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343章 完了,真成老朱了,大儿子噶了

北海镇尚未完全从战火中恢复,但来自海上的威胁迫使新明必须做出强硬回应。镇国秦王吴铭的决定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整个势力机器围绕着即将到来的海上出击高速运转起来。林风受命后,立刻返回新明港,以“扬威号”、“破浪号”为核心,集结了包括四艘经过修复和加强的次级战舰在内的主力舰队,水兵们虽然疲惫,但眼中都憋着一股被挑衅后的怒火和求战之心。

“风信营”的探子们被大量撒向南方的海域,他们伪装成渔民或商贩,利用小型快船,冒险接近琉球群岛附近,追踪那几艘尼德兰船只的动向。情报如同雪片般传回:对方共有三艘战舰,两艘较大的约三百吨,一艘较小的约一百五十吨,装备火炮数量不详,但观测到其水手操作娴熟,显然训练有素。它们似乎在琉球与日本之间的航道上游弋,时而拦截检查过往商船,时而在一些无人岛屿停靠,行为模式介于巡航、贸易和侦察之间。

吴铭坐镇北海镇,一边督促防务重建和军工生产,一边与林风保持着密切的信件往来,共同制定作战计划。基于敌我力量对比和战术目标,他们最终确定了一个“诱敌分割,集中优势,速战速决”的方案。新明舰队将利用对附近海域水文和岛礁分布的熟悉,设法将尼德兰舰队引入一处预设的、利于己方发挥火炮射程和精度优势的伏击海域。

就在林风舰队即将完成战前准备,择机出航之际,一个意外的访客再次打破了平静——朝鲜使者金成柱去而复返。这一次,他没有带太多随从,神情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肃。

“秦王阁下,”金成柱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吴铭说道,“在下刚刚收到国内传来的紧急消息,与贵方即将进行的行动有关。”

吴铭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金使者请讲。”

“我国在日本的商馆探知,那几艘尼德兰船只,并非孤立行动。它们与日本九州岛的某些强藩(如岛津氏)有所勾连,似乎在进行军火贸易,甚至可能达成了某种针对……针对新兴海上势力的秘密协议。”金成柱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更重要的是,我国水师在济州岛以南海域,发现了另外一支尼德兰舰队的身影,规模更大,约有七八艘战舰,正向北移动。其目的地不明,但时间点上,很难说与琉球那几艘船没有关联。”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让吴铭瞬间清醒。如果情报属实,那么林风舰队面对的将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吃掉的小目标,而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一旦林风舰队与那三艘船纠缠时,那支更大的舰队突然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贵国提供的消息,非常重要。”吴铭郑重地向金成柱表达了感谢,心中念头急转。朝鲜人此次主动提供如此关键的情报,其用意值得玩味。是真心示好?还是想借新明之手削弱尼德兰人,或者……只是想看看新明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以便他们调整自己的策略?

“王爷客气了。”金成柱微微躬身,“我家主公一直视新明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自然不希望贵方陷入险境。此外……”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国还获悉,大明朝廷似乎也知晓了尼德兰人北上的消息,有御史正在鼓动‘借夷制叛’之策,虽未被采纳,但此风向,不可不察。”

大明想借尼德兰人的手来对付新明?吴铭眼中寒光一闪,这并非没有可能。对于南京的衮衮诸公而言,只要能除掉他这个“海外弃民”,借助谁的力量并不重要。

送走金成柱,吴铭立刻以最高密级,通过信鸽和快船,将这一紧急情报告知了即将出发的林风,并附上新的指令:取消原定伏击计划,舰队暂缓出击,转而采取更谨慎的监视和骚扰战术,务必查明那支更大尼德兰舰队的虚实和意图,绝不可贸然与敌主力决战。

同时,吴铭加强了对辽东方向的关注。那个神秘的、传递过消息的辽东商人渠道,被他再次启用,试图探听大明朝廷对“借夷制叛”态度的更多内幕。

局势的复杂程度再次升级。新明仿佛置身于一个多方势力博弈的棋盘上,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林风接到吴铭的新指令后,虽然有些意外,但深知其中利害。他立刻调整部署,将舰队化整为零,以单舰或双舰为单位,利用速度和灵活性,远远缀着那三艘尼德兰船,不断进行骚扰性的炮击和侦察,既不让对方安宁,也避免被其缠住。这种如同群狼撕咬的战术,虽然战果有限,却成功激怒了尼德兰人,也使得对方无法从容进行贸易或侦察。

几天后,林风的耐心和谨慎得到了回报。一艘执行骚扰任务的快船,在琉球以北约百里处,果然发现了那支规模更大的尼德兰舰队!足足有七艘战舰,其中两艘体型甚至超过了“扬威号”,正呈战斗队形向北偏西方向航行,其目标……似乎直指朝鲜海峡,或者说,是新明港与大陆之间的关键航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想封锁我们!切断我们与朝鲜乃至日本的可能联系!”林风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战略意图。这支主力舰队的目的,并非直接进攻设防坚固的新明港或北海镇,而是要扼住新明的海上咽喉,困死他们!

