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217章 拆分省府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217章 拆分省府

作者:空白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51: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郑森展开布防图,指尖划过“安隆”。

永历帝已是穷途末路,拿下安隆只是时间问题。

可他更在意江南士族的势力。

现在的江南省(前明南直隶),地广人多,人口超千万。

周氏、顾氏、唐氏等大族攥着江南的田产、商铺、教育资源。

甚至能影响地方政务。

不拆分,早晚会成“尾大不掉”的隐患。

说不定还会威胁朝廷。

他对吏部尚书施福说:“传旨,把江南省拆成安徽省和江苏省。”

“安徽省管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

“治所设安庆。”

“江苏省管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淮安七府。”

“治所设江宁。”

“两省各设一名巡抚、一名布政使、一名按察使。”

“互不统属,都直接对朝廷负责。”

“原江南省布政使李嵩,贪腐结党,即刻革职查办,抄没家产!”

施福愣了愣,小心地问:“陛下,江南省是大夏的‘富庶地’。”

“税收占全国三成,拆分后会不会影响收税?”

“而且李嵩在江南任职多年,跟士族往来密切。”

“突然查办,恐会让士族生疑,甚至暗中阻挠……”

“拆分不是为了削弱江南,是为了‘强干弱枝’。”郑森语气坚定。

“江南士族聚得多,一个省的权力太集中。”

“官员若跟士族勾结,容易‘割据一方’,威胁朝廷。”

“拆成两个省,互相牵制,朝廷才好管。”

“税收方面,让户部派‘税监’去两省,盯着收税。”

“确保税款足额入库。”

他顿了顿,嘴角勾出冷笑:“至于李嵩,朕早查清了。”

“他私吞江南税收十八万两,还替周氏掩盖走私丝绸的勾当。”

“上个月,周氏的人砸了咱们的苏州纺织厂,李嵩收了好处,故意压下案件不查。”

“查办他,既是惩贪腐,也是敲山震虎——让江南士族知道,勾结官员、对抗朝廷,没有好下场!”

施福听了,不再多话,躬身应下。

他知道,郑森早摸清了江南士族的动向。

拆分江南省、查办李嵩,都是早计划好的,既除奸佞,又震慑士族。

随后,郑森又下旨:“江南地区人口超两万的村镇,一律拆分。”

“每个村镇人口不能超两万。”

“拆分后的村镇,各设一名‘里正’,由百姓推举。”

“设两名‘乡老’,由县府任命。”

“负责地方治理、收税、调解纠纷,归县衙直接管。”

“士族不能干预村镇事务。”

“要是有士族子弟欺压百姓、插手政务,一律‘从严处置’。”

“轻则杖责,重则流放。”

旨意传到江南,士族虽不满。

却不敢公开反对。

李嵩被查办,锦衣卫在江南各地巡查。

他们怕自己的把柄被抓住,只能暗中拦着。

却没多大用。

比如苏州的周氏,想让族侄周明杰当“里正”。

可百姓却推了在纺织厂做工的王二。

王二为人正直,还懂纺织技术,能帮百姓解决生计。

周氏的心思落了空。

松江的顾氏,想拖着不拆分村镇。

却被锦衣卫查出“私占百姓田产千亩”。

顾氏族长顾明远被杖责三十。

还得把田产还给百姓,只能乖乖配合拆分。

就在南疆捷报、地方拆分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时。

吏部尚书施福来报:“陛下,现在全国各县府的县学开了八成。”

“府学开了七成,算学、农学的教材都发到位了。”

“新户籍制度在全国推行。”

“工农商籍的子弟报考县学、府学的人数,比去年多了三成。”

“苏州府学的工籍子弟占了四成。”

“松江府学的商籍子弟占了三成。”

“不少百姓说‘陛下让咱们的孩子也能读书,是圣君’!”

郑森听了,心里稍安。

改革虽有阻力,却已见成效。

他对冯厚敦说:“现在民政有内阁、四部(户部、礼部、工部、吏部)。”

“工商有商部,军事有五军都督府(朕亲自管)。”

“地方治理也在慢慢完善——大夏的根基,总算稳住了。”

“接下来,就是平南疆,北伐平鞑子。”

“彻底结束战乱,让百姓能安心过日子。”

冯厚敦说:“陛下,永历帝虽弱,却是南明的‘象征’。”

“不尽快拿下,恐会让南明残部存幻想。”

“甚至勾结西洋人——臣建议尽快出兵安隆。”

“朕也是这意思。”郑森点了点头,对兵部侍郎洪旭说。

“传旨给金声桓、林察:让金声桓在桂林休整一个月。”

“补粮草、弹药,训练士兵。”

“让林察从梧州出发,先攻占南宁,断了永历帝的退路。”

“一个月后,金声桓从桂林出发,林察从南宁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兵分两路打安隆,务必一举擒了永历帝,彻底平南疆。”

“另外,传旨给太上皇(郑芝龙),让他派人带水师南下。”

“守北部湾,防止永历帝从海上跑了。”

旨意传出去,桂林城内一片忙乱。

金声桓在桂林府衙开军事会议。

焦涟、胡一清坐在下首。

两人归降大夏后,因打仗勇猛、管兵严。

已被提拔为总兵,手下的义军也被编为“广西镇军”。

配了军工厂新造的火炮、枪支。

焦涟站起身,手里拿着地图,指着桂林到安隆的路线,语气坚定:“陛下给咱们拨了五十门新炮、两百支新枪,还有十万石粮。”

“咱们得用好。”

“我打算让士兵每天练两个时辰火炮操作。”

“练两个时辰长枪刺杀,确保开战时有力气打。”

“另外,我还会派斥候去安隆查。”

“摸清永历帝的布防,争取一战拿下!”

胡一清补充道:“我手下有不少归降的南明士兵。”

“他们熟悉安隆的地形,我打算让他们当‘向导’。”

“我已经跟他们谈过了——归降大夏后,有军饷、有土地。”

“比跟着永历帝逃强多了,他们都愿意好好打仗。”

“为自己挣个好前程。”

金声桓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陛下信咱们,把平南疆的重任交给咱们。”

“不能辜负!”

“拿下安隆,擒了永历帝。”

“咱们不仅能为大夏平南疆。”

“还能让手下的士兵过安稳日子。”

“让广西的百姓不再遭战乱苦!”

士兵的欢呼声响彻桂林城。

传到城外的农田里。

百姓们听到欢呼,纷纷放下农具。

抬头往桂林城的方向望。

他们知道,大夏军要去平安隆了。

等战乱结束,就能安心种田、过日子了。

而在台湾,郑芝龙站在“威风号”的甲板上。

他看着水师士兵装卸火炮、粮草。

收到郑森的旨意后,他立刻召集水师。

准备南下北部湾。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