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09章 龙子西行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09章 龙子西行

作者:cgws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洪武十年九月初八,晨光熹微,应天府玄武门外。飒飒秋风卷过金水河畔,吹动旌旗猎猎作响。象征亲王威仪的赤色龙旗、日月旗在晨风中招展,与禁军卫队的玄甲寒光交相辉映,肃杀之气弥漫四野。汉白玉铺就的御道两侧,甲胄鲜明的殿前武士执戟肃立,如同铁铸的雕像,一直延伸到巍峨的玄武门城楼之下。今日,是大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奉旨就藩的大日子。

城楼下,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身着玄青织金四爪蟒龙亲王常服,腰束玉带,头戴翼善冠,并肩而立。两人皆身姿挺拔,面容与父皇朱元璋有几分酷肖,眉宇间蕴着天家贵胄的英气,此刻却都染上了离别的凝重。

在他们身后,是精简却依旧彰显亲王威仪的仪仗卫队,以及装载着王府属官、工匠、书籍、部分兵甲器械的庞大车队,绵延数里,人马肃然无声,只闻秋风掠过旗角的呜咽。

“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吴王殿下驾到!” 司礼监太监尖细悠长的唱喏声,打破了肃穆的寂静。

玄武门巨大的门洞,朱元璋身着明黄常服,外罩玄色缂丝龙纹披风,在马皇后、太子朱标、吴王朱栋以及几位年幼皇孙的簇拥下,龙行虎步而出。朱元璋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不怒自威的帝王气势令所有将士屏息。

马皇后今日未着凤冠霞帔,仅是一身素雅的绛紫宫装,脸上带着温婉却难掩不舍的笑意。太子朱标身着杏黄四爪蟒袍,气度雍容沉静。吴王朱栋则是一身亲王常服,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眼神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一切。朱雄英、朱同燨、朱同燧几个小皇孙,也规规矩矩地跟在父辈身后,好奇又带着几分敬畏地看着这宏大的场面。

“儿臣朱樉(朱棡),叩见父皇、母后!太子殿下!” 秦王、晋王不敢怠慢,撩袍跪倒,行大礼参拜。身后仪仗、卫队、车队所有人等,如同风吹麦浪,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万岁与千岁之声震彻云霄。

“都起来吧。” 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金铁之音。他走上前,亲手扶起两个即将远行的儿子。宽厚有力的手掌分别按在秦王和晋王的肩头,那沉甸甸的分量,既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帝王的期许。

“樉儿,” 朱元璋的目光首先落在次子秦王朱樉脸上,这位被寄予镇守西北重任的儿子,性格刚毅,颇有武风,“此去西安,路途遥远,西陲之地,胡汉杂处,北虏虽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兼吐蕃诸部、西域诸国,虎视眈眈!关陇乃华夏脊梁,不容有失!”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咱授尔右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节制陕西行都司、四川行都司、甘肃行都司及朵甘都司所属全部卫所兵马!总揽西陲军务!并授尔征西军左副将军之衔!给咱把西陲守成铁桶!王府护卫,准设三卫,额兵三千!遇有警急,可凭此令,调集三边军马,便宜行事!”

朱元璋从身旁内侍捧着的金盘中,取过一枚鎏金虎符和一方雕刻着节制西陲四字的赤金大印,郑重地交到秦王手中。那虎符冰冷沉重,印信更是代表着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

秦王朱樉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虎符印信,猛地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坚定:“儿臣领旨!必殚精竭虑,整饬武备,安抚诸族,御敌于国门之外!西陲在,儿臣在!西陲若失,儿臣提头来见!”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他身后的秦王府属官、护卫将领,也随之轰然应诺。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四子晋王朱棡。相较于秦王的刚猛,晋王朱棡更显沉稳内敛,心思缜密。“棡儿” 朱元璋的语气稍缓,但威严不减,“太原自古为龙兴之地,表里山河,控扼北疆,拱卫京畿右翼!然山西直面漠南,残元虽遭重创,其悍酋王保保狡诈如狐,不可不防!尔之担子,不比你三哥轻!”

他同样取过一枚虎符和一方略小的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银印,以及一方征西军右副将军铜印,交予晋王“授尔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之职,佐鄂国公协理北平、山西、大宁、辽东军务!并授尔征西军右副将军之衔!王府护卫准设三卫,额兵三千!遇有战事,当听征西将军沐英调度,与尔三哥互为犄角,共御强敌!切记,戒骄戒躁,多听西平侯建言!沐英常年征战,老成谋国,尔当以师礼待之!”