消息传回,吴铭倒吸一口凉气。尼德兰人这一手,比直接的进攻更为毒辣。一旦海上通道被切断,新明赖以生存的外来物资(尤其是硝石、硫磺、部分金属)将难以为继,与朝鲜刚刚建立的脆弱联系也可能中断,长期来看,无疑是致命的。

“不能让他们得逞!”吴铭在议事厅内斩钉截铁地说道,“必须打破他们的封锁!林风舰队不能退,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南方海域,袭扰牵制那支主力舰队!同时,我们要另辟蹊径!”

他看向老陈和徐妙锦:“陆上通道能否想办法?通过苍狼部的领地,或者更北方的部落,尝试与辽东甚至朝鲜建立陆路联系?哪怕运量小,成本高,也必须打通!”

老陈面露难色:“王爷,陆路艰险,且经过多方势力,风险极大,运量也确实有限……”

“再难也要试!”吴铭打断他,“这是生死存亡之事!另外,格物院必须再次加快对替代材料的研究,比如,能否找到本地的硝土来源?或者改进冶炼技术,提高本地铁矿的利用率?”

徐妙锦凝重地点点头:“妾身明白,已加派人手在周边岛屿和山区勘探。冶炼方面,也在尝试新的鼓风法和炉型,但需要时间。”

时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就在新明上下为打破封锁而绞尽脑汁时,辽东方面通过秘密渠道送回了一个模棱两可,却意味深长的消息。消息称,朝廷中对“借夷制叛”确有议论,但并未形成决议,反而有边镇将领上书,提醒朝廷警惕西夷乘虚而入,祸乱海疆。传递消息的人最后隐晦地提到:“北地苦寒,然狐兔亦有存身之道,望善加把握。”

“狐兔存身之道……”吴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这是在暗示他,可以利用北方复杂的地缘形势,或者说,利用大明边军与中枢之间的矛盾,来寻求一线生机吗?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猜测,几天后,巴特尔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一支约百余人的大明辽东镇骑兵小队,以“巡边”为名,越过了传统的界限,出现在了苍狼部与一个新归附小部落的草场交界处,并与部落牧民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冲突很快平息,但大明骑兵留下话,要求苍狼部“约束部众,不得南扰”,语气颇为强硬。

“巡边?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吴铭冷笑。这很可能是一次试探,或者是一种施加压力的手段。大明或许想通过这种方式,警告新明不要指望陆上的援助,同时也试探苍狼部的态度和实力。

吴铭立刻回信巴特尔,建议他采取强硬但克制的态度,派人与大明骑兵交涉,申明草场归属,同时展示武力,让对方知难而退,但又不要主动升级冲突。他需要苍狼部这个盟友保持稳定,而不是被卷入与大明的直接对抗中。

南有尼德兰舰队封锁,西有大明边军威慑,新明的处境愈发艰难。然而,压力之下,也催生出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格物院在徐妙锦的主持下,对缴获的尼德兰火绳枪和部分船用构件进行了拆解研究,虽然核心工艺一时难以完全掌握,但在一些细节上受到了启发,比如枪机的改进和船帆索具的优化。同时,对本地资源的勘探也传来好消息,在北海镇以北的一处山谷中,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硝土矿苗!虽然开采和提纯需要时间,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林风舰队在南方持续的骚扰战术,虽然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却也成功地拖慢了尼德兰主力舰队建立稳固封锁线的步伐,并且在一次夜间突袭中,利用熟悉水文和夜色的优势,以轻微代价击伤了一艘落单的尼德兰辅助船只,俘获了十几名水手,其中还包括一名低级军官。

通过对这名军官的审讯,新明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组织架构、舰队分布以及科恩总督的性格特点——一个精明、冷酷且极其注重实际利益的商人兼军阀。

“科恩最看重的是利润。”吴铭在得到口供后,若有所思,“或许……我们不一定非要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既然尼德兰人以贸易和利益为先,那么新明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尝试与对方进行有限的接触甚至……谈判?用对方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来自北方“金山”的(哪怕是虚构的)消息,或者某些独特的商品(如高品质的玻璃、瓷器),来换取暂时的和平,或者至少是打破封锁的机会?

