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82章 人才荟萃 暗藏玄机

朱由检对徐光启关于科学院安保的重视,让这位老臣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备受鼓舞。他见皇帝兴致颇高,且对格物之学展现出非同一般的见解,便决定将另外几项重要的人事安排和初步构想一并禀报。

“陛下,”徐光启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种发掘到宝藏的欣喜,“除了小徒元化之外,老臣还斗胆,去信延请了两位在各自领域堪称翘楚的人物,均已得允诺,不日将抵京效命。”

“哦?快与朕说说,是何方俊杰?”朱由检闻言,大感兴趣。他深知明末并非没有人才,而是很多人才或因党争,或因不被重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第一位,是来自泰西的传教士,汤若望。”徐光启介绍道,“此子虽年轻,但于泰西算学、历法、天文仪器制造方面,造诣极深。更难得的是,他并非只会空谈理论,对火器铸造,尤其是火炮的瞄准、弹道计算,颇有独到心得。老臣与之交流,受益匪浅。若得他相助,火器研发局如虎添翼,未来改良乃至设计新式火炮,必能事半功倍。”

“汤若望……”朱由检心中一动,这可是明末清初科技交流史上的关键人物,历史上确实为明朝铸造过大炮。没想到徐光启已经将他网罗麾下。“好!泰西技艺,确有可取之处,尤其是这火器与历法,正可弥补我大明之不足。此人当大用!”

徐光启见皇帝毫无芥蒂地接纳泰西之人,心中最后一点顾虑也打消了,继续说道:“第二位,乃是陕西泾阳人士,王徵。”

“王徵?”朱由检对这个名字同样不陌生,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机械工程学家!

“正是。”徐光启点头,“此人虽中过举人,却无心仕途,一心扑在奇巧机械之上。他曾研制过水力磨坊、风力水车,更曾着书《奇器图说》,介绍泰西之起重、引重、转重诸法。其人所思所想,皆是如何以机械之力,省民之劳,增民之产。老臣以为,若将王徵置于科学院,专司机械研发,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朱由检越听眼睛越亮。王徵的能力,正是他未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改善农业灌溉,还是……那更为遥远的工业革命雏形,都离不开机械。

“徐先生知朕!”朱由检抚掌道,“王徵此人,必须重用!先生可曾想过,若将他那风力、水力之术,用于陕西、山西等干旱少雨之地,驱动水车,汲水灌溉,能活民多少?若能将机械之力用于矿山提升、工坊驱动,又能省却多少人力,提升多少效率?”

徐光启闻言,肃然起敬:“陛下高瞻远瞩,老臣只想到省力便民,陛下却已思及抗旱救灾与工矿增效,老臣不及也!有陛下此念,王徵之才,必能尽展无疑。”他心中对这位年轻皇帝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皇帝不仅支持格物学,更能一眼看到其背后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人才难得,徐先生能将这些英才汇聚一堂,便是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朱由检勉励道。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徐先生,朕近日翻阅杂书,见有提及一种名为‘石炭’之物,似乎比木柴耐烧得多,不知先生对此物可有了解?”

徐光启略一思索,答道:“回陛下,石炭确有其物,民间亦有开采使用,多用于冶炼、烧窑等需高温之处。其火势猛烈,持久耐烧,远胜木柴。然……此物燃烧时,常有黑烟异味,且于密闭空间中使用,时有致人昏厥乃至毙命之事发生,故人多畏之,不敢轻易用于取暖炊爨。”

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话头!他点了点头,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先生所言不差。但先生可知,为何在密闭空间使用石炭会致人死亡?”

徐光启皱了皱眉,他虽博学,但这等具体缘由却未曾深究:“或……或是烟气呛人,令人窒息?”

“非也,或者说,不全是。”朱由检开始了他“科普”的第一步,“石炭燃烧,需消耗空气中我等呼吸之气。若通风不畅,燃烧便不完全,会产生一种……嗯,一种无形无味之气(他暂时无法解释一氧化碳的概念)。此气被人吸入体内,便会取代呼吸之气,使人血液……呃,运转不畅,初时头晕目眩,继而昏睡,最终无声无息间便丢了性命。此非鬼神作祟,亦非单纯窒息,实乃‘中毒’!”

“中毒?”徐光启瞪大了眼睛,这个解释完全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不是呛死,而是中了一种燃烧产生的“毒气”?

“正是!”朱由检肯定道,“但此毒并非无法防范。其关键在于‘通风’二字!只要确保燃烧石炭之处,有足够的空气流通,让石炭得以充分燃烧,此毒气便难以产生,即便产生,也会被及时带走。譬如,使用特制的、带有烟囱可将烟气引至室外的炉灶;或在矿洞之中,以风箱、风井等手段强行通风,便可极大避免中毒之事。”

徐光启听得入了神,他本就是科学家,对未知现象有着强烈的探究欲。皇帝这番解释,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逻辑上却能完美解释为何在密闭空间会出事,而通风良好则无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陛下此言,真是闻所未闻,却又……却又似乎切中要害!”徐光启喃喃道,脑中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设计带烟囱的炉具,以及矿山通风的方案。“若真能解决此毒气之患,石炭之用,必将大增!其产热远胜木柴,若用于冶炼,或可得到更精纯之钢铁;若用于工坊,可提供稳定强劲之热源……”

见徐光启一点就透,甚至举一反三想到了冶炼和工坊应用,朱由检心中大慰。这就是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

“先生所言极是!”朱由检趁热打铁,“朕让先生关注石炭,正是为此。其一,请先生组织人手,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石炭,设计相应的炉具、通风方案。其二,石炭本身,亦是关乎国运的重要物事,其重要性,未来或许不亚于粮食与盐铁。”

他转向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王承恩,语气斩钉截铁:“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立刻躬身。

“立刻派人去查,西山左近,乃至京畿地区,所有已知的出产石炭之地。凡非皇庄、非官营的,想办法,不惜代价,都给朕买下来!地皮、矿权,一并拿下。动作要快,要隐秘,尽量不要引起外人注意,尤其是那些嗅觉灵敏的勋贵和官绅。”朱由检下达了指令。他深知能源的重要性,必须提前将资源握在手中。

王承恩虽然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对黑乎乎的石炭如此上心,还要大肆收购,但他对朱由检的命令向来执行不渝:“奴婢遵旨!回去便安排得力人手去办,定将此事办妥。”

徐光启看着这一幕,心中波澜起伏。皇帝对石炭的重视,远超他的预期。不仅指出了其致命隐患的解决之道,更直接动用内帑,大规模圈占矿源。他隐约感觉到,皇帝眼中看到的,是一个他尚未完全看清的、由石炭驱动的未来图景。那图景中,或许有更猛烈的火焰,更坚韧的钢铁,以及……由风力、水力乃至某种未知力量驱动的强大机械。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谨受教!”徐光启再次深深一拜。今日与皇帝一席谈,不仅确定了科学院的安保和人才架构,更打开了一扇通往“石炭时代”的大门,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前路却也更加清晰和广阔了。

朱由检扶起徐光启,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心中默念:种子已经播下,人才正在汇聚,能源开始布局。大明的科技树,就从这西山谷中,开始悄然生长吧。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