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器局特别督办衙门的试验场,设在远离京畿的一处山谷中。这一日,山谷内外戒备森严,气氛凝重而紧张。新式火铳的第一次实弹测试,即将在此进行。
吴铭身着简便的常服,亲自站在试验场的高台上,身旁是几位被他“强行”拉来观摩的工部官员和军中派来的代表,包括一位与吴铭关系尚可的徐达旧部——神机营的某位副将。试验场中央,并排架设着三支火铳:一支是明军现役的标准火铳,一支是仿制缴获的西番火铳,最后一支,则是吴铭主导下,融合中西技艺、加以改进的洪武新铳。
“开始吧。”吴铭声音平静,但紧握的拳头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这个项目投入了他大量心血,成败在此一举。
“第一项,射程与精度!”负责测试的工匠头领高声喊道。
“砰!”“砰!”“砰!”三声铳响依次响起,远处不同距离的木靶上爆开木屑。
结果显而易见。现役火铳射程最近,弹丸散布也大;西番火铳射程和精度均胜一筹;而“洪武十四年式”新铳,射程比西番铳又远了约两成,更重要的是,连续射击三发,弹着点极为集中!
观摩席上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那位神机营副将眼睛一亮,忍不住上前几步,仔细端详那支新铳。
“第二项,射速与可靠性!”命令再下。
装药、填弹、压实、点火……一套流程下来,新铳因为改进了药室和发火装置,射速明显快于前两者。连续射击十轮后,现役火铳铳管已烫得难以手持,西番铳也有轻微变形,而新铳只是微热,结构依然稳固。
“好!好铳!”神机营副将终于忍不住喝彩,“太保大人,此铳若能量产装备我军,神机营战力可增三成不止!”
吴铭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转向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工部官员:“诸位大人,眼见为实。革新之道,在于取其精华,而非固步自封。”
官员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拱手:“太保大人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测试大获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朝野。 朱元璋闻奏,龙颜大悦,再次下旨嘉奖吴铭及有功工匠,并责令工部、户部全力配合,尽快实现新铳的规模化生产。
然而,荣誉与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就在吴铭忙于制定生产标准、培训工匠、建立质控体系的时候,暗流开始涌动。
这日散朝后,太子朱标特意叫住吴铭,一同前往东宫叙话。
屏退左右后,朱标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低声道:“吴师(朱标对吴铭的尊称),新铳成功,孤心甚慰。然则……近日都察院收到几份奏章,虽未明指,但字里行间,暗指军器局‘靡费过巨’、‘重用番匠,恐泄国粹’,甚至有人影射吴师‘权柄日重,结交边将’……”
吴铭心中一凛。果然来了!测试成功的风头太盛,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靡费”是借口,“番匠”是攻击点,而“结交边将”更是敏感话题,虽指的是那位神机营副将,但极易引人联想至与徐达、乃至与边地藩王的关系。
“殿下明鉴,”吴铭沉声道,“军器局每一笔开支,皆有明细账册可查,臣可随时呈报陛下御览。番匠之用,严格受限,只为技艺切磋,核心工艺仍掌握在我大明工匠手中。至于结交边将……臣一心为公,与军中同僚仅为公务往来,绝无结党营私之心。”
朱标点点头:“孤自然信得过吴师。只是……树大招风,吴师还需谨慎些。父皇那里,孤会代为分说,但悠悠众口,亦不可不防。”
“谢殿下关怀,臣铭记于心。”吴铭感激道。他知道,这是朱标在向他示好,也是太子在提前经营自己的势力。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行走在皇帝和太子之间。
回到府中,吴铭将朝堂的烦闷暂时压下。
刚进院子,就看见一幕有趣的景象。三岁的吴定国正拿着一根小木棍,对着墙上他自己画的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嘴里发出“砰!砰!”的声音,显然是在模仿火铳射击。而两岁的双胞胎吴麒和吴麟,则摇摇晃晃地一人抱着一个布老虎,充当“敌人”,被哥哥的“铳声”吓得“哇哇”假哭,然后咯咯笑着扑倒在地,玩得不亦乐乎。
徐妙锦站在廊下,看着孩子们嬉戏,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见吴铭回来,她迎上来,敏锐地察觉到他眉宇间的一丝疲惫。
“可是朝中有事?”她轻声问。
吴铭看着无忧无虑的儿子们,心情轻松了不少,简单将有人弹劾的事情说了。
徐妙锦沉默片刻,道:“夫君推行新法,触及旧利,遭人非议,在所难免。陛下圣明,殿下亦知你忠心,只要自身立得正,便无大碍。倒是家中……”她顿了顿,有些好笑又无奈地说,“定国如今开口闭口就是‘爹爹造的大铳’,连梦里都在喊‘开火’,你这新铳的威风,可是连三岁孩童都知道了。”
吴铭闻言,不禁失笑,弯腰抱起冲过来的定国,用额头顶了顶儿子的额头:“好小子,都知道爹爹造大铳了!不过,这铳啊,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可不是用来欺负弟弟的。”他又看向在地上打滚的双胞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强大的国度里平安长大,眼前的这些风浪,他必须闯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