东和董建国则发挥技术兵的优势,帮忙整理资料,梳理逻辑框架。十八个人,拧成一股绳,互相帮扶,硬啃着知识的硬骨头。那份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不服输、不放弃的狠劲,被他们用在了学习上。

战术演练场,是他们最能找回自信和展现实力的地方。

对抗演习中,铁路即使吊着胳膊无法亲自下场,但他站在导演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结合八年侦察突击和临时指挥的丰富经验,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蓝军”看似严密的部署中致命的弱点。他提出的战术构想,常常是“野路子”,看似违反教科书,却往往刁钻狠辣,直击要害,让担任蓝军指挥的教官都暗暗心惊,甚至私下感叹“这才是真正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打法”。

王庆瑞则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他能精准地将兄弟们各自的特长

王磊、邢为党的精准狙击,张小伟、陈杰的突击渗透,赵小龙的爆破破袭,李卫国、李昊的战场侦察,张大山、张大河的火力压制——完美地捏合在一起,形成一台高效、致命、配合无间的战争机器。他们的实战经验与新学的指挥理论开始碰撞、融合,迸发出惊人的火花。

体能训练场,更是这群老兵碾压全场的“秀场”。即使带着战场上留下的旧伤——赵小虎的残指,张大山的听力障碍,李卫国脸上的伤疤——他们的耐力、爆发力、意志力依旧让同期的年轻学员望尘莫及。

五公里武装越野,他们组成的小队永远遥遥领先,步伐沉稳有力,呼吸均匀,仿佛只是热身;

四百米障碍,他们动作迅猛如猎豹,攀爬、跳跃、钻越,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在枪林弹雨中练就的实用狠辣;

格斗训练场,他们的一招一式没有花架子,全是战场搏杀总结出的致命技巧,简单、直接、高效,让陪练的教官都倍感压力。他们的存在,无形中将整个学员队的体能训练标准拔高了一大截,成了所有学员追赶的目标和无声的鞭策。

食堂里,十八个人总是占据着固定的几张桌子。

饭菜简单,远不如战场上缴获的罐头丰盛,但没人抱怨。张大山会默默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看起来最瘦的李卫国;赵小虎会麻利地帮胳膊依旧不便的铁路打好汤,摆好餐具;谁要是训练太猛吃不下,旁边的兄弟会自然地分担他的饭菜。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传递着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和关怀。这种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超越了血缘的兄弟情谊,在军校这略显平淡甚至枯燥的日子里,显得愈发珍贵和温暖,成为支撑他们度过每一个学习难关的精神支柱。铁路床头柜上那个安静的帆布包裹,是无声的誓言,是十八颗心共同跳动的沉重节拍。

当然,摩擦与碰撞在所难免。这群桀骜的老兵习惯了战场上的直来直去和效率优先,对学院某些过于繁琐教条的规定或部分教官刻板的作风,有时会忍不住呛声,也闹出过几次不大不小的风波。

比如对过于形式化的内务检查提出异议,或者在演习中拒绝执行他们认为“愚蠢”的既定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程材成才请大家收藏:()程材成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每当这时,铁路和王庆瑞总能及时站出来。他们既坚决维护兄弟们在原则问题上的尊严和基于实战经验提出的合理质疑,又会耐心引导大家理解规则背后的深意、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策略性地表达意见。他们的威信和处事方式,让这支特殊的队伍在保持锋芒的同时,也渐渐融入了军校的体系。

三年时光,在笔尖与沙盘间,在汗水与号声中,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深夜里,悄然流逝。

玩命地“卷”学习,“卷”训练,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图书馆里他们是最晚离开的一批人,训练场上他们总是加练到熄灯号响。

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化战争的指挥艺术,从战略层面理解了国家安全的宏大布局,掌握了最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知识。曾经的短板被一点点补齐,知识体系被艰难地构建起来。

蜕变是惊人的。

铁路眼神中的沉静,沉淀为深邃的智慧,理论短板被扎实的基础填补,结合他本就出色的战场洞察力和指挥天赋,使他具备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雏形。

王庆瑞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加炉火纯青,大局观和领导力显着提升,隐隐显露出帅才之风。

赵小虎、赵小龙兄弟虽然理论依旧不算顶尖,但结合爆破手的实践,在战术爆破和特种破袭科目上展现出惊人的理解和创造力。

张大山、张大河的火力运用理论结合实战经验,让他们的火力支援方案变得极其精准高效。

李卫国、李昊的战场侦察分析报告逻辑严密、洞察入微。

王磊、邢为党的狙击战术推演,精准到令人发指,将空间感和心理博弈融入其中。

张小伟、陈杰、曹睿、王建军等突击手,则在特种作战、城市反恐等新科目上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战术素养。

高卫东、董建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讯保障和战场急救体系构建方面,成为佼佼者。

段明鹏、孙宇航将炮兵火力与精确打击、快速反应融合,形成了新的火力支援理念。

他们不再是只凭一腔热血和过人勇武冲锋陷阵的尖刀,而是在这所熔炉中,将自己锻造成了能文能武、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运筹帷幄的复合型指挥人才!是真正能扛起未来战争重任的利剑!

喜欢程材成才请大家收藏:()程材成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