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 第366章 追加投资

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第366章 追加投资

作者:而立未立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6 01:06:1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条线的精度能达到0.1毫米。”

王川福指着正在运转的设备介绍:“我们的团队对组装线进行了优化,效率提升了20%。现在的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陈长河点点头:“不错,继续提高。”

从生产车间出来,两人又去了研发楼。

二楼的电池性能实验室里,三名工程师正围着一台示波器,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波形。

“陈总,我们正在测试新一代产品的低温性能。”

实验室负责人汇报:“为了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我们正在试验三种新的电解液配方……”

陈长河鼓励一番。

在厂里转了一圈后,来到会议室,各部门主管又向陈长河汇报了工作。

电池的品质在提升,成本在控制,订单越来越多,产能出现不足,下个月即将启动新车间的建设,并引入新的生产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陈长河在深城待了三天,主持完成了新车间建设规划、新生产线采购谈判的工作,顺便通过自己的人脉给厂里拉了几笔订单。

从深城回到云海市,他又在肖立诚的邀请下,去江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视察了一趟。

从美国采购的六英寸晶圆生产设备在去年7月送达,经过安装调试、员工培训等工作后,在9月份进行了试生产。

肖立诚介绍,试生产之初,由于是国内首批六英寸线,无论是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还是工艺技术的积累都严重不足,产出的晶圆良率一度低至惨淡的30%左右,远远达不到商业化生产的要求。

那段时间,整个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肖立诚和技术团队几乎吃住在车间,与美国派来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一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排查问题,反复调整工艺参数。

经过两个多月不懈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他们逐步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点。

到了12月份,生产线终于实现了稳定运行,良率稳步提升至70%以上,开始规模化生产,月产量达到了8000片。

虽然六英寸晶圆在国际上已不算最先进,但恰好满足了目前国内蓬勃发展的各类电子产品对芯片的迫切需求,因此根本不愁销售,供不应求。

目前,他们的产品除了供应给本省和周边地区的电子企业外,还成功进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供应链,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以后。

肖立诚兴奋地表示,公司预计在1994年第一季度即可实现单季度盈利。

对于一条刚刚投产不久的高技术生产线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陈长河站在洁净车间外的参观走廊上,看着里面穿着防尘服的工人们在自动化设备前忙碌。

一片片硅片在精密机械间流转,最终成为承载着电路功能的晶圆。

看到这一幕,他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从1992年组建江北电子,直到现在,江北电子终于开始良好运转了。

虽然未来的道路依然会充满艰辛与挑战,但江北电子毕竟已经成功地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关键一步。

不但为公司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国产半导体在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既然有了基础,陈长河觉着,江北电子对于半导体技术的追赶还能再提提速。

于是他对肖立诚表示,自己有意向公司追加3000万资金,专门用于技术研发工作,请肖立诚联系省政府相关负责人研讨此事。

毕竟,他只是个小股东。

如果要保持持股比例不变,他追加3000万资金的情况下,江北省要拿出7000万的财政资金。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省里面肯定要商讨一番。

他原以为这件事情会被商讨一段时间,结果没想到,次日自己还没来得及离开云海市呢,就接到肖立诚的电话,说省里面同意了。

“陈主任,省里面对您的建议是相当重视的。”

肖立诚在电话里说道:“无数先例证明,您的眼光和判断总是领先一步。省里领导说,半导体产业是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既然陈主任愿意带头追加投资,省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跟上!”

“好。”

陈长河呵呵一笑:“那就抓紧时间把这件事落实了。”

次日,陈长河与省政府的相关领导签署了对江北电子追加投资的协议,把钱汇过去后,返回广山县,继续主持工作。

时间来到2月,距离年关越来越近,全县各企业愈加繁荣,外出打工的劳务人员们也陆续返回家乡。

这些在外闯荡了一年的人们,不再是离家时那副忐忑迷茫的模样。

他们穿着在城里买的光鲜亮丽的新衣服,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口袋里揣着厚厚的钞票,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底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爸,妈,我这半年,挣了这个数!”

“瞧,这是我从云海市买的录音机,咱们也放个歌听听!”

“儿子,瞧爸爸给你买了什么玩具!”

“家里的自行车早就破得叮当响了,赶明儿咱们去挑辆新的!”

“媳妇,咱家这房子漏风漏雨的,该翻新了,等来年我再赚点,就能盖新房子了!”

这样的对话在村村寨寨不绝于耳。

辛勤打工挣来的积蓄,化作对美好生活的实实在在的投入。

有的家里添置了新的家具家电,有的给家人买了各种礼物,有的开始筹划来年盖新房。

还有人舍不得与家人分开,欣喜地发现本县也新开了许多厂子后,开始打听工作,打算过完年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的乡镇大集和县城街道,也要比往年热闹许多。

天刚蒙蒙亮,各乡镇的集市就已经人声鼎沸。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赶着车的,蹬着自行车的,还有不少是坐着新开通的支线班车来的。

集市上,货品琳琅满目,种类远比往年丰富。

除了传统的春联年画、鞭炮烟花、鸡鸭鱼肉,今年明显多了许多“稀罕物”。

卖成衣的摊位前挤满了大姑娘小媳妇,呢子大衣、滑雪衫、健美裤挂得满满当当,再不是往年单调的蓝灰黑。

卖家电的摊主扯着嗓子吆喝,双卡录音机里播放着响亮的流行歌曲,吸引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观。

孩子们手里攥着零花钱,在卖玩具和零食的摊子前挪不动步,那种即买即得的痛快,是往年要掂量半天的家长们难以给予的。

集市上多了许多本地特产。

丁集镇试点大棚里产出的顶花带刺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在冬日里格外抢手。

虽然价格比应季时贵些,但尝鲜的人络绎不绝。

县城里更是张灯结彩,人头攒动。

主要街道两旁的店铺都延长了营业时间,录音机里传出的歌声此起彼伏。

百货大楼里摩肩接踵,买布料的,挑皮鞋的,选糖果糕点的,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街上骑崭新自行车的人明显多了,车把上挂满了年货。

每一个红火的市场,每一张喜悦的笑脸,都在无声诉说着广山县这大半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空气中弥漫着的,不仅是各种年货的香气,更是一种名为“希望”的蓬勃气息。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