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赤火汉末魂 > 第254章 流民与边军:复杂的北方

队伍迤逦北行,脚下的土地愈发贫瘠,目之所及,尽是一片荒凉破败。废弃的村落随处可见,残垣断壁间荒草丛生,田埂模糊,显然已久无人耕种。道旁时而可见森森白骨,无人收殓,空中盘旋的乌鸦发出刺耳的啼鸣,更添几分凄惶。

与中原腹地相比,这片饱经蹂躏的边陲之地,仿佛被遗忘在了战争的铁蹄和岁月的风沙之下。

流民成了道路上最常见的景象,他们扶老携幼,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地向南迁徙,试图逃离北地的饥馑、烽烟以及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胡人铁骑。

与此同时,赤火队伍也开始频繁遭遇小股武装。这些人不同于土匪流寇,虽同样装备残破、面带菜色,却隐隐带着行伍的煞气和警惕,对任何接近的队伍都报以最大的戒备——他们是溃散的汉军边军。

一次短暂的遭遇战后,陈烬从几名被俘的散兵口中得知了北地边军的窘境。

朝廷精力集中于中原争霸,对遥远边陲的粮饷补给时常克扣延误,加之军中将领**盘剥,致使戍边将士怨声载道,士气低迷。

许多部队建制被打散,或被上级裹挟着投靠曹操,不愿者便只能逃亡,成为散兵游勇。他们既对朝廷和曹操充满愤懑,又因失去组织而前途渺茫,只能在混乱中挣扎求存。

望着这民生凋敝、力量涣散却又暗流涌动的北方,陈烬意识到,最初“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在此地需得以升华。这里的矛盾更为深重复杂,不仅是贫富阶级之争,更交织着华夷之防、中央与边疆的隔阂以及对暴政的反抗。

宿营后,陈烬立即召集核心成员。

“北地情势,远超预估。”陈烬的手指划过粗糙的地图,“此地百姓,苦于豪强,更苦于战乱胡患;溃散边军,恨朝廷不公,怨曹贼无义。若欲在此立足生根,仅靠均田分粮不足以号召人心,需有更能凝聚大势之纲领。”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毅:“我意已决,自今日起,我等旗帜须更为鲜明。我等之口号,当为——‘抗曹、御胡、均田地’!”

“抗曹,乃明正朔,立死敌,可收拢一切对曹贼不满之力量,尤是边军悍卒!”

“御胡,乃守土保民,存续华夏衣冠,此乃大义所在,可争取北地汉民之民心!”

“均田地,乃我等根基,使贫苦百姓得享实利,方能万众归心!”

徐文闻言,眼中闪过激赏之色:“社长明见!此七字真言,直指北地痼疾,可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新口号迅速在队伍中、以及沿途遇到的流民与散兵间传开,宛若星火坠入干柴,顷刻燃起熊熊烈焰。

对于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流民,“御胡”与“均田地”给了他们坚守故土、奋起反抗的希望;对于那些满腔愤懑、报国无门的边军散兵,“抗曹”与“御胡”则猛烈撞击着他们内心深处仅存的军人荣誉与家国情怀。

赤火的力量,自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不再仅仅是吸纳贫苦农户,大量经历过血火淬炼、军事素养犹存的边军溃卒也纷纷来投。

一日,一支约五十人的队伍寻至赤火营地。他们虽同样衣衫褴褛,却仍保持着行伍特有的些许整齐,与寻常流民截然不同。为首者是一名年近三旬的汉子,面容风霜刻蚀,目光沉静如磐,腰间佩着一柄制式环首刀,步伐稳健。

“在下卫恒!”汉子抱拳,声线沙哑却透着力量,“原为云中郡边军斥候队队正。因不肯随上官归附曹贼,遭排挤构陷,弟兄们折损殆尽,余者皆如飘萍。近日闻贵部‘抗曹、御胡’之大义,心向往之,特率麾下残兵来投!我等别无长物,唯谙熟筑垒守御、士卒操演之法,尤恨胡虏!愿效犬马之劳,虽死无憾!”

陈烬仔细打量,见其身后数十兵卒,虽面带饥馑,却眼神锐利,站姿身形皆透着一股老兵特有的精悍气息。

“卫队正请起。”陈烬上前扶起,“赤火广纳天下抗曹御胡之义士,得卫队正与诸位弟兄来投,如获至宝。不知卫队正于今后有何见解?”

卫恒直言不讳:“恒观贵部,士气高昂,骁勇善战,然行军扎营之法略显疏阔,防御工事亦多粗陋。北地不同于中原,胡骑倏忽往来,迅如疾风,若遇突袭,恐措手不及,损伤必重。恒愿毛遂自荐,负责营垒规划、防务整饬及士卒日常操练之事!”

一旁秦狼微微颔首,显然认同其言。冯闯则眨巴着眼,觉得这人看起来比秦狼还要严肃刻板几分。

陈烬闻言大喜:“得卫队正相助,真乃天助我也!今后营防筑垒、士卒操演之重任,便悉数托付于卫队正了!”