这个想法风险极大,无异于与虎谋皮。但面对眼下几乎无解的局面,似乎也值得一试。

吴铭将他的想法与核心幕僚们进行了商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是投降主义,绝不可行;有人则认为可以作为一种缓兵之计,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终,吴铭做出了决定:“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谈判上,但多条路尝试总没有错。林风继续在南方保持军事压力。同时,秘密派出使者,携带我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包括一些精美的玻璃器和一份暗示北方有贵金属矿藏的地图),设法接触尼德兰舰队的指挥官。信的内容要软硬兼施,既展示我们的力量和抵抗决心,也抛出合作的诱饵,试探他们的反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事需绝对保密,尤其不能让其被大明或朝鲜知晓。”

新的棋子,被投向了错综复杂的棋局。是能打开僵局,还是会引来更大的风暴,无人能够预料。新明的命运,在多方势力的挤压和自身的奋力挣扎中,继续向着未知的方向滑行。而吴铭深知,无论选择哪条路,最终依靠的,还是新明自身的实力和团结。他望着窗外逐渐泛绿的北方原野,心中那份守护这片基业和追随他的人们的不屈意志,愈发坚定。

与尼德兰人接触的提议在新明高层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林风等人主张强硬到底,认为与虎谋皮终将被反噬;老陈等较为持重的则觉得不妨一试,但需做好万全准备;而徐妙锦则从格物院的角度提出,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尝试获取一些西方的技术或知识。镇国秦王吴铭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已有决断。

“谈判不是投降,是策略。”吴铭最终拍板,“林风,你的舰队继续施加压力,保持战斗姿态,要让尼德兰人知道,我们不怕打,也有能力让他们付出代价。老陈,挑选机敏可靠、通晓几句番话的人,准备礼物和信件。妙锦,格物院整理一份我们希望了解的技术清单,不涉及核心机密,但可以是一些我们遇到瓶颈的领域。这次接触,刺探虚实、拖延时间、乃至获取些许技术,都是目的。”

命令下达,新明这台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林风麾下的舰队如同幽灵般,继续在琉球以北海域游弋,不时对尼德兰船只进行骚扰性攻击,甚至有一次成功伏击了一艘落单的补给船,焚毁了部分物资,再次展示了新明在海域内的战术优势和对水文的了如指掌。这种持续的、如同蚊叮牛虻般的袭扰,让尼德兰舰队指挥官不胜其烦,却也一时难以抓住新明舰队主力决战。

与此同时,一支由老陈亲自挑选的、由三名“风信营”好手和两名略通葡萄牙语(此时是远东通用商业语言)的通译组成的使团,携带吴铭的亲笔信、一批精美玻璃器、瓷器以及那份精心炮制的、暗示北方蕴藏贵金属的“藏宝图”,乘坐一艘伪装成商船的快艇,借着夜色掩护,悄然南下,寻找与尼德兰舰队接触的机会。

吴铭在信中,以平等口吻自称“新明镇国秦王”,先是强硬指责尼德兰舰队无端攻击在先,申明新明扞卫自身之决心与实力,随后笔锋一转,提出“贸易通商,各取所需”的可能性,并隐晦提及北方“或有异宝”,暗示若尼德兰人有兴趣,可就此详谈。

就在使团出发后不久,辽东方面再次通过秘密渠道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大明朝廷似乎对尼德兰舰队出现在北方海域一事愈发关注,有迹象表明,登莱巡抚下属的水师有所异动,虽未直接驶向新明方向,但其加强巡防的范围,明显覆盖了山东半岛以北至辽东半岛的海域,这无疑给新明试图通过海路与外界联系的企图又增加了一层障碍。

“大明这是想浑水摸鱼,还是想隔岸观火?”老陈忧心忡忡。

“或许兼而有之。”吴铭面色凝重,“他们乐见我们与西夷冲突,两败俱伤最好。但同时也警惕西夷势力坐大,威胁其海疆。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数日后,派出的使团传回了第一个消息。他们成功接触到了一艘尼德兰巡逻船,在表明了身份和来意,并出示了部分礼物后,被带往那支主力舰队旗舰所在的海域。信使回报,尼德兰舰队指挥官是一名名叫范·德·海登的资深船长,态度傲慢,但对那份“藏宝图”和精美的玻璃器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他收下了信件和礼物,表示需要时间“考虑”,并要求新明方面释放所有被俘人员作为“诚意”。

“释放俘虏?”林风得知后冷哼一声,“他想得美!这是我们手里不多的筹码之一!”

