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303章 一个月时间

格物院的炉火日夜不息,锤炼着钢铁,也锤炼着时间。吴铭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工部和兵部派来的匠师、官员将信将疑的目光中,逐步推进。当第一批按照新工艺打造的五十支火铳和配套的颗粒化火药,在京郊靶场进行测试时,那显着提升的射程、略有改善的精度以及更稳定的发射成功率,让在场的兵部侍郎都忍不住抚掌。

“吴王殿下,此铳虽不及传闻中新明利器,但比之我军中旧铳,已是云泥之别!若能量产装备边军,北虏骑兵冲锋,必遭重创!”兵部侍郎的兴奋溢于言表,看向吴铭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

消息传回宫中,朱标在御书房内,对着测试报告沉吟良久。吴铭没有虚言,他确实在做事,而且做得卓有成效。这份实实在在的功劳,让之前方孝孺一党弹劾“耗费国帑,未见实效”的言论显得苍白无力。朱标甚至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对身旁侍立的太监道:“看来,这格物院,并非全然是空中楼阁。”

然而,这短暂的缓和,如同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被一则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彻底打破。

军报来自大同前线。北元太尉蛮子,联合了几支较大的部落,集结数万骑兵,趁黄河冰封,绕过重镇,突袭了防御相对薄弱的朔州。朔州守将力战殉国,城陷。虏骑在朔州及周边卫所大肆劫掠,焚毁粮草,屠戮军民,兵锋直指太原府!更令人心惊的是,军报中提到,虏骑中似乎出现了少量火器,虽不及明军制式火铳,但能在马上施放,响声如雷,对明军士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混账!”

乾清宫内,朱标罕见地失态,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和茶水四溅。他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朔州陷落,虏骑深入,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对他登基以来施政方略的沉重打击。他一直试图营造的“天下晏然”的景象,被这冰冷的现实撕得粉碎。

“陛下息怒!”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跪倒一片,瑟瑟发抖。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朱标声音嘶哑,“北虏猖獗至此,边军糜烂至此!朝廷每年耗费百万钱粮,养的就是这样的兵?筑的就是这样的墙?”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心腹重臣被急召入宫。面对盛怒的皇帝,几人也是面色凝重。

“陛下,”方孝孺沉声道,“当务之急,是速调精兵,驰援山西,务必将来犯之敌阻于太原城外!同时,严令各边镇加强戒备,防止虏骑流窜。”

“调兵?从何处调?京师三大营不可轻动!各地卫所兵战力堪忧,仓促集结,恐难敌北虏精锐!”朱标烦躁地踱步,“粮草!军械!哪一样不要时间?”

就在这时,朱标猛地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方孝孺:“方先生,你之前说,吴铭新明之火器,乃破敌关键?”

方孝孺心中一凛,知道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躬身道:“陛下圣明。朔州军报提及虏骑亦有火器,虽粗劣,然此风不可长。若我军能有碾压之势之火器,必能震慑虏胆,扭转战局。吴王身为镇国秦王,享大明俸禄,受陛下隆恩,值此国难当头,理应为国分忧,献出利器!”

这一次,朱标没有再犹豫。“传旨!召镇国秦王吴铭,即刻入宫见驾!”

吴铭是在格物院接到旨意的。传旨太监脸色紧绷,语气急促,让他立刻动身,不得延误。吴铭心中咯噔一下,知道必定出了大事。他简单交代了格物院几句,便随太监匆匆入宫。

一路行来,皇城内的气氛明显不同往日,侍卫们神色肃穆,往来官员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踏入乾清宫,吴铭立刻感受到那几乎凝滞的低气压。朱标坐在御案后,面色阴沉如水,方孝孺等人侍立一旁,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吴铭,参见陛下。”吴铭依礼参拜。

“平身。”朱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直接将那份大同军报掷到吴铭面前,“看看吧!你的‘筑墙、积谷、练兵、缓图’之策尚未见效,北虏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吴铭快速浏览军报,朔州陷落,虏骑深入,还有对方使用火器的描述……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到了。

“陛下,虏骑凶顽,臣亦痛心。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旨意?”

朱标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朕,要你新明之火器!要你足以克制北虏,甚至横扫漠北的火炮、火铳图纸!还有,朕要你新明派出精通火器之匠师,乃至一支精通火器作战的精兵,协助朝廷,平定北患!”

图穷匕见!