卫恒的加入,犹如为急速扩张的赤火队伍注入了一根坚硬的脊梁。他所带来的严谨作风与专业的边军行伍经验,开始迅速而深刻地重塑着这支以农民和前散兵为主的队伍。

北方的困局,因“抗曹、御胡、均田地”的旗帜与卫恒这般专业人才的汇入,悄然洞开了一片更为广阔也更为复杂的天地。赤火,正在这片饱含血泪与烽烟的土地上,更深地扎下了它的根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赤火汉末魂请大家收藏:()赤火汉末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越靠近边境线,空气中的紧张感便越发浓重。荒芜的土地上,除了流民和散兵,开始出现另一种破坏的痕迹——被焚毁的村落废墟,散落的白骨上往往带有可怖的刀箭创伤,以及地上那清晰却令人心悸的马蹄印迹。

“是胡骑!”负责前哨侦察的侯三脸色凝重地回报,“人数不多,二三十骑,看装束和马蹄铁的样式,是南匈奴的小股掠边队伍,刚洗劫了一个小聚落,正往北返回。”

众人的目光瞬间投向陈烬。秦狼的手按上了刀柄,冯闯更是龇牙咧嘴,骂骂咧咧地就要点兵去追。

“追!”陈烬毫不犹豫,眼神冰冷,“但尽量抓活的。”

秦狼和冯闯立刻领命而去。两人风格迥异:秦狼如潜行的猎豹,率精锐迂回包抄,切断退路;冯闯则如出柙猛虎,带着一队骑兵咆哮着从正面发起冲击。这支匈奴掠边队没想到会遭遇如此有组织的反击,顿时陷入混乱。

战斗短暂而激烈。赤火队伍经过卫恒的初步整训和数次战斗磨合,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配合更为默契。加之秦狼的精准指挥和冯闯的悍勇冲杀,很快便将这支匈奴队伍击溃,斩杀十余骑,生擒了五名俘虏。

营地内,五名匈奴俘虏被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他们面露凶悍和不屈,嘴里用胡语不停地咒骂着。周围的赤火战士群情激愤,尤其是那些来自北地的士卒,亲眼见过胡骑暴行,纷纷要求将俘虏斩首示众。

“社长,杀了这些胡狗!祭奠死去的乡亲!”冯闯提着还在滴血的战斧,粗声吼道。

陈烬面色沉静,目光扫过那些愤怒的战士,又落在那几个兀自叫骂的匈奴俘虏身上,缓缓摇了摇头。

“把他们带进我的帐篷。侯三,你来翻译。”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连秦狼都投来疑惑的目光。

帐内,炭火噼啪作响。陈烬没有坐在上位,而是让人给俘虏松了绑,并给了他们一些清水。俘虏们惊疑不定,停止了咒骂,警惕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汉人首领。

陈烬通过侯三的翻译,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量:

“我知道,你们南下抢掠,或许是为了活下去,为了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能熬过寒冬。草原上的日子,不好过。”

一句话,让几个匈奴俘虏愣住了。他们预想了严刑拷打,甚至死亡,却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理解他们处境的话。

陈烬继续道:“但你们抢的是谁?杀的又是谁?是那些和你们一样,苦苦挣扎求存的穷苦汉人农民。他们和草原上的贫苦牧民一样,终日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真正的敌人,不是你们这些为生存而拿起刀箭的普通牧民,也不是我们这些为活下去而奋起反抗的汉人农民。”

陈烬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真正的敌人,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匈奴贵族!他们占有最肥美的草场,拥有成群的牛羊,却用鞭子和刀剑驱使你们南下送死,用你们的血换取他们的财富和享受!”

“同样,我们汉人穷苦人的敌人,也不是你们,而是那些汉人豪强地主和曹魏的贪官污吏!他们榨干农民最后一滴血汗,逼得我们家破人亡!”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几个听得有些发怔的俘虏:“汉人豪强和匈奴贵族,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是他们夺走了我们的粮食和牛羊,是他们让我们自相残杀!穷苦人何必为难穷苦人?”

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和匈奴俘虏粗重的呼吸声。他们脸上的凶悍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和深思。陈烬的话,像一把锤子,敲击着他们从未被触动过的某根心弦。

最后,陈烬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再次震惊的决定:“我不杀你们。你们走吧。带上这些干粮,回到草原上去。”

他让人拿来一些食物,分给俘虏。

“回去告诉你们的族人,尤其是那些和你们一样的普通牧民:在汉人的地方,有一支叫‘赤火’的队伍,我们反抗暴政,均分田地。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欺压我们的人,而不是彼此厮杀的穷苦人。如果有一天,你们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或者不愿再被贵族驱使着来送死,可以来找我们。或者,学着我们的样子,拿起武器,争取你们应得的东西!”

匈奴俘虏们拿着干粮,难以置信地看着陈烬,最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踉跄地跑入了茫茫草原。

帐外,冯闯急得直跳脚:“社长!怎么就放了?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陈烬望着俘虏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杀几个人容易,但杀不完所有的胡骑。仇恨只会滋生更多的仇恨。我们要做的,是把怀疑和思考的种子,埋进草原深处。让底层的匈奴牧民知道,他们的刀该指向谁。这比多杀几个小卒,更有长远之利。”

侯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秦狼沉默片刻,缓缓松开了握刀的手。

草原的风吹过,带着枯草的呜咽声。没有人知道,那些被释放的俘虏带回去的话语,将会在草原的毡房和篝火旁,激起怎样细微却持久的涟漪。一颗名为“阶级”的种子,已被悄然播撒在了匈奴部落的土壤之中。

喜欢赤火汉末魂请大家收藏:()赤火汉末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