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5章 上疏老朱

弹劾赵德柱的风波,如同在都察院这潭深水里投下了一块石头,涟漪荡漾了几日,终究慢慢平息。吴铭领了份不大不小的嘉奖,算是正式在洪武朝的职场上开了张,站稳了脚跟。

但他很快发现,这“监察御史”的日常工作,远比他想象得更琐碎,也更……抽象。除了继续学习如何优雅地“骂人”和翻阅海量卷宗,他需要真正去“监察”的事物,似乎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

这日下值略早,吴铭换了常服,打算去南城逛逛,顺便看看赵德柱倒台后,那边的市面有没有清爽些。刚走过两条街,就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吸引了注意力。

一个卖炊饼的老汉,正和一个穿着体面的书生争执不下。

“三文钱一个饼,童叟无欺!您这拿出一钱银子,我这小本生意,如何找得开?”老汉摊着手,一脸为难。

那书生似乎也觉得理亏,但面子上挂不住,强自争辩:“我…我身上只有这块碎银,难不成为了吃你一个饼,还得先去银铺兑开?你这老汉,好不晓事!便先赊着又如何?”

“哎哟,可不敢赊!您这样的读书人,今日赊了,明日不知去哪寻您……”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开始议论:

“是啊,如今市面上好银子少见,尽是些劣钱、私钱,重量不足,成色又差!”

“铜钱也乱得很,宋钱、元钱、本朝新钱混着用,好些商铺都不爱收旧钱。”

“要我说,还是绢布实在,可那玩意带着也不方便啊……”

吴铭停下脚步,项目经理的职业病又犯了。「支付系统混乱,交易成本高昂,这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和市场效率啊。」他下意识地开始分析痛点。

他走到旁边一个卖针头线脑的摊子前,随意拿起一包线,递过一枚洪武通宝:“老哥,这钱好使吗?”

摊主接过钱,熟练地用手指弹了一下,放在耳边听听声,又掂量了一下,才笑道:“小哥这钱新,好使!要是前朝的烂钱,俺可就得加点价了。”

吴铭心里一动:“如今做生意,收银子多还是收铜钱多?”

“哎呦,谁不想收那亮闪闪的银子?”摊主压低声音,“可好银子难得啊!偶尔得一点,都恨不得藏起来,或是拿去交税、办大事用。平日里,还不是这些铜钱、甚至拿米粮布匹来回倒腾?麻烦得很!”

他又走访了几家米铺、布庄,情况大同小异。白银是硬通货,但极度稀缺,且交易时成色、重量鉴定麻烦。铜钱虽是主流,但制钱、旧钱、私钱混杂,信用不一。民间甚至倒退回了部分实物交易。

「通货紧缩迹象明显,支付体系落后,这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朝廷税收啊。」吴铭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老板(朱元璋)现在最头疼的,除了北元,估计就是国库空虚和物资调配不灵。这货币问题,可是个核心痛点。」

一连几日,吴铭下值后就泡在南京城的大小市场、茶楼酒肆,甚至跑去码头看商贾交易。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缺银”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经济活力的窒息。

内心OS:「这简直是个史诗级的大项目——重构大明货币体系。不过现阶段提这个,估计会被当成疯子直接优化掉…得找个切入点,先提出‘发现问题’,再抛出一个远期‘解决方案’的引子。」

他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资料,明朝中后期大量白银流入,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银矿。石见银山…好像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大规模开采的?

「嗯,有了!可以先提‘开源’,暗示海外有银,但不具体说怎么拿,先把概念种下去。再提‘节流’和‘流通’,给点眼下能稍微操作的建议。」

打定主意,吴铭回到都察院值房,铺开纸张,开始构思他的第二份重要“项目方案”——关于货币问题的奏疏。

他写得极其谨慎,反复推敲。

先是详细描述了市面“钱贵米贱”、白银稀缺、交易不便的现状,点明其危害在于“商贾不通,物资不畅,民受其困,国失其利”。

然后,他提出了核心观点:“臣愚见,金银之贵,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能通有无。若藏于地窖,则与瓦砾无异。故朝廷之要,在于使银钱流通如血脉,周行天下。”

接着,他抛出了那个远期的“饼”:“臣尝闻海外之东,有岛国倭,其山中多蕴金银,然其民不善采炼。若异日海波平静,我朝或可遣使通好,以我之瓷器、丝绸、书籍,易彼之金银,补我之不足。此为远略。”

他知道这说法有点惊世骇俗,立刻补充:“然此非旦夕之功,需待国富兵强,水师精良之时。”

最后,他给出了几点看似更“务实”的建议:

其一,请朝廷严查私铸劣钱,保证官钱信誉。

其二,可否考虑在部分地区试点,将部分税粮折银征收?既可方便百姓(省去运粮之苦),又可迫使地方官府将银两重新投入市场流通。

其三,规范大明宝钞的发行和兑换,使其能真正辅助银钱,便利民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写完后,他看了又看,修改了几处过于现代的用词,尽量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份“引经据典”但又“言之有物”的传统奏疏。

内心OS:「方案提了,远期规划(画饼)有了,近期可落地的小建议也有了。风险可控,应该不会太出格吧?」

他将奏疏誊写工整,深吸一口气,走向林御史的值房。

“林御史,下官近日观市井交易,于钱法略有愚见,草拟一疏,请您斧正。”他恭敬地递上。

林御史接过,仔细看了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看到“以瓷器丝绸易倭国金银”时,他明显顿了一下,抬眼看了吴铭一眼,眼神复杂。

良久,他放下奏疏,缓缓道:“想法…仍是如此不同寻常。尤其是这通倭易银之说,太过骇人听闻。你可知,如今朝廷厉行海禁,此言若出,必遭群起攻讦。”

吴铭硬着头皮:“下官明白。然下官以为,海禁乃战时之策,终非长久之计。且下官所言,重在指出现今钱法之弊与白银之缺。通倭易银,仅为将来可能之想,并非当下之策。重中之重,仍是后几点关于整顿钱法、试行折色、规范宝钞之建议。”

林御史沉吟片刻,手指敲着桌面:“整顿钱法、规范宝钞,老生常谈,然牵涉甚广,施行极难。至于税粮折银……倒算是个有点新意的点子,或许可先在个别地区小范围一试。”

他拿起笔,在奏疏上修改了几处过于尖锐的言辞,尤其是关于海禁和倭国的部分,改得更为委婉和模糊。

“罢了。”林御史将修改好的奏疏递还给吴铭,“此事关乎国计民生,非寻常弹劾可比。老夫便替你递这一次。是福是祸,看你自己的造化了。明日朔日大朝,若陛下问起,你需自行应对。”

吴铭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又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方案递上去了!但要在全体高管(满朝文武)面前做答辩?!这项目评审阵仗也太大了!」

“是!多谢林御史!下官定当谨慎应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