这一次,不再是试探,而是不容拒绝的命令。方孝孺适时开口,语气带着悲愤和道德绑架:“吴王!朔州数万军民惨遭屠戮,北地生灵涂炭!你手握利国利民之神兵,却藏私海外,于心何忍?莫非真要坐视我大明江山沦丧,百姓流离,才肯拿出吗?你扪心自问,可对得起太祖皇帝册封之恩,可对得起陛下信任之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利箭,射向吴铭。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得见朱标粗重的呼吸声。

吴铭沉默着。大脑在飞速运转。直接拒绝,立刻就是灭顶之灾。全部答应,新明将失去最大的依仗,日后只能任人宰割。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能暂时满足朱标需求,又能保住核心,并且……能为自己和新明争取时间和主动权的方案。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朱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就在他即将失去耐心时,吴铭终于开口了,声音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陛下,北疆危急,臣岂能坐视?新明愿倾力相助!”

此言一出,朱标和方孝孺等人都是一怔,没想到吴铭答应得如此“爽快”。

但吴铭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然,陛下明鉴,新明最犀利之火炮、火铳,其制造工艺极为复杂,非简单图纸可以复制。即便臣此刻将图纸奉上,朝廷工坊短期内也绝无可能造出。且其所需特种钢材、精炼火药,皆需特定矿源及工艺支撑,此非一日之功。”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看着朱标:“臣有一策,可解陛下燃眉之急,亦可为朝廷长远计。”

“讲!”朱标耐着性子。

“臣请旨,以新明之力,于天津卫(注:明初已设卫所,地理位置重要)紧急设立一‘军械特供工坊’。”吴铭清晰地说道,“由臣抽调新明核心匠师,携带部分关键设备、特种材料,在此工坊内,专门为朝廷督造一批应对此次北患之急需火器。此批火器之效能,将远超格物院改良品,足以压制虏骑。同时,此工坊亦可作为朝廷工匠学习新式技艺之基地,由新明匠师传授基础原理与工艺,为朝廷日后自产打下根基。”

“至于派兵,”吴铭话锋一转,“新明与大明相隔重洋,调兵耗时日久,恐缓不济急。且兵将不通北地战法,水土不服,贸然投入战场,恐难发挥效用,反成累赘。臣以为,不若由臣亲自或派遣得力干将,携部分精锐,作为火器教官及战场观察使,随军行动,指导朝廷军队使用新式火器,并依据实战,不断改进工坊产出,方为上策。”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方案。设立特供工坊,看似满足了朱标立刻获得先进火器的要求,实则将核心生产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工坊设在天子脚下的天津卫,也显得诚意十足,便于监控。而拒绝直接派兵,只派教官,则避免了新明军队直接卷入大明内战,也防止了军队被朝廷吞并或消耗的风险。

朱标目光闪烁,显然在权衡。吴铭的方案,确实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先进火器。但代价是,他必须允许新明的势力,以这种“特供”的形式,更深入地嵌入大明的军事体系。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方孝孺立刻出言反对:“陛下,不可!此议看似为国,实则包藏祸心!让新明匠师在天津卫设坊,无异于引狼入室!其火器制造之秘仍握于其手,朝廷受制于人!若其心怀叵测,在火器上做手脚,后果不堪设想!应勒令其立刻交出全部图纸,由朝廷工部督造!”

吴铭立刻反驳:“方学士!若朝廷工部能立刻依图纸造出合格火器,臣何必多此一举?军情如火,岂能容尔等在此空谈误国?朔州殉国将士的鲜血未干,太原危在旦夕!是尽快获得利器保境安民重要,还是守着那些虚无缥缈的猜忌重要?若方学士不信臣之忠心,臣可立下军令状,工坊所出之一枪一弹,皆由朝廷派员监督检验,若有问题,臣愿领罪!”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将“爱国忠君”和“效率”的大旗扛了起来,把方孝孺的质疑推到了“不顾大局”的位置上。

朱标看着争锋相对的两人,又看了看那份染血的军报,终于下定了决心。北方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他需要吴铭的火器,立刻就需要!

“够了!”朱标一拍御案,“就依所奏!即刻拟旨,命吴铭全权负责,于天津卫筹建军械特供工坊,一应所需,各地官府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工坊所出火器,优先装备北上援军!吴铭,朕给你一个月时间,朕要看到第一批足以抗衡北虏的火器运抵前线!若误了军机,唯你是问!”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吴铭躬身,深深一拜。低下头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这一步,险之又险,但他终究是争得了主动权。天津卫工坊,将成为他嵌入大明躯体内的一根钉子,也是未来风暴中,一个重要的支点。

他走出乾清宫,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应天的天空依旧,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同了。北疆的惊雷,已将他和新明,彻底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再无退路。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