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253章 仲达的棋盘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第253章 仲达的棋盘

作者:童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9:31: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关陷落的急报,如同一声丧钟,在潼关魏军都督府内敲响。信使浑身浴血,跪地泣报的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副将、参军们面无人色,目光齐刷刷投向主位上的司马懿。

司马懿端坐如山,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只有捏着军报、指节微微发白的手,泄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他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知道了。下去疗伤吧。”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令人心悸。

信使退下后,帐内死一般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潼关,这座被寄予厚望的天下第一雄关,后路已被切断,顷刻间从战略支点变成了巨大的死亡陷阱!

“大将军!速速撤军吧!趁蜀军尚未完全合围,退守函谷关,尚有一线生机!”一员将领忍不住急声道。

“不可!”另一将反对,“此时撤退,军心必然大乱!诸葛亮若趁势掩杀,恐全军覆没!不如……不如死守潼关,等待洛阳援军!”

“援军?武关已失,援军从何而来?粮道已断,我等又能守几日?”

帐内顿时争论不休,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够了!”司马懿猛地一拍案几,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他目光如电,扫过众将,“武关虽失,天尚未塌!慌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潼关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移动,划过一段险峻的路径,最终落在函谷关上。

“诸葛亮此计,意在夹击。我若困守潼关,正中其下怀,坐以待毙而已。”司马懿的声音冰冷而清晰,“为今之计,唯有断臂求生,主动后撤!”

他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语速极快,却条理分明,显示出其即使在巨大危机下依然缜密的思维:

“第一,秘密准备,梯次撤退!”他看向一名心腹将领,“你即刻安排,将非必要的辎重、伤兵,趁夜色分批先行撤往函谷关。行动务必隐秘,多布疑兵,营中旗帜、灶台一切如常,绝不可让诸葛亮察觉我主力意图!”

“第二,选定断后之将,死守潼关,争取时间!”他的目光在帐内搜寻,最终定格在一人身上——夏侯霸!

“仲权!”司马懿沉声道。

夏侯霸踏前一步,神色复杂。他虽是曹氏旧将,与司马氏有隙,但此刻国难当头,他亦知轻重。“末将在!”

“本督命你,率本部精锐两万,并加拨一万弓弩手,死守潼关!”司马懿盯着他,眼神锐利,“不必出关浪战,只需依托关城,层层阻击,尽可能拖延蜀军脚步!至少……要为大军撤退争取七日时间!七日之后,若事不可为,你可自行决断,或寻机突围,或……为国尽忠!”

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夏侯霸脸色一变,但看到司马懿眼中那不容退缩的决绝,以及满帐将领投来的目光,他猛一咬牙,抱拳道:“末将……领命!必与潼关共存亡!”

司马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随即继续下令:“第三,传令司马师、陈泰,战略转向!”

他快速书写两道命令:

致司马师:“宛城之敌,既已分兵取武关,其力必分。尔即刻停止对宛城强攻,转攻为守!于博望坡、雉县一线构筑坚固防线,深沟高垒,谨防关平主力西进与武关蜀军会师,威胁洛阳南翼!若关平来攻,务必死守,不得使其与诸葛亮主力形成对我南北夹击之势!”

致陈泰:“武关既失,救援已无意义。尔部立刻脱离与马超纠缠,向洛水沿岸宜阳、永宁一带转进!依托洛水天险,构筑第二道防线,节节抵抗,迟滞从武关方向涌入之蜀军东进速度,掩护函谷关主防线侧翼安全!”

“第四,”司马懿最后看向地图上的宏大的中原腹地,“飞鸽传书洛阳朝廷,奏明战局骤变,潼关难守,臣决意退保函谷关。请朝廷即刻动员河南尹、弘农郡等地兵力、民壮,加固函谷关至洛阳一线城防,囤积粮草,准备……持久之战。”

一连串命令,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放弃潼关这颗“死子”,以夏侯霸部为“弃子”争取时间,主力撤往函谷关重组防线;同时指令司马师、陈泰两大机动兵团转变任务,由攻转守,构建纵深防御,拖延蜀军进攻锋芒。

这是壮士断腕的决绝,也是面对危局时最冷静、最理性的选择。帐内众将虽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佩服司马懿在如此绝境下,依然能做出如此清晰、狠辣且有效的部署。

