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57章 鸡鸣寺塔顶?可见分晓?

吴铭并未立刻去拜访那些被南镇抚司“关注”的官员。在情况未明之前,任何贸然的接触都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麻烦,也容易暴露自己。

他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危险的方式——再次求见皇帝。

这一次,他并非空手而去,而是带上了那份厚达数寸、整理得无可挑剔的江南案最终结案卷宗的精要摘要,以及一份关于后续江南吏治整顿、经济恢复的条陈。前者是交差,后者则是展现他并非一味酷烈,亦有心怀天下的格局。

乾清宫西暖阁,檀香依旧。

朱元璋看着吴铭呈上的两份文书,先是快速翻阅了结案摘要,对其中的铁证如山微微颔首,随后目光落在了那份条陈上。

“《江南善后十疏》?”朱元璋念了一下标题,抬眼看吴铭,“说说看。”

“是,陛下。”吴铭沉稳应道,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从如何选拔干员填补空缺、到如何监督赈灾钱粮使用、再到如何适度引导工商业发展同时鼓励农耕、甚至包括兴修水利、推广新作物等长远规划。

他刻意避开了所有敏感的人事和派系问题,只就事论事,谈论政策和制度,语气平和务实,与他在江南办案时的狠辣形象判若两人。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不置可否。

待吴铭说完,阁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想法倒是不错。”朱元璋终于开口,语气平淡,“看来这趟江南,你不光是会抓人砍头,也长了点治理的心思。”

这话听着像是夸奖,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

“臣愚钝,只是见百姓困苦,地方凋敝,心有所感,胡言乱语,请陛下圣裁。”吴铭立刻躬身道。

“唔。”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忽然话锋一转,问了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吴铭,你觉得毛骧此人如何?”

来了!

吴铭心中猛地一凛,皇帝果然主动提及了!他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绷紧,但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异样。

他深吸一口气,谨慎答道:“毛指挥使忠心耿耿,办事干练,于辽东案、江南案中皆有力助,乃陛下之肱骨,国之干城。”

这是标准答案,也是最安全的回答。

朱元璋盯着他,目光深邃,仿佛要看到他心里去:“哦?尽是优点?他就没什么…让你觉得不便之处?”

这话问得极其刁钻!看似闲聊,实则暗藏杀机!

吴铭心跳加速,脑中飞速旋转。皇帝这是在试探他是否对毛骧有怨言?还是在诱导他说出什么?抑或是…皇帝自己对毛骧也有了看法,在借他之口来印证?

那匿名示警和沈炼的话再次在他脑中回响。

他不能肯定,更不能否定。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瞬息之间,吴铭已有了决断。他抬起头,目光坦然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不便之处?陛下恕臣愚钝…毛指挥使掌管锦衣卫,职责所在,监察百官,行事难免…隐秘迅疾些。若说于此,臣等外朝官员,确有时觉其难以揣度,然此乃其职分所在,臣唯有谨言慎行,恪尽职守,仰赖陛下圣明烛照,何来‘不便’之说?”

他巧妙地将“不便”解释为对锦衣卫职权特性的天然敬畏,而非对毛骧个人的不满,既回答了问题,又撇清了自己,最后还把皮球踢回给皇帝,表明自己一切都在皇帝掌控之中的态度。

朱元璋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那锐利的目光在吴铭脸上停留了更长时间。

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良久,朱元璋才缓缓靠回椅背,似是随意地摆了摆手:“咱就是随口一问。毛骧是咱的利刃,用得顺手。但利刃嘛,也得常磨磨,不然容易锈,也容易伤着自己人。”

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吴铭听。

吴铭低头垂目,不敢接话,心中却已翻江倒海。皇帝这话,信息量太大了!“用得顺手”是肯定,“常磨磨”是暗示需要制约,“伤着自己人”…这难道是指毛骧最近的行动已经开始逾越?

“你的条陈,咱留下了。江南的事,你办得不错,先歇几天。”朱元璋结束了这个话题,语气恢复如常,“朝中的一些闲言碎语,不必理会。做好你自己的本分。”

“是,臣谨记陛下教诲。臣告退。”吴铭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暖阁。

直到走出乾清宫,被午后的阳光一照,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衫已被冷汗浸透。

刚才那短短片刻的奏对,凶险程度远超他在江南面对的任何局面。

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但几乎已经印证了那匿名示警并非空穴来风!毛骧,这把皇帝最锋利的刀,恐怕真的出了什么问题,至少已经引起了皇帝的警惕和不满!而皇帝最后那句“不必理会闲言碎语”,更像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和提醒,让他不要卷入过深,做好份内事即可。

这背后的水,实在太深了。

吴铭回到府中,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里,细细回味着皇帝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为何要点醒他?是怕他被毛骧算计?还是想借他这把刀,去“磨一磨”另一把刀?或者,这只是帝王心术的又一次平衡?

