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318章 封疆肃纪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318章 封疆肃纪

作者:空白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51: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尚信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茶杯险些摔落在桌。

他瞬间想通,留在南京哪里是恩赏,分明是变相软禁——“琉球王”的头衔听着体面,实则连琉球的军政赋税都碰不得,故土早已彻底归大夏直管。

他不敢反驳,去年大夏水师轰平琉球旧港倭寇巢穴的炮声,至今还在耳边回响,三日三夜未曾停歇,那是反抗者的下场,也是他绝不敢触碰的底线。

更遑论琉球子民早已习惯大夏派来的农官教种番薯、减免三成赋税,没人愿意为他这个“虚王”再起波澜。

尚信忙躬身磕头:“臣遵旨,谢陛下恩典。”

郑森望着他的背影,对进来的袁宗第、施福道:“接下来,所有藩属国都要撤藩设省设州,派流官治理。”

施福点头:“陛下说得是。倭国的八千万两赔偿,正好填补蒸汽船、线膛炮的造办缺口;琉球设州后,北接东洋、南连南洋,做商路中转站再合适不过。”

袁宗第摸了摸下巴,语气兴奋:“等蒸汽船批量造好,咱们水师就能巡防大洋,到时候不管是倭人还是西洋人,谁也别想动咱们的商队!”

几日后,德川光国带着册封文书和银票离开南京。

码头上,他望着“破浪号”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心里又怕又贪,两种情绪搅得他坐立难安。

怕的是大夏的武力——那蒸汽船的速度比幕府最快的安宅船还快两倍,炮口粗得能塞进孩童,九州四万兵力都挡不住,江户根本不堪一击;贪的是郑森许诺的富贵——八十万两白银沉甸甸的,足够他收买武士、拉拢藩主,彻底取代德川家光。

他攥紧手里的银票,指节泛白,暗暗发誓:一定要逼德川家光乖乖履约,靠着大夏这棵大树,做倭国真正的掌权者。

曲阜孔府门前,“万历二十二年赐”的匾额字迹清晰。

当年孔家借“重修孔庙”之名向朝廷索了千亩祭田,才换得这份“殊荣”,如今倒成了他们垄断儒籍、拉拢官绅的护身符。

曲阜知县王知县缩在街角,手里的信被汗浸得发皱——信上写着“孔家愿捐粮千石助军、缴五百两炭敬”,信下还掖着两张郑氏钱庄的汇票,数额足够他安享晚年。

他瞟了眼不远处的张家玉,头埋得更低,喉结不停滚动——三天前接驾时,他还拍着张家玉的胳膊打包票,说孔家定全力配合钦案,可现在,他既怕孔家倒了自己丢了差事,又怕张家玉发现汇票,连上前的勇气都没有。

内阁次辅张家玉站在孔府朱漆大门前,脸色沉得像灰,心里天人交战。

他摸出袖袋里的密信,递给郑经:“你看巡抚昨夜送来的信。”

郑经接过扫了一眼,抬眼道:“三百七十人帮孔家说话?一百五十个是孔家资助的廪生,八十个靠他们谋了教谕职位,剩下的都是分了祭田租子的乡绅?”

“自宋朝起,山东的‘儒籍’名额就被孔家垄断了,”张家玉声音发沉,带着难掩的无奈,“考秀才、当塾师,都得先递‘门生帖’认衍圣公做座师。我当年入仕时,前辈还说‘得孔家点头,儒臣才算有根’。”

他既怕延误钦案被陛下追责,又怕真动了孔家,引来天下文人非议,落个“仗势欺儒”的骂名。

“张大人,再耗不得!”一旁的统领压低声音,晃了晃手里的调兵令,“这是昨夜殿下给的,陛下亲批兵事听您调度。探马刚回来,兖州别庄的家丁驮着六个大木箱往孔府来,八成是在转移通敌的证据。”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方才王知县还劝您‘别硬来’,转身就往孔府侧门去了,怕是给孔家报信,说您对他们心软。”

张家玉指节攥得发白,转向郑经时语气才缓下来:“大皇子,你先回驿馆吧。钦案勘问得‘先礼后兵’,咱们是文官,得守体面,别让天下文人说‘皇长子仗兵欺儒’。”

郑经扯了扯领口的“大夏龙纹”补子,指尖蹭过金线,对张家玉道:“张师,儒生的体面是孔家要的,不是我大夏朝廷要的。”

“去年我在江南斩了三个借儒学敛财的乡绅,父皇跟我说,你斩的是假儒,护的是真儒。真儒讲忠义,假儒只讲特权,孔家显然是后者。”

“九岁参与大夏在济南围剿多尔衮之战时,我见过那些投诚清廷的士绅。前一天还在城楼上喊‘与济南共存亡’,转天就让管家把城防图送给了镇北王,孔家如今的做派,和他们没两样。”

他目光落向孔府大门上的铜环,铜绿里藏着黑垢,上前一步道:“当年孔家借‘祭孔需铜器’向朝廷要了三百斤黄铜,转头就铸了这对门环。美其名曰‘宣德炉铜’,实则是拿朝廷的钱撑自家门面,连祭孔的诚心都是假的。”

“我早让人查过,孔家与清廷来往的密信藏在东跨院夹墙里,还有顺治帝许他们‘衍圣公兼山东学政’的玉牌。这数月间,他们一边串通乡绅写保状,一边让兖州别庄转移济清军粮的账册,证据确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知县来劝您‘别硬来’,根本不是为儒臣体面,是替孔家探底——看朝廷到底是护着他们的特权,还是真要办钦案。”

话音刚落,孔府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孔衍植走在最前,方巾歪了半边,鬓角的头发乱翘,后背却挺得笔直,双手捧着个紫檀木盒,快步冲到张家玉面前,“啪”地打开,只是捧着木盒的手微微发颤。

“张大人!您看这万历爷御笔‘圣裔之光’拓本!我孔家世代受皇恩,怎么可能勾结清廷?”

“陛下派您来,定是为了册封新的衍圣公。兖州乡绅的保举疏,山东学政都画了押,您瞧瞧!”

他眼角扫过郑经,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慢,实则是色厉内荏:“皇长子年纪轻,怕是听了小人挑唆,把些捕风捉影的事当了真。”

“那些说孔家通敌的话,都是清廷伪造的!当年魏忠贤还想栽赃孔家呢,不也没成吗?”

曲阜主簿立刻凑上来,抬手拍了拍腰间的“曲阜粮税总办”腰牌——这差事是孔家帮他求来的,铜牌磨得发亮,是他的立身之本。

“张大人!孔族长说得对!”

他拔高声音,转向周围围观的乡绅,故意让所有人听见,想借舆论施压:“我们都是孔家的受业弟子!孔家撑着儒学的门面,孔家倒了,咱们儒生在地方上还怎么立足?朝廷日后祭孔,难道找个平头百姓主持?”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