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县外的血腥镇压,如同一场凛冬的暴风雪,瞬间席卷了整个江南。松江姚氏、苏州张氏等数家参与刺杀钦差的豪强被连根拔起,主要人物被就地处决或押送进京,家产抄没,昔日繁华的园林府邸被贴上冰冷的封条。锦衣卫的缇骑四处出动,按照口供和查抄出的账册、书信,不断扩大着清洗的范围。
江南之地,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往日里高谈阔论、操纵地方的士绅们,此刻要么紧闭府门,惶惶不可终日;要么暗中串联,图谋最后的反扑;更有甚者,开始秘密转移财产,安排子弟潜逃。
然而,吴铭深知,**消灭和财产抄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些盘踞地方数百年的家族,其真正的根基在于对土地、对人口、以及对漕运和粮食贸易的垄断。不断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哪怕杀了一批,很快又会有新的势力在旧的土壤上滋生出来。他要做的,是彻底重塑江南的经济格局。
钦差行辕内,烛火通明。吴铭面前摊开着从抄家所得中整理出的江南漕粮、盐引、丝绸、布匹、钱庄等行业的关联图谱,以及蒋瓛搜集来的,关于江南各大商会、牙行、船帮的详细情报。
“王爷,根据现有证据,直接参与刺杀的核心家族已基本清理完毕。但江南根基深厚,多数家族仍在观望,甚至暗中抵抗。我们清查田亩、推行祥瑞的胥吏,在下面依旧阻力重重,阳奉阴违者甚多。”蒋瓛禀报道。
吴铭的手指敲打着图谱上标注的“漕粮”和“市舶司”几个字,眼中闪烁着睿智而冷酷的光芒。
“杀鸡儆猴,只能让他们暂时恐惧。要想让他们真正屈服,乃至彻底瓦解他们的力量,必须打掉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吴铭缓缓开口,“蒋指挥,你看,江南赋税半天下,其中漕粮是大头。这些豪强,一方面利用漕粮征收的环节,压榨农户,浮收勒折;另一方面,他们控制着运河水道和北上的粮船,垄断北方的粮食供应,牟取暴利。此其一。”
“其二,海禁虽严,但私下海贸从未断绝,利润惊人。江南豪强与沿海势力和部分水师将领勾结,通过走私,将丝绸、瓷器、茶叶运往海外,换取白银、香料,甚至……火器!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国防安全的隐患!”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海图前(这是他根据现代记忆和搜集来的资料绘制的简易版),目光灼灼:“所以,我们的下一步,不是继续在田亩清查上和他们纠缠,那太慢,而且容易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要双管齐下,直击要害!”
“请王爷明示!”蒋瓛精神一振。
“第一,改革漕运!”吴铭斩钉截铁,“奏请陛下,成立‘皇家漕运总局’,逐步收回由地方豪强和漕帮把持的漕运权!漕丁由朝廷招募,发放粮饷,严格管理。漕船由朝廷督造或招标,统一标准。运输过程,引入……‘项目管理’和‘后勤保障’理念,设定时间节点和损耗标准,超期、超耗者严惩!同时,在漕粮征收地,尝试推行‘漕粮折色’,允许部分漕粮按市价折成银两缴纳,减少实物运输的损耗和中间环节的盘剥!此举,可断掉他们通过操控漕运牟利的巨大利源!”
蒋瓛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是要刨了运河沿岸无数利益集团的祖坟!其引发的反抗,恐怕比清丈田亩还要激烈十倍!
“第二,”吴铭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沿海几个重要港口上,“试探性开海!”
“什么?开海?”蒋瓛更是震惊,“陛下对海禁之事,态度向来坚决……”
“不是全面开海,是有限度的、由朝廷严格控制的试点!”吴铭解释道,“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两个港口,比如……宁波,或是我之前去过的泉州,设立‘市舶司特区’,允许持有特许牌照的商人,在缴纳重税、接受严格检查的前提下,与指定海外藩国进行贸易。贸易物品、数量、航线,皆由朝廷规定。所得税收,直接纳入内帑或国库,用于补贴漕运改革、推广祥瑞、乃至编练新军!”
他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如此一来,朝廷能获得巨额税收,打破江南豪强对走私贸易的垄断!商人有了合法渠道,也会逐渐脱离他们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引进海外的高产作物(如番薯的其他品种)、新技术,甚至……窥探西夷的发展!此乃开源之策,与漕运改革的节流相辅相成!”
蒋瓛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到头皮发麻。这位秦王的胆子实在太大了,想法更是天马行空,却又直指问题的核心。这两招若成,江南豪强依赖了上百年的两条主要财路将被彻底斩断!这比杀他们多少人都有用!
“当然,此举必然招致疯狂反扑。”吴铭语气转冷,“所以,我们需要‘借势’和‘立威’!”
“如何借势?立威?”
“借陛下清除积弊、充实国库之势!将漕运**、走私猖獗、乃至与刺杀钦差相关联的证据,一一摆在陛下面前,让陛下明白,不断这些毒瘤,江南永无宁日,国库永无充盈之日!”吴铭沉声道,“至于立威……我们需要找一个足够分量的祭品,来震慑所有敢于阻碍新政和开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