“可以放几个无关紧要的,显示我们的‘诚意’。”吴铭沉吟道,“但要分批放,拖住他们。告诉范·德·海登,全面释放俘虏需要建立在初步互信的基础上,比如,他的舰队先后撤百里。”

这是一种外交上的讨价还价,目的在于拖延时间,并试探对方的底线。

与此同时,北海镇以北的硝土矿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格物院技术人员和矿工的奋力挖掘和试验,确认了该矿点的硝石含量相当可观,虽然提纯工艺仍需改进,但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出合格的硝石。这对于严重依赖外部输入的新明军工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意味着火药生产的命脉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铭亲自视察了矿点,下令加大开采力度,并围绕矿点建立一个小型防御据点,派兵驻守。同时,在徐妙锦的主持下,利用新获得的硝石和之前储备的硫磺、木炭,格物院开始大规模生产颗粒化火药,库存逐渐充实起来。

陆路通道的探索也在艰难进行。老陈派出的几支小型商队,试图通过苍狼部的领地向西,与辽东的边民或小部落建立联系。然而,过程极其不顺,不是遭遇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就是受到不明部落的骚扰甚至抢劫,损失了不少人手和物资,收获寥寥。事实证明,在当下,想依靠陆路获得稳定大量的补给,几乎是不可能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南方海上的对峙与谈判仍在继续。新明使团与尼德兰人进行着拉锯式的交涉,释放了少量俘虏,对方舰队也有所后撤,但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范·德·海登坚持要求新明开放港口,允许尼德兰商船自由贸易,并分享北方“金山”的具体信息,态度依旧强硬。

而大明登莱水师的船只,出现在新明外围海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虽然依旧保持着距离,但其窥探和威慑的意图昭然若揭。

就在这僵持不下、气氛日益压抑的时刻,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从新明港传来——一直身体欠佳的吴定国,因旧伤复发和近来忧思过甚,病情骤然加重,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港内医师束手无策!

消息传到北海镇,吴铭如遭雷击,手中的军报飘落在地。定国是他寄予厚望的长子,虽然年轻,但在北海镇保卫战中表现出的勇气和担当,早已赢得了军民的认可。他的病情危重,不仅关乎骨肉亲情,更关乎新明未来的继承和人心的稳定。

“王爷,您必须回去一趟!”老陈和林风等人纷纷劝道。

吴铭看着地图上南北两线依旧紧绷的局势,心中天人交战。最终,对儿子的牵挂和责任战胜了一切。

“老陈,北海镇交给你了!一切按既定方略,稳住防线,继续与尼德兰人周旋,但绝不可示弱!林风,你跟我回新明港,舰队指挥暂交副手,保持对尼德兰人的压力!”

他简单交代完毕,便带着一队亲卫,日夜兼程,乘船返回新明港。

当吴铭赶到王府时,吴定国已经奄奄一息,脸色蜡黄,气息微弱。徐妙锦守在床边,双眼红肿。港内最好的医师都看过了,用了各种办法,却始终无法遏制病情的恶化。

“父王……”吴定国似乎感应到父亲的到来,艰难地睁开眼,声音细若游丝,“儿臣……无能……不能为您分忧了……”

“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吴铭紧紧握住儿子冰冷的手,心如刀绞。他纵横半生,面对强敌环伺尚且能冷静应对,此刻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北边……西夷……大明……”吴定国断断续续地说着,“新明……不能倒……”他的眼神逐渐涣散,最终手臂无力地垂下,闭上了眼睛。

王府内,瞬间被巨大的悲恸笼罩。

吴定国的去世,给新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这位年轻世子的早夭,不仅让吴铭承受了丧子之痛,也让新明的未来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葬礼举办得简单而隆重,整个新明港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处理完儿子的后事,吴铭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但他眼中的悲伤很快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毅的光芒所取代。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新明也不能倒下。

就在这时,南方海上的僵局,因为新明世子病逝的消息传出,以及吴铭暂时离开前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尼德兰指挥官范·德·海登似乎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态度再次变得强硬起来,不仅停止了后撤,反而向前逼近,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新明在十日内答应其所有条件,否则将发动全面进攻。

而大明登莱水师的船只,也趁机更加靠近新明控制海域,摆出一副随时可能介入的姿态。

内忧外患,同时达到了顶点。

吴铭站在新明港的城头,望着阴云密布的海面,海风中似乎都带着硝烟和阴谋的味道。他擦去眼角尚未干涸的泪痕,挺直了脊梁。

“传令给老陈和林风的副手,”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冰冷的杀意,“告诉范·德·海登,新明,不接受任何威胁。他想战,那便战!”

“同时,”他转向身边的亲卫,“通知下去,本王不日将重返北海镇。我要亲自会会这位尼德兰的船长,看看是他的火炮利,还是我新明的骨头硬!”

悲愤化为了力量,挫折坚定了决心。新明的命运,将在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冲突中,迎来决定性的转折。吴铭知道,这一次,再也没有退路可言。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