晋王朱棡双手恭敬接过印信虎符,同样单膝跪地,沉声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必勤勉任事,佐助常帅与西平侯,守好晋地门户!不负父皇重托!” 他的目光沉稳,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持重。

此时,一直强忍泪水的马皇后走上前来,慈爱的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流连。她先从身旁女官手中取过两个用明黄锦缎包裹的护身符,上面绣着精细的平安二字,亲手塞进秦王和晋王的怀中,声音带着哽咽:“樉儿,棡儿……此去山高路远,天寒地冻,定要记得添衣加餐……这护身符,是母后一针一线在佛前求来的,贴身带着,佑我儿平安……” 她抬手为晋王朱棡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领,又轻轻拍了拍秦王朱樉坚实的臂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两位铁骨铮铮的亲王,此刻也忍不住眼眶微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子朱标适时上前,从内侍手中接过两个盛满御酒的金樽,分别递给秦王和晋王,自己亦举起一杯,温润如玉的脸上满是真挚:“三弟、四弟,饮此一杯,为兄为你们壮行!此去经年,关山万里。望三弟持重如秦山,守西陲金汤永固!望四弟沉毅如晋水,护北疆门户安然!西疆安,则天下安!父皇母后及为兄在京师,静待贤弟们建功立业,捷报频传!” 他的话语,既有储君的期许,更有兄长的关怀。

秦王、晋王感动不已,举杯齐声道:“谢太子殿下!臣弟定不负厚望!” 三人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豪气干云。

一直含笑旁观的吴王朱栋,此刻也踱步上前。他先是对着两位弟弟拱了拱手,脸上带着一贯的从容浅笑:“三弟、四弟,此去为国屏藩,辛苦万分。小弟在枢机堂,定当竭尽所能,为两位弟弟筹措粮饷军械,梳理军情讯息。” 他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晋王朱棡,随即很自然地伸出手,看似亲昵地轻轻拍了拍晋王的肩膀,指尖却极其隐蔽地在晋王肩胛处略作停顿,力道微不可察。

晋王朱棡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瞬间便恢复如常,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了然。就在这短暂的肢体接触中,一张折叠得极小的坚韧的桑皮纸,已被朱栋以精妙手法塞入了晋王朱棡亲王常服内衬的暗袋里。朱栋脸上笑容不变,声音清朗:“四弟此去太原,责任重大。小弟前日翻阅枢密档册,见甘肃行都司奏报,言及河西走廊水草丰美之地,颇宜畜养良驹,更兼有前元遗留之几处隐秘马场,若能善加经营,或可为我大明铁骑再添一臂之力?四弟空闲之时,不妨稍加留意。”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晋王朱棡心中雪亮,方才肩胛处那点微妙的触感,以及此刻二哥口中提及的甘肃、隐秘马场,都与那张悄然入怀的密函息息相关。他面上不动声色,拱手还礼:“二哥心细如发,枢机堂执掌天下军情,洞若观火。弟弟记下了,定当详加勘察,不负二哥提醒。” 兄弟二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秦王朱樉虽不知内情,但也知朱栋掌控鹗羽卫,消息灵通,其言必有深意,也默默记在心中。

“时辰已到!” 礼部官员高声唱喏。

呜——!呜——!呜——!

三声低沉雄浑的号炮,次第炸响,声震应天!这是亲王仪仗启程的号令!

“儿臣拜别父皇、母后!太子殿下!二哥!” 秦王、晋王再次深深一揖,随即毅然转身,在各自王府长史、护卫指挥使的簇拥下,大步走向自己的车驾。

“起驾——!” 王府仪卫使洪亮的声音响起。

旌旗翻卷,鼓乐齐鸣!秦王朱樉那面巨大的赤底金边“秦”字王旗率先移动,象征着征伐与威严的斧钺仪仗在前开道。紧接着是晋王朱棡的“晋”字王旗。两位亲王的金顶朱轮王辇在精锐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启动。庞大的车队如同苏醒的巨龙,车轮碾过御道青石,发出隆隆的声响,卷起淡淡的烟尘,向着西北、正北的方向,浩浩荡荡,迤逦而去。

城楼之上,朱元璋负手而立,玄色披风在秋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如同翱翔九天的苍鹰,追随着两个儿子远去的仪仗,直至其融入远方的秋色之中。他的身影在巍峨的城墙衬托下,显得无比高大而孤寂。马皇后在太子朱标身侧,望着儿子们消失的方向,眼中泪光闪烁,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朱标神色肃穆,眼神中充满对兄弟的祝福与对帝国西陲的思虑。

吴王朱栋则微微眯起眼睛,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些,仿佛看到了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从应天的枢机堂、鹗羽卫,随着两位弟弟的车驾,悄然延伸向辽阔而充满未知的西北大地。

秋阳高悬,将玄武门巨大的影子投射在金水河上,也仿佛预示着,大明王朝经略西陲,控驭四方的宏大篇章,正随着这两位龙子的西行,徐徐展开。帝国的意志,如同这秋日长风,正席卷向更远的疆域。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