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文华殿内檀香袅袅,氤氲在雕梁画栋之间。殿中未设繁杂仪仗,只在御座左侧摆了一张铺着软垫的紫檀木圈椅,案上置着一盏温茶、一卷舆图,既显庄重,又透着几分君臣相谈的亲和 ;朱由检特意选了这处常用于经筵讲学、召见重臣的殿宇,只为向即将到来之人,致以最高的尊崇。
殿外传来通传官清亮的嗓音:“前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奉旨觐见 ——”
朱由检起身整理了一下龙袍下摆,那龙袍比日常所穿更为庄重,却未缀过多繁琐饰物。他端坐御座,目光投向殿门,心中既有期许,也有几分忐忑 —— 这位三朝元老、天启帝师,是他重整辽东的重要部署,能否将其请出,关乎大明北疆的安危。
脚步声沉稳有力,不疾不徐,一道清癯的身影缓缓踏入殿内。孙承宗身着半旧却浆洗得棱角分明的儒生常服,鬓发皆白如霜,眼角刻满岁月沟壑,却腰背挺直如松,没有丝毫老态龙钟之态。他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风霜,双眉浓长,眼神深邃沉静,仿佛蕴藏着宁锦防线的风沙、边关军旅的沧桑,每一步都踏得沉稳,透着历经六朝的从容与定力。
行至御座前丈许处,孙承宗撩袍便欲跪地行大礼。
“孙师且慢!” 朱由检猛地从御座上站起,快步走下丹陛,在他双膝触地之前,双手稳稳托住了他的双臂,力道恳切而坚决,“您乃国之柱石,又是皇兄授业恩师,朕年少时也跟皇兄接授过孙师教诲,心中早已以师礼相待,岂能受此大礼?快快请起!”
孙承宗微微一怔,掌心触到皇帝温热的力道,绝非虚应故事。他顺势站直身子,仍躬身颔首,声音洪亮却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老臣孙承宗,叩见陛下。陛下亲下丹陛相扶,此等礼遇,老臣惶恐不已!”
“孙师言重了。” 朱由检扶着他的手肘,引他走向左侧的圈椅,“朕盼您入京,如盼甘霖,今日重逢,只愿促膝长谈,不必拘于君臣虚礼。王伴伴,奉茶。”
王承恩连忙奉上温茶,孙承宗谢恩落座,姿态不卑不亢 —— 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见惯了帝王的恩威莫测,深知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新帝这份不加掩饰的谦恭,仍让他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朱由检回到御座,并未急于切入正题,反倒像晚辈关心长辈般,细细端详着他:“孙师一路从高阳老家北上,千里迢迢,车马劳顿,身体可还吃得消?朕听闻北方近日多风雨,您途中未曾受淋吧?”
“有劳陛下挂念。” 孙承宗拱手作答,语气平和,“老臣虽年近七旬,筋骨尚健,些许风雨困顿,无碍行程。能蒙陛下召回,得以为国效力,已是老臣之幸,何敢言劳?”
“那就好,那就好。” 朱由检松了口气,又道,“朕已吩咐下去,在京中为您准备了一处宅院,就在澄清坊,紧邻英国公府邸,环境幽静,安全无虞。一应仆役、用度皆由内帑支应,您与家眷只管安心入住。王伴伴,宅院可都备妥了?”
“回皇爷,都已齐备。” 王承恩躬身回道,“宅院已清扫干净,家具器物皆是新置,厨役、仆妇也已配齐,只待孙大人及家眷入住。”
孙承宗再次起身谢恩,眼角微微泛红:“陛下思虑如此周详,连老臣家眷都顾及到了,这份恩泽,老臣无以为报!” 这一次,他的语气中多了几分真切的动容 —— 帝王笼络人心,或赐金银,或封高官,而这般细致入微的关怀,最是能打动人心。
“孙师快请坐。” 朱由检摆手让他落座,语气愈发温和,“高阳老家一切可好?朕记得您有一子名唤孙铨,如今可在身边侍奉?”
提及家事,孙承宗严肃的面容柔和了些许:“回陛下,老家一切安好。犬子孙铨资质平庸,不堪大用,如今仍在高阳读书,未曾随行。老臣常告诫他,当安分守己,耕读传家,不可倚仗父辈余荫,妄求非分之物。”
“孙师家教严谨,实乃楷模。” 朱由检赞道,话锋看似随意一转,“不过孙铨年纪也不小了,若有心仕途,为国效力,亦是美事。如今朝堂正值用人之际,朕观其沉稳品性,或可授予京中闲职,既能历练,也能在您身边尽孝,不知孙师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孙承宗心中猛地一凛,脸上的动容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警惕。他立刻起身拱手,态度坚决:“陛下万万不可!犬子驽钝,难堪大任,若骤得高位,不仅会惹来物议,污了朝堂风气,亦非孙家之幸!老臣曾边帅,虽已致仕,却仍需避嫌,恳请陛下收回此念!”
朱由检看着他略显激动的反应,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闪过一丝满意 —— 孙承宗越是避嫌,越是说明他心存社稷,不为私利所动,这正是他需要的栋梁之臣。“是朕考虑不周,孙师高风亮节,朕自当遵从。” 他从善如流,不再提此事,神色渐渐转为凝重,“闲叙已毕,今日请孙师前来,实是有社稷大事,想向您请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