无论如何,他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皇帝目前仍然信任他,但要求他保持距离,专注本职。

而那匿名送信人…其身份更加迷雾重重。能如此精准地洞察圣意和毛骧的异动,绝非寻常人物。是朝中某位大佬?是皇室成员?还是…宫里的人?

吴铭发现,自己虽然暂时安全,但却被拖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中心。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办案的钦差,而是不知不觉间,成了皇帝某种布局中的一颗棋子。

他拿起笔,又放下。此刻,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灯在舟前…水下有礁…”他喃喃自语。

现在,“灯”似乎隐约指亮了方向——皇帝的态度就是明灯,让他知道了危险所在和行动边界。而“礁”…除了毛骧,还有哪些?

吴铭深居简出,埋首于都察院公务,仿佛真的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循吏”。他每日准时点卯,处理积压弹章,主持绩效考核,甚至亲自复核了几起地方上的陈年旧案,显得格外安分守己。

这副姿态,果然让某些紧盯着他的人稍稍放松了警惕。朝堂上关于他的非议声浪,似乎也因主角的“沉寂”而暂时平息了几分。然而,吴铭心中那根弦却从未放松。他深知,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他通过徐辉祖和徐妙锦娘家的其他渠道,以及都察院内几个绝对心腹的御史,依旧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外界的信息。他发现,南镇抚司的活动似乎并未停止,反而更加隐秘。几位与他有过交往、但关系并不算特别密切的中层官员,近日都遭遇了一些“小麻烦”,或是陈年旧账被翻出,或是家中子侄惹上官非,虽然事情不大,却足够让人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这是一种精准的敲打和警告,意在孤立他,并试探皇帝的反应。

而皇帝那边,自上次暖阁奏对后,再无任何特殊的表示,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就在这诡异的平静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雨夜,悄然敲响了吴铭府邸的侧门。

来人是宋濂的幼子,宋璲。宋濂虽是浙东文臣领袖,但因太子师的身份和其本身的清誉,在朝中地位超然,且与吴铭因朱标调理身体之事有过来往,关系还算融洽。宋璲本人则在中书省担任一个闲职,平日并不显眼。

“宋兄?快请进!”吴铭对于宋璲的深夜到访颇感意外,连忙将其引入书房,“如此大雨,宋兄前来,可是有何要事?”他心中警惕,怀疑这是否是某些人设下的圈套。

宋璲脱下湿透的斗篷,神色紧张中带着一丝焦虑,他并未寒暄,直接压低声音道:“吴贤弟,冒昧打扰,实乃家父命我前来,有一言相告。”

“宋先生?”吴铭心中一凛。宋濂让儿子冒险深夜前来,绝非小事。“先生有何指教?”

宋璲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小竹筒,递给吴铭:“家父嘱我,将此物交与贤弟。并让我转告一句话:‘近日天象有异,荧惑守心,恐非吉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静待云开月明。’”

荧惑守心?这在古代星象学中是大凶之兆,常预示皇帝有灾或朝堂有巨大动荡。宋濂借天象说事,显然是在用极其隐晦的方式示警!

吴铭接过那尚带体温的竹筒,入手微沉。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郑重问道:“宋先生还说了什么?为何不亲自…”

宋璲苦笑摇头:“家父近日…称病在家,闭门谢客。府外…亦多有耳目。他老人家不便与贤弟直接往来,只能出此下策。言尽于此,贤弟保重,小弟告辞了。”说完,他重新披上斗篷,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雨夜之中。

吴铭关上房门,心情沉重。连宋濂这样地位超然、谨慎一生的人都感受到了危机,不惜用如此隐秘的方式示警,局势之凶险,恐怕远超他的预估。

他回到书房,小心地打开竹筒,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卷薄如蝉翼的丝绢。展开丝绢,上面用极细的墨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和简单的关联词,似乎是一张极其简略的关系网图。其中,一些名字被圈起,一些名字之间画着连线,标注着“姻亲”、“同乡”、“同年”、“财务往来”等字样。

吴铭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名字,心中越来越惊。这些人,大多是在此次江南案中受到冲击的江南籍官员、豪绅,以及他们在京中的故旧、盟友。而这张关系网的几个中心点,赫然指向了朝中几位并未直接涉案、但地位尊崇的江南籍元老重臣!

