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重生六零:我携萌宝囤粮暴富 > 第59章 作者碎碎念

有人问我写这篇小说的初衷是什么,我想了想,可能和我从小的经历有关吧。

今儿个就在这里和大家唠唠吧。那会儿我家在村东头的老瓦房住着,院墙不高,一抬头就能看见墙外那一大片稻田,绿油油的,风一吹跟海浪似的,一眼望不到边。每到夏天晚上,天刚擦黑,晒谷场的石碾子旁边就热闹起来了。村里的老人们都爱往那儿凑,手里摇着蒲扇,有的还叼着旱烟袋,裤脚上多半沾着田埂上的泥,一股子土腥气混着青草味儿,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亲切。

我那时候小,不爱在家待着,总爱搬个小马扎,挤在他们中间。张爷爷嗓门大,一开口就能把人吸引住。他总讲 1958 年修水库的事儿,说那会儿天多冷啊,冰碴子在水里漂着,为了堵管涌,他跟几个年轻小伙子扑通扑通就跳下去了,冻得牙直打颤也不敢上来,就怕功亏一篑。每次说的时候,他那满是皱纹的脸都透着股自豪。李奶奶就坐在旁边,手里摸着围裙,那围裙上的补丁一层叠一层,洗得都发白了。她不爱说别的,就爱讲饥荒年的事儿,说那时候没吃的,就去捋榆树叶,剥榆树皮,掺点玉米面做成窝头,虽然嗝嗓子,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我就那么听着,有时候插上一嘴,那些带着土味儿的故事,就跟田埂上的野草似的,在我心里扎了根。他们还说 “早先的月光比现在亮堂”,可能是那时候没有这么多路灯,天黑了就靠月亮照着路;说 “一个窝头能分三家吃”,邻里之间互相帮衬,谁家有难处都搭把手;说 “走十里山路就为听场戏”,那会儿娱乐少,一场戏就是天大的乐子。这些零碎的片段,让我对那个没经历过的年代有了种模糊又暖和的想象。

后来我到城里上学,离老家远了,可那些故事总在脑子里转。每次放假回家,一进门准能看见我妈坐在沙发上看年代剧。她这人,不爱看那些年轻人你侬我侬的偶像剧,就待见剧里梳着麻花辫、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画面,说看着亲切。

我一开始就是陪着她看,觉得反正也没事干,后来看着看着就入了迷。剧里的土墙、木柜、二八自行车,还有人们说话的调调,跟记忆里老人们说的场景慢慢对上了。原来我妈眼里的泪花儿、老人们嘴角的笑意,都藏着同一个热热闹闹的时代。那个时代虽然苦,可人们心里好像都憋着一股子劲儿,日子再难也乐呵呵地过着。

那些旧了的故事,不能就只在老人闲聊、剧里镜头里待着。它们就像散在时光里的珠子,得有根线把它们串起来。所以我拿起笔,想写写那些在田埂上跑的半大孩子,他们光着脚丫,追着蜻蜓跑,虽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可笑声能传老远;想写写那些在灶台前忙活的媳妇,她们算计着每一粒粮食,变着法子让一家人吃得饱点、好点;想写写那些在月光下说悄悄话的小两口,他们没什么甜言蜜语,就说几句家里的活儿、地里的庄稼,可眼里的情意藏不住。他们可能就像路边的石子儿一样普通,可在时代的浪头里,都闪着自己的光呢。

写的时候,我老想起晒谷场的月光,银闪闪的洒在谷堆上,老人们的笑声在夜里飘得老远。也想起我妈看剧时偷偷抹眼泪的样子,她肯定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儿。我就是想把那些快被忘光的日子,轻轻拾起来,擦干净,再讲给更多人听听。让大伙儿知道,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他们有多不容易,又有多坚强。

其实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处,可也都有每个时代的盼头。六零年代的盼头,可能就是地里的庄稼能有个好收成,一家人能顿顿吃饱饭。现在想想,多实在啊。我写这小说,就是想把那些真实的日子摊开在大伙儿面前,就像街坊邻居坐在一块儿聊天,说说过去的事儿。说不定有人看了会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起他们讲过的故事,那我这小说就算没白写。

可能有人会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写这些干啥?可我总觉得,不管过多少年,那些日子里的劲儿、那些人情味儿,都不该被忘了。就像老人们常说的,别忘了来路,才能走得更远。我这小说,就算是给那段来路留个念想吧。

今儿个就跟大伙儿唠到这儿,希望你们能喜欢这篇小说,也能从里面品出点不一样的滋味来。

喜欢重生六零:我携萌宝囤粮暴富请大家收藏:()重生六零:我携萌宝囤粮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