接下来的两日,潼关魏军大营外松内紧。表面上看,旌旗依旧,炊烟如常,巡逻队次第而出,仿佛一切如故。诸葛亮派出的斥候远远观察,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然而,在夜幕的掩护下,魏军主力开始有序地、悄无声息地撤出营垒。精锐部队断后,辎重、辅兵、伤员先行。司马懿严令:人衔枚,马裹蹄,禁止任何火光声响,违令者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整个撤退过程,竟被司马懿组织得井井有条,并未出现大的混乱。

与此同时,夏侯霸接管了潼关防务。他深知自己使命的重大与残酷,立刻重新部署兵力,加固城防,多备守城器械,并向将士们宣布了死守的命令,激发哀兵之气。

第三日黎明,当蜀军前锋文鸯再次至关下挑战时,发现关上守军似乎比往日更加密集,箭矢也格外凶猛。他试探性地发动了一次小规模进攻,竟遭到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损失不小。

文鸯回报姜维,姜维又报于诸葛亮。诸葛亮闻讯,轻摇羽扇,沉吟道:“司马懿用兵,最善隐忍。前番示弱,今番又示强……事出反常必有妖。加强斥候,广布游骑,探查潼关以西道路!”

果然,不久后,游骑回报:发现潼关以西有大队人马行进痕迹,方向直指函谷关!

诸葛亮抚掌叹道:“司马仲达,果然果断!竟舍得弃了潼关!传令魏延、姜维,加强攻势,试探潼关虚实!若其主力已退,立刻抢占潼关,追击残敌!”

而当司马懿率领主力,历经艰险,终于安全撤至函谷关时,他片刻未歇,立刻投入新的布防工作。

函谷关,虽不及潼关险峻,但亦是洛阳西面的重要门户,夹在秦岭余脉与黄河之间,通道狭窄,易守难攻。

司马懿亲自巡视关城,指挥若定:

加固关墙: 命民夫士卒日夜不停,加高加厚关墙,修补破损处。

设置多重防线: 不仅在关前挖掘深壕,设置拒马鹿岩,更在关后险要处,如烛水沿岸、峭壁地带,预设第二、第三道防线,准备进行梯次抵抗。

控制制高点: 派兵占领关城两侧山岭,修建堡寨,架设弩炮,与主关形成交叉火力。

囤积物资: 将运抵的粮草、军械妥善分配,并下令从洛阳加速调运。

重整军队: 将撤退下来的部队重新整编,淘汰老弱,提拔有功将士,稳定军心士气。他亲自训话,承认当前困难,但强调函谷关之险,洛阳之固,号召将士戮力同心,共渡难关。

在他的坐镇指挥下,原本因撤退而有些低落的魏军士气,竟渐渐稳定下来,函谷关的防御体系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加强。

就在司马懿于函谷关紧张布防的同时,他派出的信使也将命令送达了司马师和陈泰处。

宛城方向: 司马师接到父亲命令,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严格执行。他立刻停止了对宛城的无谓攻击,将兵力收缩至博望坡至雉县一线的预设阵地,依托丘陵河流,构建了一条坚固的防御地带,并广布斥候,严密监视宛城关平军的动向。

关平与徐庶在宛城,自然也察觉到了魏军的变化。

“司马师转攻为守了。”关平看着沙盘道。

徐庶微微一笑:“此必是司马懿得知武关失守,恐我西进与丞相会师,故令其子在此阻我。如此也好,我军可安心消化南阳,巩固后方,待丞相主力东出,再图进取。”他们并未急于西进,而是按照诸葛亮既定方略,稳步经营新得之地,同时派出偏师,清剿周边,将南阳盆地牢牢掌控。

武关方向: 陈泰接到命令后,果断摆脱了马超骑兵的纠缠,且战且退,向洛水流域转进。他在宜阳、永宁等地,利用洛水天险和原有城邑,快速组织起了新的防线。马超、庞统、廖化等部蜀军虽士气高昂,但出武关后,地形渐趋复杂,补给线拉长,面对陈泰依托地形的节节抵抗,推进速度也不得不放缓下来。

至此,司马懿精心构筑的三道新防线初步形成:

核心防线: 函谷关主防线,由司马懿亲率主力防守。

南翼防线: 司马师兵团在宛城以北的博望-雉县防线,阻挡关平军西进。

侧翼屏障: 陈泰兵团在洛水沿岸的宜阳-永宁防线,迟滞武关方向蜀军。

虽然形势依旧被动,但相比武关失守时那种濒临崩溃的局面,司马懿通过一系列果断的撤退和重组,硬生生地将战线稳定了下来,将一场可能迅速导致中原崩盘的灾难,扭转成了一场艰苦但尚可维持的持久战。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