更让他注意的是,在丝绢的一个角落,还单独列出了几个名字,旁边标注着“疑似与北镇抚司过从甚密”、“与毛有旧怨”、“近期活跃”等字样。

这不是一份罪证,而是一张局势图!是宋濂基于其深厚的人脉和洞察力,为他勾勒出的朝堂潜在反对力量的分布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静待云开月明…”吴铭默念着宋濂的告诫。这是劝他暂时隐忍,不要主动出击,等待局势明朗。

但吴铭看着这张丝绢,心中却涌起另一个念头:仅仅静待,就够了吗?对手的网已经撒开,皇帝的态度暧昧不明,毛骧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

他需要更主动地去了解,去破局。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个标注着“与北镇抚司过从甚密”的名字上。北镇抚司…沈炼…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第二日,吴铭并未去都察院,而是以“感染风寒”为由告假一日。晌午过后,他换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服饰,从后门悄然出府,来到了城中一家颇有名气的书画铺——松雪斋。

这家铺子的东主,据说是一位致仕的翰林,与许多文官清流都有往来。吴铭步入斋内,看似随意地观赏着墙上的字画。

不多时,一名伙计上前招呼。吴铭并未看画,而是低声对伙计道:“听闻贵斋有新到的《溪山行旅图》摹本?在下想瞧瞧笔意。”

伙计眼神微动,这是他与沈炼约定的暗号。他恭敬道:“摹本在后堂,公子请随我来。”

引着吴铭来到后堂一间静室,伙计便躬身退下。片刻后,一身常服的沈炼闪身而入。

“吴大人召见,不知有何急事?”沈炼显然对于吴铭主动约见有些意外和警惕。

吴铭从袖中取出那份丝绢(他已将关键信息默记于心,丝绢本身并未带来),压低声音道:“沈百户,本官长话短说。近日得知一些消息,恐有人欲对北镇抚司不利,或借此挑起锦衣卫内部纷争。”

他故意将话说得模糊而严重,观察着沈炼的反应。

沈炼眉头紧锁:“大人何出此言?”

“本官亦无法确定消息来源绝对可靠。”吴铭紧盯着他的眼睛,“但据闻,南镇抚司近日的一些行动,背后似有他人指使,意在搅乱局势,其目标或许并不仅仅是外朝官员…甚至可能…危及毛指挥使本人。”

他巧妙地将“毛骧有异”的指控,反转成了“有人要害毛骧”,并将北镇抚司也拉入潜在受害者的行列,以此试探沈炼和北镇抚司的态度。

沈炼果然脸色一变,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锦衣卫内部南北镇抚司本就存在竞争和龃龉,吴铭的话无疑戳中了他的敏感处。

“大人可知…所指何人?”沈炼声音低沉。

“线索纷杂,难以确定。”吴铭摇摇头,“但对方能量不小,且似乎对锦衣卫内部事务极为熟悉。沈百户在北镇抚司,消息灵通,不知…近日可察觉司内有何异常?或有无同僚…行为蹊跷?”

他将问题抛回给沈炼,既是打探,也是进一步的试探。

沈炼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最终,他低声道:“不瞒大人,近来确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人事调动和任务分派。有些兄弟被莫名闲置,有些则被派去执行一些…无关紧要甚至重复的任务。卑职位卑言轻,难以深究,但确实觉出一丝…不寻常的气氛。”

他的话,间接印证了吴铭的部分猜测!锦衣卫内部,确实出现了不正常的迹象!

“多谢百户坦言。”吴铭点点头,“此事关乎重大,还请百户多加留意,若有发现,望能及时通传。或许…我等皆在局中,唯有同心,方能窥得一线生机。”

他没有强求,只是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沈炼目光复杂地看了吴铭一眼,最终抱拳道:“卑职明白。大人…也请万事小心。”

离开松雪斋,吴铭的心情并未轻松。从沈炼的反应来看,锦衣卫内部的暗流确实存在,但这水到底有多深,依然难以探测。

然而,就在他以为今日不会再有什么收获时,刚回到府邸附近,那个曾经出现过的小厮,又一次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巷口,迅速将一个纸团塞进他手里,然后转身就跑。

吴铭捏着纸团,回到书房才展开。

上面只有一句话,字迹与前次相同:

“三日後,西时,鸡鸣寺塔顶,可见分晓。”

鸡鸣寺塔顶?可见分晓?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